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8):31-34
目的 探讨双去甲氧基姜黄素(CurⅢ)及姜黄素(CurⅠ)在SD 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 选取16 只雄性SD 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甲乙两组,其中甲组大鼠给予双去甲氧基姜黄素混悬液灌服,乙组大鼠给予姜黄素混悬液灌服,测定两种混悬液的性质;于不同时间点抽取大鼠静脉血,利用DAS2.1.1 软件计算动力学参数,分析两种药物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结果 CurⅢ的lgP 值、粒径及Zeta 电位分别为(0.71±0.04)、(510.35±18.31)nm、(-56.83±-3.44)mV,CurⅠ的lgP 值、粒径及Zeta 电位分别为(1.62±0.13)、(841.29±26.38)nm、(-75.21±-4.06)mV,两种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同条件下,CurⅢ释放速率更快、溶解度更大;CurⅢ的Tmax、MRT0~72h、MRT0~∞、AUC0~72h、AUC0~∞分别为(0.76±0.13)h、(8.91±0.54)h、(9.73±0.66)h、(281.02±17.22)μg/(L·h)、(291.27±18.05)μg/(L·h),CurⅠ的Tmax、MRT0~72h、MRT0~∞、AUC0~72h、AUC0~∞分 别 为(0.24±0.02)h、(5.61±0.31)h、(8.37±0.52)h、(171.56±11.16)μg/(L·h)、(190.28±12.38)μg/(L·h),药代动力学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姜黄素相比,双去甲氧基姜黄素水溶性更好、物理稳定性更高,溶解度较大,药物吸收更好,生物利用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去甲氧基姜黄素羟丙基-β-环糊精磷脂复合物、去甲氧基姜黄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去甲氧基姜黄素磷脂复合物、去甲氧基姜黄素原料药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学性质,探讨去甲氧基姜黄素羟丙基-β-环糊精磷脂复合物作为药物载体的优势。 方法 50 mg/mL(以去甲氧基姜黄素原料药计)剂量SD大鼠口服灌胃给药制剂及游离药物后,不同时间点于大鼠眼底静脉丛取血。采用高效液相法(HPLC)测定血浆中去甲氧基姜黄素的浓度。结果 去甲氧基姜黄素羟丙基-β-环糊精磷脂复合物的AUC 0-∞ (μg/L*h)为(1424.87±258.62),较原料药去甲氧基姜黄素(370.58±2.76 ),去甲氧基姜黄素磷脂复合物(716.17±123.18),去甲氧基姜黄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1009.35±138.64),均有有所提高,分别为其3.84、1.98、1.41倍。结论 去甲氧基姜黄素羟丙基-β-环糊精磷脂复合物较单一的磷脂复合物或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更能促进药物的吸收,有利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3.
姜黄素脂质体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姜黄素脂质体口服液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并与游离姜黄素溶液进行比较,评价姜黄素脂质体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大鼠灌胃给药,摘眼球取血,HPLC测定血药浓度;采用3P87药代软件模拟房室模型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当姜黄素的给药量1次接近300 mg/kg时,其药代动力学过程为非线性动力学过程。结论姜黄素脂质体口服液比姜黄素混悬液入血速度明显加快,有利于机体的吸收,并且消除减慢,血液中浓度高,在组织中分布广。  相似文献   

4.
姜黄素纳米脂质载体的制备及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熔融-乳化法制备姜黄素(Cur)纳米脂质载体(Cur-NLC),并考察其形态、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和载药量等理化性质,同时以透析法研究制剂的体外释药特性。测定Cur-NLC和Cur原料的混悬液经大鼠灌胃后的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并通过DAS2.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透射电镜观察Cur-NLC呈较规则类球体,平均粒径为(187.5±4.67)nm,Zeta电位为(-23.65±2.86)mV,包封率、载药量分别为(98.33±0.40)%和(4.59±0.19)%;Cur-NLC和Cur混悬液体外释药行为分别符合一级方程和Peppas方程,Cur-NLC在HCl(pH 1)和PBS(pH 6.8)中的36 h累积释放量分别为24.3%和19.2%,Cur混悬液的36 h累积释放量分别为90.2%和84.2%,说明Cur担载于纳米脂质体后具有明显的缓释特性。经大鼠灌胃后,Cur-NLC和Cur混悬液的AUC0-∞分别为(621.14±179.92)ng.h/mL和(32.49±3.55)ng.h/mL,cmax分别为(92.81±38.52)ng/mL和(5.39±0.13)ng/mL,Cur-NLC的AUC0-∞和cmax分别提高了19.12倍和17.22倍。因此,Cur-NLC对Cur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避免了药物的渗漏,载药量和包封率均较高,能显著增强Cur在胃肠道的吸收,提高Cur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5.
赵欣  王爱里  袁园  袁丹 《医学教育探索》2013,44(10):1338-1341
目的 研究姜黄中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的光稳定性,并对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光化学反应产物进行考察。方法 姜黄的甲醇提取液于棕色量瓶储存,在自然光/避光条件下放置0、1、2、4、6、8 h后,HPLC法测定其指标成分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量的变化;LC-MS法分析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光化学反应产物。结果 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在自然光/避光条件下均有良好的稳定性;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在避光条件下稳定,见光条件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结论 姜黄素和去甲氧基姜黄素具有良好稳定性,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在自然光照射下不稳定,因此,姜黄药材分析供试液应于棕色量瓶中避光保存。  相似文献   

6.
目的 考察不同溶媒对姜黄素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2组,分别按剂量200 mg/kg灌胃给予姜黄素水混悬液和姜黄素PEG-400混合溶剂(PEG 400-吐温80-纯水,体积比5:1:4)溶液,采用LC-MS/MS法测定血浆中姜黄素的血药浓度,采用DAS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LC-MS/MS测定时,姜黄素血药浓度在1~1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提取回收率为92.76%~109.75%;灌胃姜黄素水混悬液和姜黄素PEG-400混合溶剂在大鼠体内的Tmax、Cmax等药动学参数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姜黄素水混悬液组出现重吸收峰,致其AUC显著高于姜黄素PEG-400混合溶剂组(提高93%,P<0.05).结论 LC-MS/MS测定姜黄素血药浓度方法灵敏、重复性良好;2种溶媒不影响大鼠灌胃姜黄素的Tmax、Cmax;相比PEG-400混合溶剂组,水混悬液组大鼠体内姜黄素吸收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7.
载天冬酰胺酶自组装纳米囊的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载天冬酰胺酶(Asp)自组装透明质酸-聚乙二醇(HA-g-PEG)/二甲基-β环糊精(DCD)纳米囊(AHDPs)在雄性SD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 考察了AHDPs的透射电镜、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并分别测定大鼠静脉给予AHDPs和游离Asp后,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样品中Asp的活性.采用DAS 2.1.1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对AHDPs和游离Asp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 AHDPs的平均粒径为(439.63±8.49) nm,zeta电位为(-20.43±2.20) mV,平均包封率为(55.75±4.11)%(n=3).AHDPs和游离Asp的主要药动学参数AUC0-48h分别为(138.93±0.89)U· mL-1·h和(46.38±1.98) U· mL-1·h,AUC0-∞分别为(175.22±13.59)U·mL-1·h和(51.44±3.01)U·mL-1·h,t1/2分别为(4.46±1.04)h和(1.86±0.38)h.与游离Asp比较,AHDPs的AUC0-48 h、AUC0-∞和t1/2分别提高至约游离ASP的3.00、3.40和2.40倍.AUC0-48 h、AUC0-∞和Cmax的90%置信区间分别为76.9%~78.3%、76.9%~78.3%、92.8%~94.4%.结论 AHDPs延长了Asp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半衰期,提高了Asp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且AHDPs与游离Asp不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去甲氧基姜黄素羟丙基-β-环糊精(DECD)及去甲氧基姜黄素(DE)的在体肠吸收情况.方法 使用DE以环糊精包合技术制备DECD,光谱法测定其理化性质,显微照相观察其形态,马尔文粒径测定仪测定DECD的zeta电位.采用大鼠在体肠段单向灌流模型,并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DECD及DE在大鼠体内各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Ka)、表观渗透系数(Papp)和吸收百分率.结果 成功制得DECD,其溶解度为2.30 g/L,是DE的38.33倍;zeta电位为-32.2 mV.在体肠吸收实验显示DECD的Ka及Papp皆为回肠>十二指肠>空肠>结肠,且其Ka、Papp与吸收百分率较DE均有所提高.结论 DECD能够明显改善DE在大鼠小肠内的吸收情况.  相似文献   

9.
蛇床子素在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血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在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血浆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对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合并鹅膏蕈氨酸损毁Meynert核的AD大鼠模型,以40mg/kg的剂量灌胃蛇床子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的蛇床子素血药浓度。结果蛇床子素的体内动态过程呈二房室开放模型,Cmax为(2.742±0.83)μg/ml,tmax(0.56±0.18)h,MRT(6.03±3.2)h,t(5.26±2.6)h,AUC0-24(10.62±4.65)μg·h/ml,AUC00-∞(11.22±4.15)μg·h/ml。结论此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蛇床子素血药浓度分析及药代动力学研究。12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姜黄素衍生物FM0807在不同给药方式的小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 方法 用HPLC法测定FM0807经静脉注射、灌胃给药后的小鼠血浆中FM0807及其代谢产物姜黄素的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 结果 姜黄素在小鼠体内的代谢过程符合二室开放模型;静脉给药后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为t1/2β 13.58 min、AUC 620.66 μg/(mL/min)、Vd 2.59 L/kg、Cmax 62.11μg/mL,灌胃给药后t1/2β 79.86 min、AUC 59.81 μg/(mL/min)、Vd 317.35 L/kg、Cmax 0.50 μg/mL. 结论 FM0807静脉给药迅速代谢为姜黄素,维持有效血药浓度50 min,FM0807灌胃后,姜黄素药-时曲线呈双峰,可能存在肝肠循环.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考察大鼠体内姜黄素乙醇脂质体的药动学特点。方法 大鼠灌胃给药,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血药浓度,采用DAS 2.1.1软件处理并分析药动学数据。结果 在非室模型分析中,经计算姜黄素乙醇脂质体的0~72 h曲线下面积〔AUC (0-72 h)〕为游离姜黄素的1.6倍,其峰浓度C max为游离姜黄素的1.5倍,姜黄素乙醇脂质体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52.2%,姜黄素乙醇脂质体的AUC (0-72 h)的90%可置信区间为102.2%~128.5%,不在生物等效性标准区间内。在室模型分析中,姜黄素乙醇脂质体的AUC (0-72 h)为游离姜黄素的1.4倍,姜黄素乙醇脂质体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28.2%。结论 姜黄素乙醇脂质体可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且与游离姜黄素生物不等效。  相似文献   

12.
采用反溶剂重结晶结合高压均质法制备黄芩素纳米混悬液,并对其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进行研究。对大鼠分别灌胃给予等剂量黄芩素原料和黄芩素纳米混悬液,采用HPLC法测定活性代谢产物黄芩苷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利用DAS 2.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灌胃给予等剂量黄芩素原料和黄芩素纳米混悬液(121 mg/kg)后,大鼠血浆中黄芩苷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均呈现双峰现象,cmax分别为7.18和11.12 μg/mL,tmax分别为1.67和0.92 h,AUC0-24 h分别为71.40和118.63μg·h/mL。以黄芩素原料做参比,黄芩素纳米混悬液经口给药后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66.1%。黄芩素纳米混悬液可显著提高黄芩素口服给药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载带天门冬酰胺酶(AN)的自组装透明质酸-聚乙二醇(HA-g-PEG)/磺丁基-β-环糊精(S-CD)纳米囊(AHSPs)在
雄性SD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考察了AHSPs的透射电镜、粒径和Zeta电位,并分别测定大鼠静脉给予
AHSPs和游离AN后,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样品中AN的活性。采用DAS 2.1.1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对AHSPs和游离AN进行
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经计算,AHSPs的平均粒径为413.80±10.97 nm,Zeta电位为-20.37±2.38 mV。AHSPs和游离AN的主
要药动学参数AUC(0~48 h)分别为137.34±1.82 U/mL和46.38±1.98 U/mL,AUC(0~∞)分别为164.66±6.88 U/mL和51.44±3.01 U/mL,
t1/2分别为4.62±0.60 h 和1.86±0.38 h。与游离AN比较,AHSPs 的AUC(0~48 h)、AUC(0~∞)和t1/2分别提高了2.96、3.20 和2.48 倍。
AUC(0~48 h)、AUC(0~∞)和Cmax的90%可置信区间分别为75.0%~76.5%、74.3%~76.1%、95.1%~96.7%。结论AHSPs延长了AN在大
鼠体内的生物半衰期,提高了AN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且AHSPs与游离AN不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黄连-吴茱萸药对提取液中盐酸小檗碱在急性胃溃疡模型大鼠与正常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差异,探讨病理状态对盐酸小檗碱体内过程的影响。方法分别灌胃给予正常大鼠和急性胃溃疡模型大鼠黄连-吴茱萸(6:1)药对提取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大鼠体内盐酸小檗碱的血浆浓度,色谱柱:Diamonsil 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23∶12∶6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45nm;柱温:30℃。结果盐酸小檗碱在正常组的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0.064±0.01μg/ml;Tmax=(0.42±0.13)h;t1/2=(5.96±1.16)h;AUC0-t=(0.42±0.08)μg/(ml.h);AUC0-∞=(0.45±0.09)μg/(ml.h)。盐酸小檗碱在模型组的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0.069±0.01)μg/ml;Tmax=(0.54±0.11)h;t1/2=(5.11±1.78)h;AUC0-t=(0.60±0.17)μg/(ml.h);AUC0-∞=(0.63±0.18)μg/(ml.h)。结论黄连-吴茱萸药对在乙醇致急性胃溃疡模型大鼠中吸收减慢,但是吸收量多,体内滞留时间稍延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秦皮甲素两种给药途径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秦皮甲素经大鼠灌胃(ig)和腹腔注射(ip)给药( 100 mg/kg )后,采集不同时间点的大鼠血样,采用HPLC测定秦皮甲素在大鼠血浆中的浓度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秦皮甲素灌胃给药和腹腔注射给药两种途径的药动学均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其关键药物动力学参数分别为AUC0→∞=(3.76±0.44) mg·h/L,(149.64±20.71) mg·h/L; Ke=(0.83±0.22)/h,(1.38±0.13)/h; Cmax=(2.63±0.60) mg/L,(164.37±16.94) mg/L; Tmax=(0.17±0.00) h,(0.17±0.00) h; T1/2 (ke) =(0.88±0.21) h,(0.51±0.05) h; MRT=(1.69±0.31) h,(0.99±0.06) h.结论 秦皮甲素两种给药途径的主要药动学参数有显著性差异,腹腔注射给药代谢速度较高,可以更加有效地降低血尿酸.  相似文献   

16.
中国姜黄属植物根茎中姜黄素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硅胶G板上,以正丁醉-26%氨水-无水乙醇(30:3:1)为展开剂,用薄层扫描法分离测定了中国姜黄属植物毛郁金Curcuma aromatica Salisb.,温郁金C. wenyujin Y. H. Chen et C.Ling(or C. aromatica cv. Wenyujin),莪术C. aeruginosa Roxb.,黄莪术C. zedoaria (Christm.)Rosc.,桂莪术C. kwangsiensis S. G. Lee et C. F. Liang,川郁金C. chuanyujin C. K. Hsich et H.Zhang,姜黄C. longa L.根茎中姜黄素(curcumin),去甲氧基姜黄素(demethoxycurcumin),双去甲氧基姜黄素(bisdemethoxycurcumin)和总姜黄素(curcuminoids)的含量,回收率97.07%~102.0%(n=6),变异系数为3.1%~5.0%。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吴茱萸碱分子包合物与吴茱萸碱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和特征。方法制备吴茱萸碱分子包合物,以吴 茱萸碱为对照,检测二者在水中的溶解度及体外累计释放百分率;大鼠尾静脉给予吴茱萸碱包合物以及游离吴茱萸碱后,HPLC 法测定血浆中吴茱萸碱的浓度。用DAS 2.1.1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及生物利用度。结果吴茱萸碱包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约 为18 μg/mL、累计释放百分率约为80%,与游离吴茱萸碱相比都有很大的提高。吴茱萸碱包合物和游离吴茱萸碱在大鼠体内的 Cmax分别为252.5±12.43 μg/L和161.3±3.45 μg/L;Tmax分别为4.00 h和4.07 h;MRT0-∞分别为8.46±0.91 h和4.43±0.74 h;AUC0-t分 别为2266.40±28.64 μg·L-1·h-1和911.92±8.53 μg·L-1·h-1;AUC0-∞分别为2359.76±31.58 μg·L-1·h-1和919.16±9.73 μg·L-1·h-1;吴茱 萸碱包合物相对生物利用度256.73%。结论吴茱萸碱包合物明显改善了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行为,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8.
隐丹参酮单剂量和多剂量给药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单剂量和多剂量灌胃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CTS)的药动学特征.方法 将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单剂量组(隐丹参酮10 mg/kg,1d)、多剂量组(隐丹参酮10 mg/kg,每天1次,连续10 d)给予灌胃后,用LC-MS/MS法测定血浆中隐丹参酮的浓度.血药浓度数据用DAS 2.0药代动力学软件处理,按两室模型拟合并求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隐丹参酮单剂量给药后,Cmax为(12.16±14.11)ng/mL,Tmax为(2.88±2.56)h,T1/2为(3.70±3.50)h,MRT为(6.69±0.54)h,AUC0-24为(58.40±25.73)ng·h/mL;多剂量给药后,Cav为(1.95±0.61)ng/mL,Tmax为(3.20±2.08)h,T1/2为(7.12±5.06)h,AUCss为(46.74±14.51)ng·h/mL,DF为2.42±0.28.单剂量和多剂量的AUC0-24、Tmax、T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隐丹参酮长期给药后无蓄积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兔血浆胞磷胆碱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研究胞磷胆碱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血浆经高氯酸,以Agilent TC-C18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三氟乙酸-10 mmol/L SDS-水体系,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282 nm。6只雄性家兔单剂量灌胃10 mg/kg胞磷胆碱,分别在给药后多点耳缘静脉采血。用该方法检测血浆中胞磷胆碱的浓度;用DAS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胞磷胆碱浓度在0.25~40.0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高中低3个浓度(0.50、10.00、30.00 mg/L)的相对回收率分别为(101.47±4.53)%、(100.52±4.19)%和(100.22±3.02)%;日内RSD分别为4.03%、2.86%和2.77%,日间RSD分别为4.38%、3.36%和2.85%。家兔单剂量灌胃胞磷胆碱后,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Tmax为(1.08±0.20)h,Cmax为(18.79±1.76)mg/L,t1/2为(1.03±0.06)h,AUC(0-6)为(37.03±4.39)mg.h/L,AUC(0-∞)为(38.49±4.55)mg.h/L。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胞磷胆碱在家兔体内符合一级消除的一室模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比较在低氧与常氧条件下芍药甘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 建立了高效快速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的芍药苷浓度.SD大鼠随机分为低氧与常氧组(n=6),芍药苷灌胃给药,剂量为80 mg/kg,测定不同时间点的大鼠血浆药物浓度,计算其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1 ~ 1000 ng/ml浓度范围内,血浆中芍药苷的线性关系和稳定性良好,定量下限为1 ng/ml,日内与日间差异均<15%.芍药苷在低氧组和常氧组大鼠体内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AUC(0-1)26 600.7和35 702.4 ng· min/ml;MRT(0-1)127.2和109.7 min;T1/2111.6和108.6 min;Tmax、50.8和35.0 min;Cmax176.9和332.7 ng/ml.与常氧状态的大鼠药代动力学参数相比较,低氧状态下芍药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和AUC均有显著性降低.结论 低氧状态下芍药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发生改变,结果为芍药苷的给药方案优化和调整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