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目的:提出了中药个体品质及群体品质鉴别的概念。建立了相同品质中药群体的系统理论判别方法。方法:根据描述生物体系遗传与变异信息的双指标信息理论方程,建立生物体系个体同品质的定量标准,由此构建每个样品的初级同品质特征序列。构建了中药群体同品质优化判别方法:群体特征序列最大有效样本数法,变化 Pg =x ~100%,58%≤x≤64%,在整体上优化每个样品的同品质特征序列,使群体样本的核心特征序列中的总样本数与关联序列中的总样本数差值 Y=MΣi=1(Nci-Nri )最大,实现中药群体同品质的优化判别。该理论系统基于生物系统内禀性质,可以实现相同品质中药群体的严格理论判别。结果:3种组成非常相似的中药复方红外指纹图谱的分析结果很好地证明了该理论预测。结论:该研究提供了一种判别相同品质中药的可行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4种复方丹参类中药进行精确分类并提出了相似配伍复方的药效理论评价方法。方法:基于双指标等级序列个性化模式识别法确定每个复方的特征序列并对相似配伍复方进行精确分类,根据分类结果进一步确定每个样品的核心特征序列及关联序列。每个样品特征序列中关联序列的样品数与该类样品的总数的比值定义为药效关联度。该参数可以很好地衡量关联序列代表的中药复方与核心特征序列代表的复方的药效相近程度。结果:测试并分析了4种23个中成药样品的氯仿提取物的红外指纹图谱。双指标等级序列个性化模式识别理论方法可以对这些样品进行品种的精确鉴别,样品正确判别率为96%。分析了4种复方之间的关联度,并初步发现两种复方药效的相似程度与其关联度近成正比关系。结论:该研究建立的中药药效理论评价方法,为探索中药药效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邹华彬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8):2325-2330
目的: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复方中成药鉴别及质量控制的理论方法--双指标信息显著相似序列聚类分析.方法:根据作者等建立的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分析法,构建了双指标信息方程,将共有遗传信息和变异信息综合成单一信息量,综合刻画生物样品的性质.确定双指标信息显著相似序列并用于聚类分析.结果:将该法应用于组成极其相似的桂附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无水乙醇提取物红外指纹图谱分析,可以精细准确地将2种复方中成药分类.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双指标信息显著相似序列聚类分析法,是一种优良的适用于生物复杂体系的模式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复方中成药鉴别及质量控制的理论方法——双指标信息显著相似序列聚类分析。方法:根据作者等建立的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分析法,构建了双指标信息方程,将共有遗传信息和变异信息综合成单一信息量,综合刻画生物样品的性质。确定双指标信息显著相似序列并用于聚类分析。结果:将该法应用于组成极其相似的桂附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无水乙醇提取物红外指纹图谱分析,可以精细准确地将2种复方中成药分类。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双指标信息显著相似序列聚类分析法,是一种优良的适用于生物复杂体系的模式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经络系统既是一个生物信息系统,又是一个物理化学系统.探索建立经络产生及传输生物信息的数理模式.方法:基于生物遗传与变异信息理论方程结合物理化学原理,建立了经络生物信息传导方程及经络中表观渗透压计算方法.提出渗透压是主要的经络信息传导动力及信息源.结果:基于新建立理论方法,可以确定细胞内外介质相似度Pg及二者之间的...  相似文献   

6.
几种药用植物染色体数目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 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一种重要结构,生物的起源、系统演化、遗传、变异、繁殖和发育等重大问题均和染色体的结构和行为有密切的联系。利用染色体的数目、形态、大小等特征以及染色体行为状态可以对生物进行分类和探讨其亲缘关系。中药原植物的基础研究也十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不同DNA条形码序列对甘草属的鉴定能力。方法:应用5条常用DNA条形码序列ITS、ITS2、psbA-trnH、matK与rbcL对甘草属进行PCR扩增与序列测序,结合在GenBank数据库下载的序列数据,通过分析各序列种内与种间变异与遗传距离,构建系统发育树,并基于相似性搜索算法和最近距离法计算各序列鉴定成功率,以分析比较各序列对甘草属的鉴定效率。结果:matk序列因扩增与测序成功率均较低,没有加入后续的数据分析。各个序列的鉴定成功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为psbA-trnH、ITS、ITS2、rbcL。ITS和ITS2序列种间最小变异均大于种内最大变异,且种内变异最小。Barcoding gap检验结果显示,ITS、ITS2的重叠区较小。NJ树结果显示,只有psbA-trnH序列能把甘草属不同物种分开。结论:利用DNA条形码序列可准确鉴别甘草属植物,psbA-trnH和ITS组合序列可作为鉴定甘草属植物的较优序列组合。本研究为甘草属植物的分子鉴别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出并建立一种基于指纹峰频率的生物体系中药内禀品质等级数理理论。方法:根据相同品质中药的系统理论判别方法,精确鉴别不同中药品种;基于同品种样品集的每个指纹峰的频率建立了品质描述函数。确定样品集指纹峰品质发生显著变化的临界频率尺度f≧珋f+x Sf,x=-0.5,0,0.5,1,及不同品质等级的指纹峰和其数目。根据双指标信息理论方程确定的同品质生物系统的共有峰率标准P_g≥61%,依次确定每个样品指纹图谱中包含的各品质等级指纹峰数并计算其与该品质等级的指纹峰数之比,判定每个样品的所属品质等级。结果:对31个组成非常相似的十全大补丸及补中益气丸样品进行了指纹图谱分析及品种精确鉴别,判定了该22个十全大补丸样品的品质等级。优级品质分子性状构成该类生物体系的特征标记群。结论:生物内禀品质等级数理理论,初步实现了中药生物体系品质等级的严密理论判别,为科学判别中药材、中药复方或其他生物体系品质等级探索了一条可行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依据国内甘草种质主要的形态性状和化学成分,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综合分析。方法收集移植于同一地点的42份多年生甘草种质的12个地上部分性状和5种化学成分含量,计算其遗传多样性指数和变异系数,运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种化学成分中,甘草苷含量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为2.05,异甘草苷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99.50%,甘草苷含量与异甘草苷含量呈中度相关关系;在12个形态性状中,株高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为2.08,实际果序长的变异系数最大为37.09%,果型和株型性状的变异大于叶型性状;聚类分析将42份种质分为3类,第II类群种质品质较优;主成分分析将17个指标简化为6个因子,累积贡献率为72.96%,因子6为代表甘草酸、甘草苷、异甘草苷的因子。结论甘草种质主要形态性状和化学成分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筛选出V08、V10、V17、V34、V36、V38共6个品质优异的甘草种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SPSS 17.0统计软件对道地产区与非道地产区当归HPLC-DAD数据进行分析,建立道地与非道地产区当归分类模型,确定其分类参数,为当归道地性的分类和判别提供方法。方法:判别分析利用当归HPLC-DAD共有模式建立的Fish's判别函数,回代判别率为96.7%,外部验证正确率为100%。结果:采用色谱分析结合判别分析能够准确、便捷的对当归道地性进行判别和验证。结论:为当归道地性的判别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丁香苦苷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并比较丁香苦苷单体两种给药途径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考察丁香苦苷单体口服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家兔静脉注射丁香苦苷注射液和灌胃给予丁香苦苷水溶液,采集血样,固相萃取小柱活化方法处理血浆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苦苷血浆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3P97进行数据处理,确定药动学参数。结果:丁香苦苷静脉给药后在体内符合二室模型分布,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如下:T1/2α为2.41min,T1/2β为15.38min。灌胃给药后丁香苦苷的药动学行为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Cmax为17.91min,T1/2(α)为9.642min,T1/2(β)31.748min。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5.9%。结论:丁香苦苷单体经口服和静脉两种给药途径给药后,吸收和消除均较快。  相似文献   

13.
病性的变化和转化以及疾病的传变是中医病理学的2个核心问题。它们可分别从阴阳五行数学的公理1和公理2、3得到圆满的解释。病性变化,其症结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大小发生变化;病性转化,其症结则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正负号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4.
The rhizomes of Curculigo orchioides Gaertn. (Amaryllidacea) is an important Ayurvedic as well as Unani drug. It is present in several drug formulations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menorrhagia and other gynecological problems. In this study, we conducted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strogenic activity of alcoholic extract of Curculigo orchioides with diethylstilbestrol in bilaterally ovariectomized young albino rats. Bilaterally ovariectomized albino rats were divided into five groups (n=9) receiving different treatments, consisting of vehicle (0.6% w/v sodium carboxy methyl cellulose), ethanolic extract of rhizomes of Curculigo orchioides at three different doses (viz., 300, 600, 1200 mg/kg body weight) and standard drug diethylstilbestrol (DES) at a dose of 2 mg/kg body weight. All these were administered orally daily for 7 days. Estrogenic activity was assessed by taking percentage vaginal cornification, uterine wet weight, uterine glycogen content and uterine histology as parameters of assessment. Alcoholic extract of Curculigo orchioides show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percentage vaginal cornification, uterine wet weight (P<0.001), uterine glycogen content (P<0.001) and a proliferative changes in uterine endometrium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相似文献   

15.
蔚晓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5-586
简要论述了《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认为饮食以调理脾胃为要 ,应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清淡为补 ;起居以养静为要 ,应注意调顺四时、起居有常、静养与导引相结合 ;养性以安命为要 ,应注意清心寡欲、修心养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了竞争力理论与战略理论,分析了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环境与条件,提出了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的三大战略目标、三大总体战略、四条战略举措及三个实施阶段与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了竞争力理论与战略理论,分析了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环境与条件,提出了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的三大战略目标、三大总体战略、四条战略举措及三个实施阶段与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8.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中医治疗有效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性认知障碍概念的提出,为现代医学治疗脑血管疾病提供了新的认识空间,要求对患者实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由于现代医学治疗该病的局限性,为中医的治疗带来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中医中药采用补虚,逐瘀,化痰,理气,解毒,清热,通络,开窍等多种方法,其中以补肾、化痰、活血最为常用。中成药以及针灸在临床的运用为血管性认知障碍提供了多元化治疗。大量的临床及实验室的实践研究表明了中医治疗该病的有效性,同时也给医者思考的空间:中医为何有效及其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中医学科建设与学科带头人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沿革回顾,提出了中医药学科建设的总体构思,指出要发展一个大的一级学科,首先要有教育,这是发展学科的基础;其次是科研来提高教育水平,并指导临床;再次是临床;三者缺一不可。同时提出了学科带头人应具备的条件及如何培养学科带头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脘痛证候的量化诊断规律。方法:以因子分析方法对808例胃脘痛患者的临床四诊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因子分析从胃脘痛临床症状中提取12个因子,分别代表脾胃湿热、脾胃虚寒、肝胃气滞、气阴两虚、胃热炽盛、胃阴亏虚、肝胃郁热、脾胃气虚等8个证候,同时对各个证候进行量化。结论:因子分析所得的胃脘痛的常见证候分类及量化诊断为临床辨证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