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功能性消化不良(FD)重叠肠易激综合征(IBS)现象非常普遍,据国外文献报道,二者的重叠率在11%~27%之间[1]。孙艳芳等[2]研究发现,IBS重叠FD患者占IBS患者的26.7%,占FD患者的20.0%,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重叠FD患者占15.4%,明显影响其生活质量。笔者认为FD重叠IBS以肝脾(胃)不和为主要证型,与气郁质有密切关系[3],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症状显著的FD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下降。针刺疗法是目前一种治疗FD有效的干预措施。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出现,脑肠肽、脑肠互动机制在FD的发病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文从脑肠轴理论探讨针刺治疗FD的研究思路,并为针刺治疗FD提供更确切的临床理论依据和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特征,常伴有抑郁和焦虑等精神症状。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脑肠轴功能失调引起的脑肠肽水平的紊乱导致FD的发生日益被研究者所重视。FD属中医胃脘痛、痞满等范畴,其中医分型以肝郁脾虚证最常见。C-型钠尿肽和神经递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与胃肠运动密切相关,本文结合现代中西医学对FD的认识,阐述CNP与BDNF在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相互作用,进一步揭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4.
功能性胃肠病(FGIDs)是一组根据胃肠道症状分类与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FD)和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其主要类型。FGIDs发病机制复杂,西医治疗疗效欠佳,中医治疗有特色,但缺乏高质量临床证据。RomeⅣ将FGIDs定义为"脑—肠互动异常",结合"调枢通胃"理论,以前期研究结果为基础,提出"脑肠同调"治疗两种常见FGIDs(FD、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思路,即用"辛开苦降调枢法"治疗FD,"温肾健脾调枢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为常见FGIDs的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常见的胃肠疾病,具有餐后饱胀、早饱、中上腹痛、中上腹烧灼不适、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是经检查无器质性疾病的临床综合征。2016年正式发布的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Ⅳ标准提出该疾病属肠-脑互动障碍[1-2]。有研究表明,FD与情绪障碍关系密切,临床上多联合抗焦虑抑郁药和心理干预治疗[3]。针灸治疗FD已被列入I级针灸病谱。近年研究表明针灸不仅可缓解FD患  相似文献   

6.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烧灼感、胀气及餐后饱胀、早饱感、恶心、呕吐、嗳气等。FD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且易反复发作。西医认为脑-肠轴失调是FD重要的发病机制。中医认为FD发病多与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不畅等因素相关,以脑肠同调为指导,运用疏肝和胃调神法、理气健脾调枢法、针灸疗法治疗FD,可有效改善FD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缓解患者不良情绪。该文基于脑肠同调理论探讨FD的论治。  相似文献   

7.
正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主要表现为胃痛、烧心、餐后不适和胃部饱胀感等上腹部区域的不适症状~([1])。随着"神经胃肠病学"概念的提出和发展,脑-肠轴理论在FD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胃肠道动力改变和疼痛、腹胀为主要症状的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是由于脑肠轴功能紊乱所导致,因此FD的发生发展亦认为与此密切相关~([3])。FD应归属中医学"痞满""胃痛""嘈杂"等范畴,虽然其发病与胃腑失调密切相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功能性胃肠病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肠易激综合征症状的发生率及焦虑、抑郁障碍的关系.方法:对60例FGIDS患者在性别、年龄、FD症状、IBS症状、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发病年龄,功能性胃肠病发病率女性多于男性,发病高峰为青年、中年.②重叠症状,FD组与IBS组、IBS组与重叠组的FD症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FD组与重叠组中FD症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FD组与IBS组、FD组与重叠组的IBS症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IBS组与重叠组中IBS症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③三组之间焦虑状态评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FD组与IBS组中抑郁状态评分差异无统计j意义(P> 0.05);IBS组与重叠组、FD组与重叠组的抑郁状态评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FD、IBS患者容易发生症状重叠,重叠症状越多,焦虑、抑郁状态越明显.  相似文献   

9.
<正>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1平均]是以上腹痛、腹胀、早饱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上消化道证候群,也是功能性胃肠病(FGIDs)中最常见的类型。自FD罗马I诊断确立至今,情志心理因素在FD发病和病程进展中的干预作用就一直受到普遍关注。Tally等[2]对76例确诊FD患者用抑郁、焦虑、人格改变等8种精神心理测试表进行分析,发现其各项精神心理症状指数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组;李章等[3]的研究证实,FD症状严重程度与心理因素呈显著正相关。而随着  相似文献   

10.
正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s)是一组以胃肠功能障碍为主、缺乏严重解剖结构或代谢异常的全身性疾病的总称。以胃食管反流病(GERD)、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肠易激综合征(IBS)最为常见。在胃肠门诊中,约42%~61%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存在心理障碍,常表现为焦虑障碍(惊恐和广泛性焦虑)、抑郁障碍(情绪低落和心境恶劣)和躯体形式障碍(疑病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3])。中医学认为情绪紧张、焦虑等为肝气郁结的表现,而胃肠道的症状多与脾胃运化受纳功能不足相关,FGIDs的发病常与肝胃  相似文献   

11.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临床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发病机制多样,因其发作突然、缠绵难治,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生活。IBS-D患者因病情反复难愈,影响生活常伴随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其焦虑,抑郁的状态亦可影响内脏感受,增加肠道敏感性,躯体症状与精神症状相互影响,加重病情。IBS-D的主要发病机制如内脏高敏感性、胃肠动力紊乱、肠道感染、社会心理因素等均与脑肠互动紊乱相关。IBS-D患者长期精神慢性应激状态易诱发脑肠互动功能紊乱,脑肠互动是脑肠轴调控胃肠功能的主要调控方式,以脑肠轴及脑肠肽为物质基础进行脑与肠之间的交互作用。中医认为IBS-D患者的主要证型为肝郁脾虚证,肝郁则情志不畅,而脑内各类神经递质的分泌及含量与情绪密切相关。痛泻要方为临床治疗IBS-D肝郁脾虚证的常用基础方,具有柔肝补脾,祛湿止泻的功能,临床疗效显著。目前已有多项动物实验、临床研究探讨痛泻要方治疗IBS-D的机制及其对脑肠互动功能及脑肠肽含量的影响,但未将肝主疏泄与脑肠互动联系起来。笔者以肝主疏泄与脑肠互动的相关性为切入点,基于脑肠互动紊乱探讨痛泻要方治疗IBS-D的机制,阐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笔者综合近5年来痛泻要方治疗IBS-D及痛泻药方与脑肠互动关系的研究文献,探讨痛泻要方通过影响脑肠轴及脑肠肽来治疗IBS-D。  相似文献   

12.
《辽宁中医杂志》2015,(5):1142-1145
功能性肠病是针刺治疗的优势病种,针刺治疗功能性肠病体现了针刺的双向调节效应,其机制尚不明确。脑肠互动理论在肠道疾病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针刺对脑肠互动的整体调节作用可能是针刺发挥其双向调节效应的切入点。本文从脑肠互动理论入手对针刺治疗功能性肠病的双向调节作用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 FGID),属于中医“痞满”“胃脘痛”范畴,多因“气机升降失常”所致。目前,FD发病机制主要涉及脑肠互动异常、胃容受性受损、内脏敏感性增高、胃动力不足、幽门螺杆菌感染、十二指肠异常、心理精神因素等。随着罗马Ⅳ标准的颁布,十二指肠的作用在FD的发病中日益凸显。十二指肠高敏性、十二指肠黏膜屏障受损及十二指肠黏膜低度炎症等在FD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十二指肠可能是治疗FD的新靶点。本文综述FD发病中十二指肠的作用及中医药研究,为FD的基础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组以持续性或反复性发作上腹部疼痛、食后饱胀、腹部胀气、嗳气、早饱、厌食、恶心等上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症候群,属功能性胃肠病范畴~([1])。付朝伟等~([2])研究发现FD患者合并焦虑或(和)抑郁症状的患者为23.6%,在具有焦虑或(和)抑郁症状的FD患者中,焦虑障碍或(和)抑郁的患病率为68.7%。在临床中既能帮  相似文献   

15.
正肛门坠胀(Anal pendant expansion)原发病因为肛门直肠疾病、妇科疾病、泌尿生殖系疾病、骨科疾病及精神类疾病等[1],无确切原发病因的肛门坠胀病因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是肛门神经官能症的一种[2]。新近发布的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Ⅳ专家共识认为肛门部症状是"脑肠互动紊乱"的一种表现[3]。现就中医治疗肛门坠胀的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发病机制复杂,至今未完全阐明.研究显示.部分FD患者存在以抑郁、焦虑和躯体化为主的多种情志障碍[1].该病目前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在导师的指导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FD,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一种生物心理社会病,也是一种多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慢性功能性肠病。IBSD的发病与内脏感觉异常、肠道动力学异常、肠黏膜微炎性反应、遗传、饮食不耐受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内脏高敏是IBS-D主要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是一种不明原因出现的肠道对寒冷、不良情绪等刺激因素高度敏感的病理过程,但内脏高敏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IBS-D的发病与脑肠互动功能紊乱密切相关,IBS-D患者由于病情反复常常伴随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而长期慢性精神应激易诱发及加重IBS-D内脏高敏状态。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高亲和受体络氨酸激酶B(Trk B)是研究脑肠互动神经环路的热点,BDNF于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上大量表达,能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维持成熟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还能调节胃肠道动力和内脏敏感性,是引起和导致神经疼痛敏感的重要细胞因子。肠道微生物是脑肠互动的关键纽带,人精神异常与肠道微生物环境改变引发的肠道症状密切关联。反复精神刺激(如抑郁、焦虑等)可导致肠道菌群的改变,另一方面,肠道菌群结构的改变与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大脑的功能密切相关。本文以肠道微生物为切入点,以脑—肠轴为轴线,基于BDNF/Trk B通路,探讨肠道菌群调节IBS-D内脏高敏机制的相关性研究。  相似文献   

18.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消化内科一种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不甚清楚,许多学者认为部分FD患者与精神状态(焦虑或抑郁)及心理因素有关[1]。2009—2010年,我们采用理气降浊方配合心理干预治疗FD 100例,并与多潘立酮片治疗10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9.
范明明  李元  白妍  孟祥蕾  王顺 《河南中医》2019,39(4):640-643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上常见的胃肠功能疾病,其中脑肠轴的异常是FD发生的本质原因,而脑肠肽作为脑肠轴的分子基础,在调节脑及胃肠功能方面起到了主要作用。针刺治疗FD,可改善患者胃肠动力障碍、降低内脏敏感性、良性调节胃肠功能紊乱,还可促进胃肠动力型脑肠肽的增加,对脑肠肽起着正向调节作用,同时对调节FD症状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也称为胀气性消化不良、原发性消化不良,为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经调查,全球FD患病率为10%~40%[1],亚洲为5.3%~20.4%[2]。FD主要因胃及十二指肠功能障碍引起,表现为早饱感,或用餐后出现饱胀,或上腹烧灼感,或上腹疼痛,且排除其他疾病引起及相关器质性改变,罗马Ⅳ把FD分为EPS(上腹痛综合征)及PDS(餐后不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