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8篇
  1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新姣  杨智慧 《现代医院》2013,13(3):111-112
目的分析和研究安全文化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妇产科住院患者105例为观察组,选取2010年3月~2011年2月妇产科住院患者105例做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差错发生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质量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安全文化理念应用于妇产科护理管理之中,使护理质量得到了有效地提高,增加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升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融洽了护患间的关系,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应该在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无张力修补术与传统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疝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腹股沟疝患者80例,其中传统组35例患者采用传统修补术;无张力组45例患者采用无张力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恢复正常生活时间,观察术后患者疼痛情况;术后随访3年,记录第1、2、3年间复发病例,对比两组患者总复发率。结果:无张力组术后疼痛总有效率为97.8%,传统组仅为80.0%;无张力组平均手术时间(50.3±3.1)min、平均住院时间(5.2±0.4)d、平均恢复正常生活时间(11.3±3.2)d,以上时间均低于传统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传统组总复发病例6例(17.1%),无张力组总复发病例3例(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修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在腹股沟疝手术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肺癌患者的患癌心路历程,探索心理韧性的形成过程。方法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4名肺癌患者进行深度访谈,用Colaizzi分析程序法分析心理韧性的形成过程及特点。结果心理韧性的形成过程包括3个时期:负性期、成长期、转化期;6个特征表现:无力感、希望、建立生活目标、降低期望、接受现实、正性变化。结论负性期、成长期、转化期具有相互转变,相互促进的特性;希望是负性期过渡到成长期的切入点,建立生活目标维持心理韧性不断向前发展,降低期望抵抗成长期逆向转变为负性期,接受现实是成长期的最终发展目标,正性变化则是心理韧性的最终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本院麻醉科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简称麻、精一药品)管理模式进行改进,优选出规范而又适合本院麻醉科实际工作的管理模式.方法 就本院麻醉科麻、精一药品的现行管理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型,优选出改进方案.结果 用新的管理模式对麻醉科麻、精一药品进行管理,比原有的管理模式更有条理,更规范,使麻醉科的专管护师更主动、清晰、准确、规范地管理好麻、精一药品.结论 用新的管理模式替代原有的管理模式,规范了麻醉科麻、精一药品的管理,堵塞了麻、精一药品使用的漏洞;提高了专管护师及中心药房专管药师的工作效率;提高本院中心药房及麻醉科的药品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赵倩倩  杨智慧  米雪  张立力 《重庆医学》2017,(30):4310-4312
2015年中国有429.2万例新发肿瘤病例和281.4万例死亡病例,其中肺癌是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也是死因之首[1].众多研究表明,肺癌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应激反应和明显的负性影响[2].而积极心理学则认为,部分患者通过调动内外资源能够在患癌事件中逐渐寻找平衡点并积极应对,这种特质被称为心理韧性,或者是个体面对压力和挫折时的"反弹能力",并定义为个体面对逆境、创伤等负性事件时,通过激发潜在认知、心理特质,运用内外资源进行积极修补,不断调适,以达到正向适应的能力、历程或结果[3].已有研究表明,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影响癌症患者的心理韧性水平[4].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可以验证并清晰呈现以上因素与心理韧性的影响关系[5].本研究对肺癌患者心理韧性及相关因素进行现况调查,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图,具体描述变量间的效应关系,为心理韧性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电穿孔介导的基因治疗对下领骨牵引成骨过程中早期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3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质粒+电穿孔组(A组),质粒组(B组),生理盐水+电穿孔组(C组),空白对照组(D组).各组动物分别于注射后1、3、7、14 d处死,取牵引区组织进行组织学检查、电镜观察、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微血管密度检测.结果 A、B组血管内皮细胞呈增殖活跃状态;C、D组多数血管内皮细胞部分呈现退变及凋亡早期改变.免疫组化染色发现,转染后第1天血管壁内皮细胞浆CD34表达较弱;第3、7、14天,牵引区肉芽组织血管内皮细胞均出现CD34阳性表达.A组CD34阳性表达较B组强,A、B组的CD34表达持续阳性且呈上升趋势;C、D组表达最弱,CD34阳性表达维持在第1天水平上平稳波动.结论 电穿孔介导的pIRES-hVEGF165-EGFP重组质粒体内转染能够促进牵引区早期微血管的生成,使局部血管增生、渗入,增加骨断端的血流量.对调节和促进骨的生长和修复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在相同麻醉深度下不同全麻对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病人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的病人90例,年龄40~64岁,体重50~85 kg,性别不限,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分层随机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n=30):全凭静脉麻醉组(Ⅰ组)、吸入全麻组(Ⅱ组)和静吸复合全麻组(Ⅲ组).Ⅰ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舒芬太尼和维库溴铵,TCI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麻醉诱导;TCI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维持麻醉.Ⅱ组吸入七氟醚麻醉诱导,吸人七氟醚,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维持麻醉.Ⅲ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舒芬太尼和维库溴铵,TCI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麻醉诱导,TCI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吸入七氟醚,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维持麻醉.术中采用Narcotrend指数监测麻醉深度,维持Narcotrend指数37 ~ 64.于麻醉诱导前30min(T0)、切皮后2 h(T1)、术毕(T2)和术后24 h(T3)时采外周静脉血样,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T淋巴亚群CD3+、CD4+、CD8+和NK细胞的水平,计算CD4+/CD8+.结果 与T0时比较,Ⅱ组T2时CD3+、CD4+、CD4+/CD8+和NK细胞水平降低,Ⅲ组T2时NK细胞水平降低(P<0.05);与Ⅰ组比较,T2时Ⅱ组CD3+、CD4+、CD4+/CD8+和NK细胞水平降低,Ⅲ组NK细胞水平降低(P<0.05);与Ⅲ组比较,T2时Ⅱ组CD3+和CD4+水平降低(P<0.05).结论 与吸入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比较,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舒芬太尼和维库溴铵,TCI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麻醉诱导,TCI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维持麻醉对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病人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程度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对芙唑嗪(Alf)和多沙唑嗪(Dox)降尿道反压的选择性作用。方法 电刺激麻醉猫腹下神经以长高尿道压,比较十二指肠和静脉两种途径给药时,Alf和Dox降低平均动脉血压(MBP)及尿道压(UP)的作用。结果:相同电刺激条件(10Hz,25V)Alf肠道给药与静脉给经时ED20(BP)/ED50(UP)比值为10.9:4.3;Dox两种给药途径的比值为3.1:2.1,Alf十二指肠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对阿芙唑嗪(Alf)和多沙唑嗪(Dox)降尿道压的选择性作用,方法:电刺激麻醉猫腹下神经以升高尿道压。比较十二指肠和静脉两种途径给药时,Alf和Dox降低平均动脉血压(MBP)及尿道压(UP)的作用,结果:相同电刺激条件下(10 Hz,25 V),Alf肠道给药与静脉给药时ED_(20)(BP))/ED_(50)(UP))比值为10.9:4.3;Dox两种给药途径的比值为3.1:2.1,Alf十二指肠给药降尿道压作用的选择性优于静脉给药,Dox两种给药途径的作用无显著性差异,结论:Alf胃肠道给药时,选择性降低电刺激诱发的尿道压升高,而Dox无此特点,Alf对尿道的选择性作用与药物生物利用度和生物转化的种属差异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