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挖掘中医周期疗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分期用药规律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检索1980至2016年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周期疗法的临床研究文献,将各期用药建立Excel数据库,运用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49篇,应用中药134味,频次2252次。结论:"补肾"贯穿调周始终。中医周期疗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分期治则治法为经后期益精养血,经间期活血化瘀、调畅血脉,经前期温补肾阳,月经期活血祛瘀,调天癸是中医周期疗法调经作用机制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中医"天癸"相关研究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索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以1998~2017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数据源进行检索,检索得到相关文献730篇,将所得数据文件导入Cite Space V软件中,对作者、机构和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并得到相关知识图谱。结果:通过知识图谱分析,发现关于中医"天癸"相关研究出现了7个比较稳定的团队;研究机构排名前三的是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热点关键词为:天癸、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药疗法、不孕症、名医经验、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形成了9个聚类群。结论:中医"天癸"相关研究的文献发文量逐年增多,更年期综合征、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功能性子宫出血,这些疾病一直是中医"天癸"相关研究的重点。通过关键词聚类标签发现,运用中医"天癸"理论去治疗其他脏腑疾病将会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补肾调周法是在借鉴西医人工周期疗法治疗思路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理论及治疗经验,经过临床辨证分期分型用药,促进卵泡的发育和排出,提高受孕率的中医临床治疗方法,具有补调结合,适时调药;调经安宫,育卵种子特点。本文探析了补肾调周法治疗不孕症渊源、研究现状,并应用举偶,认为补肾调周法依据不同的周期特性灵活选方择药而补肾调周,促进卵泡的发育和排出,恢复雌激素水平,从而提高受孕率,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总结中医周期疗法在治疗不孕症中的临床运用,分析不同因素(无排卵或排卵障碍、黄体功能不全、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不孕症的病因、治则及用药等,根据女性月经周期(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月经期)的生理特点进行分期论治,并简单介绍膳食对于不孕症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现代文献研究分析中药人工周期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用药特点,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15年的相关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检索,应用Excel软件对不同周期所用中药建立数据库,运用中医复杂分析系统软件对所用中药进行复杂网络分析。结果纳入文献62篇,其中48篇分4期治疗,14篇分3期治疗。经后期治疗的核心药物有:菟丝子、熟地黄、山药、枸杞子、当归、山茱萸、白芍、女贞子、淫羊藿、何首乌;经间期治疗的核心药物有:当归、菟丝子、熟地黄、续断、淫羊藿、川芎、桃仁、红花、赤芍、丹参、香附;经前期治疗的核心药物有:菟丝子、淫羊藿、仙茅、巴戟天、肉苁蓉、当归、白芍、熟地黄、续断、枸杞子、山药;行经期治疗的核心药物有:当归、益母草、川芎、赤芍、香附、桃仁、泽兰、红花、熟地黄。结论通过复杂网络分析中药人工周期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用药规律,说明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病机是肝肾亏虚、血虚和血瘀。分期治疗:经后期补肝肾,滋阴养血;经间期补肝肾,行气活血;经前期补肾温阳养血;行经期以活血化瘀为主。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9,(11):2261-2264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何氏妇科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ovulatory disorder infertility,ODI)的用药规律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整理2018年3月-2019年3月章勤教授运用何氏妇科疗法治愈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医案145例,并提取治疗方剂,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建立相应数据库,以挖掘高频药物、核心用药集群、新方分析等总结何氏妇科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配伍规律,为临床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提供临床参考。结果:统计结果显示,章勤教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常用药物以补肾益精,活血调经,疏肝理气为主。出现频率最高的药物组合为菟丝子,当归。关联规则显示当归、菟丝子与其他药物的关联度最大。重新归纳总结了9首治疗ODI的新方。结论:经数据挖掘统计分析的出章勤教授运用何氏妇科疗法治疗ODI在补益肝肾的基础上用以活血调经,理气通络的药物,为何氏妇科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中药人工周期疗法对无排卵性月经不调之基础体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人工周期疗法对无排卵性月经不调之基础体温(BBT)的影响。方法对90例无排卵性月经不调(包括月经过少、月经过多、月经后期、月经前期、崩漏、闭经,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应用中药人工周期按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月经期进行分期加辨证治疗,疗程为1~4个月。结果痊愈57例(63.33%),有效20例(22.22%),无效13例(14.44%)。结论中药周期疗法治疗排卵障碍性月经不调可以执简驭繁,把基础体温的测定作为中医传统诊疗方法的延伸,既可指导临床分期辩证用药,又可以反过来通过客观数据评判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姬晓丽  李灵芝 《光明中医》2016,(9):1226-1227
不孕症是妇科的常见病,疑难病。近年不孕症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影响女性生殖健康的重要问题。李灵芝教授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以补肾为主,重视调经,在临床治疗中以女性生理特点为依据进行中药人工周期疗法,依据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分期而治,以期调节改善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功能及相互间的平衡协调,促发排卵,从而达到助孕之功。同时根据患者基础体温、性激素六项、B超监测卵泡大小及子宫内膜的厚度,适时调整用药,收到较好的助孕疗效。  相似文献   

9.
中药调周法吸取了中医传统理法方药的长处,并渗入了现代妇产科理论,临床应用证明对纠正排卵功能失调,恢复正常月经周期疗效较好;治疗范围从最初治疗月经病到不孕症,从功能性月经失调到器质性疾病,可见该法是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方法,优于人工周期疗法及其他单一疗法;但目前的研究仍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中医周期疗法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促排卵周期中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明确PCOS不孕症的有效治疗方案,进而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12年4月-2015年3月接收的PCOS不孕症患者134位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67例患者行常规治疗,而观察组67例患者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中医周期疗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周期的排卵率、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对比两组患者长期治疗后的总体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3个周期,应用中医周期疗法的观察组患者病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各周期排卵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克罗米芬不良反应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体治疗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周期疗法对PCOS不孕症患者的促排卵效果显著,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治疗后不良反应率低,增加了治疗成功率,使得患者成功妊娠,临床上值得关注、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临床中药热熨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用药规律及其毒性中药应用情况,为临床应用和组建新热熨方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中药热熨治疗KOA的处方,运用Microsoft Excel2019...  相似文献   

12.
李佳珊  杜寒倩  徐盼瑜  李泽辉  李源  林娜  徐颖 《中草药》2023,54(20):6753-6762
目的 以雌激素样作用中药为例,探究中药药性、功效、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之间的关联关系。方法 以中国知网、PubMed等数据库作为信息来源筛选雌激素样作用中药及复方,通过频数统计分析其药性、功效、来源、主治疾病的分布规律,筛选核心药性组合;从药性组合-功效-作用靶标-功能模块-病理变化-疾病的角度诠释雌激素样作用与中药药性、功效、主治的内在关联。结果 共筛选得到82味雌激素样作用中药,主要分布在补虚药与活血化瘀药中,多具有活血、补肾的功效,其核心药性组合为温甘肾、温甘肝、平甘肾、寒苦肝和温辛肝。高频药性组合温甘肾包含了研究频次较高的淫羊藿与人参等中药,其活性成分淫羊藿苷、人参皂苷等可通过调控雌激素受体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级联激活与钙离子的转运从而发挥雌激素样作用。结论 核心药性组合温甘肾通过参与细胞自噬与凋亡、腺体发育、免疫调节、糖代谢、骨代谢等生物过程发挥雌激素样作用,防治围绝经期综合征、卵巢早衰、2型糖尿病、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骨质疏松等疾病。从分子网络水平阐释了雌激素样作用中药的性-效-理-病...  相似文献   

13.
针药合治腰肌劳损3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肾祛瘀针刺法与中药内服合治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腰肌劳损患者分为针刺组、中药组、针药组各35例。针刺组采用补肾祛瘀针刺法治疗,中药组采用补肾祛瘀中药口服治疗,针药组同时采用补肾祛瘀针剃法和补肾祛瘀中药口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统计疼痛分级指数(PRI),测定腰背肌耐力,对比分析3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针药组治愈率和愈显率均高于针剌组和中药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3组患者PRI均明显降低,腰背肌耐力均明显提高,针药组改善更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合治腰肌劳损疗效优于单用针刺和单用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法联合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因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直接用IUI加用活血化瘀中药;对照组则IUI治疗。结果:活血化瘀中药联合IUI对EM不孕的疗效明显提高。结论:活血化瘀法联合IUI是治疗EM不孕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总结男性不育症的常见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获取2002--2012年间发表的与男性不育症中医辨证相关的文献报道,建立数据库,通过频次分析,归纳、总结其常见中医证候与证候要素。[结果]纳入分析的268篇文献中,涉及证候类型72种,出现总频次为431,频率在2%以上者为肾阳虚、肾精亏虚、肾阴虚、肾虚、湿热下注、脾肾两虚、阴虚、肾气虚、脾肾阳虚、气滞血瘀、气血亏虚、痰湿内蕴、瘀血阻滞、肝。肾亏虚;经拆分证候后,获取证候要素34个,其中病位类14个,出现总频次为391,病性类20个,出现总频次为507,频率大于2%的分别为。肾、脾、肝、下焦及阳虚、虚、阴虚、精亏、血瘀、湿热、气虚、气滞、血虚。[结论]文献报道中有关男性不育症的证候类型名称较为繁杂,但从提取的数目相对少的证候要素可看出,该病的病位主要在肾、脾、肝及下焦,病性以阳虚、阴虚、精亏等虚损为主,但也有较高比例的血瘀、湿热等,并可与虚损兼夹出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疮疡疾患的病理基础;中医、中西医治法治则;筛选活血化瘀中药,以促进治疗疮疡血瘀证的药物开发.方法追溯自晋代至清代疡科治疗专著30余部,分析疮疡疾患的病因病机;统计疮疡内治处方出现率较高的中药排序,分析药物的功效分类.查阅现代文献,归纳血瘀证时出现的病理生理改变;分析治疗疮疡各类中药的现代药理作用.结果疮疡疾患病理基础,肿疡以气滞血瘀伴湿热毒为主证;溃疡以血瘀伴气血两虚为主证.治法为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补益气血.药物以甘草、当归、金银花、赤芍、人参、黄芪、桂枝为主药.结论疮疡疾患以活血化瘀治法为主,辨证佐以清热解毒、补益气血类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毕荣修教授门诊及病房治疗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SANFH)方剂的处方规律。方法:收集并严格筛选毕荣修教授治疗SANFH的方剂,使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进行逐一录入并进行数据处理,对筛选出的治疗SANFH的方剂,进行处方规律分析。结果:筛选出符合要求的61首治疗SANFH的处方,确定了处方中药物出现的常用药物和4味核心药物以及6首新处方等。结论:治疗SANFH应以补养肝肾、活血化瘀为主要治法,并根据不同兼证,酌情配伍具有行气止痛、益气养阴、接骨续筋等功效的药物,以达到标本同治的目的。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于分析名中医处方用药规律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能够客观全面地总结分析名中医的临证经验,对于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孙岚萍  顾志荣  马转霞  吕鑫  张锐  许爱霞  葛斌 《中草药》2020,51(18):4712-4718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中医药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发表的中医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相关文献,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 V 2.5)统计用药频次、常用药对及药物组合,采用关联规则、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对药物关联规则及核心药物组合进行分析,采用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进行新处方分析。结果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方剂156首,涉及中药199味,使用频次≥10的中药有川芎、茯苓、丹参、天麻、黄芪等46味,主要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平肝熄风药及补虚药;挖掘共得到高频药物组合33个,出现频次前5位的组合是茯苓-天麻、川芎-当归、川芎-黄芪、红花-川芎及川芎-天麻;演化共得到核心药物组合20组,潜在新处方10个。结论中医药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多使用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平肝熄风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及补虚药,组方显示了以化痰降浊、活血化瘀为主,兼以益气健脾、利水渗湿、祛痰宽胸的治法,体现了标本兼治的中医特色。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归纳和总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用中医药方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组方规律。方法:收集CNKI中运用中医方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文献,筛选其中的方剂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建立方剂数据库,并挖掘其中的用药规律。结果:整理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方剂101首,共使用中药131种。诸方中以补气温阳、利水消肿、活血化瘀的药物使用频率最高,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药物组合是黄芪-葶苈子,出现40次,演化得到核心组合16组,新处方8首。结论:中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以温阳补气、利水消肿、活血化瘀为主,进而揭示组方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降香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药代特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香是一味常用的活血化瘀中药,具有行气活血、止痛、止血的功效,其主要化学成分为挥发油类和黄酮类化合物.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降香具有舒张血管、增加冠脉流量、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作用.降香作为一种具有深入开发潜力的特色中药,常与其他中药配伍用于心脑血管类疾病的治疗.该文将对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关降香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体内代谢过程及配伍应用方面的研究报道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和综述,旨在为降香的深入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