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稳定型心绞痛不同中医证型与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西安市第五医院就诊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32例,中医辨证分型为痰浊内阻证、心脉瘀阻证、阴寒凝滞证、气虚血瘀证4组,每组33例。对比不同中医辨证分型组Lp-PLA2、hs-CRP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4个证型组中Lp-PLA2、hs-CRP水平均增高,其中痰浊内阻证组和心脉瘀阻证组Lp-PLA2水平明显高于阴寒凝滞证组和痰瘀互结证组(P均<0.05);痰浊内阻证组和心脉瘀阻证组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气虚血瘀证组(P均<0.05);Lp-PLA2与hs-CRP在阴寒凝滞证、气虚血瘀证中无相关性(r=0.153和0.132),其在痰浊内阻证和心脉瘀阻证中呈负相关关系(r=0.485和0.327)。结论Lp-PLA2、hs-CRP在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证型中的分布是有规律可循的。中医辨证结合Lp-PLA2、hs-CRP检测更能准确地把握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病变情况,为临床早期防治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稳定型心绞痛痰瘀证不同证型的血脂及血糖指标,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辨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非痰瘀组和痰瘀组。痰瘀组分为痰证组、瘀证组、痰瘀互结证组。另外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5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的TC、TG、HDL-C、LDL-C、FINS、ISI、FBG。结果:非痰瘀证组TC、TG、LDL-C、FINS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HDL-C、ISI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痰瘀证组TC、TG、LDL-C、FINS明显高于非痰瘀证组(P0.05),HDL-C、ISI明显低于非痰瘀证组(P0.05)。TC、TG、LDL-C、FINS水平按痰证组、痰瘀互结证组、瘀证组依次升高(P0.05),HDLC、ISI则按痰证组、痰瘀互结证组、瘀证组依次降低(P0.05)。结论:痰瘀证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证型,患者TC、TG、LDL-C、FINS水平明显升高,HDL-C、ISI则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化痰祛瘀汤治疗痰瘀互结证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痰瘀互结证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予以冠心病二级预防规范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化痰祛瘀汤治疗,治疗4周后统计2组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TG、TC、LDL-C水平及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5),且治疗组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化痰祛瘀汤治疗痰瘀互结证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可明显减轻临床症状,降低血脂、血液流变学水平,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益气活血解毒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解毒汤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候体征、血液流变学以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 选取98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吸氧、扩冠、抗凝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解毒汤,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血液流变学以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中医证候、血液流变学以及Hcy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益气活血解毒汤配合西医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疗效优于常规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5.
石磊  张波 《吉林中医药》2013,(11):1115-1116
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中医证候要素痰、瘀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共227例,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采集四诊信息并按中医证候要素痰、瘀进行辨证积分分类,采用2×2析因分析方法.结果 冠心病患者各证候要素组间Hcy水平依次为:痰瘀互结组>血瘀组>痰浊组>无痰无瘀组;在“痰”证成立的冠心病患者中Hcy水平与痰证积分呈正相关;在全部瘀证积分范围内Hcy水平与瘀证积分呈正相关.结论 Hcy水平与中医证素“痰”“瘀”皆存在相关性,Hcy可作为评估冠心病患者“痰”证严重程度的客观化指标,并可作为中医冠心病中医“瘀”证辨证的客观化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逐瘀方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凝血指标、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88 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5 例与对照组43 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取益气活血逐瘀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连续治疗3 个月。对比2 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凝血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93.33%,优于对照组76.74%(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 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症状积分、纤维蛋白原(FIB) 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水平均降低(P<0.05),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症状积分、FIB 水平及血清IL-6、TNF-α 水平均较低(P<0.05),PT、APTT 均较高(P<0.05)。结论:益气活血逐瘀方用于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凝血功能指标,有效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痰瘀同治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痰瘀同治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结证的临床作用机理。方法:对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结证、瘀血证、痰浊证110例随机对照观察。结果:痰瘀互结组心绞痛缓解率、中医症状改善率明显优于瘀血组和痰浊组(P<0.05~0.01),并具有较好的改善血脂代谢、血液流变性和抗氧化作用。结论:痰瘀互结是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病机,痰瘀同治方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结证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13,(4):723-725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hs-CRP水平,及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共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1例。分为气虚血瘀、痰瘀互阻、阳虚寒凝、心脾两虚及心肾阴虚5种证型。另外选取非心绞痛患者60例作为对照。检测各组hs-CRP水平,并对入选患者进行相应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析hs-CRP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气虚血瘀组、痰瘀互阻组和阳虚寒凝组hs-CRP含量均高于心脾两虚组和心肾阴虚组(P<0.05),而且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损害程度也高于心脾两虚组和心肾阴虚组,且主要以重度狭窄为主(P<0.05);hs-CRP与狭窄程度总积分相关性比较发现hs-CRP与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68752,P=0.01)。结论:气虚血瘀和痰瘀互阻是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期主要证型,hs-CRP的含量与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呈正相关,是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预后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因冠心病心绞痛入院患者中医辨证证型分布与血脂、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相关性。方法对因冠心病心绞痛入院患者共138例进行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心肾阴虚、阴寒凝滞、气滞血瘀、气阴两虚、痰阻心脉、痰瘀互结等共7个证型,进行临床调查分析;记录入选患者的中医证型、西医诊断、血脂、纤维蛋白原等数据,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处理。结果 (1)入院患者以气虚血瘀型居多,与其他证型患者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2)小于60岁患者33例,占23.9%;60岁以上(包括60岁)患者105例,占76.1%;气阴两虚型患者平均年龄最高,痰瘀互结型患者平均年龄最低,气阴两虚型患者年龄与痰瘀互结型患者年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痰瘀互结型TC平均值与气虚血瘀型、气阴两虚型TC平均值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各组证型间TG平均值、LDL-C、HDL-C、FIB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多发于60岁以上人群,气虚血瘀型患者居多,经过西药系统化治疗后冠心病各证型间血脂、血浆FIB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痰瘀伏邪理论评价穴位敷贴法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72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痰瘀互结证)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敷贴组,每组各36例,均予常规治疗,敷贴组加用穴位敷贴.观察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疗效、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积分.结果 敷贴组在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SAQ积分方面均优于常规组(P<0.05);心电图疗效方面,两组相当(P>0.05).结论 穴位敷贴法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冠心病中医各证型Hcy水平与血浆vWF、Ps、hs-CRP、TXB2、6-keto-PGF1α水平相关性的临床研究,为冠心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指导冠心病Hcy的辨证论治。方法:将冠心病患者152例中医辨证分为心血瘀阻、痰阻心脉、阴寒凝滞、心肾阴虚、气阴两虚、阳气虚衰6组,测定血清Hcy、血浆vWF、Ps、hs-CRP、TXB2、6-keto-PGF1α。结果:血清Hcy及血浆vWF、Ps、6-keto-PGF1α、TXB2水平心血瘀阻、痰阻心脉两型均高于心肾阴虚、气阴两虚两型(P<0.05)。冠心病各证型组间血浆hs-CRP水平两两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血瘀阻、痰阻心脉两型血清Hcy水平与血浆vWF、Ps、TXB2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1)。心肾阴虚、气阴两虚两型血清Hcy水平与血浆6-keto-PGF1α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0.05)。冠心病各证型组血清Hcy水平与血浆hs-CRP水平均呈正相关性(P<0.01)。结论:本研究提示,血清Hcy水平可作为冠心病的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之一。心肾阴虚、气阴两虚两型Hcy主要是通过损伤内皮细胞的功能,治宜补虚;而心血瘀阻、痰阻心脉则是在损伤内皮细胞基础上,降低内皮细胞抗血栓能力,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治宜祛邪。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中医辨证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关系,为证的客观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运用"个体化诊疗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病例资料,对215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辨证分析,并检测血清hs-CRP水平,作出相关性分析。结果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型以本虚标实证居多,包括"气虚血瘀证"、"气虚血瘀,痰阻心脉证"、"气阴两虚,心血瘀阻,痰阻心脉证";实证较虚实夹杂证hs-CRP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型以本虚标实证居多,血清CRP含量检测可作为判断冠心病病情发展的一个监测指标,hs-CRP水平与冠心病中医证型有相关性,CRP可作为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体质类型冠心病(CHD)心血瘀阻证患者的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分布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运用全序列基因测序法对556例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进行ApoE基因分型,分析ApoE基因多态性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水平的关系。结果:各体质组的E3/3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健康组,E3/4频率明显高于健康组。另外气虚质E3/3高于血瘀质和阳虚质,而血瘀质和阳虚质的E3/4高于气虚质;血瘀、阳虚和气虚体质CHD心血瘀阻证患者各基因型组ET和ET/NO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5),血瘀体质心血瘀阻证患者基因型组内,E3/4+E4/4基因型ET高于其它基因型(P<0.01),阳虚和气虚体质CHD心血瘀阻证患者各基因型组内ET、NO、ET/NO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E3/4、E3/3ApoE基因型可能为CHD心血瘀阻证的易感基因型,在不同体质之间有一定差异;血瘀质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携带E4等位基因的ApoE基因多态性可能具有“升高ET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前后中医证型变化的规律及药物支架对中医证型的影响。方法对108例冠心病患者行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前后进行中医证候分型,常见有气虚、阳虚、阴虚、气滞、血瘀、痰浊等证型。按术前、术后24h、术后1周、术后1个月4个时间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标实证中除痰浊外,气滞证在介入术后24h、术后1周、术后1个月各阶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阶段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瘀证除术后24h与术后1周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余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本虚证中气虚、阳虚、阴虚各证各阶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洗脱支架介入治疗明显改善冠心痛气滞证和血瘀证,充分证明了气滞血瘀是介入术后再狭窄的病机关键;但对本虚证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故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冠心痛的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山楂消脂胶囊对非急性期冠心病痰瘀证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20例非急性期冠心病痰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予基础治疗加血脂康,治疗组60例予基础治疗加山楂消脂胶囊。两组均不用他汀类调脂药,疗程6个月。观察急性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同时,测定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等,痰浊证、血瘀证积分以及MACE发生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血瘀证、痰浊证计分(26.53分±6.18分、22.0分±7.35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优于对照组(32.45分±6.12分,33.52分±8.22分,P〈0.01)。MACE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可明显降低hs-CRP、Hcy、MMP-2、MMP-9,与治疗前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山楂消脂胶囊可通过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痰浊血瘀状态,抗炎症反应,降低细胞外MMP-2、MMP-9水平的表达,稳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少非急性期冠心病痰瘀症患者MACE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芪红颗粒辅助西医干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疗效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90例ACS行PCI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于PCI及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红颗粒辅助治疗。以术后1个月为评估终点,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等指标。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胸痛胸闷、心悸气短、神疲乏力、面色紫暗、舌脉和总分均低于本组术后1 d,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超敏C蛋白(hs-CRP)、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B型脑钠肽(BNP)、肌钙蛋白Ⅰ(cTnⅠ)和CK-MB均低于本组术后1 d,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2.22%,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术后1个月内,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为2.22%,低于对照组的15.56%(P<0.05)。观察组轻度出血事件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为17.78%,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芪红颗粒辅助西医干预PCI术后患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能够降低hsCRP、ICAM-1、VCAM-1、BNP、cTnⅠ、CK-MB水平,控制炎症反应,改善内皮功能,保护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丹枣口服液治疗气滞血瘀型心绞痛的病、证疗效及心电图疗效及其相关性,探索病证结合的中医药临床评价思路与方法。方法:将115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予丹枣口服液治疗,对照组予通脉口服液治疗,主要观察指标为气滞血瘀型心绞痛的相关症状征和心电图,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丹枣口服液对冠心病心绞痛病、证疗效及其相关性。结果:丹枣口服液对冠心病心绞痛疗效与对照药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证候及心电图疗效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冠心病心绞痛疗效与气滞血瘀证疗效、心电图疗效,以及病、证主要症状积分变化均显著相关(P0.05)。结论:丹枣口服液对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对冠心病心绞痛病、证的疗效与对心电图的改善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心病痰瘀证与多个客观指标的相关性,为冠心病痰瘀证的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将120 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痰瘀证组(76 例)和非痰瘀证组(44 例),另选择体检健康者20 例设为正常对照组,从血脂、糖代谢、炎症因子等方面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痰瘀证组在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胰岛素(FINS)、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方面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非痰瘀证组(P<0.05 或P<0.01)。结论:TC、TG、LDL-C、FINS、hs-CRP、MMP-9 水平可为冠心病痰瘀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与汉族早发冠心病(CHD)患者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型的差异。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年7月—2011年11月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早发CHD患者660例,按不同民族分为两组,汉族384例,维吾尔族276例。结果维吾尔族早发CHD组年龄、性别、血脂代谢紊乱、超重等方面与汉族早发(HD)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与汉族早发(HD)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维吾尔族中最常见证型依次是秽浊痰阻、气虚血瘀、痰阻心脉、心血瘀阻、气滞血瘀、阴寒凝滞、气阴两虚、心肾阴虚、阳气虚衰。汉族中最常见证型依次是秽浊痰阻、气虚血瘀、心血瘀阻、气滞血瘀、痰阻心脉、气阴两虚、心肾阴虚、阴寒凝滞、阳气虚衰。秽浊痰阻、气虚血瘀是两组最主要中医证型(维吾尔族67.8%,汉族63.0%),其次是心血瘀阻、气滞血瘀和痰阻心脉,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疆维吾尔族早发CHD患者超重、年龄、性别、血脂代谢紊乱、高LDL-C、Fib水平等与汉族早发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且有多种危险因素。秽浊痰阻、气虚血瘀是两组最主要的中医证型,其次是心血瘀阻、气滞血瘀和痰阻心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并观察其对心肌保护、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50)和观察组(n=15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芪参益气滴丸,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心肌功能(NT-proBNP)、炎症因子(hs-CRP、TNF-α、IL-6),评价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 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的心肌功能指标改善更为明显(P<0.05); 观察组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降低更为明显(P<0.05); 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更利于缓解气虚血瘀证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提高心功能,保护心肌,抑制炎性因子表达,减轻机体炎症状态,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