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评价中医禁食疗法的安全性,分析其对血压的影响。方法:禁食期间每日早上由专人负责测量并记录受试者血压,部位固定。结果:对血压正常受试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影响不大(P0.05);可以使临界高血压降至正常;对初诊高血压患者,单纯中医禁食可以使其血压得到较好控制;对于已经确诊高血压的受试者,通过中医禁食可以达到撤减药物的目的。结论:中医禁食疗法不会影响正常血压,安全性良好;对高血压患者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探讨气温、相对湿度、天气状况等气象因素对1级高血压、正常高值血压及正常血压人群血压影响的规律。[方法]同期筛选天津市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级高血压、正常高值血压及正常血压受试者各10例,每日规定时间点测量并连续记录血压1 a;同步记录血压测量期间天津市的气象数据,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级高血压组日均收缩压(SBP)、日均舒张压(DBP)和正常高值血压组日均SBP与候均温、日平均气温及相对湿度均呈负相关(r-0.5,P0.05);1级高血压组及正常高值血压组晨SBP与候平均气温、日平均气温及相对湿度负相关程度均最高(r-0.6,P0.01)。1级高血压组SBP、DBP与正常高值血压组SBP升高与雾霾相关(P0.05)、降低与雨天相关(P0.05)。[结论]气象因素对1级高血压、正常高值血压人群血压有明显影响,需加强气象因素变化时对该两组人群早晨血压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压对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影响。方法:将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高血压组168例与正常血压组144例,2组进行相同针刺及电针治疗,治疗4个疗程后对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常血压组在痊愈率优于高血压组(P〈0.05);正常血压组治愈时间明显短于高血压组(P〈0.05)。结论:高血压可影响周围性面瘫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熊Shen  李虹 《中医研究》1993,6(2):15-16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逐渐增多,中风(脑血管病)有逐年上升趋势,到本世纪末,我国将成为老龄化国家,因此对中风危险因素的认识及防治有其十分重要的意义。一、高血压是中风的首要危险因素。国内文献报道,高血压者发生中风为正常血压者发病的三倍;日本报道,脑出血患者,高血压组比正常血压组的死亡率高17倍,脑血栓形成患者高血压比正常血压高4倍。因此有效的防治高血压是减少中风发病率的关键。血压升高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眩晕,可兼有头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病24小时动态血压负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态血压在对高血压病各期评价中的意义,正确地估测病情预后。方法:通过对19例正常血压者和104例各期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并分析其昼夜及24小时血压负荷值。结果:正常血压组有一定的血压负荷值。正常血压者与各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负荷值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高血压病各期组的白天血压负荷值、夜间血压负荷值及24小时血压负荷值随病情程度依次递增。Ⅰ期组昼夜负荷差大,Ⅱ期组、Ⅲ期组昼夜负荷差减小或呈负值。结论:夜间血压负荷对区别是否存在高血压性靶器官损伤最有意义,高血压负荷值在对高血压病的综合评价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青年人群高值血压的危险因素及其应对措施。方法:2009年10月2010年8月,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及社区人户调查居民,建立档案,对1309名社区20~60岁中青年人群的调查,其中1262名完成了问卷及相关体格检查,其中男性622人(49.28%),女性640人(50.71%),筛选正常血压730人(57.84%),男性250人(40.19%),女性480人(75.00%、;高血压病人150人(11.89%),男性80人(12.86%),女性70人(10.94%);正常高值血压382(30.27%)人,男性292人(46.94%),女性90(14.06%)。分析正常血压组(130/85mmHg以下)、正常高值血压组(130~139/85~89mmHg)、高血压组三组人群高血压家庭史、饮酒史、吸烟史、空腹血糖、血脂、是否从事紧张工作等因素来探讨血压与心血管因素相关性,根据身高与体重计算BMI,所有调查人群均检查血脂、肾功能、空腹血糖,血压均测量二次取平均值,评估不良的生活方式对血压水平的影响。高血压及其分级的诊断参考北京高血压联盟研究所《中国高血压正常值伴心血管危险因素者的干预研究》操作手册推荐的标准:正常血压:SBP〈130mmHg和DBP〈85mmHg。正常高值血压:130mmHg≤SBP≤139mmHg和85mmHg≤DBP≤89mmHg;高血压: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排除慢性肾脏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病等影响血压的疾病。结果:正常高值血压组和高血压组伴随的危险因素无明显差异,但均高于正常血压组。男性伴随的危险因素高于女性,低龄高血压组家族史发病率高,除不良的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对血压有很大的影响。女性50岁后血压升高明显,说明血压受遗传和不良生活方式影响外,还受更年期内分泌激素变化的影响。结论:1262名20~60岁社区居民中高血压患病率男女性患者无明显差异,正常高值血压组男性发病率多于女性,并且随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也增加;正常高值血压组和高血压组伴随的危险因素无明显差异,但均高于正常血压组。男性伴随的危险因素高于女性,低龄高血压组家族史发病率高,除了不良的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对血压有很大的影响。女性50岁后血压升高明显,说明血压受遗传和不良生活方式影响外,还受更年期内分泌激素变化的影响(1)。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压对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影响。方法:将周围性面瘫患者中84例高血压患者与72例血压正常者进行对比,每个疗程后记录疗效,治疗4个疗程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常血压组在治愈率、好转率方面优于高血压组,疗效结果经统计学处理P<0.01,高血压组的治疗时间明显长于正常血压组(P<0.05)。结论:高血压病可影响周围性面瘫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正>血压就是从心脏送出血液时给予血管壁的压力,测量血压,可以检查出心脏及血管所承受的负担。高血压人人都知,但你不知道的是,我国每年新增高血压患者1000万,大多从正常高值"转正"而来,而这些患者此前从未检测过血压,从不知道自己的血压值。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得益于七成以上人群在家里监测血压,因而欧美地区的高血压控制率很高。由此可见,知晓与血压相关的知识非常重要。在家测血压可避免"白大衣效应"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逐渐增多,已进入老龄化国家之列,中风(脑血管病)有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对中风的防治有其特殊的意义。有许多因素可以增加脑血管病的风险,如果这些因素不加以重视,则使中风的发病率大大增加。  1.高血压是目前公认的引起中风(脑血管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国内文献报道,高血压人群为正常血压人群发病的3倍;日本报道,脑出血患者高血压组比正常血压组死亡率高17倍,脑血栓形成患者高血压组比正常血压组高4倍。且血压的高低与高血压持续的时间与中风的发生率成正比关系。如果高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将大大增加中风的发生机会,但相当…  相似文献   

10.
洪大夫信箱     
本栏目自开设以来,得到诸位专家的支持,受到读者广泛关注,对于读者的疑问,我们会在每期有针对性地予以解答。欢迎广大读者继续给本栏来信或来电,我们将竭力为您提供服务。本栏目热线:68405289本栏目邮箱:ysdsj2008b@yahoo.com.cn请问高血压患者血压降到多少才算正常?北京李媛媛答:治疗高血压不能以简单的降压数值为标准,重要的是预防和控制器官的损害。美国关于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六次报告认为:血压最佳标准是<120/80mmHg;正常血压标准是<130/85mmHg;血压的正常高限是130~139/85~89mmHg;糖尿病病人的舒张压高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社区居民高血压病患者知晓率,通过远程血压监测和中医传统调理治疗,旨在及时发现高血压病患者和减少血压升高所造成的危害。方法:随机选择152例,年龄50~60岁,平均年龄(54.2±5.3)岁,既往无高血压病史及冠心病史,每例进行1周的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本组研究中对152例研究对象均实施1周的连续血压监测,发现高血压病患者总计93例(93/152,61.18%),其中单纯性收缩压增高患者47例(47/152,30.92%),1级高血压病患者32例(32/152,21.05%),2级高血压病患者14例(14/152,9.21%);发现血压异常后,通过网络视频、音频联系患者询问病史、诊脉等了解病情,及时指导生活方式、传统中医调理方法进行治疗,单纯性收缩压组血压恢复正常为47例(47/47,100%),1级高血压组血压恢复正常为29例(29/32,90.62%),2级高血压组血压恢复正常为10例(10/14,71.42%),总计血压转正常为86例(86/93,92.47%);血压升高各组治疗前后收缩压比较均呈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①在无高血压病病史的社区居民中通过远程血压监测可以发现高血压病患者;②通过及时的指导生活方式、传统中医调理方法进行治疗,有明显的降压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探索季节及节气变化对1级高血压、正常高值血压及正常血压受试者血压的影响规律。[方法]同期筛选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级高血压、正常高值血压及正常血压受试者各10例,记录全年血压数据,按季节、节气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季节变化对血压的影响:1级高血压组冬季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均较秋季升高(P0.05),春季均较冬季下降(P0.01);夏季SBP较春季下降(P0.05),秋季较夏季升高(P0.05)。正常高值血压组冬季SBP较秋季升高(P0.01),夏季较春季下降(P0.01),夏秋季节变化不明显(P0.05)。正常血压组SBP及DBP四季间均无明显变化(P0.05)。2)节气变化对血压的影响:1级高血压组SBP在霜降至立冬、立冬至小雪、冬至至小寒、立春至雨水节气交替时波动明显(P0.05),DBP在立冬至小雪、立春至雨水节气变化时波动明显(P0.05);正常高值血压组SBP在小寒至大寒的节气变化时也有明显波动(P0.05);正常血压组SBP、DBP在各节气转化时均较平稳(P0.05)。[结论]1级高血压、正常高值血压者的血压呈现季节性变化,总体呈春降、夏低、秋平、冬高的规律;1级高血压者血压在冬、春季节变化时波动明显,特别是在立冬、小雪、小寒、雨水节气到来时要加强血压管理。  相似文献   

13.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因其作为病因易被忽视,故OSA相关性高血压患者常被漏诊而贻误治疗。采用《高血压患者睡眠呼吸暂停认知调研表》了解高血压患者对OSA的认知情况;通过分析OSA相关性高血压的隐匿性、临床特点及相关发病机制,探讨该病的降压思路。认为对此类患者在尝试生活方式调摄降压效果不佳后,应建议其暂缓选择西药直接降压,尝试优先选择中药缓解OSA症状,同时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改善通气状况,从而调节血压、恢复血压的正常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24h动态血压波动规律及范围。方法选择我院近2年收治的6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均值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各时间点上的平均SBP与DBP均高于正常老年人组。结论: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治疗中定期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及时发现具有潜在危险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对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代谢性高血压不同中医体质、血压、血脂代谢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体检中心代谢性高血压患者398例,进行体质分型,分析体质、血压、体质量指数(BMI)及血脂代谢之间的相关性,计数资料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不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χ~2检验。结果各型体质与BMI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质与收缩压呈负相关(P0.05),平和质与舒张压呈正相关(P0.05);平和质与血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均呈负相关(P0.05);舒张压与HDL之间存在负相关,湿热质、阴虚质的收缩压及舒张压与甘油三酯之间均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痰湿质和平和质可能是代谢性高血压的影响因素,甘油三酯、HDL可能是代谢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并且在湿热质、阴虚质人群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慢性病。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病的病残率和死亡率。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病人的95%。目前还没有能清除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所有降压药都只有在服药期间才有效,停药后血压又会回升。已确诊的高血压患者如果停止治疗,血压迟早会回到治疗前水平;有些病人还会出现血压迅速反跳,诱发更为严重的心脑血管疾患。因此,要对高血压治疗进行分析,在医生指导下,长期坚持服药,且勿凭自我的感觉,仅在有症状时才服药,血压降下来后随意停药。高血压的治疗不仅仅是使血压降低.更主要的是预防及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抗高血压治疗的目标是将血压降低至正常(低于140/90〉mmug)或理想水平(低于120/80mmng),单纯收缩压升高者也应将收缩压控制在140mmng以下,这样就可以较好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