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归纳总结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核酸转阴后的中医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方法]收集天津首轮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疫情全部430例感染者核酸转阴后的中医临床症状、舌象、理化检查等信息,统计在观察的第1、7、14天各临床症状、舌象因子、病位证素、病性证素的频数和频率,分析证候分布特征及变化情况,归纳核酸转阴后的核心证候,并观察应用中药清金益气颗粒治疗对证候演变的影响。[结果]在感染者核酸转阴后,咳嗽、咽部不适、咯痰等呼吸道症状仍是最主要的症状,至第14天时乏力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症状,仍有超过10%的感染者遗留呼吸道及消化系统症状;核酸转阴后最常见的病位证素为脾和肺,最常见的病性证素为气虚、热、湿、痰、阴虚,归纳核酸转阴后普遍存在的核心证候为气阴两虚,兼夹痰湿郁热;根据应用中药清金益气颗粒的情况,将感染者分为用药组(178例)和非用药组(252例),对两组各证素的转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观察到第7天时与非用药组相比,用药组的病位证素脾、肺,病性证素热、湿、痰、阴虚、气滞、血虚的频数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第14天时与非用药组比较,用药组的病位证素脾、肺,病性证素气虚、热、湿、痰、阴虚的频数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气阴两虚,余邪未尽是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核酸转阴后普遍存在的核心证候,清金益气颗粒能够显著改善其证候,在核酸转阴后及时应用可以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上海市332例轻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中医证候特征。方法 纳入2022年4月1—5日收治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的Omicron变异株的332例轻型患者,收集和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舌色、舌苔和脉象特征。结果 332例轻型感染者中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异,年龄分布10~96岁,中位数46岁。呼吸系统症状以咳嗽为主,其次为咽痛、咽干、咳白痰等。全身症状以口渴、发热、头痛、乏力、小便色黄为主。舌多淡红,其次为红;舌苔以苔黄腻为主,其次为薄黄苔。脉象以滑为主,其次为浮数脉。结论 此次上海市新冠肺炎Omicron轻型感染者病因以“湿热夹风”为主,证型以湿热侵袭证为多,其次为风热犯肺证、湿邪郁肺证和肺热阴伤证。  相似文献   

3.
摘 要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新冠病毒感染者诊疗数据的分析,比较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3 月新冠病毒感染者 临床特征,寻找新冠病毒感染者病情变化规律。方法:选采用 Python 程序设计工具,对专病数据预处理,筛选出 1668 条 有效治疗记录数据分析,采用 χ2检验比较治疗数据以寻找其差异变化,K–means 聚类模型分析,并可视化直观展示, 比较不同新冠病毒株临床表现,归纳深圳市 2022 年以来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的致病特点。结果:深圳 2022 年新冠 病毒奥密克戎 BA.2 株传播速度快,但毒性弱,重症率低,复阳人员总体病情较轻,较 2020 年经典新冠病毒株复阳率低, 但平均复阳间隔天数缩短。结论:定期采用数据挖掘手段对新冠病毒感染者诊疗数据追踪分析,可发现不同时期、不 同新冠病毒毒株感染者病情演变规律,为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此外少年感染人数及比率显著上升, 其中愈后少年复阳者大多在 1 周内二次感染,推断这段时间是易感期,要加强宣传提高安全意识,注意病毒防护。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C57BL/6小鼠对伯氏疟原虫K173(PbK173)青蒿素敏感株与抗性株的耐受性及感染过程中的血液参数、脾脏系数、脾脏结构的差异,探究疟原虫对青蒿素产生耐药性是否会加重疟疾感染。方法 PbK173青蒿素敏感株与抗性株进行平行实验,使用C57BL/6小鼠,根据体质量随机分为1个空白组、4个敏感株感染组与4个抗性株感染组,各感染组小鼠分别同时腹腔接种1×107个敏感/抗性株的感染红细胞(iRBCs),测生存期组感染后每天记录小鼠的体质量及尾静脉采血涂片计算染虫率,其他感染组分别在感染后第2、5、9天采集小鼠外周血液、脾。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液参数、脾脏系数、脾脏病理切片及脾细胞。结果 感染第1~3天,抗性株小鼠的染虫率分别为(0.4±0.0、0.8±0.1、1.9±0.4)%,一直较敏感株小鼠的染虫率(0.2±0.1、0.4±0.1、1.1±0.3)%高(P<0.01)。在感染第4天及后期,两组的染虫率逐渐接近。敏感株小鼠生存期(20.5±1.2) d较抗性株小鼠的生存期(23.3±1.4) d短(P<0.01)。感染第9天,敏感株小鼠血液中的白细胞计数(16.2±1.1×109)个/L较抗性株小鼠(10.6×109±1.8×109)个/L高(P<0.01);流式细胞仪分析染虫小鼠脾细胞发现,敏感株染虫鼠在感染第9天的CD4+/CD8+值(3.6±0.4)较抗性株(2.3±0.2)小鼠高(P<0.01)。C57BL/6染虫鼠的脾脏在感染期间会逐渐肿大,感染第9天,抗性株小鼠的脾脏系数(3.1±0.1)%较敏感株小鼠(2.7±0.2)%大(P<0.01)。C57BL/6染虫鼠感染初期,脾脏红髓发生充血肿胀;感染第9天,脾脏边缘区消失,红髓与白髓的结构被破坏。结论 不经药物治疗时,C57BL/6小鼠外周血液及脾脏的保护免疫反应对PbK173青蒿素敏感株更敏感;采用鼠-鼠间血传、青蒿素剂量递增法培育的PbK173青蒿素抗性株生长周期缩短,毒性降低。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的流行与传播,其不断的演变与变异,形成了众多变异株,其中以delta变异株对全球防疫形势造成破坏最明显.瑞丽作为我国边境城市,疫情出现反弹,Delta新冠变异株(原称B.1.617.2)具有传播力强、感染潜伏期短、致病性强、发病进程快等特点.中医药治疗delta新冠变异株具有其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潜在类别模型的分析结果,探讨不同年龄组新冠肺炎普通型确认患者的主要病因病机和证候差异。方法 对605例普通型新冠肺炎四诊数据按照老龄组和非老龄组采用多样本潜在类别分析,计算两个年龄组各类的类别概率和患者症状的条件概率。根据条件概率提取主要症状和两个年龄组各类别的共同症状和特异症状,进而分析两个年龄组各类患者的病因病机及证候。结果 根据模型分析结果,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后,老龄群体常见症状为神疲乏力、咳嗽、纳呆、发热、腻苔和咯痰,主要证型为“湿热伤肺、脾肾两虚”(51.6%);非老龄组则以发热、咳嗽、神疲乏力和咯痰为常见,主要证型为“热痰(湿)伤肺,脾虚不运”(40.0%)。结论 老龄群体感染新冠肺炎后,首先出现气虚证,病性为气虚、痰湿和热毒,病位在肺、脾、肾。而非老龄群体则以发热为主症,病性以热毒、痰湿为主,伴有气虚,病位在肺、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珠海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肺炎的临床特征和中医证候特征,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诊治策略。方法 筛选2022年1月14—25日广东省珠海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患者42例,其中接受中医治疗的37例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收集一般资料、入院症状及缓解时间、中医证候及舌象、中医治疗方案、实验室检查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7例接受中药治疗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医证候以风寒束肺(40.54%)、风热犯肺(37.84%)多见,少数是湿热蕴肺(13.51%)、寒湿郁肺(8.11%);入院时主要症状表现为咳嗽(72.97%)、咳痰(54.05%)、发热(37.84%)、鼻塞(37.84%)、流涕(32.43%)、咽痛(32.43%)、咽痒(24.32%),经中药治疗后,各症状平均缓解时间为,咳嗽(8.59±3.48)天、咳痰(6.95±2.84)天、发热(3.43±2.14)天、鼻塞(4.43±2.62)天、流涕(3.42±1.73)天、咽痛(4.92±2.50)天、咽痒(5.11±2.32)天。结论 珠海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和血燥证的肠道菌群差异。方法 采集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血燥证患者以及健康人的新鲜粪便标本各15例,提取DNA、进行宏基因组学测序,分析各组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β多样性以及菌群差异。结果 血热组、血燥组菌群的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较健康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不同证型银屑病患者的肠道菌群有其独特组成,其中门水平的Firmicutes,属水平的Prevotella、Butyricimonas等在血热组和血燥组中均减少,种水平的Clostridium bartlettii、Citrobacter freundiDialister菌属等在血热组中增多,Megamonas funiformis菌种、Cellulophaga菌属等在血燥组中增多。结论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肠道菌群较健康人群发生了紊乱,血燥证较血热证菌群紊乱更严重;采用中药调整肠道菌群可作为治疗银屑病血热证和血燥证的潜在方案。  相似文献   

9.
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制备HPLC色谱分离方法分离纯化大株红景天中的化学成分,采用有机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并以Transwell 趋化实验方法测定化合物抗肿瘤转移作用.从大株红景天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丁香酸(1),红景天苷(2),酪醇(3),scaphopetalone(4),berchemol(5),2,6-二甲氧基苯乙酮-4-O-β-D-吡喃葡萄糖苷(6),柴胡红景天氰苷素A(7),对苯乙烯基-O-β-D-木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8),对苯乙烯基-4-O-β-D-呋喃芹菜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9),丁子香基-4-O-β-呋喃芹菜糖基-(1→6)-O-β-吡喃葡萄糖苷(10).化合物 4~68~10 均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为首次从大株红景天中分离得到.抗肿瘤转移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 2, 6~8 均有明确的抗肿瘤转移活性, 其中化合物 28 的抗肿瘤转移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原穴部脉动变异(脉搏间期变异)能否反映内脏功能, 并且其反映能否显示经脉特异性。[方法]用压力传感器同时在原穴部位连续测定512个脉搏间期, 对获取的脉动变异时间序列数据进行频谱分析, 算出功率谱指标。在健康人组、浅表性胃炎组和萎缩性胃炎组进行上述的分析, 各原穴部位的指标值比较做配对t检验, 评价原穴部位之间的关系。[结果] 健康人太渊、冲阳和太冲穴的脉动变异指标, 冲阳和太冲穴的TF、LF和HF值高于太渊穴(P<0.01),但LF/HF值都低于太渊穴(P<0.01),冲阳穴和太冲穴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浅表性胃炎患者原穴部位之间的关系呈与健康人一样的趋势;但萎缩性胃炎患者, 冲阳穴的脉动变异指标值有明显的变化, 即冲阳穴值低于太冲穴值(P<0.01).[结论] 冲阳穴(胃经原穴)脉动变异能反映胃病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苍术燥性与能量代谢的相关性,分析茅苍术、北苍术的药性差异。方法 将11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11组,分别为正常组、茅苍术挥发油1~5组(S1~S5组,剂量分别为447、473、442、489、496 mg·kg-1)和北苍术挥发油1~5组(N1~N5组,剂量分别为197、118、281、222、185 mg·kg-1),给药体积均为10 mL·kg-1,灌胃给药21 d。通过比较大鼠体质量、饮水量、尿量、全血黏度及颌下腺病理组织切片评估茅苍术、北苍术对大鼠燥性效应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大鼠肾脏中水通道蛋白2(AQP2)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肝脏中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7A2(COX7A2)、琥珀酸脱氢酶复合体D亚基(SDHD)mRNA的表达量,比色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和钠离子-钾离子-三磷酸腺苷酶(Na+-K+-ATPase)的含量。应用变异系数法对茅苍术、北苍术质量进行评价,并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苍术燥性与能量代谢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茅苍术挥发油组与北苍术挥发油组大鼠饮水量、尿量增加,颌下腺腺泡萎缩;茅苍术挥发油组大鼠全血黏度显著增加(P<0.01),COX7A2、SDHD mRNA表达水平和SDH、LDH、Na+-K+-ATPase活性均显著上升(P<0.01),肾脏AQP2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北苍术挥发油组COX7A2 mRNA表达水平、SDH活性、全血黏度明显升高(P<0.05,P<0.01),肾脏AQP2表达量、SDHD mRNA表达水平、LDH和Na+-K+-ATPase活性的差异则均无统计学意义。经各指标综合评分分析,发现茅苍术挥发油对大鼠产生的燥性影响和能量代谢强于北苍术挥发油,燥性指标和能量代谢指标呈正相关。结论 两类指标均表明茅苍术药性作用强于北苍术,且能量代谢与苍术燥性密切相关。提示从能量代谢角度评价苍术燥性效应具有一定合理性,可以进一步丰富苍术药性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柴胡栀子豉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胃郁热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肝胃郁热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分为柴胡栀子豉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组(试验组)及奥美拉唑治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Gerd Q评分、SP、CGRP及LPO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消化道反应、肝肾功能损伤、骨髓抑制及神经精神症状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症状评分、Gerd Q评分、SP、CGRP及LPO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柴胡栀子豉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胃郁热型NERD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降低SP、CGRP及LPO水平,其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奥美拉唑,具有高效、安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析天津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中医证素分布对伴发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0年7月天津市海河医院收治的COVID-19本土确诊病例176例,采集入院时临床资料,进行心理问卷(GAD7、PHQ9)调查,计算中医证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中医证素对伴发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结果] 纳入COVID-19患者176例,伴发抑郁状态者102例,伴发焦虑状态者112例,伴发抑郁合并焦虑状态者99例,计算得出中医证素20种(病位证素9种,病性证素11种),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位在脾、肝,病性为气滞,伴发抑郁状态比例高;病位在脾、肝,病性为热、痰、气滞、食积、寒,伴发焦虑状态比例高;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示,病位在肝(OR=10.346)和病性为气滞(OR=1.152)是伴发抑郁状态的危险因素;病位在脾(OR=3.380)、病位在肝(OR=9.791)、病性为热(OR=4.358)是伴发焦虑状态人群的危险因素;病位在脾(OR=2.259)、病位在肝(OR=12.057)、病性为气滞(OR=2.731)是伴发抑郁合并焦虑状态人群的危险因素。[结论] 天津地区COVID-19患者中,病位在肝或病性为气滞增加其伴发抑郁状态的风险,病位在肝、脾或病性为热增加其伴发焦虑状态的风险,病位在肝、脾或病性为气滞增加其伴发抑郁合并焦虑状态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大株红景天化学成分研究(I)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王雪晶  谢雪  罗鑫  宋亚玲  赵祎武  黄文哲  王振中  萧伟 《中草药》2015,46(23):3471-3474
目的 对大株红景天Rhodiolawallichiana var. cholaensis根茎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采用反复DAC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及HPLC等色谱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有机波谱学等手段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大株红景天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没食子酸(1)、丁香酸(2)、酪醇(3)、红景天苷(4)、3,4-二羟基苯甲酸(5)、对羟基苯甲酸(6)、对羟基苯乙酸(7)、对羟基苯丙烯酸(8)、对羟基苯丙烯酸4-O-β-D-葡萄糖苷(9)、苯甲醇-O-β-D-吡喃葡萄糖苷(10)、云杉苷(11)、二氢松柏苷(12)、岩白菜素(13)、rhodiocyanoside A(14)、5-羟甲基糠醛(15)。结论 化合物715为首次从红景天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681214为首次从大株红景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刘义梅  喻珊  罗焜  姚辉  陈科力 《中草药》2014,45(3):410-414
目的 对旋覆花属8种药用植物进行ITS2序列分析,为其分子鉴定提供依据。方法 对4种旋覆花属药用植物的8个样本ITS2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同时从GenBank下载13个样本。用MEGA5.0计算其种间、种内的K2P距离,及各序列变异位点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旋覆花属8种药用植物ITS2的长度为210~212 bp,变异位点为60个;旋覆花药材2种不同来源药用植物有3个变异位点,与其他同属6种植物有13~43个变异位点;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旋覆花药材的不同基原样本各聚为一支,能很好与其他6种植物区分;旋覆花Inula japonica、欧亚旋覆花I. britannica、总状土木香I. racemosa、土木香I. helenium 4个物种的遗传距离值远小于其与羊耳菊I. cappa、赤茎羊耳菊I. rubricaulis、显脉旋覆花I. nervosa、泽兰羊耳菊I. eupatoerioides 4个物种的遗传距离值。结论 ITS2序列能够为旋覆花属8种药用植物的鉴定和Flora of China对羊耳菊、赤茎羊耳菊、显脉旋覆花、泽兰羊耳菊分类修订提供一定的分子证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考察肝移植受者口服环孢素的群体药动学特征,为实施个体化用药提供新途径。方法 回顾性收集120例肝移植病人全血稳态谷浓度样本1 947个,利用NONMEM软件考察一天给药剂量,分析其群体药动学模型,估算参数、个体间变异(interindividual variability, IIV)、时间效应变异(interoccasion variability, IOV)和个体内变异,定量考察人口统计学资料、生理状态、肝肾功能和合并用药等因素对药物药动学参数的影响,建立最终回归模型,应用POSTHOC子模块反馈获得个体和群体的药动学参数及预测给药剂量。模型验证用近似外部验证和bootstrap内部验证法。结果 环孢素稳态浓度能用米曼氏模型较好的拟合,最终群体药动学参数Vm为303 mg·d-1,Km为14.90 μg·L-1。Vm和Km的IIV分别为12.60%和89.78%,IOV分别为12.30%和36.88%,残差变异为4.00%。 Vm结构模型参数有用药天数(DT)、红细胞压积(HCT)、总蛋白(TP)、尿素(BUN)、甘油三酯(TG)、吗替麦考酚酸酯剂量(MMF)。Km结构模型参数有胆红质(DBIL)和泼尼松剂量(PR)。结论 NONMEM法考察临床常规监测数据应当考虑IOV,分析得到的群体药动学模型可为临床患者提供用药依据。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属中医 “ 疫病 ” 范畴,本研究通过数据挖掘各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医诊疗方案,明确本 病的中医病名为 “ 新型冠状病毒疫病 ”(以下简称 “ 新冠疫病 ”)。中医药防治疫病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形成了独特的辨 治体系。注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阐述运用八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对新冠疫病进行辨证分析;从 病因、病性、病位等方面对新冠疫病进行辨病分析。旨在阐明新冠疫病的发病机制与病因,为广大学者研究新冠疫病的防 治提供借鉴与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焦虑状态(cor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anxiety disorder,CHDAD)、冠心病合并抑郁状态(cor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depressive disorder,CHDDD)的中医证候、证素分布规律及差异。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从建库至2019年7月31日有关CHDAD、CHDDD中医证候分布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及中医临床辨证分型治疗研究,收集文献一般资料及病例辨证分型,用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统计文献中各中医证侯和病位、病性类证素的频次及频率,运用χ2检验分析CHDAD、CHDDD的证候及证素分布规律及组间差异。结果 共纳入41篇文献,总病例数3357例。CHDAD常见证候类型依次为气滞血瘀证、气郁化火证、肝郁脾虚证、胆经郁热证,CHDDD常见证候类型依次为肝郁气滞证、痰瘀互结证、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其中CHDAD肝郁脾虚证、气滞血瘀证明显多于CHDDD,而CHDDD肝郁气滞证、气虚血瘀证显著多于CHDAD(P < 0.001),心血瘀阻在二者分布未见明显差异(P > 0.05)。CHDAD常见病位证素依次是心、肝、脾、胆,CHDDD常见病位证素依次是肝、心、肾、脾;其中CHDAD脾、胆病位证素多于CHDDD,而CHDDD肝、肾、心病位证素多于CHDAD(P < 0.005)。CHDAD常见病性证素依次为气滞、血瘀、火(热)、气虚,CHDDD常见病性证素依次为血瘀、气滞、气虚、痰;其中CHDAD火(热)、气滞病性证素明显多于CHDDD,而CHDDD血瘀、痰、气虚证素多于CHDAD(P < 0.001)。结论 气滞血瘀是冠心病合并焦虑或抑郁状态的核心病机,其中CHDAD气滞偏重,多兼有脾虚,CHDDD血瘀明显,多兼有气虚,故临床治疗应以解郁活血为法,依据兼加证素的不同各随证加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广东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机特点及救治要点。方法 收集自2019年12月份新冠肺炎爆发以来在本单位确诊的患者四诊资料,结合既往疫病救治经验及相关文献总结。结果 广东地区新冠肺炎病理因素以疫毒为本,属热毒疫范畴,热重兼湿,虚、瘀征象不明显;病情演变五脏相关,但初期病情多处于卫气分阶段,病位在肺脾,以实证为主,及早将病情控制在卫气分阶段可防止其传变;应树立现代中医思维,重视截断疗法及解毒透邪、清热化湿法的运用;发挥中药汤剂配合中成药静脉滴注、成药口服等方式,在严格掌握抗生素及抗病毒药物的使用指征前提下辅以相应治疗,多途径用药,力挽病势;注意食疗与生活起居、心理调摄。结论 疫毒为本,热重兼湿是广东新冠肺炎的核心病机,在临床救治中应结合本地区特殊的时令、气候及人群特点,在“三因制宜”的理论指导下进行临证辨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中医治疗新冠肺炎处方的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以期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理论参考,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防治优势。方法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运用关联规则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高级数据挖掘方法统计中医治疗新冠肺炎处方中的药物基本信息,并对其核心药物组合及组方规律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中医治疗新冠肺炎的处方159首,涉及中药168味;高频药物有杏仁、半夏、甘草、茯苓、藿香等;核心药对有石膏-杏仁、半夏-茯苓、麻黄-杏仁等;潜在常用药对有附子-石膏、藿香-麻黄、连翘-蝉蜕等;基于无监督熵层次聚类分析得到新方4首。结论 中医治疗新冠肺炎的核心药物组合为麻杏石甘汤和藿朴夏苓汤,治则上以宣肺调气、分消祛湿、健脾益气、化痰开郁、清热解毒等法同用,扶正祛邪,肺脾胃同调;但临床还需兼顾其可能伤阴、结瘀、旁及肝肾的病机特点,中后期适当佐以养阴润燥、活血通络及调肝补肾之品,以防伤阴损阳、疫毒入血的重症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