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比较克班宁经皮和灌胃2种给药途径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差异性,评价克班宁贴剂经皮给药抗大鼠心律失常的效果, 以及克班宁对钙离子通道的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克班宁的浓度; 采用氯化钡(BaCl2)致大鼠心律失常的模型观察克班宁经皮给药的抗心律失常效果, 采用Whole Cell记录检测克班宁对钙通道电流的影响。  结果  克班宁贴剂经皮给药(400 mg·kg-1)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 AUC0-∞=(204.500±170.496)mg·h·L-1; Tmax=(10.333±0.745)h; Cmax=(1.968±0.147)mg·L-1(n=6)。克班宁溶液灌胃给药(40 mg·kg-1)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 AUC0-∞=(26.980±6.672)mg·h·L-1; Tmax=(0.086±0.024)h; Cmax=(8.991±2.343)mg·L-1(n=6)。与阴性组比较, 79、158、316 mg·kg-1三个剂量克班宁贴剂组大鼠经皮给药后, 恢复窦性心律所需的时间均显著缩短(P < 0.01), 恢复窦性心律的鼠数均明显增多(P < 0.01);给药后≤20 min能够恢复窦性心律的鼠数均明显增多(P < 0.001);恢复窦性心律后维持时间>20 min的鼠数显著增多(P < 0.01)。克班宁对T型钙通道和L型钙通道均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结论  克班宁贴剂给药在大鼠体内消除慢, 具有缓释作用, 可通过抑制钙离子通道发挥对BaCl2致大鼠心律失常的明显抑制作用, 显著延长作用时间, 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黄连-吴茱萸药对提取液中盐酸小檗碱在急性胃溃疡模型大鼠与正常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差异,探讨病理状态对盐酸小檗碱体内过程的影响。方法分别灌胃给予正常大鼠和急性胃溃疡模型大鼠黄连-吴茱萸(6:1)药对提取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大鼠体内盐酸小檗碱的血浆浓度,色谱柱:Diamonsil 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23∶12∶6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45nm;柱温:30℃。结果盐酸小檗碱在正常组的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0.064±0.01μg/ml;Tmax=(0.42±0.13)h;t1/2=(5.96±1.16)h;AUC0-t=(0.42±0.08)μg/(ml.h);AUC0-∞=(0.45±0.09)μg/(ml.h)。盐酸小檗碱在模型组的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0.069±0.01)μg/ml;Tmax=(0.54±0.11)h;t1/2=(5.11±1.78)h;AUC0-t=(0.60±0.17)μg/(ml.h);AUC0-∞=(0.63±0.18)μg/(ml.h)。结论黄连-吴茱萸药对在乙醇致急性胃溃疡模型大鼠中吸收减慢,但是吸收量多,体内滞留时间稍延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A771726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单剂量口服给药3个剂量的A771726,根据大鼠体内血药浓度经时过程,计算相应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A771726(3、6、12mg/kg)的血药经时过程均符合一级吸收的一房室模型,其主要药动学参数T1/2Ka(h)3.91±3.43、5.63±2.07、6.73±1.67;T1/2Ke(h)17.45±10.79、9.68±4.65、7.63±1.39;AUC(0~tn)(mg/L.h-1)163.83±17.88、447.88±148.60、843.72±175.41;Cmax(mg/L)7.05±1.17、24.00±1.87、39.93±3.90;Tmax(h)8.00±0.00、6.67±2.06、8.00±0.00;MRT(0~tn)(h)19.87±4.25、19.54±1.11、19.29±2.47。结论单剂量口服A7717263个剂量组的药物代谢均成线性关系,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一级吸收的一房室模型。  相似文献   

4.
黎药材海南牛耳枫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鼠灌胃给药海南牛耳枫提取物后槲皮素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LC-MS/MS法,测定灌胃给药后大鼠血浆中槲皮素的浓度变化,用DAS2.0药动学软件处理,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大鼠灌胃给药海南牛耳枫提取物后槲皮素在大鼠体内动力学参数为Tmax=(0.195±0.155)h,Cmax=(35.00±15.30)ng/ml,AUC0-t=(66.82±21.77)ng/(ml·h),t1/2=(5.736±2.513)h。结论该法选择性强、灵敏度高,适用于药材及制剂中槲皮素的体内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对抗抑郁药度洛西汀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单次给药组和多次给药组,各5只。多次给药组连续灌胃100mg/kg原花青素8天,对照组每天灌胃相同体积饮用纯净水,单次给药组仅第8天灌胃100mg/kg原花青素,继而每组大鼠均灌胃给予度洛西汀40mg/kg,并按时间点经大鼠尾静脉采集0.2~0.3m L血样,采用HPLC法检测度洛西汀浓度。结果单次给予原花青素对度洛西汀的药动学参数无显著影响;多次给予原花青素后,仅度洛西汀的达峰时间(T_(max))显著减小[(1.40±0.55)h比(2.82±1.10)h、(3.60±0.89)h,P0.05],其余参数未有显著变化。结论原花青素对度洛西汀的药动学影响小,其与度洛西汀合用治疗抑郁症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片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及药代动力学。方法18名健康受试者自身交叉单剂量口服阿奇霉素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各500 mg,定时取血,用微生物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阿奇霉素片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基本一致,符合一级吸收二房室模型。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消除半衰期t1/2β:(36.48±9.45)h,(38.10±9.39)h;Tmax:(2.39±0.61)h,(2.44±0.61)h;Cmax:(509.10±106.08)μg/L,(505.20±89.91)μg/L。药代动力学参数经配对t检验,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种制剂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平均值分别为:受试制剂(9 080±1 339)(μg.h)/L,参比制剂:(9 308±1 390)(μg.h)/L;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8.0±10.1)%。结论受试制剂阿奇霉素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7.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5):409-412
目的:采用微透析技术结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研究金刚烷胺在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中的药代动力学(药动学)过程,探讨靶器官药动学研究方法。方法:SD大鼠(雄性,8~10周龄)行乌拉坦麻醉(1.0 g/kg)后,手术植入微透析探针于大鼠纹状体,以人工脑脊液恒速(2μL/min)灌注探针。灌注1 h后,腹腔注射盐酸金刚烷胺(1.0 mg/kg),注射后立即收集透析液样本,样本收集间隔时间为12 min,连续6 h。用LC-MS/MS法检测透析样本中金刚烷胺浓度,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及计算药动学参数用DAS软件拟合。结果:金刚烷胺在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中浓度-时间变化呈一室开放模型,其主要药动学参数T_(max)、C_(max)、t_(1/2)和AUC_(0-∞)为(1.78±0.59)h、(38.56±9.10)μg/L、(2.07±0.35)h和(591.84±278.39)μg/(L·h)。结论:本实验建立了一种基于微透析采样结合LC-MS/MS法研究金刚烷胺在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中药代动力学过程的实验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为研究药物在靶器官中的药动学过程提供了方法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注射用盐酸头孢唑兰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24例健康受试者进行注射用盐酸头孢唑兰单次和多次静脉滴注药动学试验。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头孢唑兰浓度,DAS2.0进行药动学模型拟合和参数计算。结果单次给予低(0.5g)、中(1.0g)、高(2.0g)3个剂量后主要药动学参数:峰浓度Cmax分别为(48.27±9.84)、(77.99±15.08)和(171.59±18.27)mg/L;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0.50±0.00)、(0.51±0.23)和(0.51±0.02)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92.43±24.02)、(152.45±16.26)和(341.03±44.16)mg.h/L;半衰期(t1/2β)分别为(1.97±0.19)、(2.44±0.24)和(2.18±0.31)h。多次给药(1.0g,2次/d)后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为(80.39±11.86)mg/L,Tmax为(0.51±0.02)h,AUC0-t为(159.74±15.06)mg.h/L,t1/2β为(2.55±0.55)h。用药后24h从尿中排出量为(89.4±15.5)%。不同剂量组间Cmax、AUC0-t和AUC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剂量呈线性回归关系(r分别为0.9950、0.9960和0.9963);单、多剂量及男、女受试者间主要药代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盐酸头孢唑兰在健康人体内具线性动力学特征,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性别差异,多次给药体内无蓄积作用。  相似文献   

9.
芦丁在正常及糖尿病肾病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芦丁在正常大鼠及糖尿病肾病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的差异。方法腹腔注射链脲霉素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静脉给予芦丁后取血分离血浆,采用HPLC-DAD法检测血浆中芦丁的浓度,以矩量法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与正常大鼠比较,糖尿病肾病大鼠给予芦丁后体内AUC(0-4)明显增加〔(39.20±12.10)mg.h/L vs.(69.40±24.20)mg.h/L,P〈0.01〕、体内平均滞留时间显著延长〔(0.726±0.13)h vs.(1.069±0.17)h,P〈0.05〕、血浆消除半衰期显著增大〔(5.413±0.57)h vs.(6.595±0.38)h,P〈0.05〕、血浆清除率显著减小〔(0.424±0.071)L.h-1.kg-1vs.(0.226±0.072)L.h-1.kg-1,P〈0.05〕。结论芦丁在糖尿病肾病大鼠与正常大鼠之间存在明显的药代动力学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5,7,3',4 ',5'-五甲氧基黄酮浓度的HPLC法,并研究其药动学行为.方法 2组大鼠分别灌胃给予龙须藤总黄酮(给药剂量为60 mg/kg)和5,7,3',4',5'-五甲氧基黄酮(给药剂量为113 mg/k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5,7,3',4',5'-五甲氧基黄酮的浓度,以软件DAS2.0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大鼠灌胃5,7,3',4',5'-五甲氧基黄酮和龙须藤总黄酮后,5,7,3',4 ',5'-五甲氧基黄酮的体内过程均符合单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A UC0-∞分别为(5.502 ± 1.302)、(4.192±0.232) (mg·h)/L,Cmax分别为(0.689 ±0.065)、(0.758 ±0.157) mg/L,Tmax分别为(3.111 ±0.434)、(1.430±0.365)h,T1/2分别为(2.444 ±0.287)、(2.700 ±0.890)h.结论 以小剂量龙须藤总黄酮给药较单体给药时5,7,3',4',5'-五甲氧基黄酮血药浓度峰值高,吸收速率常数大,达峰时间短,龙须藤总黄酮中共存的其他成分可能有促进5,7,3',4',5'-五甲氧基黄酮吸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血浆样品中厚朴苷A的测定方法,研究厚朴苷A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大鼠经口服和尾静脉注射给药,以黄芩苷为内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中的厚朴苷A浓度。使用岛津LC-20A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为Agilent Zobax SB-C18(250 mm×20 mm,5μm),甲醇/水溶液梯度洗脱(0~15 min,甲醇15%~85%),流速为1 mL·min~(-1)。采用DAS 2.0软件对所得的需要浓度进行拟合,计算相应的药动学参数。结果:大鼠经口服给药200 mg·kg~(-1)、尾静脉注射给药5 mg·kg~(-1),目标物质量浓度在0.3~100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标准曲线定量下限为0.3μg·mL~(-1);批内精密度RSD7.1%,批间精密度RSD12.4%;准确度RE3.3%~5.9%;回收率83.5%~99.0%。大鼠经口服给药的药动学参数AUC(0-t)为(15.6±7.4)mg·h/L,CL为(14.5±6.1)L·h/kg,Vd为(13.5±2.8)L/kg,t1/2为(1.16±0.8)h。大鼠尾静脉注射给药的药动学参数AUC(0-t)为(17.8±9.9)mg·h/L,CL为(0.34±0.14)L·h/kg,Vd为(0.08±0.04)L/kg,t1/2为(0.15±0.03)h。结论:该实验建立了一种简便、准确、快速地测定厚朴苷A浓度的方法,首次报道了厚朴苷A在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以溴吡斯的明普通片为对照,通过多剂量口服给药后,评价溴吡斯的明缓释片的药动学和生物利用。方法 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2组,采用自身交叉对照实验,多剂量口服溴吡斯的明缓释制片或普通片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溴吡斯的明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 结果 溴吡斯的明普通片与缓释片给药后,药动学参数如下:tmax分别为(2.00 ± 0)h和(4.00 ± 0)h; Cmax 分别为(25.477 ± 0.177)mg•L-1和(19.236 ± 0.446)mg•L-1;AUC0-∞分别为(321.424 ± 4.955)mg•h•L-1和(370.083 ± 12.229)mg•h•L-1;与普通片相比,缓释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9.15%。结论 溴吡斯的明缓释片具有缓释动力学特征,与普通片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3.
溴吡斯的明缓释片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研究溴吡斯的明缓释片与其普通片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2组,采用自身交叉对照实验,单剂量口服溴吡斯的明缓释片或普通片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溴吡斯的明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 溴吡斯的明普通片与缓释片给药后,药动学参数如下:tmax分别为2 h和 ...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经眼部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表现。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35只SD 大鼠随机分为静脉注射组(n=45)、眼部给药组(n=45)和口服灌胃组(n=45)3组,眼部和静脉给药的剂量均为5.0 mg/kg,口服灌胃剂量为 10.0 mg/k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样品中尼莫地平的浓度,计算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眼部给药组大鼠的Cmax为0.52 mg/ml,tmax为5.0 min,AUC0-t为21.10 mg/(ml·min);静脉给药组大鼠的Cmax为3.62 mg/ml,AUC0-t为52.58 mg/(ml·min);灌胃给药组大鼠的Cmax为0.20 mg/ml,tmax为5.0 min,AUC0-t为5.98 mg/(ml·min)。结论 尼莫地平经眼部给药后吸收迅速,相对于灌胃给药途径有着更高的生物利用度。尼莫地平眼部给药有望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大鼠血浆中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对红细胞负载STS给药系统静脉注射后大鼠体内药动学进行研究.方法 SD大鼠尾静脉注射载药红细胞液,给药剂量5.0 mg/k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的质量浓度,以软件DAS 2.0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 丹参酮ⅡA磺酸钠在0.25~25.00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收率、精密度和稳定性均符合检测要求.大鼠尾静脉注射载药红细胞后,STS的t1/2α为(0.139±0.54)h,t1/2β为(3.268±1.10)h,Cmax为(6.88±2.07)mg/L,AUC0-∞为(10.19 ±0.72)(mg·h)/L.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STS血浆样品的含量测定和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宋继军 《中外医疗》2009,28(19):102-103
目的研究醋氨芬酸肠溶片的人体药代动力学。方法1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口服国产醋氯芬酸肠溶片100mg,采用HPLC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浆醋氮芬酸浓度。用DAS程序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醋氯芬酸肠溶片后,血浆的醋氯芬酸Cmax为(9.13±3.73)mg/1.;Tmax为(2.27±0.88)h;t1/2(ke)为(2.54±1.35)h;CL为(1.96±0.79)L/h;Vd为(6.50±3.16)L;AUC为(54.40±20.22)mg·h/L。结论单剂量口服国产醋氮芬酸肠溶片,其人体药代动力学符合一级吸收的一室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的匹伐他汀人体内血药浓度的液相色谱-质谱测定法,研究匹伐他汀片在中国健康人体内的单、多剂量药动学。方法 30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人(男女各半),分别口服匹伐他汀低、中、高3个剂量(1 mg、2 mg、4 mg)进行单剂量药动学研究,2 mg剂量组继续给药(每天1次,连续7 d),进行多剂量药动学研究。采用HPLC-MS/MS法测定血浆中匹伐他汀的浓度,并采用PKS程序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求算有关药动学参数。结果健康受试者单剂量给药1、2、4 mg匹伐他汀后主要的药动学参数:Cmax(30.89±11.05)μg.L-1、(74.02±35.71)μg.L-1、(123.70±26.37)μg.L-1;Tmax(0.78±0.18)h、(0.73±0.25)h、(0.70±0.16)h;T1/2(9.80±3.33)h、(10.81±1.96)h、(12.79±3.00)h;AUC0-48(90.51±31.10)μg.h.L-1、(225.89±82.71)μg.h.L-1、(350.15±70.25)μg.h.L-1;AUC0-∞(93.72±32.72)μg.h.L-1、(232.15±86.22)μg.h.L-1、(365.39±75.46)μg.h.L-1。中剂量组10名受试者多次口服受试药2 mg后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80.26±19.43)μg.L-1;Tmax(0.75±0.29)h;T1/2(10.76±1.96)h;AUC0-48(270.53±98.44)μg.h.L-1;AUC0-∞(280.55±104.97)μg.h.L-1;波动度DF为(8.21±2.11)%。结论匹伐他汀在连续多次给药后,体内无蓄积现象,血药浓度第5天已达稳态。匹伐他汀的剂量与Cmax、AUC0-∞和AUC0-24呈正相关关系;匹伐他汀的体内过程在男女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匹伐他汀片单、多剂量给药后在中国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行为与国外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