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刺百会和神门穴对戊四氮致痫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因子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取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A组),每日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其余50只每日予戊四氮腹腔注射诱发癫痫模型。点燃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针刺10天组(C组)、针刺20天组(D组)、丙戊酸钠组(E组),每组9只。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BCL-2、BAX表达情况。结果:A组与B组之间、B组与C、D、E组之间相比较大鼠大脑海马区Bcl-2、Bax表达均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C、D、E组间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刺百会和神门穴可以减少戊四氮致痫大鼠海马区BAX的表达,增加BCL-2的表达,此机制可能为针刺治疗癫痫的作用之一。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观察电针透刺“太阳”透“百会”对戊四氮( PTZ) 致痫大鼠行为学、海马内pCREB及NSE表达情况,探讨其抗痫的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将32只大鼠动物分成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及电针透穴组,每组各8只。除空白组外,采用戊四氮(PTZ)腹腔注射将其余24只大鼠制备为癫痫模型。记录各组大鼠一般状态、行为学改变等情况,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blot检测海马组织pCREB及NSE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模型组、西药组及电针透穴组与空白组比较,体质量明显降低;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的pCREB及NSE阳性细胞数及细胞核蛋白浓度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电针透穴组大鼠的体质量均明显增加、痫性发作潜伏期延长、高等级痫性发作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透穴组pCREB及NSE阳性细胞数及细胞核蛋白浓度明显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头部电针透穴可改善PTZ致痫大鼠一般状态,减轻痫性发作,延长发作潜伏期,可降低海马组织pCREB及NSE表达,其抗痫机制可能通过减轻神经元损伤实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电针"百会"穴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模型大鼠脑内S100β蛋白的影响。方法:以Wistar大鼠为受试对象,将其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MCI模型组、针刺"百会"组、针刺"非经穴"组。采用结扎大鼠双侧颈动脉的造模方法,2周后,电针大鼠"百会"穴,用SABC法测定各组大鼠脑海马区内S100β蛋白表达。结果:电针"百会"穴可降低MCI模型大鼠脑内S100β蛋白表达(P<0.05),使其接近正常。结论:降低脑内S100β蛋白的过度表达,减少神经炎性斑的形成可能是针刺百会改善认知功能障碍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刘慧  陈根成  孙瑛 《新中医》2014,46(4):191-193
目的:观察电针大椎、百会对卒中相关性肺炎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5只大鼠随机取15只为假手术组,另将30只大鼠造模。造模成功的大鼠再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最终大鼠分为3组,假手术组:只暴露第一颈椎横突和颈总动脉,不阻断血管;模型组:通过手术造成全脑缺血致卒中相关性肺炎模型;电针组:在卒中相关性肺炎大鼠模型建立后选用大椎、百会针刺治疗。结果:治疗后呼吸频率、左肺湿重/干重及右肺病理组织评分假手术组、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电针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大椎、百会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刺对戊四氮(PTZ)致痫大鼠抗癫痫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NS组、PTZ组和针刺组,造模后观察各组大鼠癫痫发作的行为学表现,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脑皮质及海马caspase-3在36 h和72 h时间点免疫反应性,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海马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针刺组大鼠癫痫发作较PTZ组减轻;在36 h时间点,PTZ组大鼠大脑皮质及海马caspase-3免疫反应性、海马bax mRNA的表达高于NS组(P<0.05),针刺治疗可拮抗其高表达(P<0.05),Bcl-2与Bax蛋白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在72 h时间点各组之间差异更为明显。结论:PTZ致痫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针刺PTZ致痫大鼠百会、大椎穴可减轻癫痫发作程度,可能通过抑制凋亡途径进而对神经元发挥神经保护产生抗癫痫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艾灸戊四氮癫痫大鼠关元、足三里穴,研究艾灸关元、足三里穴对于癫痫大鼠血清IL-2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腹腔注射戊四氮35.0 mg/kg诱发大鼠点燃致痫模型,参照Racine的6级评分标准,记录行为学表现。造模成功后分为空白组(3只)、模型组(8只)、药物组(8只)和艾灸组(8只)4组,对艾灸组大鼠艾灸关元及双侧足三里穴15 min,药物组给予15.75mg/kg丙戊酸钠灌胃治疗。每日1次,治疗20天。模型组、空白组不给予任何治疗。治疗结束后,用酶联免疫法测量血清中IL-2含量。结果:空白组与模型组、模型组与艾灸组相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1),艾灸组与药物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艾灸关元和足三里穴治疗癫痫大鼠有效,机制可能与升高IL-2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针刺研究》2009,34(3)
目的:探讨电针抗癫痫的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电针组。除正常组外,其它3组均制作戊四唑慢性点燃癫痫模型。电针组电针"百会"大椎",尼莫地平组腹腔注射尼莫地平。记录各组大鼠治疗后痫样波发作潜伏期及痫波密度,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内Ca2+的荧光强度。结果:电针组脑电痫样波发作潜伏期较模型组明显延长(P<0.05),痫波密度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变小(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Ca2+荧光强度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电针组Ca2+荧光强度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尼莫地平组Ca2+荧光强度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电针可调节戊四唑点燃型癫痫大鼠脑电及海马内Ca2+含量,电针的抗癫痫作用可能与之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针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一氧化氮-环磷酸鸟苷(NO-cGMP)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抑郁症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0只。用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刺激结合孤养的方法制造抑郁模型。造模同时针刺治疗电针组动物,选取"百会"印堂"穴,电针20min,每日1次,连续针刺21d。治疗结束后取大鼠海马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神经细胞性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量,用放射免疫法测定cGMP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区的nNOS免疫反应阳性颗粒数目减少,电针组nNOS免疫反应阳性颗粒数目较模型组增多。各组测得的nNOS灰度值,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电针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大鼠海马中cGMP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有降低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大鼠海马中cGMP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结论:电针"百会"印堂"穴能够提高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区nNOS的表达水平,同时提高海马中cGMP的含量,维持NO-cGMP信号转导通路的信息传递功能,从而起到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温针灸百会、神门穴对戊四氮点燃癫痫大鼠细胞凋亡因子P53及行为学的变化,为临床使用温针灸百会、神门穴治疗癫痫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戊四氮(35.0 mg/kg)点燃大鼠癫痫模型,参照Racine的6级评分标准,记录行为学表现。造模成功后分为空白组6只、温针灸10天组6只、温针灸20天组6只、针刺10天组6只、针刺20天组6只和模型组6只共6组,温针灸组及针刺组大鼠均选取百会、神门穴。治疗每日1次。模型组、空白组不给予任何治疗。治疗结束后,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海马区脑切片中P53含量变化。结果:空白组与模型组,模型组与温针灸组相比较大脑海马回脑切片中P53含量均有显著改变(P〈0.01);温针灸组与针刺组相比P53水平显著改变(P〈0.05);温针灸对癫痫大鼠行为有明显改善。结论:戊四氮致痫大鼠的机制与P53有相关性,温针灸百会及双侧神门穴可以改善癫痫大鼠细胞凋亡因子P53水平,温针灸在改善癫痫大鼠细胞凋亡因子P53及行为上优于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枢不同脑区γ-氨基丁酸A型(GABA_A)受体mRNA在慢性炎性痛大鼠的脑内表达及电针的干预作用。方法:48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电针组和假电针组,每组12只。采用足底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建立慢性炎性痛模型,电针组于造模后28 d介入电针治疗,取"后三里"和"昆仑"穴,予疏密波、频率2 Hz/100 Hz、强度0.5~1.5 mA,治疗30 min,仅干预1次。假电针组与电针组取穴相同,仅刺入皮下,连接电针,不通电,固定30 min。观察各组大鼠造模前,造模后1、3、7、14、21、28 d机械痛阈、热痛阈变化及造模后29 d情绪行为变化,前扣带皮层、杏仁核、下丘脑GABA_A受体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造模后1、3、7、14、21、28 d各个时间点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机械痛阈变化率和热痛阈变化率显著降低(均P<0.01);造模后29 d,模型对照组大鼠旷场实验中央区域运动距离和中央区域停留时间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减少(均P<0.05)。干预后与模型对照组、假电针组比较,电针组能显著增加机械痛阈变化率、热痛阈变化率、中央区域运动距离、中央区域停留时间(P<0.01,P<0.05)。造模后29 d各组大鼠前扣带皮层、下丘脑GABA_A受体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杏仁核GABA_A受体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电针组干预后大鼠杏仁核GABA_A受体mRNA表达较模型对照组、假电针组增多(P<0.01)。结论:单次电针可显著提高慢性炎性痛大鼠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改善情绪异常行为,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杏仁核GABA_A受体mRNA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1.
杨敏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2):2567-2568
目的:研究加减柴胡桂枝干姜汤不同剂量对戊四唑诱导小鼠痫性发作的影响。方法:2月龄昆明种小白鼠连续灌胃给药7天后,腹腔注射戊四唑造成癫痫模型,造模后1h,观察药物对小鼠癫痫发作潜伏期、行为分级、发作次数等的影响。结果:加减柴胡桂枝干姜汤可以显著延长小鼠癫痫发作潜伏期、改善痫性发作程度、发作次数,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西药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减柴胡桂枝干姜汤具有较好的抗小鼠戊四唑致痫作用,并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部位耳针对戊四氮致癫痫大鼠发作的抑制效应。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耳尖组、耳外缘组、耳垂组、耳甲艇组、耳甲腔组,每组各10只。将直径为50μm的金属微电极移植到大鼠躯体感觉皮层,待大鼠清醒并恢复后进行实验。腹腔注射戊四氮(60mg/kg)造成大鼠癫痫模型。除模型组外,其余各组分别给予外耳不同部位电针刺激30min。观察第1次癫痫发作潜伏期;癫痫发作行为学评分根据Racine分级标准进行;癫痫发作根据皮层体感区场电位的幅度(超过基础值的5倍)确定,记录60s内癫痫发作总的持续时间。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除耳尖组外其它各耳针治疗组大鼠癫痫发作潜伏期延长(均P<0.01);与其它治疗组相比,耳甲艇组和耳甲腔组大鼠癫痫发作潜伏期延长(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耳针治疗组大鼠癫痫发作行为学评分和癫痫发作时间均减少(均P<0.01);与其它治疗组相比,耳甲艇组和耳甲腔组大鼠癫痫发作行为学评分和癫痫发作时间均减少(均P<0.01)。耳甲艇组和耳甲腔组大鼠第1次癫痫发作潜伏期、行为学评分和癫痫发作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耳针能抑制大鼠癫痫发作,电针耳甲(包括耳甲腔和耳甲艇)抑制癫痫发作的效应较电针外耳其它部位显著,这可能与刺激了迷走神经耳支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抗痫灵对戊四氮点燃癫痫大鼠模型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从调节一氧化氮合酶(nNOS)的nNOS(神经元型)亚型代谢的角度探讨抗痫灵的抗癫痫作用机制。方法:动物模型采用戊四氮点燃大鼠模型。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观察实验各组大鼠大脑海马nNOS的活性变化。结果:抗痫灵组、丙戊酸钠组、模型组阳性细胞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大鼠脑nNOS内活性显著升高(P0.01),中药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抗痫灵对戊四氮点燃大鼠癫痫发作有显著对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模型大鼠脑内nNOS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不同频率经皮电刺激耳甲区对大鼠癫痫发作的影响,以明确不同刺激频率及刺激持续时间所产生的抑制效应的差别。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44只,随机按刺激持续的时间长度分为4组:30s组、5min组、10min组和30min组,每组9~12只。以腹腔注射戊四氮造成大鼠急性癫痫模型,记录动物癫痫发作前后大脑皮层场电位信号,以刺激后癫痫发作被抑制的后效应持续时间和刺激结束后以30s为单位时间统计10个单位时间段内大鼠癫痫发作率为指标,观察不同频率(2Hz、20Hz和100Hz)的耳甲区经皮电刺激对大鼠癫痫发作抑制作用的差别。结果:(1)20Hz的耳甲区经皮电刺激在所有刺激持续时间中平均后效应持续时间为(169.50±45.96)s,和2Hz、100Hz刺激频率后效应持续时间(50.12±21.38)s和(67.44±23.92)s相比,刺激后抑制癫痫发作的持续时间较长(P<0.05);(2)在2Hz刺激条件下,30s组抑制癫痫发作的后效应持续时间较长(P<0.01),癫痫发作率下降,与其它刺激持续时间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100Hz刺激条件下,30min组抑制癫痫发作的后效应持续时间较长(P<0.01),癫痫发作率下降,与其它刺激持续时间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甲区经皮电刺激能明显抑制大鼠癫痫发作,20Hz的刺激频率对大鼠癫痫模型的治疗作用较好,2Hz的刺激频率在短期刺激后表现出较好的治疗作用,100Hz的刺激频率在长期刺激后才能表现出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抗痫灵对戊四氮点燃癫痫大鼠模型脑电图及海马NMDAR1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60只,体质量180~220g,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抗痫灵高、中、低剂量组、丙戊酸钠(VPA)组各10只。点燃后各组大鼠描记脑电图,低温条件下迅速断头取脑,用免疫印迹(Westernblot)方法观察各实验组大鼠海马的NMDAR1活性变化。结果:抗痫灵组、丙戊酸钠组、模型组阳性细胞表达与空白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抗痫灵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抗痫灵对戊四氮点燃大鼠癫痫发作有显著对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模型大鼠海马NMDAR1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电针对环-磷酸腺苷所致皮层痫样电活动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娄之聪 《针刺研究》1989,14(3):319-322
<正> 我们以前的工作提出了侧脑室注入环-磷酸腺苷(C-AMP)诱发家兔皮层的痫样电活动,同时此痫样电活动可被某些中枢递质的受体阻断剂—α、DA 受体阻断剂所阻断,表明 cAMP 的致痫作用可能与单胺类的一些递质有关。有关电针制痫方面已有不少报导,但所用致痫因素多以青霉素直接施于大脑皮层的作用。我们的实验是以侧脑室注入 cAMP 后,诱发皮层产生痫样发作波,试图观察电针双测“足三里”穴对此制痫效应。材料和方法20只成年健康家兔,体重1.8~2.5kg,雌雄不拘。在10%含水氯醛静脉麻醉下,埋藏侧脑室套管,并在相当于左、右额区  相似文献   

17.
Z C Lou 《针刺研究》1989,14(3):319-22, 314
In conscious rabbits, injection of cAMP (100 micrograms in 100 microliters, icv) elicited high-amplitude and high-frequency epileptiform seizure pattern of ECoG. The epileptic waves were inhibited by electro-acupuncturing bilateral "Zusanli" Points. During and after the cessation of electro-acupuncture the frequency, amplitude and duration of epileptiform discharge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seizure waves even disappeared completely. The frequency and amplitude of epileptic wave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omparison with those of the non-electroacupuncture group (p less than 0.001 and p less than 0.01 respectively), the duration of epileptic waves shortened by 58.18-66.88%.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electroacupuncture has antiepileptic action on c-AMP induced experimental epileptic seizure.  相似文献   

18.
王玢  迟华基 《中医药学刊》2010,(12):2632-2634
目的:观察戊四氮(PTZ)致痫大鼠海马神经元PKCα表达以及中药复方AAP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n=24):正常组(Normal);②模型组(PTZ);③中药大剂量组(AAPl)、④中药中剂量组(AAPm)、⑤中药小剂量组(AAPs)、⑥西药丙戊酸钠组(VPA)。复制戊四氮致痫大鼠模型,于致痫后12h、2天、5天、7天相应时间点取材,制备脑标本;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海马神经元PKCα表达。结果:正常组海马内PKCα阳性细胞表达较少;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PKCα阳性细胞表达增加(P〈0.05),差异显著;与模型组比较,中药AAPl、AAPm、AAPs各组PKCα阳性表达减少;7天,与模型组及VPA组相比,中药AAPl、AAPm、AAPs各组PKCα阳性表达降低,P〈0.05,差异显著。与PTZ组相比,VPA组海马CA3区PKCα阳性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KCα在PTZ致痫大鼠海马中表达增强,可能在癫痫发作中起作用;中药复方AAP可降低致痫大鼠海马PKCα表达,有一定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谢炜  于云红  赵云燕  汪珍珍  鲍勇  杜念念 《辽宁中医杂志》2010,(10):1898-1900,I0001
目的:研究癫痫"从肝论治"、"从痰论治"的复方柴胡疏肝汤及定痫丸对戊四氮(PTZ)慢性点燃大鼠痫性发作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PTZ慢性点燃的癫痫模型,选取完全点燃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生理盐水组(A组)、丙戊酸钠组(B组)、定痫丸组(C组)、柴胡疏肝汤组(D组),连续灌胃给药28天,于给药第7、14、21及28天观察大鼠阵发性痉挛发作潜伏期、痫性发作级别以及强直性惊厥发生率。结果:C组与D组在各用药时间点均能不同程度延长PTZ慢性点燃大鼠的阵发性痉挛发作潜伏期,与A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与B组作用相当(P0.05),而C组与D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癫痫"从肝论治"的复方柴胡疏肝汤、"从痰论治"的复方定痫丸均能明显抑制PTZ致痫大鼠的痫性发作,有明显的抗癫痫作用,但两复方在时效关系中可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