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展筋乳剂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优选展筋乳剂提取工艺。方法 :考察提取时间对挥发油提取得率的影响 ;采用正交试验 ,以浸膏得率和三七总皂苷含量考察醇提工艺条件。结果 :当归、乳香、没药 3味药物水提 3h可使挥发油馏出 95 % ;三七、伸筋草、秦艽 3味药物用乙醇提取 ,乙醇浓度 (A)、提取次数 (B)、提取时间 (C)、乙醇用量 (D) 4因素中 ,A,B对浸膏得率有显著性影响 ,对提取液中三七总皂苷含量均无显著性影响。乙醇提取最佳工艺为药材用 5倍量 6 0 %乙醇提取 3次 ,每次 1h。 3批验证结果浸膏得率 2 6 .5 % ,三七总皂苷含量 17.2 8mg·g-1。结论 :上述实验结果可为展筋乳剂提取工艺的确定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苗坤宏  李佳璇  崔彭帝  薛启隆  于洋  李正 《中草药》2022,53(18):5636-5648
目的 研究通过流程模拟和过程控制技术优化中药溶媒回收工艺控制结构,建立中药生产过程溶媒回收工艺动态控制方法。方法 针对中药溶媒回收过程中乙醇和水2组分的精馏工艺,在流程模拟平台分别建立添加再沸器热负荷与进料流量比值(QReb/F)控制结构的控制系统以及回流物流量与进料流量成固定比值(固定R/F)控制结构的控制系统。通过考察系统在受扰动条件下运行状态的变化过程,分析了这2种控制结构对于中药溶媒回收工艺运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在进料流量以及进料组分的干扰下,QReb/F控制结构优于固定R/F控制结构,其减少了系统回复正常工艺状态的过渡时间,更好地保证了塔顶乙醇的回收率。结论 通过对不同设备尺寸模拟系统控制效果的对比,发现所建立的QReb/F控制结构具有较强的普适性。进一步说明了QReb/F控制结构在中药蒸汽机械再压缩(mechanical vapor recompression,MVR)浓缩工艺控制过程中可以通过增强测控参数关联性,降低控制响应迟滞,减少成本损失和能量浪费,为中药生产自动化控制升级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杜小莉  叶敏  王强  朱珠 《中国药学杂志》2008,43(14):1095-1099
 目的建立甲氨蝶呤(MTX)在肿瘤病人静脉输注的群体药动学(PPK)模型,并考察模型的预测能力。方法收集61名接受MTX静脉输注的肿瘤病人的血清MTX浓度276个,利用PPK软件PKBugs,定量分析体重(WT)、身高(HT)、年龄(Age)、体表面积(BSA)、血清肌酐浓度(Scr)和肌酐清除率(CLcr)对PK参数的影响,并计算清除率(CL)、室间清除率(Q)、中央分布容积(V1)和外周分布容积(V2)。采用浓度预测误差为指标,评估PPK模型对验证组26名病人45个血清MTX浓度预测的准确性和精密度。结果MTX在肿瘤病人静脉输注的体内过程符合1级消除2室开放模型。PPK模型为:LnCL=1.98+0.0096×(WT-67.8)-0.72×(Scr-1.04),LnQ=-1.39,LnV1=3.41,LnV2= 1.93-0.013×(Age-42.4)。CL,Q,V1V2及其个体间变异系数分别为(7.84±2.42)L·h-1(37%),(0.36±0.40) L·h-1(129%)、(31.46±11.03)L(51%)和(10.53±12.53)L(115%)。模型预测偏差为0.097 mg·L-1,精密度为0.23 mg·L-1,相对误差为136%;预测浓度与观察浓度的配对t检验P值为0.10,无显著差异。结论此PPK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描述MTX在肿瘤病人静脉输注的PPK特征,其预测能力尚待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4.
<正>中药方剂用药精当,配伍严谨,但由于其成分复杂、治疗靶点众多,不易切入,研究难度大,而药对作为复方的组成核心,同时也是一个好的切入点。药对是一种临床上常用并且固定的中药配伍形式,也是用于方剂的最小组方单位,同时也是联系方与单味药的基础,其可以增强药物组合功效,起到协同作用;也可以相互纠正其偏性,起到拮抗作用。因此,临床用药过程中药的配伍主要基于“同气相求、相辅相成、相反相成、相制为用”的用药规律,同时药对配伍后,它的功效不是相加减,而是在配伍过程中发生了复杂变化,进而药对的疗效较之用单味药能够成倍提高,其使用法则包含着深奥的中医理论,在中医方剂配伍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叶利明  马涛  陈聪  陈玉 《中国药学杂志》2005,40(22):1737-1740
 目的建立对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某些药动学和药效学性质具有预测和解释能力的“定量保留-活性关系”(QRAR)模型。方法用Brij35的浓度为0.02mol·L-1胶束液相色谱对几种非甾体类抗炎药进行分析测定,根据实验所得的化合物的容量因子(logk)与文献所报道辛醇-水的分配系数的对数值(logP)、半数抑制浓度(IC50)、清除率(CL)、半衰期(t1/2)以及分布容积(Vd)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所建立的logP,CL,Vd的模型在置信度为95%的水平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拟合模型预测能力较优;而t1/2,IC50在置信度为95%的水平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拟合模型预测能力较差。结论使用表面活性剂Brij35的胶束色谱得到的化合物的保留能预测非甾体类抗炎药的药动学和药效学参数,QRAR模型是一种有效的预测新化合物药动学和药效学参数的体外模型。  相似文献   

6.
多指标正交试验优选酸枣仁最佳提取工艺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分别以酸枣仁中总皂苷量、酸枣仁皂苷A,B总量、总黄酮量为检测指标对酸枣仁进行提取工艺优选。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正交试验中以乙醇含量(A)、提取次数(B)、提取时间(C)、溶剂用量(D)4个因素,每个因素选取3个水平进行试验。结果:因素A,B对检测指标均有显著性影响,因素C,D为不显著因素,可结合生产实际进行选择。结论:以60%乙醇,8倍量提取3次,每次1.5h为最佳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7.
李玲玲  汪晶  崔瑛  温瀑  管俊  杨淑  马开 《中国中药杂志》2016,41(10):1933-1939
实验建立与桑寄生功效相对应的佐剂型关节炎模型,观察其祛风湿功效物质及其在大鼠体内分布与归经的关系。通过左后足注射弗氏完全佐剂(0.1 mL),8 d后阴性、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给予雷公藤多苷混悬液(10 mg·kg-1),桑寄生高、中、低剂量组给予桑寄生高(10 g·kg-1)、中(5 g·kg-1)、低(2.5 g·kg-1)剂量水煎液,连续给药21 d。造模第9天起,每7 d测1次大鼠左后足踝关节直径,给药第22天桑寄生高剂量组部分大鼠于不同时间点摘眼球取血,处死,并取心、肝、脾、肺、肾、胃、大肠、小肠、脑组织,其余大鼠均在给药30 min后摘眼球取血,取左后足踝关节,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HPLC检测高剂量组大鼠各组织中芦丁、萹蓄苷、槲皮苷的含量,DAS 2.0分析相关药动学参数。结果表明,桑寄生水煎液能明显改善佐剂型关节炎模型大鼠足肿胀状况,且能降低大鼠血清中IL-1β,TNF-α含量。大鼠体内功效物质分析结果显示芦丁仅在胃中有少量分布,萹蓄苷在组织中AUC0-t为胃>小肠>肾,体内维持时间为肾=胃>小肠>肺>心;槲皮苷在组织中AUC0-t为胃>肾>肝>心>肺>脾>小肠>脑>大肠>血清,体内维持时间为肾=肝=小肠=脑=肺=脾=心=胃>大肠>血清。由此得出,桑寄生水煎液可有效治疗佐剂关节炎模型大鼠。萹蓄苷、槲皮苷为桑寄生祛风湿功效的重要物质。萹蓄苷、槲皮苷在大鼠体内分布与桑寄生归肾、肝经的传统认识一致。  相似文献   

8.
小茴香挥发油的成分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密新  汪伟 《中草药》1997,28(1):14-14,46
小茴香Foeniculu vulgare Mill.为伞形科植物茵香的干燥成熟果实,不仅是一种调味品,而且是传统中药。具有散寒温肾,理气和胃等功效。  相似文献   

9.
小茴香挥发油的成分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密新  汪伟 《中草药》1997,(1):14-14,46
小茴香Foeniculu vulgare Mill.为伞形科植物茵香的干燥成熟果实,不仅是一种调味品,而且是传统中药。具有散寒温肾,理气和胃等功效。  相似文献   

10.
季霄  吴士龙  贾天柱  郭正红  高慧媛 《中草药》2014,45(23):3367-3372
目的 对生品肉豆蔻Myristicae Semen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制备型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结合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肉豆蔻75%醇提物的醋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香草酸(1)、紫铆因(2)、(2R)-3-(3', 4', 5'-三甲氧基苯基)-1, 2-丙二醇(3)、硫磺菊素(4)、3-甲氧基-4, 5-亚甲二氧基肉桂酸(5)、7, 3', 4'-三羟基黄酮(6)、7-羟基色原酮(7)、verrucosin(8)、(+)-赤-(7S, 8R)-Δ8'-7-羟基-3, 4, 3', 5'-四甲氧基-8-氧代-4'-新木脂素(9)、(-)-赤-(7R, 8S)-Δ8'-7-乙酰基-3, 4, 3', 5'-四甲氧基-8-氧代-4'-新木脂素(10)、nectandrin B(11)、(-)-(7S, 7'R, 8S, 8'R)-4, 4'-二羟基-3, 5, 3'-三甲氧基-7, 7'-环氧木脂素(12)、fragransin B3(13)、fragransin B1(14)、(-)-enantiomer(15)、(-)-赤-(7R, 8S)-Δ8'-7-羟基-3, 4, 5, 3', 5'-五甲氧基-8-氧代-4'-新木脂素(16)、(+)-赤-(7S, 8R)-Δ8'-7, 4-二羟基-3, 5, 3', 5'-四甲氧基-8-氧代-4'-新木脂素(17)、(+)-5-甲氧基脱氢二异丁香酚(18).结论 化合物247为从肉豆蔻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1为从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设计一种中药社团发现算法。方法 将中医处方转化为矩阵数据,通过矩阵运算找出不同中药之间的关联度,以中药为节点、关联度为边,构造关联网络,采用分裂的层次聚类方法对关联网络进行社团划分,建立中药社团发现算法HCD。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将HCD与经典的社团发现算法GN进行比较,分别对970诊次结肠癌病案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分析结果差异。结果 HCD能够较好地划分中药社团,划分结果符合中医理论,划分效果优于GN算法。结论 将关联网络和层次聚类相结合构造的中药社团发现算法HCD能够有效划分中药社团,其可以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数据挖掘中,为名老中医诊疗挖掘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检索并纳入1995—2016年发表的治疗糖尿病相关文献755篇,涉及中药处方755首,单味中药367味,共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有效例数为33 330例,探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用药规律。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和Clementine 12.0软件,分析与比较各病症类型的单味中药使用频次、功效和组方配伍规律。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治疗病症类型排名前4位的分别是糖尿病、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分别占总有效病例数的31.62%、29.82%、8.87%和6.47%。进一步对治疗排名前4位的病症进行分析,发现治疗糖尿病的常用单味药为黄芪、山药、地黄、天花粉和麦冬等,常用中药类别依次为补虚药、清热药和活血化瘀药;治疗糖尿病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常用单味药为黄芪、当归、川芎、丹参和桂枝等,常用中药类别依次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和清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常用单味药为黄芪、山药、丹参、茯苓和山茱萸等,常用中药类别依次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和利水渗湿药;治疗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常用单味药为黄芪、丹参、当归、红花和川芎等,常用中药类别为活血化瘀药、补虚药和清热药。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用药规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均以补虚药为主,兼以活血化瘀、清热和利水渗湿药等,但具体用药侧重点不同,糖尿病和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侧重补虚药,兼以活血化瘀药和清热药的使用,糖尿病肾病侧重于补虚药,兼以活血化瘀药和利水渗湿药的使用,而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侧重于活血化瘀药和补虚药并重,兼以清热药使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复杂网络分析回顾性研究艾滋病中医方药规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挖掘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方药配伍规律,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方药提供客观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1月—2011年4月在河南、安徽、湖北采集的2 674个中草药处方,分析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核心药物、配伍规律和常用方药特点。结果:运用多维检索查询分析得出,本次研究中治疗艾滋病的核心药物主要为白术、炙甘草、人参、大枣、甘草、黄芪、山药、党参、白扁豆等补气药物,当归、白芍、熟地黄等补血药物,茯苓、薏苡仁、砂仁、泽泻等祛湿药物;核心处方为补中益气汤、香砂六君汤、参苓白术散等加减。结论:艾滋病病机以气血两虚兼有湿立论的正确性,治疗应益气健脾祛湿。此次应用复杂网络分析法对科研病历回顾性研究探讨治疗艾滋病的中医方药规律得出结论与临床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归纳和总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用中医药方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组方规律。方法:收集CNKI中运用中医方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文献,筛选其中的方剂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建立方剂数据库,并挖掘其中的用药规律。结果:整理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方剂101首,共使用中药131种。诸方中以补气温阳、利水消肿、活血化瘀的药物使用频率最高,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药物组合是黄芪-葶苈子,出现40次,演化得到核心组合16组,新处方8首。结论:中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以温阳补气、利水消肿、活血化瘀为主,进而揭示组方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毕荣修教授门诊及病房治疗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SANFH)方剂的处方规律。方法:收集并严格筛选毕荣修教授治疗SANFH的方剂,使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进行逐一录入并进行数据处理,对筛选出的治疗SANFH的方剂,进行处方规律分析。结果:筛选出符合要求的61首治疗SANFH的处方,确定了处方中药物出现的常用药物和4味核心药物以及6首新处方等。结论:治疗SANFH应以补养肝肾、活血化瘀为主要治法,并根据不同兼证,酌情配伍具有行气止痛、益气养阴、接骨续筋等功效的药物,以达到标本同治的目的。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于分析名中医处方用药规律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能够客观全面地总结分析名中医的临证经验,对于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和总结1995—2016年中医药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症的用药规律,并根据用药规律对新方做出预测。方法:收集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CNKI)中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症有效的中医药方剂相关文献,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建立方剂数据库,对用药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筛选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症的方剂148篇,分析得到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症的32味常用药物,7种常用药对用药模式,16个新方核心组合以及8个新处方。结论:分析显示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症的药物主要以补气健脾、渗湿利水类药物为常见。通过聚类分析得到的新方,与临床上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症常用方剂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和健脾渗湿汤等有相似的治疗作用,但同时又参以理气疏肝之药物,以达到舒达肝气、健补脾胃的作用。配伍组合符合补气健脾、渗湿止泻等临床主要治疗思路,有利于指导临床实践,为临床新药的开发和利用奠定的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基于FP-Growth算法的四物汤类方配伍规律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挖掘单味药、药对之间的关联关系,分析类方和药对内部的组成关系,探讨四物汤的配伍规律。方法:收集四物汤类方3487首,针对四物汤药物配伍和药对特征,对单味药、药对之间的关联关系,分别采用频繁模式、FP-Growth算法。结果:获得置信度>0.15的四物汤配伍常用药有甘草、人参、肉桂、茯苓,常用药对有当归-甘草、川芎-甘草、地黄-甘草、芍药-甘草、人参-甘草、茯苓-甘草。结论:四物汤常用配伍主要有补益药、行气药、温里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并由此形成常用药对,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结合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方剂组方规律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使用中医药方剂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文献,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建立处方数据库,采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对药物用药规律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出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方剂82首,使用中药122味,分析得出使用高频次的药物有杜仲、熟地黄、淫羊藿、当归、骨碎补等;高频次药物组合包含熟地黄-杜仲、淫羊藿-骨碎补、淫羊藿-杜仲等;通过聚类分析得到6个新方。结论: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处方用药多归肝、肾、脾经,以补益肝肾、补血生精,健脾益气,活血化祛瘀等为治疗原则,基于熵层次聚类算法的新方组合亦以补益为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和挖掘栗锦迁教授治疗慢性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用药组方规律。方法:收集栗锦迁教授治疗慢性稳定性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有效医案55例,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采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及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对筛选出的有效处方进行分析,得出64首方剂共包含70味药物,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总和为2 094次。其中党参、黄芪、川芎、枳壳、茯苓、桔梗、山茱萸、赤芍、麦冬及五味子出现的频次最高,且分别在用量30,50,20,15,30,15,30,20,15,20 g时使用频率最高。入组方剂中,频次在50次以上的3味及4味药物的组合分别为47及22组,频次在40次以上的5,6味及7味药物组合分别有155,67,10组,频次在35次以上的8味药物组合的有18组,频次在30次以上的9味药物组合有6组。通过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演化得出核心组合7个,新处方2个。结论:栗锦迁教授辨治慢性舒张性心力衰竭总以益气温阳为纲,擅用补虚药补养心脏,配合活血、清热之品,共奏益气、养阴、行气、活血、祛痰之效。  相似文献   

20.
治疗气滞血瘀证中成药组方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治疗气滞血瘀证中成药的用药特点及组方配伍规律。收集2015年版《中国药典》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以下简称《中药成方制剂》)治疗气滞血瘀证的中成药,并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进行组方规律分析。79首中成药包括105个症状,其中痛经、胃痛、心悸、胸闷是气滞血瘀证常见症状;221味中药中,使用频率前3位的是川芎、丹参、当归,药物组合是当归-川芎、丹参-红花、川芎-红花,其中红花-川芎-赤芍-丹参-当归-香附-延胡索是核心药物组合;形成治疗气滞血瘀证的新方1个(小茴香-高良姜-丁香-当归-川芎-益母草)。综上,气滞血瘀证是以疼痛为主要症状,并可因为不同的致病因素,表现出不同的症状群;因此,在临床上治疗气滞血瘀证,以行气活血为基本治法,也注重针对不同病因予以辨证施治;同时,在组方选择中,以行气活血的中药为主,并配以温中散寒的中药,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