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潜阳化瘀方治疗肝阳上亢视网膜静脉阻塞9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潜阳化瘀方对肝阳上亢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肝阳上亢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93人(93只眼)按就诊先后给予潜阳化瘀方治疗,30天为1疗程,连续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远视力、眼底出血及中医症状积分的情况。结果患者对数视力由治疗前3.68±0.78增进到4.27±0.364(P〈0.01);眼底出血由治疗前4.178±0.146减少到2.731±0.236(P〈0.05);全身症状改善总有效率81.7%(P〈0.05)。结论潜阳化瘀方治疗肝阳上亢视网膜静脉阻塞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剔络化瘀方联合激光治疗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8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激光治疗,观察组41例加用剔络化瘀方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视功能。结果:观察组血流变学指标、CMT均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BCVA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剔络化瘀方联合激光治疗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潜阳化瘀方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以静脉迂曲扩张,视网膜出血、水肿、渗出等为主要眼底表现,发病急、病程长、视力损害严重,是仅次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第二大致盲性视网膜血管病.西医采取针对病因治疗、抗凝和溶栓等治疗.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一定的优势,多年来,我们运用经验方--潜阳化瘀方治疗本病有一定疗效.从2006年3月~2008年6月,治疗观察6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实验性视网膜静脉阻塞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中药对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将23只实验性视网膜静脉阻塞家兔随机分3组,其中两组分别接受了眼底Ⅰ号方和理血方Ⅲ号方的治疗,另一组用生理盐水作对照。对3组兔眼的眼底出血吸收时间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资料进行了观察了比较。结果:眼底I号方组与理血方Ⅲ号方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活血化瘀法可能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化瘀通脉汤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服化瘀通脉汤(自拟),对照组服和血明目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7.2%、对照组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通络汤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新制眼内出血方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新制眼内出血方(茜草、仙鹤草、蒲黄、川牛膝、石菖蒲、牡丹皮、茺蔚子、三七粉)对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45例(46眼)进行治疗,每日1剂,水煎,1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远视力、眼底情况、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FA)的改变.结果:治愈6眼,显效20眼,有效12眼,无效8眼,有效率占82.61%.结论:新制眼内出血方对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栓通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临床治疗效果.方法:36例视网膜静脉阻塞病人,分为血栓通治疗组(20例20只眼)和尿激酶对照组(16例16只眼),平均治疗疗程30d;对2组病人作视力、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等检查并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视力提高和有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在开始有效日方面治疗组比对照组见效快(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栓通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是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针刺眼周穴对视网膜静脉阻塞家兔模型血浆纤维蛋白原及分子活性的影响.方法 健康家兔32只,分为空白对照组、视网膜静脉阻塞模型组;针刺组、针刺对照组,取"睛明""承泣""球后""攒竹"4穴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检测各组家兔血浆纤维蛋白原及分子活性.结果 视网膜静脉阻塞家兔模型Fg,FMPV,Amax 和FMPV/Amax比值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针刺组Fg,FMPV,Amax 和FMPV/Amax比值较模型组显著减少;而模拟针刺组中,家兔的Fg,FMPV,Amax 和FMPV/A max中,Fg,Amax与针刺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但FMPV和FMPV/Amax则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针刺能够明显抑制视网膜静脉阻塞家兔血浆纤维蛋白原分子反应性的增加,对血液的凝聚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另外针刺时抓取等动作对家兔也有一定的影响,可能会导致血液功能的改变,这可能与应激刺激有关.  相似文献   

9.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对视网膜静脉阻塞临床治疗效果.方法:50例视网膜静脉阻塞病人,分为血栓通治疗组(30例30只眼)和尿激酶对照组(20例21只眼),平均治疗疗程28天;对两组病人作视力、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等检查并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视力提高和有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在开始有效日方面治疗组比对照组见效快(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是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丹红化瘀口服液治疗视网膜静脉中央阻塞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丹红化瘀口服液中的21个入血成分为研究对象,借助TCMSP和CTD数据库预测化合物的作用靶点,利用MAS 3.0生物分子功能软件获取相关通路,通过FUNRICH软件对获得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最后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通路-疾病”网络图。结果 21个成分可作用于104个蛋白靶点和45条通路,其中多个靶点和通路与视网膜静脉中央阻塞症相关。结论 丹红化瘀口服液通过作用于与凝血过程、新血管生成、血管舒张、免疫调节和炎症反应等相关的靶点,起到活血化瘀、行气通络的功效,从而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症。  相似文献   

11.
益气通淋冲剂对大鼠前列腺增生组织生长因子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益气通淋冲剂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作用机理。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对益气通淋冲剂干预组及其对照组的大鼠前列腺增生组织标本的β1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检测。结果:VEGF和bFGF的表达对照组与各干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TGFβ1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VEGF和bFGF在对照组与益气通淋冲剂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及保列治组间有差别(P<0.05),对照组与益气通淋冲剂小剂量组,益气通淋冲剂大剂量组与保列治组间3种生长因子在增生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无差别。结论:益气通淋冲剂可以使前列腺增生组织的间质组织和腺上皮萎缩,使前列腺缩小,主要作用机制是益气通淋冲剂抑制了VEGF和bFGF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组方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大鼠缺血心肌组织血管新生作用和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心梗模型后,将40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模型组、假手术组、麝香保心丸、益气活血组方。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梗死心肌边缘区微血管计数(MVC)和微血管密度(MVD)及VEGF和bFGF表达;同时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大鼠缺血心肌VEGF和bFGF蛋白质水平表达变化。结果:益气活血组方和麝香保心丸组分别与模型组比较,梗死心肌边缘区微血管计数和微血管密度都显著高于后者(P<0.01)。益气活血组方、麝香保心丸组中缺血心肌VEGF和bFGF表达以及其蛋白表达水平较其余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益气活血组方能明显促进心梗后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上调心肌VEGF和bFGF蛋白表达可能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益气化瘀解毒方加减联合鸦胆子油乳经血管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5例,益气化瘀解毒方加减联合鸦胆子油乳经血管介入治疗,对照组30例,单行化疗栓塞治疗。结果:(1)两组有效率(CR+PR+SD)分别为91.4%(32/35)和80%(24/30),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肝区疼痛、乏力、食欲不振、腹胀等主要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试验组生活质量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试验组免疫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试验组VEGF和bFGF水平在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表达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6)试验组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等发生率为17.1%(6/35)、46.7%(14/30);对照组分别为31.4%(11/35)、8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瘀解毒方加减联合鸦胆子油乳经血管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发挥了协同抗肿瘤效应,能稳定瘤体,改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少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等毒副反应的发生,下调血清中VEGF和bFGF的表达水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肝肿瘤介入术后血管新生,有望发挥抗复发和转移作用,从而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中药对实验性急性脑梗死大鼠脑组织VEGF、bFGF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线栓法制备急性脑梗死大鼠模型,给予活血化瘀中药,在不同时点取大鼠脑组织,用RT—PCR法检测VEGF、bFGF mRNA表达变化。结果 活血化瘀中药能够上调VEGF、bFGF mRNA表达。结论 活血化瘀中药能够改善急性脑梗死大鼠脑组织的缺血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蒲灵化瘀止痛方对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DM)小鼠异位及在位内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抑素(ENS)、微血管密度(MVD)表达的影响,从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角度揭示蒲灵化瘀止痛方治疗ADM的作用机理。方法:造模饲养3个月建立小鼠ADM模型。将ADM小鼠随机分为蒲灵化瘀止痛方高、中、低剂量组,丹莪妇康煎膏组,孕三烯酮组,模型组,空白组,连续给药12周后,采用HE染色法观察不同组子宫内膜腺体与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的程度;采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检测异位和在位子宫内膜的VEGF、ENS的表达,并通过CD31标记异位子宫内膜血管内皮细胞,测定其MVD。结果:蒲灵化瘀止痛方高、中剂量组能降低模型小鼠异位和在位内膜VEGF的表达(P〈0.01),降低模型组小鼠异位内膜VEGF/ENS的比值(P〈0.01),有下调模型小鼠在位内膜VEGF/ENS比值的趋势。结论:蒲灵化瘀止痛方减少经量的机制可能是抑制在位内膜血管生成,减少在位内膜血管数量;蒲灵化瘀止痛方缩小病灶、减轻痛经程度的机制可能是抑制异位内膜血管生成,减少异位内膜血管数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在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及培养的微血管内皮细胞系统中的促血管生成作用。方法:分别以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贝复济)和生理盐水为阳性和阴性对照,作用于绒毛尿囊膜(chrioallantoic membrane,CAM),通过一级、二级血管计数,初步评价麝香保心丸的促血管生成活性;并通过观察它对培养的牛肾上腺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管腔结构形成的影响,验证其促血管生成效应;同时检测麝香保心丸作用于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mRNA表达及其上清液中VEGF、bFGF含量,初步探索其作用机理。结果:麝香保心丸组CAM上血管数比生理盐水组明显增加;麝香保心丸组内皮细胞及管腔数目均较生理盐水组明显增多,前者细胞表达VEGF和bFGF mRNA明显增高,上清液中VEGF和bFGF含量明显增多。结论:麝香保心丸能促进CAM及培养的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痛经汤治疗阳虚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原发性痛经证属阳虚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采用痛经汤口服,对照组采用布洛芬口服,治疗5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痛经症状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9.17%(P〈0.05);治疗后两组痛经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痛经汤治疗阳虚寒凝血瘀型痛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普胃丸对胃溃疡复发大鼠胃组织VEGF和bF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普胃丸(PWP)对胃溃疡(GU)复发过程中大鼠胃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未复发组、模型复发组、奥美拉唑组、PWP组.采用醋酸烧灼法建立大鼠慢性GU模型,造模24 h后备组大鼠ig给药,奥美拉唑组大鼠3.6 mg·kg -1,1次/d,PWP组大鼠40 mg·kg-1,1次/周,其余各组每天给予等量蒸馏水.于造模第90天,除模型未复发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ip白细胞介素-1β(1L-1β)1 μg·kg-1,诱导大鼠GU复发.在溃疡复发后48 h测定GU复发率,并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胃组织中VEGF和bFGF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未复发组均未见溃疡复发,模型复发组溃疡复发率为83.3%,PWP组和奥美拉唑组溃疡复发率分别为11.1%和33.3%,明显低于模型复发组(P<0.01);模型复发组VEGF和bFGF的平均阳性密度分别为127.03±13.47,122.40±23.17;平均吸光度分别为126.78±13.62,121.16±20.09,其值较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未复发组高(P<0.01),但明显低于PWP组和奥美拉唑组(P<0.01).结论:PWP可通过增加胃组织中VEGF和bFGF的表达来降低溃疡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证型的中年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脉图特点,评价其与心脏、血管相关生理病理状态之间的关系,探讨相关的生理病理机制。方法对66例中年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20例健康中年女性进行脉图检测,比较痰湿壅盛证组、肝火亢盛证组、阴虚阳亢证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各脉图时域参数的差异。结果与痰湿壅盛证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肝火亢盛证组及阴虚阳亢证组弦度系数(W1/t)、张力系数(h3/h1)增大(P0.05);与健康对照组、肝火亢盛证组和阴虚阳亢证组比较,痰湿壅盛证组h4/h1及h5/h1值增大(P0.05)。结论不同证型的中年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图可反应其心脏、血管的相关功能状态特点;大血管顺应性较差是肝火亢盛证和阴虚阳亢证患者的病理生理基础,肝火亢盛证患者尚伴有明显的心脏射血增强,痰湿壅盛证患者主要存在外周阻力的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s,ASODNs)对增生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发育及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注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干预高浓度氧诱导SD幼鼠建立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取眼球作病理切片,计数视网膜新生血管芽、测量视网膜内血管横断面积并比较.结果球后注药组和静脉注药组视网膜新生血管芽细胞核数均明显低于未用药组(P<0.01);球后注药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静脉注药组则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球后注药组(P<0.01)和静脉注药组(P<0.05)视网膜内血管横断面积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球后注药组亦明显低于未用药组(P<0.05).结论VEGF ASODNs能在明显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同时,影响新生幼鼠视网膜血管的正常发育,且局部用药作用明显优于全身给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