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风邪是引起瘙痒性皮肤病的重要原因,瘙痒的形成与虚邪贼风、脾虚生风、血虚生风及火热之邪有关;风邪为百病之长,风性善行数变,其性开泄,易化热化燥;风邪致病病机为风邪外袭,肺卫不固,血热生风,血虚生风,血燥生风、血瘀生风;治疗根据风盛、风热、风寒、血虚、血热、血燥、血瘀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2.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语出明代医家李中梓《医宗必读》。在阐述行痹的治疗方法中提到"治行痹者,散风为主,御寒利湿仍不可废,大抵参以补血之剂,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李氏的防风汤及如意通圣散中都使用了补血活血的当归,从中更能看出从血论治这一理论体系的重要性,充分表明理血在风证进展和治疗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荨麻疹多由风血合病,风邪善行数变,致使此病发无定时,发无定处。而风邪又分"内风"和"外风",风或从外生,或从内生。风从外生,多由风邪夹杂寒邪、热邪、湿邪侵袭肌表,多兼有卫外不固的症状,风从内生,多由脏腑功能受损失调或因七情内伤等多种致病因素诱发,而临床上无论是血寒、血热、血虚、血瘀皆可化风而引起瘾疹,风邪为临床多数荨麻疹病患的根本致病因素。而李氏提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疗思想指导临床切合实际,对风邪致病证型的皮肤病的诊疗意义非常。临床上发现荨麻疹大多病情缠绵难愈,易致邪气入里,遂应辨清其标本虚实,历代医家主张以治血理血为重,兼以疏风和营之法。导师张燚深入剖析荨麻疹的病因病机及治法,提出将荨麻疹分为血寒生风、血热生风、血虚生风、血瘀化风,4个证型,并自拟中药方剂应用于临床,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过敏性疾病当从风论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过敏性疾病在病变特点上与中医学风证相类。风邪引起过敏 ,内因主要是禀赋不足 ,卫表不固 ,以及血虚、血热、血瘀等 ,外因以风邪为主 ,并可兼夹热、寒、湿、燥等。本类疾病治疗当遵循辨证论治法则 ,临床可分为风寒过敏证、风热过敏证、风湿过敏证、血虚生风证、血热生风证、血瘀生风证等进行辨治 ,紧紧把握治风作为中医抗过敏的基本大法  相似文献   

4.
马桂琴 《北京中医》2009,(10):814-815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一语出自宋·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卷三》之《妇人贼风偏枯方论第八》。原文为:“医风先医血,血行风自灭。”意即治疗与风邪有关的疾病,都应配伍治血之药,或养血,或活血,或凉血。这个治疗法则为历代医家所推崇。但近世医家多着重研究它在以中风为主的脑系疾病中的运用,即关注内风之振颤、动摇、昏仆、眩晕、抽搐之证。笔者以内风为视角,从血虚生风、热极生风及血瘀生风的角度结合皮损辨证,论述治血与治风的意义。并举医案如下。  相似文献   

5.
风为六气之首,百病之长,风邪为病变化多端,全国名老中医陈美华教授非常重视"风病"的证治,主张在临床上需识风、辨风,才能更好地治风。风邪具有"向上向外"和"动"的特点,且易与他邪合并致病。由风的来源可分为外风证和内风证。外风证是人自身的阴阳气血失调后,风邪乘虚而入所致,既可外伤皮毛,亦可内中脏腑;内风证责之于肝,涉及心、脾、肾,可因热极生风、阴血虚生风、肝阳化风、痰瘀生风。治疗风证,外风宜祛,内风宜熄,辨证论治,审症求因。  相似文献   

6.
于彬  宋坪  王振萍  刘馨雁  王素梅 《中医杂志》2012,53(19):1692-1694
介绍运用中医药辨治荨麻疹临床体会,可分为风热束表、风热挟湿、风邪久羁、风寒束表、血热风盛、血瘀生风、血虚风盛和脾胃失和等8种证候,以成方分别加减施治.认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虽为古人之名训,但前人并未言及治风的方法,如凉血祛风、养血祛风、活血祛风等.若将此法予以发扬,对于治疗顽固的荨麻疹颇有启迪.  相似文献   

7.
风牵偏视相当于西医学的后天麻痹性斜视,是眼科常见疾病之一。本文通过梳理古代医药典籍及现代文献分析发现,该病发病原因主要与风、湿两邪有关。其中风邪可分为外风、内风致病,外风致病多由于正气不足或外风亢盛,内风致病则可能与肝阳化风、热极生风、血虚及血瘀生风相关。此外,外风、内风可相兼致病。湿邪所致本病也有内、外之分,外湿所致本病多因气候或居处潮湿、冒雨淋水等涉湿过度造成湿邪侵袭人体,内湿致病则多因中焦不运、水湿内停。风湿亦可相兼为病,常见风邪挟杂湿邪所致风痰结聚证型。该病治疗应在整体观念理论指导下,遵循治病必求其本原则,在遣方用药中重视立足病因病机,基于辨证论治选用方证对应的方剂能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血瘀生风理论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所谓“血瘀生风”,是指机体因血液瘀滞而导致的内生风邪及内风引起的诸民证。内风的成因很多,如“热板生风”、“阳亢风动”、“血虚生风”等等,然古往今来,言“血瘀生风”者却为鲜见。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血瘀生风这一病机是客观存在够如因。瘀而致。各痒为主症的银屑病、皮肤备痒症、风疹,以发病急骤、变化迅速为特征的中风病等风证,常遵“治风先治血,血行民自灭”之旨,治以活血化瘀而民自熄,病自除。实践表明,血瘀不但能够生风,而且是某些风证的主要病机。1中风发病源于内风,内风所生因于血瘀中风病之病因复杂,然终不外乎…  相似文献   

9.
气血津精辨证论治中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取类自然界“风”形成的机理,从气(阳热风动、气虚生风)、血(血瘀生风、血虚生风)、津(津停生风、津燥生风)、精(水不涵木、阳亢生风、肾阳虚损、元气败脱)四个方面辨析人体内部产生“气温差”与“气压差”,最终导致“内风”上犯脑腑而发为中风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中之风是指中风病,而不是病因学中的外风及内风;血是指瘀血,血行瘀除则中风病自愈.外风致病,宜祛风为主;内风致病,宜熄风为先.风邪较燥,长期使用易耗伤阴血,在祛风剂中配伍使用养血活血之品,实为佐使之法.内风中之血虚生风者使用养血活血药物治疗,是针对病机用药,而非治风先治血之义.中医对中风病病因病机之认识历时4个阶段,从外风、内风、非风到现在的脑血管疾病,瘀血是中风病之病理基础,瘀血行,经络通,则中风病自愈,故日:血行风自灭.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是南宋以前中医大家治疗中风病之经验总结及理论升华.  相似文献   

11.
牛皮癣又名银屑病 ,发于颈项、额面、背脊及四肢 ,皮疹为红色丘疹或斑片 ,上有云母样银白色鳞屑 ,或出血 ,或脱屑 ,自觉瘙痒 ,慢性病程 ,易复发。其分型可为寻常型、脓疱型、关节型及红皮病型。其病因则为血燥生风。血是运行于脉中而循环流注全身的富有营养和滋润的液体 ,是以水谷精微而化生。脾胃运化而生血 ,濡养滋润全身 ,内至脏腑 ,外达皮肉筋骨。外感风邪 ,脾胃运化失调 ,营卫失职 ,则风邪相搏于肤 ,而致血燥生风 ,外来风邪夹内风扰行于肢骸 ,津枯血少 ,失润化燥 ,肌肤失于濡养 ,经脉气血失于和调。血燥而中气不足 ,血不载气 ,气虚而又…  相似文献   

12.
笔者认为内风产生的途径除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生风、血虚生风等传统途径外,还有瘀血生风、痰浊生风、阳虚生风、气郁生风、中毒生风、正气衰竭生风等多种途径。内风形成之后可导致多种新的病理变化,因此应是病因。同时结合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发现内风病证的范围正在扩大,故将来息风法的运用将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13.
肛门瘙痒症是一种发生于肛门部位的局限性神经机能障碍皮肤病,其病程较长,容易反复。笔者在长期诊疗过程中发现风邪是引起肛门瘙痒症的重要病因,风邪为百病之长,善行数变,其性开泄,易化热又可夹湿,风有外风和内风之别,肛门瘙痒症之外风有风热、风湿,内风有血热生风、血虚生风等。此病多由外感风热之邪,燔灼血脉,阻滞经络脉气,久郁则化热生风,内外之风和而致病,而此病热久,耗伤津血,肛周失荣更易作痒。故治疗此病,当以"祛风"为根本,临证可分清热凉血、清热利湿、养血润燥等。内外合邪致病,治则内外并用,汤药内服配合熏洗,必要时联合药物封闭注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脑梗塞的临床证型与CT表现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风中经络型脑梗塞病人的临床证型与CT表现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78例中医辨证为中风中经络脑梗塞病人的临床资料与CT表现。按照中医中风的辨证分型分组:风邪入络型、痰热生风型、肝肾阴亏型、气虚血瘀型,采用双盲法对其CT表现与各证型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梗塞灶位于基底节区128例,大脑半球白质34例,小脑12例,脑干4例;中医辨证:风邪入络型28例.痰热生风型54例.肝肾阴亏型63例,气虚血瘀型33例;四种证型中除了风邪入络型梗塞灶以发生在大脑半球白质多见外,其它证型都以基底节区为好发部位;肝肾阴亏型和气虚血瘀型以合并弥漫性脑萎缩、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多见。结论:中风中经络型脑梗塞病人头部CT表现可为临床辨证提供参考.并指导临床治疗,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15.
<正> 风邪是引起皮肤病的常见致病因素,有内外之分。外风侵入多因腠理不密,卫气不固,风邪乘虚而入邪郁皮腠之间而发病。临床表现多见丘疹、风团、伴有发热恶风寒,汗出,脉浮缓表证;内风多因肝肾阴虚,阴血不足,生风生燥所致。临床表现多见皮肤干燥,肥厚,脱屑,伴有头晕目眩,皮肤麻木,肢体颤抖等症。治疗以祛风为主。常用的祛风法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6.
皮肤瘙痒症是一种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损的皮肤病。《巢氏病源》中称之为风瘙痒。笔者考虑虽本病病因复杂,病机变化多端,但总离不开“风”,风有内风、外风之分。风往来于肌腠故瘙痒。“风为百病之长”故外风常兼寒、湿、热、邪合而伤人,“风性善行而数变”故外风致病发病迅速、痒无定处。内风乃内生“五邪”之一,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血瘀生风等。通过长期临证观察,皮肤瘙痒从风论治常获良效。现分述之。  相似文献   

17.
兰东教授认为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系机体退化,肝肾渐衰,脾失健运,营血虚滞,血虚生风,风胜则燥,风燥之邪久郁肌肤,肌肤失养,形成肝肾阴虚、血虚风燥之证,肝血亏虚、肝风内动,系根本原因。兰东教授指出,风邪有内外,外风常引动内风,内风又常招致外风,外风宜散,内风宣熄,依据生风之血虚、血燥而养血熄风、平肝熄风、滋阴润燥等,强调养血祛风还应注重安神止痒,治以养血润肤,疏风止痒。创立归参止痒方(当归20g,苦参15g,钩藤6g,珍珠粉1.5g,何首乌15g,赤芍12g,白芍15g,防风、荆芥穗各9g,白鲜皮15g,白蒺藜10g,甘草9),祛内风重用当归、赤芍、白芍养血柔肝熄风,钩藤、珍珠粉等平肝、镇静熄风;白藓皮、白蒺藜、防风、荆芥穗祛外风,内外风兼顾;珍珠粉镇心安神。附瘾疹(血虚风燥,慢性人工性荨麻疹)、痒风(肝肾阴虚、血虚风燥,老年瘙痒症)验案二则。  相似文献   

18.
<正>神经性皮炎多因湿热生虫、蕴结肌肤、阻遏脉络、肌肤失养所致。其发病机制多为风热邪阻、血热风盛、血虚风燥:风邪外袭体表,郁于肌腠而化热,致营血热盛,经脉充斥,体发斑疹;风邪化热或七情内伤,性情急躁,化热生火,火热伏于营血,营血失和,经脉充斥,则发疹斑而色红;情志郁而不达,化热生火,日久则耗伤阴血,营血不足,化燥生风,肌肤失养,经脉失疏,故发斑疹皮炎,奇痒难忍。皮先明教授系湖北省中医院皮肤科主任、教授、硕  相似文献   

19.
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多病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发病急骤,病情多变,具有风邪特性,符合“络风内动”理论络脉为病兼具动风征象的致病特点。根据王显教授的“络风内动”理论,对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的中医证治进行了初步探讨,根据疾病的虚实性质,分为热毒生风、络虚风动、外风引动内风3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0.
王文佳  胡芳  廖越  徐丽 《河南中医》2020,40(8):1178-1181
袁金声教授认为,荨麻疹急性期,多为外感风邪或毒物侵袭;慢性期,多为正气不固、邪气留恋。急性期以祛除风邪为主,并根据风邪所夹寒、热、湿邪的不同,配合散寒、清热、除湿药物;缓解期以扶正消风为主,并根据血虚、阴虚内热、气虚的不同,治以养血、滋阴清热、益气固表之法。袁师强调,在消风的同时,配以凉血活血药物,一方面,防止热盛助长风邪之势入血,清热凉血消风;另一方面,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风寒束表证,以疏散风寒,调和营卫为治则,方用桂枝汤或麻黄桂枝各半汤加减;里热表郁证,以外疏风邪,内清郁热为治则,方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风湿郁表证,以祛风止痒,清热利湿为治则,方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加减;血虚生风证,以滋阴养血,祛风止痒为治则,方用黄连阿胶汤加减;气血亏虚证,以固表御风,调和营卫为治则,方选桂枝人参汤加减。荨麻疹非仅限以上证型,血热生风者、冲任失调者临床亦多见,常予犀角地黄汤清热凉血、四物汤调和冲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