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吴燕 《重庆医学》2015,(18):2565-2567
目的:探讨院内心搏骤停后综合征乳酸水平变化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4月该院收治的50例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50例患者分成死亡组(36例)和存活组(14例),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期的乳酸水平变化情况及相关指标;两组患者均给予乳酸清除治疗,根据患者乳酸清除情况分成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在心搏骤停即刻、12 h及24 h的血乳酸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12、24 h乳酸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的存活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内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血乳酸水平越低、乳酸清除率越高,患者的生存率越高。早期乳酸清除率可以作为院内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预后评估的重要临床参考指标,值得临床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2.
黄涛 《中国厂矿医学》2013,(11):1157-1158
目的探讨早期乳酸清除率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符合入组条件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94例,按其疾病结局分为死亡组(31例)和生存组(63例),比较两组早期乳酸清除率和炎性因子水平,并比较不同乳酸清除率组病死率和呼吸衰竭发生率。结果自治疗6h起,生存组乳酸清除率高于死亡组(P〈0.01),且随时间延长两组差异增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6h、12h、24h生存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TNF-a)均低于死亡组,γ-干扰素(IFN-γ)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乳酸清除率组病死率11.43%,呼吸衰竭发生率20.00%,低乳酸清除率组病死率45.76%,呼吸衰竭发生率49.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酸清除率可以作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测定动脉血乳酸及早期乳酸清除率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严重脓毒症患者44例,于人院时测定动脉血乳酸值,并于人院6h后再测定动脉血乳酸值,计算乳酸清除率。根据清除率结果分为高乳酸清除率(乳酸清除率≥10%)组和低乳酸清除率(乳酸清除率〈10%)组,比较两组的死亡率。根据随访30天患者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入院时两组动脉血乳酸水平及6h乳酸清除率。结果:(1)高乳酸清除率组29例,死亡8例(27.59%);低乳酸清除率组15例,死亡11例(73.33%),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初始血乳酸浓度:死亡组为(6.72±1.82)mm01/L,存活组为(3.62±1.02)mmo儿,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乳酸清除率:死亡组为(12.12±7.52)%,存活组为(30.12±10.8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测定动脉血乳酸值及早期乳酸清除率可以评估严重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乳酸清除率对呼吸衰竭患者预后评估的作用。方法收集呼厥内科重症监护室(RICU)内入院时血乳酸升高的呼吸衰竭患者117例,检测治疗前、治疗后12h、24h、48h及72h动脉血乳酸值及动脉血气,计算12h乳酸清除率,并作入院时及入院后12h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价II(APACHEII)评分。比较血乳酸恢复正常时间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比较不同预后患者的临床特征;以血乳酸清除率10%为界分为高乳酸清除率组(〉10%)和低乳酸清除率组(〈10%),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及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血乳酸值24h内恢复正常组与血乳酸值72h内未恢复正常组比较,预后有明显差异(P〈0.001);存活组12h乳酸清除率(43.6%±26.8%)明显高于死亡组(12.3%±39.1%,P〈0.01);高乳酸清除率组病死率(25.8%)明显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71.4%,P〈0.01)。结论早期乳酸清除率可作为判断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动脉血乳酸和乳酸清除率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前予动脉血乳酸测定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后根据疗效分为达标和未达标组,并根据28d病程转归分为存活和死亡组,分别比较各组间血乳酸、乳酸清除率和APACHEⅡ的差异。结果达标组6h血乳酸和乳酸清除率与未达标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活组24h血乳酸、乳酸清除率和APACHEⅡ与死亡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动态血乳酸变化和乳酸清除率可作为感染性休克评价疗效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血乳酸清除率评估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与预后的关系和意义。方法对62例老年重症肺炎入科时动脉血乳酸水平与治疗6h血乳酸清除率及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分析,并将患者分成存活组和死亡组、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比较其上述指标的差异性。结果存活组、死亡组患者治疗前动脉血乳酸水平分别为(5.20±1.56)mmol/L及(5.60±1.40)mmol/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存活组6h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死亡组(P〈0.01);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患者治疗前动脉血乳酸水平分别为(5.30±1.54)mmol/L及(5.70±1.39)mmol/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高乳酸清除率组与低乳酸清除率组的呼吸衰竭发生率、休克发生率、死亡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乳酸清除率可用于早期评估老年重症肺炎的预后,并指导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血乳酸动态监测及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估系统II(APACHEII)评分对严重脓毒症患者治疗和预后的评价作用。方法收集73例严重脓毒症患者,用早期目标指导治疗(EGDT)开始前(0h)测得的动脉血乳酸值,分为A组(2—4mmol·L-1,28例)和B组(34mmol·L-1,45例)。测定EGDT开始后6、12、24、48h及72h的血乳酸值,并计算相应的乳酸清除率,然后比较2组患者血乳酸和乳酸清除率、APACHEII评分及病死率的变化。结果A组与EGDT(0h)的血乳酸值比较,EGDT后48h及72h乳酸值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在EGDT开始后的6h乳酸值不降反升,但随后呈下降趋势,且从12h开始的乳酸值与0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DT开始后,B组在6、12、24、48及72h清除率及病死率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乳酸动态监测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具有早期评估治疗及预后的作用,初始测定的血乳酸值越高其病死率越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球血氧饱和度、氧利用率、乳酸及乳酸清除率在早期心肺复苏后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中的变化及评价它们反映脑氧代谢改变中的意义。方法29个心肺复苏成功的患者,分为缺血缺氧性脑病(A组)和非缺血缺氧性脑病组(B组),比较复苏时间,颈内静脉球血氧饱和度、氧利用率、乳酸及乳酸清除率在心肺复苏后缺血缺氧性脑病和非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间的差别。结果①2组患者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A组患者复苏时间长于B组(P〈0.05);③2组患者在心肺复苏5min左右时SjVO2明显降低,O2UC、乳酸含量明显增高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SjVO2及O2UC约4h左右恢复正常,24h及72h持续稳定。与B组相比,A组患者在复苏后4h内SjVO2仍明显降低(P〈0.05),O2UC仍明显增高(P〈0.05),缺氧持续存在,24h、72h SjVO2恢复较高水平(P〈0.05),02UC持续降低(P〈0.05)。④B组心肺复苏后1~72h内乳酸含量进行性下降,各时间点相比于A组含量明显减低(P〈0.05),约24h恢复正常。A组乳酸72h内也呈下降趋势且72h内仍高于正常,4h乳酸清除率约为0.25±0.18,72h内乳酸清除率为0.61±0.15,明显低于B组的0.67±0.11及0.9l±0.62。结论心肺复苏时间及4h左右的脑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乳酸及乳酸清除率、脑氧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能早期预测心肺复苏后患者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黄小权  孙小兵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1):1027-1028
目的评价乳酸早期清除率与重症感染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35例重症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23例)和死亡组(12例),比较患者乳酸清除率。同时以乳酸清除率10%为界限,分为高乳酸清除组(26例)和低乳酸清除组(9例),比较2组病死率。结果年龄、入ICU时的APACHEⅡ评分和血乳酸值在存活与死亡2组间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存活组的乳酸清除率高于死亡组(P〈0.05);高乳酸清除组的病死率明显低于低乳酸清除组,且2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6 h动脉血乳酸清除率可以评估重症感染患者的预后转归。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动态监测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与重症医学科(ICU)休克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9月-2010年6月收住ICU的成年休克患者共58例。对纳入患者均经过积极的病因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测定患者入ICU时(0h)、入ICU后6h、24h、48h血乳酸值,以后每24h测定一次,直到血乳酸降至正常范围内或出院或死亡;计算6h、24h的乳酸清除率,分析血乳酸水平、乳酸清除率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共42例休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感染性休克25例,低血容量性休克17例,男性25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53.92±17.59)岁;平均APACHEⅡ评分20±4,血乳酸(9.04±2.55)mmol/L;死亡组入住0h、6h、24h的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存活组6h和24h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死亡组(P〈0.01,P〈0.05),而两组高乳酸持续时间无明显差别。结论动态监测血乳酸对于休克患者具有重要意义,6h、24h乳酸清除率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在判断心脏骤停后综合征(PCAS)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心脏骤停自主循环恢复后收入ICU的患者临床资料,计算6h血乳酸清除率,同时进行APACHEⅢ评分及记录患者预后情况.根据患者人院72 h转归情况,分成存活≤72 h组和存活>72 h组,按血乳酸清除率10%为界分成高乳酸清除率组(>10%)和低乳酸清除率组(≤10%或负值),比较各组间性别、年龄、血乳酸基础值、6h血乳酸值、6h血乳酸清除率、6h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APACHEⅢ评分、休克指数等的差异性.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PCAS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绘制ROC曲线,比较危险因素曲线下面积大小.结果 存活≤72 h和存活>72 h组在性别、年龄、血乳酸基础值、复苏6h内的APACHEⅢ评分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存活>72 h组的6h血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存活≤72 h组[(32.72±15.56)% vs (21.47±18.08)%,P<0.01];高乳酸清除率组中存活>72 h的比率明显高于低乳酸清除率组[73.24%vs 28.00%,P<0.01].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6h血乳酸清除率、6 h ScvO2是影响PCA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6h血乳酸清除率判断PCAS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830)较6 h ScvO2曲线下面积(AUC=0.729)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具有更好的特异度和灵敏度.结论 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可作为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预后的评估重要且简便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刘壮  段美丽  李昂 《医学综述》2012,(24):4279-4281
目的评价乳酸及乳酸清除率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观察183例ARDS患者入重症监护病房(ICU)即刻及24 h血乳酸水平、24 h乳酸清除率、临床及预后相关资料。按28 d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28 d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其差异性,并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评价24 h乳酸清除率与ARDS患者预后的关系;进一步将存活患者分为乳酸升高组和正常组,比较其差异性。结果死亡组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但两组即刻血乳酸值无统计学意义;死亡组患者24 h乳酸清除率较存活组明显下降(P<0.05);以24 h乳酸清除率>30%作为生存预测的界点,灵敏度为64.1%,特异度为81.7%。在存活患者中,血乳酸升高组的ICU住院天数及机械通气时间明显长于正常组(P<0.05)。结论血乳酸水平及24 h乳酸清除率与ARDS患者预后相关,其可以预测ARDS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早期血乳酸水平、清除率对严重脓毒症、感染性休克患者第28天病死率的关系。方法:应用早期目标性液体复苏方案(EGDT)对37例严重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液体复苏,测定患者治疗0h及12h的血乳酸水平,并计算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及治疗第28天病死率。计算12h乳酸清除率,并与APACHEⅡ评分作一致性比较。将病例分成存活组和死亡组,分析年龄、性别、乳酸峰值、清除率及APACHEⅡ评分与病死率的关系。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乳酸峰值及乳酸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重复测量值的方差分析,生存组和死亡组之间的乳酸测量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不同时间段的乳酸测量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乳酸的测定值、乳酸峰值及乳酸清除率与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患者的28天病死率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刘树峰  虎晓岷  李威  陈东方 《医学综述》2013,19(9):1726-1728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早期动脉血乳酸清除率、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的监测价值。方法观察襄阳市东风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212例危重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测定入科即刻、6 h动脉血乳酸浓度和早期SCVO2,计算6 h乳酸清除率,并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根据APACHEⅡ评分将患者分为4组:≤10分组(A组),11~20分组(B组),21~30分组(C组),>30分组(D组),比较四组早期乳酸清除率及SCVO2的差别,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B组早期乳酸清除率、SCVO2均低于A组(均P>0.05);C组早期乳酸清除率、SCVO2均低于B组,D组亦低于C组(均P<0.05)。B组病死率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高于B组(P<0.05),D组高于C组(P<0.05)。死亡组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组,早期动脉血乳酸清除率及SCVO2水平低于存活组(均P<0.01)。APACHEⅡ评分与早期乳酸清除率呈负相关(r=0.560,P<0.01),与早期SCVO2水平呈正相关(r=0.642,P<0.01)。结论早期动脉血乳酸清除率及SCVO2水平是反映危重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测患者转归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的变化特点及其对脓毒症患者危险分层的意义。方法收集70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测定入院时和入院6 h、24 h、48 h动脉血乳酸、动脉血氧分压(PaO2)等,并计算6 h、24 h、48 h乳酸清除率;根据患者入院24 h内最差临床指标计算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评分Ⅱ(APACHEⅡ);根据入院乳酸水平和疾病严重程度分组,进行临床资料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比较其对判断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乳酸轻度升高组较乳酸正常组患者A-PACHEⅡ评分、空腹血糖(GLU)、肌酐(Cr)、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升高,而清蛋白(ALB)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酸重度升高组较乳酸轻度升高组患者血白细胞计数(WB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Cr、MODS发生率、病死率、住院天数和呼吸机使用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脓毒症组较脓毒症组患者6 h乳酸清除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ODS组较严重脓毒症组患者入院时乳酸、入院6 h乳酸、入院24 h乳酸、入院48 h乳酸、APACHEⅡ评分、病死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入院6 h、24 h、48 h乳酸清除率、入院24 h PaO2、入院48 h PaO2、血小板计数(PLT)、C反应蛋白(CRP)和ALB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乳酸、入院6 h乳酸清除率、APACHEⅡ评分、ALB和Cr是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6 h乳酸清除率ROC曲线下面积为0.913,敏感性为93.3%,特异性为76.1%。结论早期动脉乳酸可作为判断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生化指标。入院6 h乳酸清除率对判断脓毒症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ICU 常规与优化治疗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心肺、脑复苏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90 例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患者就诊时间段为2018 年7 月到2019 年11 月,按照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接受ICU 常规治疗的45 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另外45 例接受ICU 优化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将两组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心脏指数、意识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临床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4%;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8%,两组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ICU 常规治疗相比,ICU 优化治疗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能够促进患者脑复苏情况的改善,提高神经功能恢复效率,改善心功能指标,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提升综合征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何喜军  石源  尹卓伟  徐佳宁  赵海 《医学综述》2012,18(23):4054-4055,4058
目的探讨动脉血乳酸动态监测指标与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将96例感染性休克伴有动脉血乳酸水平升高(≥2.0 mmol/L)的患者根据是否存活分为死亡组(46例)和存活组(50例),比较两组动脉血乳酸监测指标(动态乳酸水平、乳酸清除率、乳酸持续升高时间)、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结果死亡组入ICU后0、6、24和48 h的动脉血乳酸水平、APACHEⅡ评分、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早期目标导向治疗达标率明显低于存活组(P<0.01)。存活组6、24 h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死亡组(P<0.01),6 h乳酸清除率≥10%时病死率明显降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4 h动脉血乳酸水平及6 h乳酸清除率是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动态动脉血乳酸水平、6 h乳酸清除率是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乳酸、乳酸清除率及APACHEⅡ评分与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011年7月—2013年10月该院收治的5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的动态变化,将患者按预后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乳酸水平,乳酸清除率及APACHEⅡ评分,并通过比较不同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来评价患者的预后。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相比较,在年龄(t=2.645,P〈0.05)、初始乳酸(t=3.306,P〈0.05)、24 h乳酸清除率(t=-6.755,P〈0.05)、APACHEⅡ评分(t=5.538,P〈0.05)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比较,两组在APACHEⅡ评分及初始乳酸值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死亡人数(χ2=4.852,P〈0.05)及年龄(t=2.093,P〈0.05)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监测血乳酸是判断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乳酸清除率及APACHEⅡ评分与患者的预后关系密切,对于高乳酸患者应尽早治疗,改善器官灌注及组织缺氧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