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索疮疡疾患的病理基础,中医,中西医治法治则;筛选活血化瘀中药,以促进治疗疮疡血瘀证的药物开发。方法:追溯自晋代至清代疡科治疗专著30余部,分析疮疡疾患的病因病机;统计疮疡内治处方出现率较高的中药排序,分析药物的功效分类。查阅现代文献,归纳血瘀证时出现的病理生理改变;分析治疗疮疡各类中药的现代药理作用。结果:疮疡疾患病理基础,肿疡以气滞血瘀伴湿热毒为主证;溃疡以血瘀伴气血两虚证为主证。治法为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补益气血。药物以甘草,当归,金银花,赤芍,人参,黄芪,桂枝为主药。结论:疮疡疾患以活血化瘀治法为主,辨证佐以清热解毒,补益气血类药物。  相似文献   

2.
通过查阅历代治疗乳痈的主要文献,整理相关的治疗方剂,分析其药物使用规律,比较古今异同。发现唐代以前医家认为本病之病机为营卫气血不和,因此多采用补益气血、温通经络的方法治疗,药多以人参、黄芪、肉桂、防风等为主;明清之后的医家认为本病多为"热毒侵袭",因而其治法以清热解毒为主,药以瓜蒌、连翘、金银花、黄芩等清热解毒之品为主;乳痈的证治经历了由整体气血辨证向局部阴阳辨证的转化,由补益气血为主向清热解毒为主的治法变化,而分析促进其转变的原因当与金元时期医家火热病机的阐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放射治疗为临床治疗胸部恶性肿瘤的常用方法之一,同时会使心脏暴露于高剂量的电离辐射中而引起心脏损伤,导致放射性心脏病。基于中医气血理论,辨证论治分析,放射性心脏病是以气血亏虚为主,热毒、血瘀、痰浊并存的本虚标实的慢性疾病;治疗当以补益气血为主,兼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痰除浊。临证以病证结合、扶正祛邪为指导思想,从气血角度出发,可提高放射性心脏病治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慢血流(CSF)病机包括虚实两端,虚者以气血亏虚、脏腑失调为病理基础,实者以气滞、瘀血、痰浊、寒凝阻滞脉络气血运行而发病。证型以气虚血瘀证、痰浊阏阻证为多见,以温阳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为治法。多项研究表明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汤剂、中成药、针灸等中医药疗法可取得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痛经是妇科常见疾病。贺玥认为痛经发生的病因病机为外感寒湿,饮食失调,情志不畅及素体禀赋不足,血海空虚,肝肾、冲任亏虚。常见证型有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气血亏虚、肝肾不足等。治疗此病分虚实论治,实证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为基本治法。寒凝经脉者,治以温化;湿热者,辅以清热凉血化湿;虚证表现为气血亏虚者,益气养血。肝肾不足者,以补益肝肾、调冲任为主,临床效果较佳。并附医案阐述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6.
浅析托法中补益气血的作用。托法为治疗疮疡类疾病的重要手段,托法的药物组成以补益气血和活血透毒药物为主,补益气血是其基本构成要素和基础,组方中黄芪、人参、当归等是常用的补益药物,诸药在疮疡治疗中有抑菌、调节免疫、降低血凝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痹证是临床顽病,害人尤甚。脉痹为五体痹之一,西医学静脉炎、大动脉炎及雷诺病等疾患属"脉痹"范畴,中医药对此具有独特优势。李艳教授传承国医大师李济仁治痹思想,认为脉痹发病内有气血不足,外受风寒湿热之邪,基本病理改变为虚、痰、瘀。初期偏于祛邪,后期多予扶正。临证时予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治疗阳虚血瘀证,除湿化痰、活血通络治疗痰湿阻络证,益气养血、活血通络治疗气血两虚证,清热解毒、凉血化瘀通络治疗热毒血瘀证。  相似文献   

8.
基于气血理论分析,大肠癌是以气血失和为发病基础,以气滞、血瘀、水湿为重要病理因素的虚实夹杂的慢性疾病。大肠癌治疗需攻补兼施,气血失和以补虚为主,气滞、血瘀、水湿则以祛邪为主,具体针对气血虚型、气滞型、血瘀型、水湿型患者应分别治以补益气血、行气通滞、逐瘀散结、祛湿化瘀,可分别选用八珍汤、四逆散和厚朴三物汤、大黄牡丹汤和温经汤、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治疗。临证结合扶正祛邪理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及癌毒致癌的特异性,配伍相应抗肿瘤中药以增强抗癌功效,可提高大肠癌中医药治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了明代中医外科学家薛己治疗疮疡病的学术思想以及证治经验。薛氏治疗疮疡重视“疏通、托里、和荣卫”疡科三法应用,邪气在表,气血壅滞,治以祛风解表,托毒外出,选托里消毒散治疗;毒热在里,脏腑失和,治以清热解毒,疏通攻下,选内疏黄连汤治疗;疮疡诸虚,胃气不足,治以托里健脾,选十全大补汤治疗。  相似文献   

10.
谈活血化瘀法的实质及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血化瘀法是中医临床常用治法之一。近三十几年来 ,在治疗外科疑难病中取得了很好疗效。现谈谈该法的实质、主要功用和临床应用。1 活血化瘀法的主要功用1.1 解毒消肿痈疽疮疡大多有热毒郁结 ,气血瘀滞的病理过程。临床治疗常用活血化瘀达到清热解毒治疗痈疮肿疡以消除某些炎症肿块。如乳痈、肝痈、肠痈等。近年来用于治疗急腹症、肿瘤、顽疾如肝硬化等。实践证明 ,丹参、丹皮、川芎、赤芍、茜草、槐花、黄药子等活血化瘀药具有不同程度的解毒消肿作用。1.2 祛瘀生新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活血化瘀通过活血行血 ,祛瘀而能生新。如用于治…  相似文献   

11.
分析临证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妇科癥瘕时,与补虚、行气、化痰、祛湿、利水、通腑、通络、散寒、清热等治法的关系,强调审因论治,病证结合。  相似文献   

12.
过敏性紫癜的主要病机为热、瘀、虚,治疗以清热凉血、活血消瘀、养阴宁络、健脾补虚为治则,清热止血为第一要法,活血消瘀以防复发,养阴宁络以防血复动,健脾益气摄血以善后收功,且活血消瘀贯穿整个治疗过程。过敏性紫癜的中医证治充分验证了唐容川的止血四法:止血,消瘀,宁血,补虚,临证治疗具有显著疗效,故治血四法对过敏性紫癜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辨证治疗过程中,治血四法的运用时机尤为重要。发病初期首先要辨明虚实,初期以邪实为主,根据血分热毒迫血妄行外溢的病因病机,总的治则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化瘀消斑,使热清血宁,瘀血得化,血行常道,则病得愈;病程日久多虚证或虚实夹杂,治宜益气健脾摄血、滋阴降火。  相似文献   

13.
王文波  程小燕 《中医药导报》2007,13(12):77-78,98
文章对近年来气虚血瘀在中医药诊治冠心病心绞痛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诸多文献认为气虚血瘀是胸痹心痛发病的主要病机之一,近年来广泛应用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疗效。说明了气虚血瘀在冠心病心绞痛诊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宋景龄 《河南中医》2012,32(8):956-960
瘀病可因部位差别、量的多少、时间新久而产生诸如疼痛、肿、积聚、出血、发热、口渴、咳喘、心悸怔忡等不同的症状和体征。瘀血致病具有阻滞气机、瘀阻心脉、影响新血形成、生风、生热等特点。单纯瘀血所致病证,治以活血化瘀即可;除血瘀外,兼有其他致病因素或病理变化,以及虚实夹杂,兼见气血阴阳亏虚者,则需适当配伍其他药物,如活血养血、补气益气之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证实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与血瘀病机的相关性.方法临床调查症状出现率及多项实验室检测;镇肝活血组与镇肝组的临床观察.结果证明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多伴有血瘀病机,镇肝熄风汤与活血化瘀药配伍使用,在改善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及其血瘀证的相关症状和指标方面优于单纯用镇肝熄风汤.结论在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辨证时,应注意血瘀病机;配伍活血药物可增强疗效.  相似文献   

16.
介绍王忠民主任医师治疗女性前列腺闭塞综合征的经验。病因病机为气滞血瘀,致病因素是肾气不足、气血虚弱、肝郁气滞与湿热蕴积。分别采用活血化瘀佐以补肾填精法、益气养血法、疏肝理气法、清利湿热法。  相似文献   

1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本为肺虚,气虚血瘀为病机之根,风、寒、痰、湿邪为标,涉及脾、肾、心三脏,瘀能化痰,痰能化瘀,痰瘀互化,痰瘀阻肺为慢阻肺的主要病因。益气活血化瘀治疗,可显著提高肺循环功能,并可预防本病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急性期以治标为主,除去痰湿后,益气活血化瘀之芪蛤散,研末吞服,10~15g/次,3次/d。无论任何证型,都应该根据病情酌加活血化瘀药,改善肺循环,使得药物直达病所。未发作之时,应服用益气活血化瘀药,修复肺脏功能,减少发作次数,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自拟活血通络方对气虚血瘀型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在大连港医院神经康复科就诊的80例气虚血瘀型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针刺治疗,试验组40例采取针刺联合自拟活血通络方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试验组临床有效率75.0%,对照组临床有效率62.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P<0.05)。结论对气虚血瘀型卒中后偏瘫患者采取针刺联合自拟活血通络方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活血化瘀法运用于心血管疾病之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活血化瘀法作用、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做一简单综述.证明活血化瘀法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顾宁 《天津中医药》2002,19(6):47-49
基于对中医学气血关系学说和中风病"气虚血瘀"理论的认识与探讨,通过初期临床观察,认为元气亏虚、脑络瘀阻是急性脑梗死的病机重点,血瘀又可加重气虚,导致气滞,气虚、血瘀、气滞相互为患.提出对本病的治疗除应活血化瘀、清除脑络瘀血外,更需强调气血兼顾,补气行滞与活血祛瘀相辅相成,使气旺而血运,气行而瘀除,瘀去而新生.补气活血、行气通滞是急性脑梗死的重要治则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