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肿瘤抑郁症是在原发肿瘤虚、瘀、痰、毒等病理因素的基础上,加之患者情志不遂所导致的病症,主要累及肝、脾、心、肾多个脏腑。肝郁气滞、肝郁脾虚、肝郁血瘀、痰气郁阻、心脾两虚、心肾不交等为其主要病机,其中肝郁气滞贯穿病程始终。治疗肿瘤抑郁症在疏肝解郁的同时,也要注重虚、瘀、痰、毒等根本病因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现代文献研究,统计分析抑郁症主要证候及各证主要症状,为临床与基础研究抑郁症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数据库网上检索结合手工检索,依据纳入标准纳入文献,规范名称,统计文献中抑郁症证与各证症状的频数。结果:抑郁症出现频次前10位的证候依次为:肝郁、心脾两虚、痰气互结、肝郁脾虚、肝郁化火、血瘀气滞、肝肾阴虚、阴虚火旺、脾肾阳虚、忧伤神气;并确定了各证主要症状。结论:以上结果为抑郁症证候临床与基础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1993年1月—2015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中医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探求中医辨证论治本病的规律。方法:使用SPSS18.0软件,对文献中的证候、方剂以及药物进行统计归类,总结各证候、方剂、药物出现频次和所占比例,对药物和症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通过整理分析得出22个女性更年期抑郁症中医证候,其中肝气郁结、肾虚肝郁、肝郁脾虚、肝郁血虚、肝肾阴虚等为中医常见证候;证候要素分析,肝郁、瘀血、湿热、痰浊、气滞、湿阻为常见实性病机;肾虚、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气血两虚、阴阳两虚为常见虚性病机;病位主要在肝、肾、脾、心四脏;共得方剂156首,其中自拟方117首,成方39首,二者以补益剂、理气剂、理血剂为主;中药135味,分为14类,柴胡、白芍、郁金、当归等为常用药。结论: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的病位在肝、肾;肾虚肝郁血瘀是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的基本病机,在临床用药中以补虚药、安神药、理气药、活血药为主,兼以应用清热药;治疗中应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裴正学教授认为抑郁症病因以心血亏虚,肾阴不足,心脾两虚为本;肝郁脾虚,气滞血瘀,痰火上扰为标,本虚而标实,虚实夹杂是其病机特点.临床以天王补心丹和生铁落饮化裁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不同证型抑郁症在应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SSRI)抗抑郁药基础七联合中药汤剂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肝郁气滞型70例、肝郁脾虚型 60例、心脾两虚型50例抑郁症患者,在各证型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肝郁气滞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6例、肝郁脾虚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心脾两虚研究组24例和对...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近10年针灸治疗抑郁症的取穴规律进行分析,为抑郁症的针灸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网络版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06年1月至2016年9月,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307篇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文献;并对这些文献进行主穴、主穴归经、辨证选穴、随症选穴等方面的文献计量学研究。结果: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主穴归经主要以督脉、心包经为主,以百会、印堂为主穴;抑郁症的常见证型为心脾两虚、肝气郁结、气郁化火、阴虚火旺、肝郁脾虚,辨证取穴常用足三里、太冲、行间、太溪、三阴交;抑郁症的常见症状为睡眠障碍、心悸心慌、食欲不振、健忘、注意力不集中,随症取穴常用神门、膻中、足三里、四神聪。结论:针灸治疗抑郁症时,多根据发病涉及的脏腑进行选穴组方,常以督脉为主结合辨证及随症选穴。  相似文献   

7.
《中国针灸》2009,29(9):699
目的:评价和分析针药结合治疗不同证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特点.方法:将80例抑郁症患者经中医辨证分型后分为肝郁脾虚组(35例)、心脾两虚组(21例)和脾肾阳虚组(24例),给予针刺百会、印堂、四神聪、内关等穴和口服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类抗抑郁药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自制中医辨证分型症状评分量表评定疗效.结果:针药结合治疗4周后,肝郁脾虚组有效率为91.4%,心脾两虚组为90.5%,两组均优于脾肾阳虚组的87.5%,(P<0.01,P<0.05);治疗4周后,肝郁脾虚组与脾肾阳虚组HAMD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1、2、4周后,中医辨证分型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低(均P<0.001),其中在治疗2周后,脾肾阳虚组与肝郁脾虚组、心脾两虚组证型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后,肝郁脾虚组减分率与心脾两虚组、脾肾阳虚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刺合并SSRI类抗抑郁药治疗对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疗效较好;中医的辨证分型症状评分表对中医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评价更为准确敏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症候诊断及证素分布情况,寻找其证素分布规律,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1990年1月-2018年7月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数据库中检索的中医治疗女性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文献作为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文献发表年度、关键词、文献类型、证型、证素等进行分析。结果:纳入研究文献共54篇,文献发表数量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共有22种证型,肾虚肝郁证出现的例数最多为1602例,病位证素肝的频数最高为2422次,病性证素气滞频数最高为2826次,而阴虚仅次于气滞频数为2638次,在全部病性证素分布中,实证证素占53. 09%,虚证证素占46. 91%。结论:围绝经期抑郁症是本虚标实亦或是虚实夹杂的一种疾病,肾虚肝郁为围绝经期抑郁症中常见证型,以肾虚为基本生理病理特点,肝郁为其核心病机,为临床中医治疗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癫痫伴随抑郁症的病机是在机体心脾两虚、气血不足的基础上,复为情志所伤,导致肝郁不疏、神失所养,出现的思维迟钝、兴趣低落等"神"的功能低下为特征的一组证候群。关于其病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首先,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是癫痫伴发抑郁症的内在基础;其次,肝郁不疏是癫痫伴发抑郁症的始动因素。治疗癫痫的目的不应再局限于癫痫发作的控制及症状的缓解,而应当重视对伴发的抑郁障碍进行积极干预,心身同治,采取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在内的综合措施,对于提高癫痫的整体疗效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宁宁  陈俊琦  江晓宇  黄泳 《中医杂志》2011,52(24):2132-2134
目的 对近10年针灸治疗原发性抑郁症的取穴规律进行分析,为原发性抑郁症的针灸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网络版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261篇针灸治疗原发性抑郁症的临床研究文献;并对这些文献进行主穴、主穴归经、辨证选穴、随症选穴等方面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结果 原发性抑郁症的针灸治疗主穴归经主要以督脉、心包经等经为主,以百会、印堂等为主穴;原发性抑郁症的常见证型为心脾两虚、肝气郁结、气郁化火、阴虚火旺、肝郁脾虚,辨证取穴常用足三里、太冲、行间、太溪、三阴交;原发性抑郁症的常见症状为睡眠障碍、心悸心慌、食欲不振、健忘、注意力不集中,随症取穴常用神门、膻中、足三里、四神聪.结论 针灸医家治疗原发性抑郁症时,多根据发病涉及的脏腑进行选穴组方,常以督脉为主结合辨证及随症选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挖掘中医辨证论治失眠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筛选纳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 1.5.7)古代医案、现代医案、名医医案及共享医案数据库中所收录的符合本研究要求的有关失眠的医案,应用平台软件中的频次分析、关联分析、药对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共收集失眠医案664个,主要症状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表浅、睡中易醒、多梦等;出现频次排名前5位的证型包括痰热内扰证、心肾不交证、肝郁化火证、心脾两虚证、心神不宁证;共涉及处方664首,药物414味,出现频次排名前5位的药物依次为甘草、茯苓、生地黄、酸枣仁、当归,高频药物多以养心安神、清热化痰、疏肝解郁、滋阴降火药为主,所用药物多为平性、甘味,多归心经;使用频次前5位的药物组合包括牡蛎-龙骨、茯苓甘草、陈皮-茯苓、当归-生地黄、柴胡-甘草等。结论中医辨证失眠多从心论治,用药多以养心安神为主,辅以清化痰热、补益心脾、疏肝解郁、滋阴养血等药物,从而标本兼治,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12.
李广  张世葳 《河南中医》2020,40(5):704-706
经方辨证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方法有:补益心脾法、疏肝健脾法、滋阴清热法、清热化痰法、甘润缓急法、化痰解郁法和回阳益阴法等七种。补益心脾法适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证,方用外台茯苓饮加味;疏肝健脾法适用于肝郁脾虚,气滞血瘀证,方用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四逆散加减;滋阴清热法适用于阴虚火旺,心肾不交证,方用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合黄连阿胶汤加减;清热化痰法适用于肝郁气滞,痰热扰心神证,方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甘润缓急法适用于脏躁病,证属心肝血虚,心神失濡所致,方用甘麦大枣汤加味;化痰解郁法适用于痰气郁结之证,方用半夏厚朴汤合半夏秫米汤加减;回阳益阴法适用于心肾阴阳两虚,且以阳虚为主所致的烦躁不安证,方用茯苓四逆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  相似文献   

13.
刘爱华教授临证注重调畅人体气机,用药平稳协调,常用经验药对治疗病证,包括用红参、红花、红景天治疗气虚血瘀证,用郁金、夏枯草、远志治疗肝郁气滞、痰浊内生证,用莱菔子、牛蒡子、牵牛子、槟榔子、栀子治疗小儿食积发热便秘证,用桑白皮、大腹皮、茯苓皮、陈皮、生姜皮治疗脾虚气滞水肿证。刘教授临证察机,在辨证论证的基础上,辨明病因、病位、病性、病势,运用上述对药临证加减,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肾虚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发病基础,肾虚又影响肝脾功能,致气郁,产生痰湿、瘀血等,可分为肾虚证、肾虚肝郁证、肾虚痰湿证及肾虚血瘀证.行经期经血淋漓不尽者,可予凉血止血、健脾止血、补气止血等摄血扶正法.邪盛者,气郁当疏,化瘀开结,以祛邪疏导为主.经后期(卵泡期)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何立人教授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的用药规律,总结归纳其治疗本病的辨证思路。方法收集60例女性更年期高血压患者的病历资料,建立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的方法对何立人教授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的用药规律进行数据挖掘。结果何立人教授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血压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为天麻、丹参、枸杞子、知母、黄柏、山茱萸;常用药对为知母配伍黄柏、何首乌配伍枸杞子、仙茅配伍淫羊藿、仙鹤草配伍十大功劳叶、沙苑子配伍白蒺藜、白蒺藜配伍天麻、沙苑子配伍天麻。结论何立人教授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血压多以补益肝肾、清热化湿为主,兼以活血化瘀、益气养血、养心安神、健脾护胃、疏肝理气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我国岭南和华北地区名老中医辨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用药规律异同。方法:从数据库和书籍搜集岭南、华北地区名老中医治疗NAFLD的处方,从用药频次、类别、性味归经与配伍规律的角度分析两地医家治疗NAFLD用药习惯的异同。结果:两地有16味共同的高频药物;主要药物类别均为补益药、利水渗湿药与活血化瘀药等;共同的核心药物配伍为泽泻、山楂、郁金、丹参和柴胡。差异在于岭南地区使用归脾经药物更多(P<0.05),多用白芍、决明子、茯苓、甘草、荷叶、莱菔子与三七(P<0.05);华北地区则多用赤芍、黄芪、当归与延胡索。结论:两地名老中医均以健脾祛湿、活血理气消滞为NAFLD的基本治则,各自特色在于,岭南更侧重健脾祛湿、益气养阴、理气化痰,且用药较平和;华北更侧重疏肝活血和养肝清热。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脾胃虚弱,标实为水饮、血瘀、痰浊,应治以健脾益气,温阳利水,活血化瘀。病久伤正者,给予白术、黄芪、太子参等益气健脾,配伍当归、川芎等行气养血活血。水肿明显者,应脾肾双补,温阳化气利水,常用附子、生姜温阳化水,茯苓、猪苓、泽泻淡渗利水,配伍白术健脾补气;痰瘀互结者,予半夏、白芥子等温肺暖脾化痰,丹参、桃仁、红花活血祛瘀,桔梗、枳壳行气化瘀。脾胃在本病发病和治疗中起重要作用,平素注意顾护脾胃,可减少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和感染的次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求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的证型和临床用药规律。方法:通过对1996年1月至2016年8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中医治疗PPD的临床研究,对文献中的证型、方剂以及药物出现频次和比例进行统计归类,对药物和症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通过整理分析得出21个PPD证型,其中心脾两虚、肝气郁结、气虚血瘀、脾肾两虚、痰热郁结为常见证型;证型要素分析,肝郁、血瘀、气滞、痰湿、痰瘀为常见实性证型;心脾两虚、气虚、血虚、脾肾两虚、阴虚、气血两虚、肾虚为常见虚性证型;病位主要在心、肝、脾、肾四脏;共得方剂108首,其中自拟方59首,成方49首,两者以补益剂、理气剂、理血剂为主;整理中药139味,分为9类,柴胡、当归、党参、白芍等为常用药。结论:PPD的证型、选方和用药具有不同于其他时期抑郁症的特点,强调以疏肝理气、产后补虚为法,兼以注重对血的调养,同时注重对PPD患者心身的共同调整。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肿瘤相关性抑郁患者中医证型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中医诊断标准及辨证论治思维确定患者的中医证型,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经济情况、肿瘤分期、化疗周期、抑郁程度等相关因素与中医证型间的相关性。结果:肿瘤相关性抑郁患者主要有肝郁脾虚证、心虚胆怯证、肝肾亏虚证、气滞血瘀证、痰火扰心证5个证型,其中以肝郁脾虚证最为多见。肿瘤相关性抑郁中医证型与患者收入情况及既往化疗史无明显相关性,而在年龄、性别、肿瘤分期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方面存在差异(P<0.01)。在5个证型中除肝郁脾虚证外,男性患者多见于肝肾亏虚证、气滞血瘀证,女性患者以心虚胆怯证较为多见;患者年龄与肝肾亏虚证呈相关性,与其余各证型无明显相关性;肿瘤分期中Ⅰ期患者以痰火扰心证、气滞血瘀证多见,Ⅱ期患者以气滞血瘀证、肝郁脾虚证多见,Ⅲ期患者以肝郁脾虚证、心虚胆怯证多见,Ⅳ期患者多为肝肾亏虚证、心虚胆怯证;轻度抑郁患者主要见于气滞血瘀证、痰火扰心证;中度抑郁患者主要见于肝郁脾虚证、心虚胆怯证;重度抑郁患者主要见于肝肾亏虚证。结论:肿瘤相关性抑郁患者以肝郁脾虚证最为多见;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分期及抑郁程度与中医证型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李征  杨军 《河南中医》2021,41(4):499-502
中土平和是气机升降有序的关键,脾胃调和,则痰湿无以生,气血充沛,肝木不郁,肾水得滋,则内伤发热可愈。黄元御提出“一气周流”理论,健脾和胃善用黄芽汤,肝气升发无力加桂枝、牡丹皮以疏肝,肺气不降则加陈皮、杏仁以理肺。内伤发热为肝郁所致者,应当健脾、疏肝、温肾并举,治以疏肝调畅气机,同时健脾益肾,采用柴胡芍药汤加减,肝肾功能失调者加生地黄,阳虚甚者加干姜、附子以温肾水。肾阳虚则肝木郁,肝木郁则克脾土,脾土虚则易生痰浊水湿。中土虚,一气运化无力而百病乃生,治以温肾通阳,以天魂汤健脾温肾,水不涵木,肝气瘀滞而血瘀者,可加牡丹皮、赤芍、桃仁、红花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