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局部取穴与循经取穴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7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45例采用局部取穴针刺治疗;对照组133例采用循经取穴针刺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愈显率与疗程的关系。结果:愈显率治疗组为88.3%,对照组为64.7%,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愈显率在第1疗程治疗组为55.9%,对照组为16.5%,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局部取穴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明显优于循经远部取穴,且疗程短。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剌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口服弥可保组40例应用激素、扩血管药等基础治疗,并口服弥可保。急性期针刺组40例 ,在口服弥可保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非急性期针刺组则在发病l周后才进行针刺,余治疗与急性期针刺组相同。观察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症状评分与肌电图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急性期针刺组为97.5%,非急性期针刺组为95.0%,口服弥可保组为65.0%,急性期针刺纽和非急性期针刺组分别与口服弥可保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疗效均优于口服弥可保组。3组治疗后肌电图潜伏期波幅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急性期针刺组和非急性期针刺组治疗后潜伏期波幅分别与口服弥可保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可以改善面瘫症状,同时改善面神经电生理的病理变化;急性期针刺治疗与非急性期针刺治疗均可以改善面神经的电传导速度,改善肌电图的各项病理变化,两者临床疗效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循经与局部三线法取穴治疗复杂性面瘫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循经与局部三线法取穴治疗90例复杂性面瘫,采用肌电图、临床疗效判定标准等指标与传统针法组、西药组进行临床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急性复杂性面瘫疗效优于对照组,能够缩短面神经运动传导潜伏期,提高神经运动电位波幅,降低面肌正锐波和纤微波出现率.  相似文献   

4.
任玉娟 《陕西中医》2006,27(4):480-481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法配合针刺治疗面瘫的疗效。方法:99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疗法,同时急性期在耳后采用刺络拔罐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第1疗程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本方法能明显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使局部水肿炎症很快消退,减轻面神经损害程度,利于面神经修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用多种方法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30例治疗组使用针刺、火罐、TDP、牵引、和腰部功能锻炼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并与30例单纯针刺组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愈显率86%,总有效率96%。针刺组愈显率62%,总有效率88%。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选穴上采用循经取穴的方法,针刺手法上强调“得气”。结论:多种方法相结合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单纯针刺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平衡阴阳针刺法对周围性面瘫后期的治疗效果。方法 99例周围性面瘫病程在30日以上的中、重度患者随机分为平衡阴阳针刺组35例,常规针刺组32例和西药组32例。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的面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各组治疗后的疗效分析。结果 各组治疗后面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0.001),平衡阴阳针刺组、常规针刺组和西药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93.8%和71.9%。平衡阴阳针刺组与常规针刺组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常规针刺组与西药组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平衡阴阳针刺组与西药组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平衡阴阳针刺法对治疗周围性面瘫后期的患者确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与方法对比观察运用针刺行气通督法和传统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结果行气通督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7%,传统取穴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1%,经统计学处理,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行气通督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较对照组传统治疗方法优。尤其对顽固性面瘫效果佳,说明用本法治疗可明显缩短顽固性面瘫疗程,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面瘫I号方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山东省交通医院就诊的周围性面瘫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l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20min/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面瘫I号方,100mL/次,早、晚2次服用。两组均持续治疗3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瞬目反射R1波潜伏期和面神经电图复合动作电位波幅损失百分比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16%、84.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瞬目反射R1波潜伏期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R1波潜伏期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支配眼轮匝肌、鼻肌以及口轮匝肌的神经波幅损失百分比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支配眼轮匝肌和鼻肌的波幅损失百分比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鼻肌、口轮匝肌的神经波幅损失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瘫I号方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面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虚实辨证针刺法与常规循经剌法治疗软组织损伤的疗效差异。方法:将380例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辨证组(200例,虚实辨证刺法)与循经组(180例,循经取穴刺法),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辨证组的痊愈率为86%,循经组为31.1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从痊愈好转病例的总平均治疗时间比较,辨证组为8.8d,循经组为15.5d,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辨证组明显优于循经组。结论:治疗软组织损伤,虚实辨证针刺法优于常规循经刺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虚实辨证针刺法与常规循经刺法治疗软组织损伤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380例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辨证组(200例,虚实辨证刺法)与循经组(180例,循经取穴刺法),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辨证组的痊愈率为86%,循经组为31.1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从痊愈好转病例的总平均治疗时间比较,辨证组为8.8d,循经组为15.d,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辨证组明显优于循经组。结论 治疗软组织损伤,虚实辨证针刺法优于常规循经刺法。  相似文献   

11.
张伟  曹莲瑛  陈晞 《新中医》2013,45(12):136-138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熏蒸法治疗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中药熏蒸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2组均每天治疗1次,治疗5次为l疗程,疗程间间隔2天,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House—Bracknl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间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2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中药熏蒸法治疗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疗效良好,优于单纯针刺治疗。针刺配合中药熏蒸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是一种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和对比周围性面瘫面部针刺、面部针刺配合循经针刺、面部针刺配合循经手法拍打的临床疗效。方法 23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三组,采用面部针刺、面部针刺配合循经针刺、面部针刺配合循经手法拍打进行治疗。结果 面部针刺配合循经针刺、面部针刺配合循经手法拍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面部针刺配合循经针刺、面部针刺配合循经手法拍打两组与单纯面部针刺组疗效有显著相差异(P〈0.05)。结论 面部针刺配合循经针刺、面部针刺配合循经手法拍打较单纯面部针刺组疗效好,疗程短,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阳明经不同组穴配方针刺治疗对变应性鼻炎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分为六组,每组20例,分别采用局部取穴或者局部加循经取穴治疗。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及血清SP含量。结果六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P含量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迎香和合谷穴的B1组和针刺迎香和足三里穴的B3组症状体征积分和血清SP含量下降明显,与其他四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阳明经不同组穴配方对变应性鼻炎不同症状产生效应:针刺迎香、合谷、足三里组能较快地缓解变应性鼻炎症候,可调节失衡的神经递质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中渚穴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耳后疼痛的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0例,治疗组急性期采用单纯针刺双侧中渚穴:针刺组采用常规取穴:药物组急性期采用单纯口服强的松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观测即刻止痛效果,并观测各组疼痛缓解时间。结果治疗组治疗即刻、20min、1h即刻止痛疗效优于针刺组(p〈0.05)。三组疼痛缓解时间比较,治疗组7d内止痛例数明显多于针刺组、药物组(P〈0.05)。结论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针刺中渚穴对耳后疼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午流注取穴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子午流注取穴组(简称观察组)75例和常规针刺治疗组(简称对照组)71例。常规针刺组按中医辨证与循经取穴,取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环跳、委中、阳陵泉、昆仑等穴,子午流注组在常规针刺组取穴的基础上加子午流注取穴。观察两组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1疗程后子午流注组愈显率为90.67%,常规针刺组为69.0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  相似文献   

16.
针刺补法治疗贝尔麻痹恢复期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顺  胡海超  王东升 《中国针灸》2008,28(2):111-113
目的:观察针刺补法治疗贝尔麻痹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手法组(80例)、非手法组(80例)。2组取穴相同,手法组运用提插捻转补法,非手法组不用针刺手法。观察2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麻痹指数、麻痹程度及面神经肌电图的变化。结果:针刺补法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麻痹指数、麻痹程度和面神经肌电图最大波幅值。手法组愈显率为91.3%,非手法组为75.0%,2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补法能提高治疗贝尔麻痹恢复期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针刺治疗肩周炎12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何京 《中国针灸》2001,21(1):1-9
运用针刺腧穴行针之时活动肩关节治疗肩周炎,与传统的局部循经取穴针刺法进行疗效对比,其有效率分别为98.6%和95.7%,两组有效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组临床治愈率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这一结果表明治疗组对肩周炎的治疗更具有快捷而良好的疗效;此外如将这种针刺同时配合运动的方法进一步引申拓展也可用于治疗其他一些运动系疾病。  相似文献   

18.
运用针刺配合闪罐治疗面瘫45例,并与单纯使用针刺38例对比,结果显示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针刺配合闪罐治疗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居髎穴治疗腕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9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观察组33例,采用针刺居髂穴治疗;对照1组33例,采用针刺三阴交穴治疗;对照2组33例,采用局部敷贴治疗。治疗结束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9%,优于对照1组的84.8%(P〈0.05),优于对照2组的75.8%(P〈0.05)。结论:相对针刺三阴交穴,特别是外敷治疗来说,针刺居髎穴治疗腕关节扭伤有其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20.
陈越峰  茅敏  李运 《新中医》2009,(3):89-90
目的:观察针刺颈3~5夹脊穴配合氯丙嗪肌肉注射治疗中枢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颈3~5夹脊穴并予氯丙嗪肌注治疗,对照组采用氯丙嗪肌注治疗。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67.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平均治愈时间治疗组为(3.1±1.2)天,对照组为(4.6±1.7)天,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颈3—5夹脊穴配合氯丙嗪肌注治疗中枢性呃逆,疗效优于单用氯丙嗪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