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着重论述了症状要素的概念及其与症状规范化的关系,是关于症状术语规范化的思路与方法。症状要素是症状描述或症状术语中抛开部位的部分,大部分为症状的性质,多个同类症状经常含有共同的因素。"要"是简要、重要,不可或缺,也就是症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症状要素分为感觉异常、功能障碍……等20余类。症状要素+解剖部位+症状清单,三者相结合将最终实现症状术语规范化。  相似文献   

2.
重新定义病状的概念,用以区分病状和症状.根据病状术语普查内容划分出症状、体征、理化检查、影像检查、病理变化、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表现、临床特点、临床特征等类别,并给出了概念.着重论述了症状要素及其与症状规范化的关系.症状要素是症状描述或症状术语中抛开部位的部分,大部分为症状的性质,多个同类症状经常含有共同的因素.症状要素分为感觉异常、功能障碍等10余类.症状术语规范是病状术语规范的核心内容,症状要素、发病部位、病状清单三者相结合,古今兼顾、中西并举、学科统筹的解决方案将最终实现病状术语规范化.  相似文献   

3.
规范的症状是规范辨证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多渠道收集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症状描述,遵循科技术语的命名原则规范各症状名词。依据逻辑学中关于概念的定义要求和科技术语的内涵界定规则,结合专家咨询论证,明确症状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症状间的概念体系,形成冠心病心绞痛症状术语表,确定各症状术语在中医学领域下的定义。  相似文献   

4.
中医症状规范化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医对症状的丰富辨识是中医的一大特色,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中医症状方面也存在着不规范的问题,给临床、科研、教学及国际交流都带来了一定困难,影响着中医现代化的进程,因此有必要加大对中医症状规范化研究的力度。 1 中医症状的规范化是整个中医体系规范化研究的基础 目前,中医理论的规范化研究主要集中在证病方面,国家先后制订了一些相关标准,如各类规划教材、《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等。然而许多内容在各个标准中却不一致,导致实际使用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不规范。针对这一…  相似文献   

5.
中医症状规范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症状体征是中医临床诊疗活动的基本表现,是识别证候的主要依据,其描述和判定是中医准确辨证、诊病的基础,也是证候规范化的前提。本文系统分析了中医症状研究的现状,认为目前中医症状的规范研究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症名不统一,症状的内涵与外延模糊,复合症状随意组合,症状量化方法不成熟等方面。针对中医症状规范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加强症名的统一,明确症状的内涵与外延,合理对症状进行拆分与量化等相关建议。中医症状的规范化研究对中医辨证、诊病和学术交流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现代文献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的分布特点,为中医症状术语的规范化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依据循证医学的基本原则,以"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RA"、"痹证"、"痹症"、"痹病"为关键词检索2000-2009年的相关文献,并选取其中涉及症状的相关内容,在名称规范化的基础上,建立Epidata数据库,运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从纳入分析的文献中共获取规范化的症状名称154个,其中舌象26个,脉象17个。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症状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而规范化研究是中医症状学研究的重点和关键。  相似文献   

7.
中医症状,简称“症”,包括主观症状与他觉体征,是人体发生病变的客观反映及构成中医证型的基础和辨证论治的依据。中医症状的规范化研究,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从语言学视角,通过对唐代以前21部古医籍症状描述语言的客观分析,发现中医症状语言在表面纷繁无序中蕴含着条理分明的规律,即:呈现多种语法形态、表述方式基本固定、重言与比喻在症状表述中起着重要作用等。其中三种语法形态比较容易规范,构成中医症状中最基本的词汇。同时,中医症状规范化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只有全方位多视角研究,才能取得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论中医症状的规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文锋 《中医杂志》2005,46(9):649-651
症状规范首先应明确症、症状、体征、证候等的概念.症状等病理信息的全面、准确,是正确辨证的基础.症状规范的内容包括症名选择恰当,症状各自独立,不使用诊断术语,利于反映病情本质,正确诠释症状,症状的轻重区分,客观指征的选择等.为了提高临床的诊断水平,应当开展症状辨证的定量研究,制定出统一的症状辨证量表,并且建立常见症状的鉴别诊疗学.  相似文献   

9.
"症"是中医诊断体系中最具体的要素,症状信息规范化其关键在于明确"症"的认识和理解,文章系统分析中医"症"的内涵,分析目前"症"规范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缺乏统一标准、各家之言迥异、中西医"症"的混杂等,这些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医临床与科研,不利于中医学术的交流及中医诊断学的现代化研究。因此提出从明确症名定义、统一规范症名、拆分复合症名、区分症状轻重、避免诊断性症名、纳入客观指征等几个方面对中医"症"的描述进行规范,通过建立系统标准体系,进行"症"的量化分级,规范信息采集过程,借助微观指标辨证等开展中医"症"的规范化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医症状规范化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旺华  朱文锋 《中医杂志》2007,48(6):555-556
中医的症状是诊病、辨证的主要依据,症状规范是制订完善的诊断标准、评价临床疗效、推断预后等的前提。症状名称、内涵、外延、性质、程度的不规范是严重制约中医病证规范化的障碍。症状的规范化可从症名的规范,相关症状分离、独立,分离症状与病机,提出反应病情的症名,明确症状的内涵、外延,区别症状轻重主次的诊断价值,纳入实验室检测指标,作为四诊资料的延伸,明确其辨证意义,计量刻画症状对病、证素、证的诊断贡献度,避免使用定向诱导症状名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中医内科学症状术语规范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借鉴中医术语研究和术语标准化研究经验,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医内科学范围的症状术语,开展规范化研究。通过搜集标准和规范性的权威性文献等,提取原始中医症状词语,按照准确性、单义性、系统性、简明性、稳定性、派生性、语言正确性原则,确定术语词条。对遴选的症状术语按照疾病部位进行分类,并参照术语定义原则对概念进行界定,最终确立中医内科学常见症状术语。  相似文献   

12.
通过内科书收集、文献整理、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获取缺血性中风病的症状描述,遵循科技术语的命名原则规范各症状名词,依据《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及逻辑学划分,结合专家意见确定中医领域下术语定义,明确症状间的逻辑关系,建立症状间的概念体系,初步形成缺血性中风病症状术语规范。  相似文献   

13.
证名及其概念规范是证候诊断标准规范的前提条件,而症状规范是证候规范的必要准备。临床采取单一“主症+次症”证候诊断标准无法概括所有疾病中证候的发展变化情况,也不符合中医学理论的要求。证候诊断标准应该是在结合病名诊断前提下,从定因症、定位症、定性症三个方向综合的结果,其规范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和复杂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方可实现。  相似文献   

14.
中医对于症状的界定,在名称上具有多样性,在内涵上具有模糊性,在量度上具有相对性,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容易产生表述上的混乱和把握上的困难,对患者的同一种临床表现,不同专家可能根据自己的学识和经验,辨识为不同的症状并导致诊断为不同的证候,这一现象不利于中医药的研究及对外交流,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医学的发展。所以,有必要首先对症状名称、内涵进行规范,以减少中医症状评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5.
数理统计思想及方法在辩证规范化研究中的应用及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顾了近几十年来运用数理统计学思想和方法对证进行规范化研究的现状,论述了不同学者采用不同的数理方法,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对此进行的研究和探讨,判别分析、回归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等,是目前使用较多的数理统计学方法,这些方法对证的规范化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作者就此不足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克服这些缺陷发扬数理统计方法的优势是目前应该引起注意和改进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中医临床症状规范化研究现状的分析,指出目前的中医临床症状规范化研究工作是相对独立的、字面化的,中医临床症状规范化缺乏系统理论的指导。认为在六经理论的指导下,可以提出症状规范的方案,明确各症状群的症状正名,可以避免症状叫法多样化,很好的解决了症状采集的多渠道化,可以让症状量化更具科学性和逻辑性。从而提出六经理论指导是解决中医临床症状规范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大肠癌患者中医症状的现代文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候研究已日渐成为我国中医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症状的规范化、证候的标准化尤其成为该领域的研究重点.目前大肠癌的中医药诊疗体系中存在辨证标准不一,随意性较大等问题,影响了中医药疗效的发挥.从现代文献入手,对大肠癌常见的症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并初步探讨了症状和证候的关系,以此作为制定大肠癌常见临床症状流行病学信息采集表的文献背景资料,为辨证方法规范化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以期推动大肠癌中医诊疗标准化、规范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2080例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谱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现代流行病学和统计学原理研究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谱。通过大样本量流行病学患者调查,证实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谱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医对消渴病的诊断内涵亟需改革。调研为糖尿病的中医诊断规范化改革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临床医生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减少临床漏诊漏诊,或误诊误治,开发思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笔者选取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07年文献,以症状、证候、规范化、定量化、量表、方法学和积分法等为关键词检索,筛选出100余篇文章进行综述.笔者主要分析目前中医诊疗疾病现状、中医诊病的特点、目前应用中出现的问题,阐明症状规范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慢性胃炎脾胃虚、实证候与相关指标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脾胃虚、实证候与相关指标的关系,以研究本病的证治规律。方法:观察69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同时检测其胃动力学相关指标变化,对中医证候与功能检测指标进行多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本病早期以实证居多,而虚证患者年龄较大,病程较长,提示中后期以虚证分布较多;实证组餐前正常慢波百分比(Th)与主频率(DF)、餐前主功率(DP)与餐后DF有较强的正相关;而餐前胃动过缓节律百分比(B)与餐前Th、餐前DF与餐前B、餐后B与餐后Th呈负相关;虚证组胃排空率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虚证患者存在胃排空率下降,随着消化期餐前胃动过速波节律百分比(T)的增加而下降;餐后DP与餐前DP呈正相关。结论:研究表明中医证候有其独特的客观依据,各慢性胃炎的疾病变化规律相比有其独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