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期针刺加TDP治疗儿童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249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86例),对照组(63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愈显率(93.01%),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愈显率(57.14%),总有效率(82.54%),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分期针刺加TDP疗效优于西药疗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循经与局部三线取穴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针刺组30例。治疗组采用循经取穴及局部三线取穴针刺法治疗,针刺组采用传统针刺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变化,以及面神经的运动传导潜伏期、神经运动传导波幅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针刺组为8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针刺组。得气率治疗组为90.0%,针刺组为5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得气率明显优于针刺组。治疗后2组面神经传导潜伏期均明显缩短,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针刺组(P〈0.05)。治疗后2组面神经传导波幅均扩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针刺组(P〈0.05)。结论:循经与局部三线取穴法治疗周围性面瘫颇为有效,较传统针刺法有恢复快、疗效确切的特点,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头项部取穴针刺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头项部取穴针刺治疗。结果:临床愈显率治疗组为81.5%,对照组为58.4%,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2%,对照组为70.8%,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头项部取穴针刺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矫正穴为主加穴位注射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探索治疗面神经麻痹的最佳针灸治疗方法。方法:将119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采用电针矫正穴为主加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59例,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每天治疗1次,7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2d,最长治疗6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愈显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治疗14天后,治疗组、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78.3%和49.2%;21天治疗组、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88.3%和.6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电针矫正穴为主加穴位注射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好,疗程短。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13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8例,对照组为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_Lj6合推拿治疗。观察2组治疗2疗程及3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疗程后痊愈率治疗组为54.4%。对照组为33.8%,2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3疗程后痊愈率治疗组为80.9%,对照组为52.9%,2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采用针刺配合按摩有助于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6.
针刺补法治疗贝尔麻痹恢复期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顺  胡海超  王东升 《中国针灸》2008,28(2):111-113
目的:观察针刺补法治疗贝尔麻痹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手法组(80例)、非手法组(80例)。2组取穴相同,手法组运用提插捻转补法,非手法组不用针刺手法。观察2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麻痹指数、麻痹程度及面神经肌电图的变化。结果:针刺补法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麻痹指数、麻痹程度和面神经肌电图最大波幅值。手法组愈显率为91.3%,非手法组为75.0%,2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补法能提高治疗贝尔麻痹恢复期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不同循经取穴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文  王迪华  秧荣昆  周红 《中国针灸》2005,25(9):616-618
目的:比较不同针刺取穴方法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1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根据阳性反应部位结合神经走行解剖特点取穴;对照组40例,采用中医传统循经取穴方法.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6%,愈显率90.3%;对照组有效率75.0%,愈显率60.0%.两组间有效率、愈显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治愈者所需疗次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将临床检查的阳性发现与神经走行解剖特点结合取穴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疗效优于中医传统循经取穴.  相似文献   

8.
不同取穴治疗肩周炎疗效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晓虎  谢昆  谢晓焜 《中国针灸》2003,23(11):656-658
目的 :探讨治疗肩周炎的不同取穴方法。方法 :治疗组 50例 ,通过动诊结合局部组织解剖与病灶特点取穴 ;对照组 41例 ,采用传统循经取穴的方法。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 66 0 % ,愈显率90 0 % ;对照组治愈率 34 1 % ,愈显率 73 1 %。两组治愈率及治愈者所需疗次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 ,愈显率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结论 :动诊及局部组织解剖特点相结合的取穴方法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午流注取穴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子午流注取穴组(简称观察组)75例和常规针刺治疗组(简称对照组)71例。常规针刺组按中医辨证与循经取穴,取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环跳、委中、阳陵泉、昆仑等穴,子午流注组在常规针刺组取穴的基础上加子午流注取穴。观察两组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1疗程后子午流注组愈显率为90.67%,常规针刺组为69.0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局部加循经远道取穴与单纯局部取穴对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15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A、B两组,A组78例采用局部加循经远道取穴针刺治疗;B组72例,单纯局部取穴针刺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A、B两组治疗后Sunnybrook面瘫评定系统(SFGS)评分均有明显的改善(P<0.01),但A组比B组更优(P<0.05);治愈率A组为84.6%,B组为62.5%.结论:局部加分部循经远道取穴和单纯局部取穴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均有肯定的效果,但前者的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11.
分组取穴、交替针刺并电针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寻治疗面神经炎更有效的方法。方法:将12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1组、对照组2组各40例。取穴分为2组,治疗组交替针刺并电针2组腧穴,对照1组交替针刺2组腧穴,对照2组每天针刺2组腧穴。观察3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痊愈率为70.0%;对照1组总有效率为90.0%,痊愈率为40.0%;对照2组总有效率为87.5%,痊愈率为42.5%。经Ridit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1、2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1、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分组取穴、交替针刺并电针是一种更有效的面神经炎疗法。  相似文献   

12.
将102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58例辩证分为风寒痹阻、肝胆湿热、肝肾阴虚3型,分别取穴针刺治疗,对照组44例施以神灯治疗仪照射,均为每日1次,每次30min,7d为1个疗程,3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2组治愈率、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明显为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远道取穴结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疼痛疗效。方法:将9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针灸远道取穴的方法,并配合腰部超短波治疗。对照组局部常规取穴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及疗效差异。结果:1疗程8天,治疗2疗程后,治疗组显效35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08%(95%CI=86.05%~99.49%);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8.26%(95%CI=66.34%-90.18%);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2.0000,P=0.045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下降分数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远道取穴结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局部常规取穴针刺治疗,其收益为OR=0.15(95%CI=0.03~0.71)。NNT=6(95%CI=3.23~21.28)。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曲衍海动态取穴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以一侧或两侧头部疼痛为主症的病人94例,采用PEMS3.1统计软件随机单盲分组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67例,对照组27例。对照组以常规分寸取穴法,取病侧风池、率谷、太阳、足临泣、侠溪穴施针刺治疗;研究组采用曲氏动态取穴法,循经按压病侧风池、率谷、太阳、足临泣、侠溪穴区压痛敏感点施针刺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次40分钟,中间每10分钟行针1次,观察治疗7天,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67.2%和44.4%,愈显率分别为92.5%和70.4%.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衍海动态取穴法对偏共痛治疗效巢垂为显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配合针灸疗法对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3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针刺治疗的同时进行面部微波治疗,对照组仅针刺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0.2%,对照组愈显率为71.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低功率微波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6.
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  刘雅静 《新中医》2007,39(5):51-52
目的:观察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面部穴位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对5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采用经筋刺法治疗(主穴:阳白、颧髂、颊车),每天针刺1次,30天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及治疗1疗程后进行面部穴位(阳白、颧髂、颊车)微循环参数的检测。结果:总有效率为100%,愈显率为92%;阳白、颊车穴微循环血流量、血流速度及血细胞浓度相对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颧谬穴微循环血流量、血流速度、血细胞浓度相对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局部微循环损伤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午流注取穴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子午流注取穴组(观察组)75例和常规针刺治疗组(对照组)71例。对照组按中医辨证与循经取穴,取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环跳、委中、阳陵泉、昆仑等穴,观察组在常规针刺组取穴的基础上加子午流注取穴。观察两组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两个疗程后子午流注组愈显率为90.67%,常规针刺组为69.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  相似文献   

18.
循经取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照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唐华生 《中国针灸》2008,28(8):582-584
目的:比较循经针刺与常规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循经针刺组(治疗组)85例、常规针刺组(对照组)80例.分别按胆经、膀胱经分型循经取穴与常规取穴法进行对照治疗,共治4个疗程,疗程结束及半年后随访观察其疗效及复发率差异.结果:治疗组愈显率、复发率分别为88.2%、24.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5%、41.4%,其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循经取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远期疗效均显著优于常规取穴.  相似文献   

19.
辨经取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辨经取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60例,进行疗效分析。辨经取穴组为根据病变累及的经络采用相应的穴位及手法,各经主穴分别为手三里、天宗、消泺、极泉、天柱,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结果,辨经取穴组痊愈率为58.9%,对照组为36.2%,而且辨经组痊愈所用时间也比对照组短,两组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辨经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而且疗程缩短。  相似文献   

20.
曲衍海动态取穴法治疗胃脘痛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曲衍海动态取穴法对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以胃脘部痛为主症的病人70例,采用PEMS3.1统计软件随机单盲分组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寸取穴法,直接取双侧足三里和中脘穴针刺。研究组采用曲衍海动态取穴法,即分别在足三里穴及其上下(约2寸范围)循足阳明经、在中脘穴及其周围(胃脘区)取压痛最敏感点针刺。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次30 m in,中间行针2次,观察治疗7天,比较两组取穴方法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91.4%和57.1%,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衍海动态取穴法对胃脘痛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