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假单胞菌感染的不同血清型、细菌素型、噬菌体及质粒的耐药谱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耐药谱选用K-B法和MIC;血清学分型采用国际抗原分型系统(IATS)20种标准血清;细菌素分型指示P1/1/P1/18;鉴定试剂采用API20NE或VITYEK-IMSGNI卡;噬菌体分型采用琼脂平板点滴法;质粒提取参照Birboim Taiahashi介绍方法。结果:64例肺心病患者假单胞菌感染以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最高(43.75%),并对第一代和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明显增高,对氧哌嗪青霉素和氟哌酸敏感;28株PA血清分型以PA6型居多(32.3%),其次为PAI(28.6%);PA噬菌体分型率为64.3%,一菌一型8株,二菌同型4株,三菌同型4株;PA细菌素分型,121111细菌素最为多见(42.9%),并分离出4.0、2.0、1.8、1.7mdol质粒带。结论:PA耐药性与其血清型和细菌素型无相应关系,不同血清型PA同源性不同;PA血清型与细菌素型亦无一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某ICU病房内铜绿假单胞菌交叉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调查ICU病房铜绿假单胞菌医院交叉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和传播规律。方法 应用生物、血清、耐药谱和质粒谱等分型方法对某ICU病房从患者和周围环境分离到的7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的四种分型结果显示.质粒谱分型和血清分型的一致性较好,7株菌具有相同的血清型和质粒谱型,说明此次医院内铜绿色假单胞菌感染来源于氧气湿化瓶液体,并通过患者周围物品及陪护人员手接触发生交叉感染的同一克隆菌株。结论 质粒分型和血清分型用于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流行病学调查追溯传染源,是一种较实用的方法,生物分型和耐药潜分型有不足,但作为实验室的常规方法对早期发现流行株和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加强医疗器具及周围环境消毒和陪护人员管理是预防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某ICU病房内铜绿假单胞菌交叉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ICU病房铜绿假单胞菌医院交叉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和传播规律。方法 应用生物、血清、耐药谱和质粒谱等分型方法对某ICU病房从患者和周围环境分离到的7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的四种分型结果显示,质粒谱分型和血清分型的一致性较好,7株菌具有相同的血清型和质粒谱型,说明此次医院内铜绿色假单胞菌感染来源于氧气湿化瓶液体,并通过患者周围物品及陪护人员手接触发生交叉感染的同一克隆菌株。结论 质粒分型和血清分型用于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流行病学调查追溯传染源,是一种较实用的方法,生物分型和耐药谱分型有不足,但作为实验室的常规方法对早期发现流行株和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加强医疗器具及周围环境消毒和陪护人员管理是预防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ICU病房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调查某院ICU病房5名患者的铜绿假单胞茵医院感染。方法:采集患者痰液及环境标本按常规方法作培养和分离鉴定,并用血清型和药敏试验联合分型方法,对患者分离株和环境分离株进行分析。结果:110份样本共检出铜绿假单胞茵11株,分成6种不同的耐药谱型,有6株为同一血清型PA11,2株为PA4,另有2株为PA6和PA1,1株为不可分型。结论:药敏与血清联合分型显示病人之间及病人与环境之间存在局限性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基因分型方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PA),调查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的情况,为控制院内感染提供直接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8~2009年分离的180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统计分析其临床分布;通过抗生素敏感性试验进行抗菌谱分型;再采用PAPD基因分型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标本主要来自ICU、烧伤科、呼吸内科等.从痰液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占58.9%,其次伤口分泌物标本占18.9%、中段尿16.7%,其它类型标本占5.5%.抗菌谱分型分为5型.180株铜绿假单胞菌用RAPD分型共得178株,分型率98.9%(178/180),分为9种类型:Ⅰ~Ⅸ.结论 RAPD分型技术对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分型率较高;同一抗菌谱型的基因型可能不同,同一基因型的抗菌谱也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106株,环境69株共175株进行血清学、噬菌体、绿脓菌素和耐药谱分型。主要血清型4、6、11型;噬菌体型3/6/14/16/20/22/27/30/32/33/46/48/.1/2/14/16/20/29/30/32/33/35/48/61/71和6/33;绿脓菌素型425334(425534)、165134和112134(112434);不同血清型PA对抗生素耐药谱不同。证实了引起医院感染,除患者自身因素外还与环境污染有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青岛地区257株铜绿色假单胞茵(PA),做了血清分型及药敏试验,结果:①257株PA共分出17个血清型,其中6型占22.96%,提示青岛地区以6型为主;这257株中,从痰及咽拭子分离出141株,占54%,表明在呼吸道感染中,该菌的感染率较高,采用血清学分型,对病人确切诊断及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②药敏试验,以头孢哌酮和多粘菌素B最为敏感,其次为丁胺卡那霉素,提示后者也适用于治疗该菌所引起的感染。  相似文献   

8.
对某教学医院从各种标本分离得到的117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了研究。分型表明,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血清型是11型、3型和6型;细菌素型别主要为243112.173235和122411。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的抗生素为多粘菌素B和丁胺卡那霉素,耐药较高的有复方新诺明、头孢唑啉、庆大霉素等。感染菌株主要来源于泌尿外科和神经内科。外膜蛋白图谱分析表明,部分环境分离株和临床标本分离株可能具有相同遗传来源。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基因分型方法监测重症监护病房(ICU)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方法收集2005年1月~6月从各科ICU内分离出的21株铜绿假单胞菌,提取DNA后进行RAPD分型,同时进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全部菌株均能产生指纹图谱,分型率100%。21株铜绿假单胞菌共分为14型,其中9株6型分布于脑外科,3株同型分布于神经内科,4株4型分布于呼吸科,5株3型分布于普外科。抗生素敏感性试验表明21株铜绿假单胞菌均为多重耐药菌株,对哌拉西林、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及阿米卡星等耐药,仅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哌酮/舒巴坦等敏感。结论ICU内存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局部流行,RAPD分型技术分型率高、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黏液型和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临床分离黏液型和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分布特征及其对抗生素敏感性,分析其耐药特点。细菌鉴定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培养鉴定仪、API 20NE;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38株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中,痰液标本检出最多(31株),占81.58%;科室以呼吸科、ICU、烧伤科患者居高。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中,痰液占74.19%;以呼吸科、烧伤科分离居多。除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外,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其他9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黏液型PA;对庆大霉素的耐药性在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抗生素的耐药性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化。结论:应结合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特点,联合大环内酯类等抗生素,破坏其生物膜的影响,增强抗生素的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吴倩  陈明镜  李兴禄  陈维贤 《重庆医学》2004,33(8):1159-1160
目的了解我院2002年2月~2004年3月从肺炎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出来的90株铜绿假单胞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性,监测其流行趋势,给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90株PA进行药敏试验,并采用优化反应体系的随机多态DNA分型 (RAPD)法进行流行病原学研究.结果 90株PA菌株被基因分型分为41型;抗生素分型分为24型;医院感染菌株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社区感染菌株.结论基因分型法显示ICU病房有多重耐药菌株PA株爆发流行现象;社区感染患者用阿米卡星或哌拉西林治疗,医院感染患者可用亚安培南或头孢他啶加阿米卡星联合治疗;加强细菌实验室的监测工作,严格病区的消毒制度,是降低PA医院感染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2.
铜绿假单胞菌引起院内感染报告日益增多已经引起广泛重视。随着抗生资广泛应用,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菌株不断上升。因此对临床菌株作抗生素敏感及血清型分析对合理使用抗生素和确定同源菌、消灭传染源、在控制院内感染中有重要作用[1]。我室将1992年1月~1994年11月标本中收集的109林铜绿假单胞菌做药敏试验及血清分型,并将1994年1年来确定的院内感染的力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病区统计菌型,分析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标本来源:107株铜绿假单胞菌自门诊及住院患者感染部位标本分离,2株来自氧气湿化瓶和呼吸机。2分型血清购于卫生部成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广州市四家医院铜绿假单胞菌(PA)各血清型分布情况。方法按常规方法对各院各种临床标本进行细菌的培养、分离,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750株PA进行鉴定,采用日本生研株氏会社分型血清用玻片凝集法对PA进行血清分型。结果750株PA分型率为93.7%(703/750);以G、B、L、F型为主,其中G型197株占26.3%、B型90株占12.0%,L型78株占10.4%,F型77株占10.2%。结论广州市四家医院的PA血清型以G、B、L、F为主,未发现有A血清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确定铜绿假单胞菌不同基因型与抗菌谱的联系,以追踪院内感染中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在分子水平上的相关性。方法对2002年1月~2004年12月自该院住院患者各种标本中分离获得216株铜绿假单胞菌,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同源性;液体稀释法测定携带blaIMP基因铜绿假单胞菌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纸片扩散法检测亚胺培南敏感株和耐药株对10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自呼吸道标本,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多重耐药现象严重。携带blaIMP基因与不携带blaIMP基因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差异有显著性,未携带blaIMP基因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在PFGE上表现出不同的分型,而携带blaIMP基因的10株中9株具有相同的PFGE分型。结论blaIMP基因在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中起主要作用,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现状,有利于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可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为院内感染的重要代表菌及临床分离率较高的菌株,在我院PA占所有菌株检出率的24.5%、占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的35.4%.通过对我院2006年1月-2009年6月期间4个重症监护室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并与同期非重症监护室的病区进行比较,分析PA产碳青霉烯酶水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后同时携带多种耐药基因对其他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Micro Scan全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仪,数据的分析采用WHONET软件.结果 4年间我院重症监护室铜绿假单胞菌检出数为559株,依次为:内科ICU 272株、外科ICU 149株、急诊ICU 126株、儿科ICU 12株.药敏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大部分抗生素的敏感性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尤其是重症监护室感染菌株.PA对碳青霉烯类抗菌素耐药的菌株产生多重甚至广泛耐药的几率较高.结论 4年间我院重症监护室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状况严重,尤其对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明显增加.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株同时携带多种耐药机制,产生多重耐药甚至泛耐药.多重耐药株和泛耐药株的检出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2019—2020年桂林市沙门菌耐药情况及分子分型特征,以期了解桂林市食源性沙门菌的流行变化规律。方法 对2019—2020年食源性风险监测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检出的69株沙门菌进行血清分型,根据CLSI 2020推荐标准,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分析耐药性,以脉冲场凝胶电泳法(PFGE)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69株沙门菌分属20个血清型,优势血清型为鼠伤寒沙门菌(27.54%)和肠炎沙门菌(14.49%);2019年的32株菌共产生17个耐药谱,其中9株鼠伤寒沙门菌对四环素100%耐药;2020年的37株菌共产生24个耐药谱,其中10株鼠伤寒沙门菌对磺胺异噁唑100%耐药。69株沙门菌呈现出多个不同的基因型别。相同血清型的基因型比较相近,具有同源性,不同血清型的PFGE结果具有多态性。结论 2019—2020年桂林市沙门菌的优势菌株为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检出的沙门菌存在耐药现象,不同沙门菌菌株之间可能具有亲缘性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128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预防措施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依据.方法 应用ATB细菌鉴定系统鉴定细菌,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回顾分析我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标本来源、感染科室分布,及其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结果128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自痰的有96例(占75%)和伤口分泌物15例(占11.7%);亚胺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最低(17.9%),对氨曲南的耐药率最高(61.7%).结论医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十分严峻,加强细菌培养和药敏监测,对有效治疗和预防铜绿假单胞医院感染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研究呼吸道感染标本中铜绿假单胞菌的血清型和12种抗生素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标本获得纯培养后应用VITEK-AMS微生物自动分析仪鉴定细菌,用PA20系列血清分型,用K-B纸片法按NCCLS规定的标准进行敏感试验.结果:引起呼吸道感染的58株绿脓杆菌血清分型率为94.83%,主要以PA6,PA2,PA4型为主.58株菌对12种抗生素的平均耐药率为47.6%,对舒普深、奥复星、泰能的耐药率均在12.1%以下,而对氧哌嗪青霉素、凯福隆、特美汀的耐药率在62.4%以上,5重以上耐药菌占70.7%.58株菌中产β-内酰胺酶的菌株占63.8%,产酶菌对舒普深、奥复星、泰能的耐药率均在18.9%以下,而对罗氏芬、氧哌嗪青霉素、凯福隆、特美汀的耐药率在68.4%以上,5重以上耐药菌占83.8%.结论:由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在未获得细菌药敏结果以前,应最好选合酶抑制剂抗生素舒普深或奥复星配以庆大霉素或丁胺卡那治疗;对产酶菌应首选舒普深、奥复星或泰能治疗;对非产酶菌可选用第3代头孢菌素先锋必或复达欣并辅以庆大霉素、妥布霉素或丁胺卡那等一般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 细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MicroScan 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检测,采用纸片法确证试验.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从痰标本中分离的菌株最多(64.49%),其次是创面及分泌物(8.99%);高发病区是呼吸科、肿瘤科和感染科;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上半年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亚胺培南、哌拉两林/三唑巴坦、头孢吡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明显高于2007年上半年;但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升高不明显.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该院比较常见,对临床常用抗萧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建议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现象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铜绿假单胞菌(PA)的感染现状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利于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20日分离的122株PA的分布状况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2株铜绿假单胞菌中,耐药性最低的是亚胺培南(12.3%),阿米卡星(24.1%); 耐药性最高的是复方新诺明(85.2%),其次是哌拉西林(60.4%).结论 亚胺培南是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感染的可靠药物之一,随着耐亚胺培南菌株的增加,应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加强耐药监测,以便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