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7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63篇
综合类   147篇
预防医学   37篇
药学   72篇
中国医学   61篇
肿瘤学   2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2.
口腔鳞癌癌周淋巴管生成与颈淋巴结微转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口腔鳞癌癌周淋巴管生成与颈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方法 对 4 7例口腔鳞癌组织、10例正常口腔黏膜进行酶组织化学染色 ,检测癌周微淋巴管密度 ;对 10例正常淋巴结、4 7例口腔鳞癌患者的 35 5个淋巴结以高分子量细胞角蛋白AE3单抗为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结果 口腔鳞癌癌周淋巴管密度为 (14 0 4± 6 92 )个 / 2 0 0倍视野下 ,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5 4 8±2 6 2 )个 / 2 0 0倍视野下 (P <0 0 0 1) ;4 7例患者中角蛋白阳性 2 3例 ,阳性率为 4 8 9% (2 3/ 4 7) ;以淋巴微转移阳性、阴性分组 ,阳性组淋巴管密度为 (16 94± 5 4 3)个 / 2 0 0倍视野下 ,阴性组淋巴管密度为 (11 2 6± 5 0 0 )个 / 2 0 0倍视野下 ,阳性组微淋巴管密度显著高于阴性组 (P <0 0 0 1)。结论 癌周淋巴管密度增高在颈淋巴结微转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体内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与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特异性结合的小分子多肽。方法:将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BIU87接种于裸鼠体内,制备膀胱癌荷瘤小鼠模型,尾静脉注射噬菌体展示环七肽库,然后筛选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特异性结合的含外源多肽的噬菌体,经过3轮体内筛选后,免疫组织化学法及ELISA法鉴定单克隆噬菌体对BIU87的亲和力。提取阳性单克隆噬菌体单链DNA进行测序,并推导出外源多肽氨基酸序列,化学合成多肽、制备分子探针后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术及流式细胞术鉴定多肽对膀胱癌细胞和组织的特异性。结果:3轮体内筛选后,噬菌体富集率达到4.334×102倍。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肿瘤组织中噬菌体肽的含量随着每一轮筛选呈增长趋势,且结合逐渐增强,同时由于噬菌体经肝、肾代谢,可见肝脏结合大量非特异性的噬菌体。ELISA结果显示,随机挑选的30个单克隆噬菌体斑中,有24个阳性噬菌体,其中10个噬菌体对BIU87有较强的亲和力,对其测序并推导出3种多肽序列,重复率最高的序列CSSPIGRHC(8/10)命名为NYZL1。化学合成FITC-C6-NYZL1,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术、流式细胞术均证明多肽NYZL1可以特异性结合膀胱癌细胞。结论:利用体内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出了与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特异性结合的小分子多肽NYZL1,为膀胱癌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CFNB)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应用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01—2014-01收治的70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于术后接受CFNB处理,对照组术后予以持续静脉镇痛(CIA)处理,比较2组患者的镇痛效果、膝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4、48、72h的R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显著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应用于TKA术后能够起到显著镇痛效果,不会对肌力产生较大的影响,可有效减少术后不良反应,是TKA术后理想的镇痛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患者不同疗效的术前超声指标的差异及其与年龄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6年6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患者57例,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7例,中年组25例,老年组25例。又根据术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改善率≥75%为显效组18例,25%~74%为有效组33例,25%为无效组6例。比较和分析各组患者术前3d内颈动脉超声指标的差异性。结果显效组、有效组及无效组不稳定斑块积分比值、斑块最大偏心比值、狭窄处峰值流速、搏动指数、阻力指数、颈动脉僵硬度指数、扩张系数及顺应系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组颈动脉僵硬度指数明显高于青年组和中年组(3.762±1.048 vs 2.313±0.409,2.707±0.656,P0.01)。颈动脉僵硬度与年龄呈正相关(r=0.670,P=0.000),且两者存在线性回归方程(y=0.075x-1.537,R2=0.448,F=44.727,P=0.000)。结论不同疗效患者术前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积分比值、斑块最大偏心比值、狭窄处峰值流速、阻力指数、搏动指数、颈动脉僵硬度指数、扩张系数及顺应系数存在差异,颈动脉僵硬度指数与患者年龄存在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食管癌高发区人群体质指数与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为食管癌的早期发现和高危人群筛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及线索。方法对2007年7月至2008年5月河北省磁县食管癌高发区40~69岁人群参加普查的2 593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Ⅰ级体质指数(BMI)在食管癌患者中所占比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Ⅰ级BMI在食管癌前病变患者中所占比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5),Ⅱ、Ⅲ、Ⅳ级BMI在食管癌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以及食管癌前病变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经卡方检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Ⅰ级BMI者患食管癌前病变和食管癌的风险较其它体质指数者高,提示过低体质量可能与食管癌的高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7.
笔者从中医药内治、外治、内外、非药物治疗方面对小儿湿疹进行探讨总结。  相似文献   
8.
<正>畸形中央尖是一种牙体形态发育畸形,口腔中表现为牙齿牙合面颊舌尖中间或接近中央窝的颊尖三角嵴上突出一圆锥状的额外牙尖,最多出现于下颌第二前磨牙,偶发于上颌前磨牙或上颌第二磨牙[1],多呈对称性分布,50%中央尖有髓角伸入[2]。畸形中央尖的发生是由于在牙胚发育期间牙乳头在中央窝处向成釉器突起而形成牙尖畸形,影响因素包括牙胚生长发育时期的遗传因素和外来因素等。其发生率为1%~5%[3],女性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肽段CSNRDARRC与T24膀胱癌细胞结合的亲和性及其结合位点。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多肽CSNRDARRC与T24膀胱癌细胞的结合能力以及结合位点的位置。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多肽CSNRDARRC与T24膀胱癌细胞的结合呈浓度依赖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结果显示,肽段与细胞的结合位点位于细胞核内。结论肽段CSNRDARRC和膀胱癌细胞具有高度的亲和性且可能结合位点位于细胞核内,为进一步的膀胱肿瘤活体定位提供了一定的实验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患者甲状腺微波消融术中应用液体隔离技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0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微波消融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手术实施期间应用液体隔离技术。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各血清炎症因子[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术前、术后水平变化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两组CRP、IL-6、TNF-α水平均较术前均有所升高,但观察组CRP、IL-6、TNF-α各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术后出血、呼吸困难、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液体隔离技术用于甲状腺微波消融术效果优于单用甲状腺微波消融术,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无变化,术后各炎症因子未受到明显影响,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缩短其住院时间,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