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温胆汤含药血清对谷氨酸环境下星型胶质细胞凋亡及NRG1、ErbB4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灌胃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后制备含药血清,灭活,过滤除菌,EP管(4mL)分装备用。以正常组、模型组、氯氮平20mg/kg含药血清、温胆汤40g/kg、20g/kg、10g/kg含药血清培养,干预谷氨酸环境下星形胶质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星形胶质细胞凋亡;Western bloting、Real-time PCR分别测定星型胶质细胞NRG1、ErbB4蛋白、磷酸化和mRNA表达。结果:温胆汤各浓度含药血清组均能明显减少星形胶质细胞凋亡;降低NRG1、ErbB4蛋白和mRNA表达,提高其磷酸化表达。结论:温胆汤10%含药血清可有效调节NRG1、ErbB4表达,从而调控NRG1-ErbB4信号通路的功能,保护神经细胞,这也许是温胆汤能够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大脑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机制参与或相互作用。其中细胞凋亡是研究较为透彻的细胞死亡形式,而炎症反应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促进继发性脑损害,则是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损伤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这种伴随炎症反应的程序性的细胞死亡方式被称为细胞焦亡。这两种细胞死亡方式分别受到Caspase基因家族关键调控基因——Caspase-3、Caspase-1的调控。针刺能通过对Caspase基因家族的调节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和细胞焦亡。  相似文献   

3.
针刺疗法早期干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临床有效性已得到认可,但对其作用机制却有不同认识。近年来,AIS的治疗机制主要分为神经保护和神经血管保护两方面。本文从炎性机制、神经元兴奋毒性和血脑屏障机制、细胞凋亡及自噬机制深入分析针刺的神经保护作用;从神经血管耦合功能调节、对星形胶质细胞的调节、对脑灌注的影响分析针刺的神经血管保护机制。认为神经血管保护机制可能是未来针刺治疗AIS重点研究机制,并提出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现今临床治疗癫痫多采用西药为主,而中药治疗癫痫的历史源远流长且疗效确切,但其中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近年来中药治疗癫痫可能通过多种基因与信号通路发挥作用,主要涉及细胞凋亡、神经递质、炎症和氧化应激在内等多种复杂的生物学过程:(1)通过调控一系列凋亡基因表达,抑制经典信号通路活性等抑制细胞凋亡;(2)降低过氧化,减少氧化应激损伤与通过提高清除自由基能力相关;(3)通过调控离子通道,减轻神经元兴奋性发挥保护神经元的效应;(4)调控炎症因子表达,抑制神经元炎症免疫反应;(5)调节兴奋性神经递质,维持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平衡;(6)抑制细胞过度自噬来发挥防治癫痫的效应。  相似文献   

5.
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生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柳华  王毅  常履华 《针刺研究》2004,29(1):72-76
围绕脑缺血后 ,能量衰竭 ,膜失衡 ,钙超载 ,兴奋性氨基酸聚集 ,自由基产生 ,细胞因子释放 ,神经递质、调质紊乱 ,促发细胞凋亡 ,促进了细胞死亡 ,本文探讨了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生化机制。认为针刺通过调节上述神经生化紊乱的各个方面 ,阻断了缺血损伤级联样“瀑布”反应 ,挽救了缺血“半暗带” ,减轻了细胞损伤 ,从而可有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  相似文献   

6.
针刺是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效方式,但其作用机制尚未能阐明。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损伤涉及多种机制参与和相互作用,细胞焦亡是一种伴随炎症反应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其形态学特征、发生及调控机制不同于其他细胞死亡方式。该文通过回顾近年针刺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相关研究,总结针刺对细胞焦亡及相关标志物的干预作用,同时探讨其中不足的地方,以期为针刺治疗脑缺血疾病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脑梗死后发生缺血损伤级联反应,其中脑梗死后的炎症反应及其损伤作用日益受到关注,抗炎治疗也成为当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研究热点之一.中药通过干预炎症反应的各个环节可减少神经元凋亡,对临床更有效地防治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我们通过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探讨其对急性脑梗死炎症反应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缺血性脑卒中又称脑梗死~([1])。脑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复杂繁多,而缺血后炎症级联反应可能是脑缺血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2])。张其梅等~([3])认为由中枢神经系统各类组织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参与了炎症细胞的活化和浸润,在脑缺血损伤后炎症反应以及神经元的损伤与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针刺可以调控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干预缺血脑损伤的效应~([4])。1缺血性脑卒中与炎性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9.
缺血性脑卒中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系统收集地龙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发现地龙及其有效成分可以修复血管内皮损伤,抗血小板聚集,并通过抗凝、溶栓、调节纤溶系统平衡等机制抑制血栓形成,改善脑循环;其次,通过启动抗凋亡机制,地龙有效成分可抑制脑神经细胞的凋亡,起到保护神经元的作用;再者,脑缺血缺氧后,大脑内氧自由基过表达,使得神经元受到自由基毒性作用而加速凋亡,地龙的抗氧化酶活性可有效清除氧自由基,阻断过氧化反应,修复受损脑神经;此外,地龙还可调控炎症因子表达,抑制炎症反应,从而改善缺血性脑损伤的炎症损伤,修复神经功能。由此可见,地龙作为一种潜在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针对目前地龙有效成分提取工艺、治疗症单一及安全性等问题仍不可忽视,我们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探索更好的解决方案,力求实现地龙生产和使用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细胞钙稳态失衡是脑缺血后早期损伤关键环节,与缺血性脑卒中(IS)损伤程度密切相关。针刺减轻或延缓缺血后神经元损伤的作用机制已有广泛研究,但针刺对钙稳态调控的认识尚不充分。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针刺可通过调节细胞膜离子型谷氨酸受体、L型电压依赖性钙通道、酸敏感离子通道和瞬时受体通道抑制外源性Ca2+内流,通过调节质膜钙ATP酶和钠钙交换体表达促进胞内[Ca2+]i排出,通过调节线粒体电压依赖性ATP酶和内质网IP3Rs通道促进线粒体的钙摄取、抑制内质网的钙释放,从而多途径、多靶点减轻缺血后Ca2+超载;并通过抑制钙调蛋白、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和磷脂酶A2等Ca2+受体及下游靶蛋白表达减轻钙超载所致的细胞损伤。后续应当从人体自适应性、整体调节和动态发展的视角,继续深入研究针刺减轻脑缺血后钙稳态失衡的机制,阐释针刺脑保护作用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1.
三七皂苷R_1(notoginsenoside R_1,NGR_1)是传统中药三七的重要活性成分,也是雌激素受体激动剂。因其蕴含抗炎、抗氧化、抗凋亡等多种功能,故在疾病治疗中被普遍运用。为阐明NGR_1在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中的潜在神经保护作用机制,该研究采用原代皮层神经元建立氧糖剥夺再灌注(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损伤模型,并且给予NGR_1及雌激素受体阻断剂ICI-182780处理,然后分别采用MTT,LDH和Hochest 33342染色检测神经元存活率、细胞膜完整性和凋亡,Western blot检测抗凋亡通路ATF6α,p-Akt,Akt蛋白及凋亡相关蛋白Bax,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结果显示:神经元在OGD/R损伤后,其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P0.05)、细胞膜相对完整性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加重(P0.05),ATF6α,p-Akt表达下调且促凋亡蛋白Bax,Cleaved Caspase-3表达增加(P0.05)。NGR_1处理后能够减轻OGD/R造成的神经元细胞损伤,上调ATF6α表达、促进Akt磷酸化并且减少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P0.05),但是,NGR_1的这些神经保护性作用能够被雌激素受体阻断剂ICI-182780阻断。研究结果证实:NGR_1在缺血缺氧情况下对神经元具有保护性作用,该保护作用可能是NGR_1通过雌激素受体调控ATF6/Akt信号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罗春梅  李佩芳  王频 《河南中医》2012,32(9):1144-1146
ERK通路涉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以及神经细胞的增殖、生存、分化过程,该通路的激活对脑缺血损伤修复具有重要的作用,而针灸可以通过对ERK通路的调节,减轻脑缺血神经元的损伤,促进损伤神经的修复。虽然针灸对ERK通路影响的研究是目前实验研究的热点,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针刺方法的选择,穴位的选取及其量化指标的设定;针灸对ERK通路的调节作用与其他信号转导通路等机制之间的影响等等。因此,筛选出对此效应敏感的针刺方法和穴位,并进行优化组合,更好地调节ERK通路,促进脑缺血损伤神经元修复是将来研究的重点。只有阐明了针灸对缺血性脑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才能为针灸治疗脑卒中提供可靠性依据。  相似文献   

13.
小胶质细胞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细胞,并且持续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稳态。中枢损伤后,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可诱发神经元凋亡及缺血性损伤;小胶质细胞活化的神经保护作用主要为清除坏死细胞及分泌神经递质,所以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同时具有神经损伤及神经保护的双重功效。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与膜通道、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细胞内转录因子、氧自由基、炎性细胞因子相关。小胶质细胞活化相关的信号通路主要有Notch信号通路、酪激酶-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信号通路、NF-κB/P65信号通路。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与脑梗死、阿尔兹海默病、神经痛等慢性炎症性疾病密切相关。最新研究表明,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与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中医药对LPS、缺血缺氧、Aβ淀粉样肽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均有积极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针刺治疗缺血性卒中(IS)具有显著疗效。针刺治疗IS的作用与调控线粒体功能具有密切的联系。本文从线粒体结构、线粒体功能、线粒体质量控制、线粒体相关的细胞凋亡通路4个方面对线粒体在针刺治疗IS中的作用与相关机制进行综述,为针刺通过调控神经元线粒体治疗IS提供理论依据,为今后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综述近十年来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文献,主要从针刺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与促进神经组织再生等方面总结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组织的作用机制;诸多研究表明针刺能够通过调节多种凋亡相关蛋白及神经生长因子从而抑制缺血半暗带神经细胞的凋亡、促进神经组织的修复与重塑,对梗死灶周围缺血的神经组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温胆汤对精神分裂症模型鼠NRG1-ErbB4信号通路及其海马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60只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模型组(B)、氯氮平组(C)、温胆汤40 mg·kg~(-1)组(D)、温胆汤20 mg·kg~(-1)组(E)和温胆汤10 mg·kg~(-1)组(F)。D、E、F组予温胆汤灌胃,每次给药20 mL·kg~(-1)(相当于D、E、F组生药量40、20、10 g·kg~(-1)),C组予氯氮平原药20 mg·kg~(-1)灌胃,A、B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1次/d,共21 d。除A组外,其余5组大鼠在最后一次给药2 h后于左侧腹腔一次性注射MK-801(0.6 mg·kg~(-1))诱发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A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造模后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的刻板行为改变,处死大鼠并取其海马组织待测。采用H600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的超微结构,Western Bloting测定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NRG1、ErbB4的蛋白和磷酸化表达。结果:各组大鼠造模60 min后,与B组比较,除F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刻板行为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B组比较,D、E组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凋亡明显减少;NRG1、ErbB4蛋白表达显著下降、磷酸化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温胆汤可能通过调节精神分裂症模型鼠NRG1、ErbB4的蛋白和磷酸化表达,进而调控NRG1-ErbB4信号通路的功能,改善海马组织的超微结构,达到防治精神分裂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是我国持续研究的热点话题。小胶质细胞作为大脑的驻留免疫细胞,对维持脑内稳态、挽救受损神经元等均具有巨大贡献,且其对于炎症反应的双向调节作用在脑卒中的预后中具有关键作用。针刺作为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脑卒中的治疗中应用广泛且疗效显著,但关于其治疗脑卒中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对最近的国内外研究进行总结,通过脑梗死后的影响小胶质细胞可能的相关机制进行论述,试图阐述针刺对小胶质细胞的作用机制进而简要说明针刺治疗脑卒中相关机理。但由于目前国内外对于针刺治疗脑卒中具体作用机制研究尚不充分,且如何调节小胶质细胞的双向作用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保护作用仍存在疑问,因此,关于针刺调控小胶质细胞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具体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8.
补阳还五汤在改善缺血性脑损伤后脑梗死、减少致残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此外,补阳还五汤还能促进脑缺血后脑内神经干细胞(NSCs)的增殖、迁移和分化。在缺血性脑损伤后,Notch信号通路被激活,活化的信号通路在调控NSCs的增殖与分化、炎症反应、缺血区血管生成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补阳还五汤可以通过Notch信号通路调节NSCs的增殖和分化,从而达到神经保护的作用。现将NSCs的增殖与分化作为补阳还五汤和Notch信号通路的结合点,探讨补阳还五汤通过Notch信号通路来发挥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胡黄连苷Ⅱ对脑缺血损伤后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通路的影响及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按随机数字表将96只造模成功大鼠分为模型组、治疗组、脂多糖(LPS)组和U0126组,每组再分为缺血6、12、24h3个亚组。治疗组缺血后2h腹腔注射胡黄连苷Ⅱ(20mg/kg)。LPS组在缺血后2h腹腔注射LPS(20mg/kg)和胡黄连苷Ⅱ(20mg/kg)。U0126组在缺血后2h腹腔注射U0126-EtOH(20mg/kg)和胡黄连苷Ⅱ(20mg/kg)。模型组和对照组同步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采用改良的神经功能评分(mNSS)法评价大鼠神经行为功能;HE染色观察神经细胞形态结构;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pERK1/2表达。结果大鼠脑缺血损伤后,随着时间的延长,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升高,皮质区神经细胞损伤加重,凋亡细胞增多,pERK1/2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治疗组和U0126组大鼠皮质区神经元细胞损伤较轻,凋亡细胞,pERK1/2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LPS组大鼠神经元细胞早期损伤较重,凋亡细胞与pERK1/2表达水平较高,但后期pERK1/2表达水平有所下降,大鼠神经行为功能损伤略有恢复。结论脑缺血损伤后激活ERK1/2通路介导神经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胡黄连苷Ⅱ可能通过降低ERK1/2通路的活化,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而保护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20.
豨莶草具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该研究通过数据库及文献检索,结合Lipinski五原则、Veber口服生物利用度规则筛选,获得豨莶草化学成分68个。基于反向找靶获得248个潜在作用靶标,将其映射到缺血性脑卒中疾病靶标集,共获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47个潜在作用靶标。采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了豨莶草成分与潜在靶标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采用Clue GO对潜在靶标进行GO富集分析和通路分析。GO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豨莶草主要参与神经元凋亡、胆固醇储存以及血压调节等生命过程。通路分析结果表明豨莶草通过调节VEGFA-VEGFR2信号通路中ADAMTS1,FLT1,KDR的表达,促进血管修复与新生;通过调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和PI3K-Akt信号通路中CAMK2AA,MDM2,MAPK1,MAPK3,CDK5,MAPK10的表达,启动细胞存活信号,抑制神经元凋亡;通过调节核受体信号通路中ESR1,NR1H3,PPARA,PPARG的表达,调节脂质稳态与炎症。此外,豨莶草还可以通过调节ITGA2B,F2,F10,ALB的表达,阻止血小板聚集,起到抗血栓作用。该文结果表明豨莶草主要通过抗血栓、促进血管新生、保护神经元、抗炎和调节血压血脂等对缺血性脑卒中发挥重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