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手法复位结合外展架固定治疗内收型肱骨外科颈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自1994年-2004年运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结合外展支架支撑治疗不稳定粉碎性内收型肱骨外科颈骨折4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陕西中医》2013,34(3):311-312
目的:研究秦皮接骨胶囊联合上肢外展支架固定治疗内收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按随机分组法将86例内收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秦皮接骨胶囊联合上肢外展支架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Ne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秦皮接骨胶囊联合上肢外展支架固定治疗内收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七珠展筋散联合上肢外展支架固定治疗内收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92例内收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上肢外展支架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七珠展筋散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疼痛、淤斑以及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淤斑以及肩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观察组各项评分下降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淤斑消失时间及出院时间、临床愈合及骨性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应用七珠展筋散联合上肢外展支架固定治疗内收型肱骨外科颈骨折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早期恢复,可在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手法整复支架外固定治疗内收型肱骨外科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支架外固定治疗内收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5例内收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均采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佛山市中医院陈氏正骨十四法手法复位,单边双杆肱骨微型支架外固定,术后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并配合中医辨证论治,予中药内服、外洗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参照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43例,良18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为93.8%,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本法具有不切开、不剥离骨膜,手术操作简单,复位固定可靠、关节功能恢复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甩手疗法治疗老年人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老年人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直接采用上肢皮肤牵引,早期行患肢甩手活动,使骨折逐步复位与功能锻炼同时进行,配合早期中药内服、外敷,后期外洗治疗,达到骨折愈合和肩关节功能早期恢复。结果:全部病例平均在11周内达到骨折骨性愈合,有5例对粘胶条过敏,余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老年人肱骨外科颈骨折可通过持续皮肤牵引甩手锻炼达至骨折复位及早期功能恢复,患者离床活动及不制动患肢,可避免因长期外固定和制动引起的肩关节活动障碍,结合中药治疗可改善血液循环,并有消肿止痛、减少粘连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法对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共25例,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另选取同期患者13例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25例患者中有24例骨性愈合,骨性愈合率为96.0%。其中优(骨性愈合,解剖复位,肩关节活动基本正常)18例,良(骨性愈合,功能复位,肩关节活动尚好)5例,差(骨性畸形愈合,但骨折对位差,肩关节活动差)1例。13例患者有12例骨性愈合,骨性愈合率为92.31%。其中优8例,良3例,差1例。两组骨性愈合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固定对肱骨外科颈骨折肩关节功能有良好的效果,可达到骨性愈合。  相似文献   

7.
俞宁 《福建中医药》2002,33(4):34-34
自1990~2000年,我们采用外展端提复位手法复位治疗肱骨外科颈翻转型骨折39例,38例复位成功,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9例中,男17例,女22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46岁;骨折时间最短3h,最长5d;7例已有1次以上的手法复位。2复位方法 患者取坐位,术者站立于患者伤侧,双手握住伤肢上臂中段,徐徐向远端牵引,助手用宽布带围在患者腋下,作对抗牵引。持续20s后,在保持牵引的状态下,术者将伤肢慢慢外展,呈水平位置,再逐渐使伤肢高举过头,呈上举姿势。此时,助手按住患者肩头,术者双手握住伤肢上臂,用力向上端提3~5次,然后伤肢内收,经过头前、胸前,放回到胸旁,用4块标准肱骨外科颈骨折夹板超肩关节贴胸固定。立即摄片复查。 如复位后自觉未完全到位,或摄片后对位欠佳,可再次重复以上复位过程。如3次复位不成功,则考虑其他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陈安达 《河北中医》2006,28(6):422-423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配合外展牵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前脱位的疗效。方法手法复位并整复肱骨外科颈骨折,然后按骨折移位方面放置好压垫,上臂略超肩关节夹板外固定,常规消毒,局麻下行尺骨鹰嘴骨牵引、前臂皮肤牵引。早期进行握拳和肘腕关节主动屈伸运动等功能锻炼。结果21例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前脱位均获满意复位,骨折全部治愈,功能恢复快。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配合外展牵引的方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前脱位简便、安全,复位成功率高,创伤小,既能避免肱骨头发生滑脱及骨折再度移位,达到有效的固定,又能进行早期功能锻炼,预防关节粘连、肌肉萎缩、骨质疏松,有利于促进骨折的愈合,达到了“动静结合”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超肩关节夹板固定治疗老年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36例老年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后超肩关节夹板固定,4周后功能锻炼。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观察疗效。结果:36例均获随访,时间为3~12个月,平均随访8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个月。参照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28例,良6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4.4%.对线对位满意、功能及外形完全或基本恢复27例。骨折愈合对位尚满意,或骨折复位欠佳,功能恢复尚可8例。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局部疼痛、功能障碍1例。结论:采用手法复位避免对骨折局部血循环及骨折块的进一步损伤,有利于骨折愈合。本组病例患者骨折复位后,采用超肩关节固定,愈合功能良好,既避免手术带来的疤痕粘连等后遗症,又减轻患者负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之一,多因不慎跌倒,上肢触地后间接暴力或直接暴力撞击所致。肱骨外科颈位于解剖颈下2~3cm处,由于松质骨与皮质骨交界部位应力集中,极易发生骨折。骨折常分为裂纹骨折,外展型骨折,内收型骨折3型。其中内收型骨折为相对不稳定型骨折,部分患者常合并有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功能障碍,为了探讨小夹板与外展支具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是否有差异,收集并随访我院自2008年-2012年收治的肱骨外科颈内收型骨折135例,均采用陇中正骨手法复位,小夹板或外展支具外固定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手术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的有效方法。方法:按照计算机数字表法将99例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3例,A组采用切开交叉克氏内固定治疗,B组采用切开钢板内固定治疗,C组采用切开外展支架固定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术后3、7、14dVAS评分,比较患者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平均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肩关节功能。结果:A组患者术后3、7、14d明显低于B组和C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下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平均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B组和C组,Neer评分高于B组和C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交叉克氏内固定治疗手法闭合整复失败的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住患者具有骨折愈合快。治疗成本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可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皮肤牵引甩肩疗法治疗肱骨外科颈外展型骨折临床的疗效。方法:对75例肱骨外科颈外展型骨折在临床中应用皮肤牵引甩肩疗法治疗,过程中持续练功,结合中药外敷。结果:75例患者均于3~6周达到临床愈合标准,平均随访3个月,根据Neer评定系统优良率达93%。结论:皮肤牵引甩肩疗法治疗肱骨外科颈外展型骨折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圉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采用手法复住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并与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治疗的对照组进行临床效果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具有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骨折愈合快等优点,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9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组30例,三叶草型钢板内固定组29例.术后随访,按照Neer的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组和三叶草型钢板内固定组的优良率分别为90.00%、72.41%,前者显著高于后者.结论: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效果显著,利于早期肩关节功能锻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小儿上肢多功能牵引复位固定器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肱骨髁上骨折患儿485例,均采用上肢多功能牵引复位固定器治疗.结果:解剖对位356例,近解剖对位96例,功能对位33倒.骨折临床愈合时间21~42d,平均31.5d,随访1~5年.功能恢复:优426例,良56例,盖3例,肘内翻发生率5.15%.结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移位肱骨近端骨折的体会。方法:对30例老年移位肱骨近端骨折的病人,采用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结果-老年肱骨近端骨折30例,按照Nerr标准评定肩关节功能:优18例,满意10例,2例患者发生骨化性肌炎,优良率93.3%。结论:采用锁定接骨板内固定在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中的应用,固定可靠,有利于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的早日康复,是一种可靠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两种方法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并肩关节前脱位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两种方法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并肩关节前脱位的效果。方法:选择1999年7月-2005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38例肱骨近端骨折并肩关节前脱位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经皮导入内固定组(81例)及切开复位LCP钢板内固定组(57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两种治疗方法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肩关节功能评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种治疗方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肩关节功能评分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导入内固定方法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并肩关节前脱位具有操作简便、骨折愈合与肩关节稳定时间短、并发症与后遗症少、肩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是目前治疗该类型损伤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