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益气养阴法治疗艾滋病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滋病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体后所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我们处于AIDS高发区,我医院担负着全县的HIV/AIDS(艾滋病病毒/艾滋病)普查防治工作。笔者用中医药经治了八十多例HIV/AIDS病人,其中属于AIDS的有四十多例,后者中有近一半患者临床辨证属于气阴两虚,笔者就20例气阴两虚患者,用益气养阴法收到佳效。点滴体会述之于后,请同道指正。1一般资料本组20例中,男11例,女9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32岁;病程(即AIDS期)最长的16个月,最短的2个月。均依据中医四诊辨证为气阴两虚型。其临床主要脉证为:精神委靡不振…  相似文献   

2.
2237例HIV/AIDS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艾滋病(AIDS)中医证候及其分布和演变规律。方法选择我国AIDS流行的10个主要地区13家医疗单位2 237例患者,采用现场访谈的形式,根据艾滋病四诊信息采集表收集信息进行中医证候学调查。总结不同感染途径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并根据不同病期、不同干预手段,采用潜变量转移模型分析患者证型的演变规律。结果 AIDS患者有偿供血者以脾气虚弱、脾肾阳虚为主;性传播者以肝郁气滞、脾肾阳虚为主;静脉吸毒者以脾气虚弱、气阴两虚为主。不同病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中,所有证型在5个时点向气阴两虚证转移最多;AIDS患者中,所有证型在5个时点向脾肾阳虚证转移最多。不同干预手段:中药治疗的HIV感染者中,肝郁气滞、脾气虚弱、气阴两虚向湿热蕴结转移较少,湿热蕴结向肝郁气滞和气阴两虚转移较多;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的AIDS患者各证型分类均以30%左右比例向气阴两虚证转移;中西医结合治疗的AIDS患者各证型分类均以30%~40%比例向气阴两虚证转移,10%左右比例向脾肾阳虚转移。结论 HIV感染者以脾气虚弱为主,AIDS患者以脾肾阳虚为主;证候演变呈气虚→气虚夹湿、阴虚火热→气阴两虚→阳虚过程。  相似文献   

3.
试述艾滋病的中医病理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滋病(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体后,所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据资料统计,截至到2005—10全国累计发现HIV/AIDS病例63万多。我国艾滋病疫情十分严峻,已经处于全国低流行和局部地区及特定人群高流行并存的态势,防治形势严峻。从80年代中医药参与防治艾滋病以来,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和实验证实,中医药可有效减轻抗病毒药的毒副作用,提高生存质量,延缓发病期,有着良好的前景。笔者结合临床,应用传统的中医理论来论述、揭示艾滋病的病因病机。现将自己对艾滋病的认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其病原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亦称艾滋病病毒。传播途径有性传播、经血传播和母婴传播。人体感染HIV后,特异性侵袭T4淋巴细胞。导致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损坏,患者最终死于机会性感染或诱发的肿瘤。目前,AIDS不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且已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5.
168例AIDS/HIV感染者流行病学及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168例AIDS/HI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分析来研究福建省艾滋病流行态势,通过中医舌脉及临床资料分析,了解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方法流行病学调查及中医舌脉特点分析。结果流行病学调查确定福州AIDS/HIV病例主要分布在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主要感染途径是异性性接触,症状以持续或反复发热为主,中医证型以气阴两虚型为多,占47.62%。结论福建艾滋病流行主要经性传播途径为主,AIDS/HIV感染者主要的中医证型以气阴两虚型为主。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致命性传染病。迄今为止,由于病毒的善变,疫苗的研制也困难重重,国际上尚无根治艾滋病的方法。西医高效抗病毒治疗(HAART疗法)已能使病毒载量大幅度下降,但不能完全消灭HIV,且HAART药物价格昂贵,产生的毒副反应很大,易产生赖药性病毒株,患者必须长期服用,停药后会反弹,因此开展传统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防治工作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艾滋病中医“脾为枢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人体后所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该病作为一种新出现的病种,有其特有的病因病机、传变规律及预后转归。5年来,笔者结合中医学理论,通过对某地区部分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认为脾在艾滋病发生、发展、病机演变、辨证论治过程中起到枢机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忽中乾 《国医论坛》2008,23(1):46-48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2004年10月~2005年12月,我们通过参与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 对151例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临床表现症候特点进行观察,以探求HIV/AIDS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中医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100例艾滋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证候学特点,探讨AIDS的病因病机、病性及辨证分型。方法观察100例AIDS患者的症状、体征、脉象,采用数码相机拍摄患者舌象,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AIDS患者的证候学特点。结果最常见症状体征为乏力、皮肤痒、纳呆、皮疹、胸闷等;舌象特征以舌色暗(紫)、苔薄白或白腻最多见;最常见的脉象为弦脉、沉脉、细脉等;最常见证型为气血两虚、气阴两虚、气虚血瘀、肝郁气滞。结论AIDS病因不外“正虚”、“邪侵”两端,虚劳和外感疫毒是病机的关键,主要分为虚证、实证、虚实夹杂证三大类型。  相似文献   

10.
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致命性慢性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已成为全球最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我县自2003年4月发现首例AIDS以来,感染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截至2010年底,已发现并确认HIV/AIDS56例,形势颇为严峻。当前艾滋病防控重点是及早发现和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而加强艾滋病健康宣教,提高公众防控意识至关重要。基层疾控工作者要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因子分析法探讨艾滋病常见中医证候分型规律。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收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HIV/AIDS)患者1632例,选取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湿热内蕴、湿热蕴毒、痰热蕴肺、邪结皮肤、脾气虚弱、气阴两虚、气血亏虚和肺脾气虚8个证型患者1303例,采用自行设计的《HIV/AIDS中医证候调查表》获取研究对象中医四诊信息,应用因子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依据症状的频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和专家意见,最终筛选45个症状体征进行因子分析,按"特征值大于1"原则,共从45个症状体征中提取15个公因子。因子1表现为肺脾气虚;因子2、因子15表现为湿热内蕴;因子3表现为痰热蕴肺;因子4表现为脾气虚弱;因子5表现为风寒袭肺;因子8、因子10表现为脾虚湿盛;因子9表现为邪结皮肤;因子12、因子14表现为气阴两虚;因子6、因子11、因子13表现为气血亏虚;因子7表现为湿热蕴毒。结论因子分析结果提示艾滋病常见临床证型有10个,分别是肺脾气虚、湿热内蕴、痰热蕴肺、脾气虚弱、风寒袭肺、脾虚湿盛、邪结皮肤、气阴两虚、气血亏虚及湿热蕴毒。  相似文献   

12.
艾滋病相关咳嗽中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即艾滋病,咳嗽是AIDS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文献报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AIDS患者咳嗽的发生率约在40%~56%[1-2],大多是由于上呼吸道、肺部感染引起,也可见于肺癌患者。  相似文献   

13.
艾滋病(AIDS)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而造成以免疫系统损害和机会性感染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发热、咳嗽、头痛、身困乏力等外感症状最为常见。2001年8月-2004年11月,笔者对HIV/AIDS患者出现外感症状者应用参苏饮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彭勃  郭会军  刘学伟 《中医杂志》2008,49(2):142-143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人体从HIV感染到AIDS发病,需要经历较长一段时间,多达13~21年,大致经过3个时期:急性感染期、无症状HIV感染期、艾滋病期。其中,无症状HIV感染期持续时间最长,人数最多。目前大量的无症状HIV感染者不适宜抗病毒治疗,至其发展至艾滋病期才给予抗病毒治疗。根据中医学“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治未病”学术思想,我们把此期作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切入点,并于2005年11月-2006年11月以CD4^+T淋巴细胞水平进行分层,分别用益气养阴法、温补脾肾法和清热解毒法对166例无症状HIV感染者进行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当归芍药散治疗艾滋病HAART疗法肝功能损害48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艾滋病(AIDS)全称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而造成的以免疫系统损害和机会性感染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在抗病毒和抗机会性感染治疗过程中,出现肝功能损害较为常见。2003-11—2005-12,笔者采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艾滋病出现肝功能损害者48例,疗效显著,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方法:对188例HIV感染/AIDS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同一时期收集的5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对照,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体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HIV/AIDS组平和质30例(15.96%),偏颇体质中的单一体质74例(39.36%),混合体质84例(44.68%),与肝炎组(平和质31例,占56.36%,偏颇体质中的单一体质12例,占21.82%,混合体质12例,占21.82%)比较,HIV/AIDS组偏颇体质居多(P〈0.01);HIV/AIDS组158例偏颇体质中,气虚质114例(72.15%),与HIV/AIDS组其它偏颇体质比较,气虚质居多(P〈0.01)。HIV/AIDS组艾滋病期患者86例,其中平和质14例(16.28%),偏颇体质中的单一体质38例(44.19%),混合体质34例(39.53%);与无症状期患者(共102例,其中平和质16例,占15.69%,偏颇体质中的单一体质36例,占35.29%,混合体质50例,占49.02%)比较,构成无统计学差异(P〉0.05)。HIV/AIDS组艾滋病期与无症状期患者偏颇体质分别比较,无症状期患者气郁质多于艾滋病期患者(P〈0.05)。结论:气虚质是HIV感染者/AIDS患者最常见的中医体质类型,偏颇体质较多是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7.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免疫缺陷性疾病,HIV病毒的持续和慢性化是由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缺陷所致,其机制尚有许多不明之处,但HIV病毒抗原的持续存在导致体内特异性效应T细胞的功能衰竭是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以免疫缺陷为特征的严重传染性疾病.该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身心健康,病死率极高.所以,艾滋病的防治已经是当务之急.当前艾滋病的防治主要是通过药物进行预防治疗.当前对艾滋病的治疗尚不成熟.我国现阶段AIDS/HIV的治疗主要采用西医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和中医治疗,抗艾滋病的药物主要是逆转录酶抑制剂、HIV蛋白酶抑制剂、HIV整合酶抑制剂、HIV进入抑制剂等.  相似文献   

19.
艾滋是英语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综合"AIDS"的音译名称。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为,其侵入人体后便直接寄生于宿主靶细胞中,经过一段较长的潜伏偷袭期,损毁人体之免疫系统及其机能,最终发展为艾滋病危及患者生命。艾滋患者由于病毒为害,肆虐日烈,人体正气耗损,气阴两虚,诸邪乘虚而来相与为患,病机复杂多变。治疗采用益气养阴,扶正祛邪,标本同治,补攻兼施之法。同时不忘疏调患者体内紊乱之气机、维护肾脾,加固根本。具体用药优选既可有利于扶正又能抑制病毒,具有双向作用者。充分利用中医药方剂结构上的多成份性以及天然中药与人体之间的较易产生的生物相融性,发挥多靶点多方面的整体网络式综合调治效应。  相似文献   

20.
艾滋病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体所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以免疫系统损坏和机会性感染为主要特征,人类对HIV普遍易感,艾滋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本院自2006年2月开始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本文选择用2006年2月~2010年2月20例HIV/AIDS患者进行4年临床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