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赵敬军  李少源  李霞  贲卉  荣培晶 《中医杂志》2014,(23):1996-1999
穴位和脏腑之间的特异性联系依据经穴所属经脉的不同而各异。在相同经脉,其腧穴具有主治本经和本腑病症的功能,也就是所谓的“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在临床应用中则讲究气至病所。从经穴效应循经特异性入手,以合谷穴与面口部联系为例探讨穴位与疾病的关联,重点探析合谷穴对面口部存在生理、病理上的特异性调节现象,分析产生合谷穴与面口部特异性联系的物质基础。从刺激合谷穴对面口部的特异性影响相关的中医认识、物质基础、经穴刺激效应及治疗效应等方面加以探讨,以此阐述合谷穴与面口部的特异性联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部位耳针对戊四氮致癫痫大鼠发作的抑制效应。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耳尖组、耳外缘组、耳垂组、耳甲艇组、耳甲腔组,每组各10只。将直径为50μm的金属微电极移植到大鼠躯体感觉皮层,待大鼠清醒并恢复后进行实验。腹腔注射戊四氮(60mg/kg)造成大鼠癫痫模型。除模型组外,其余各组分别给予外耳不同部位电针刺激30min。观察第1次癫痫发作潜伏期;癫痫发作行为学评分根据Racine分级标准进行;癫痫发作根据皮层体感区场电位的幅度(超过基础值的5倍)确定,记录60s内癫痫发作总的持续时间。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除耳尖组外其它各耳针治疗组大鼠癫痫发作潜伏期延长(均P<0.01);与其它治疗组相比,耳甲艇组和耳甲腔组大鼠癫痫发作潜伏期延长(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耳针治疗组大鼠癫痫发作行为学评分和癫痫发作时间均减少(均P<0.01);与其它治疗组相比,耳甲艇组和耳甲腔组大鼠癫痫发作行为学评分和癫痫发作时间均减少(均P<0.01)。耳甲艇组和耳甲腔组大鼠第1次癫痫发作潜伏期、行为学评分和癫痫发作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耳针能抑制大鼠癫痫发作,电针耳甲(包括耳甲腔和耳甲艇)抑制癫痫发作的效应较电针外耳其它部位显著,这可能与刺激了迷走神经耳支有关。  相似文献   
3.
压痛阈是传统评测痛觉的方法之一。机体的疼痛阈值代表机体对疼痛感觉的分辨水平。压痛阈是指受试者的皮肤在接受外部压力刺激时,最初能感受到由压力觉变为痛觉时的最小压力值。同时刺激皮肤上的两个点,当两点的距离小于一定程度时,会被感觉成一个点。这种能分辨皮肤上两点刺激的最小距离被称为两点辨别阈。笔者以人体穴位压痛阈和皮肤两点辨别阈为检测指标,观察正常人及胃溃疡患者在经线及非经线上的压痛阈值及两点辨别阈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针刺雌性大鼠身体各部位不同穴位对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相关神经元活动的影响,以比较身体各部位不同穴位对这类神经元活动的有效性,为针刺治疗生殖内分泌系统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下丘脑内视前内侧区、弓状核及室旁核区域的GnRH相关神经元放电,以该神经元放电为指标,探察针刺身体不同部位的15个穴位对神经元的激活效应及激活强度的差异。结果针刺15个穴位前后兴奋性神经元放电变化百分率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子宫、关元、带脉、三阴交、耳甲、足三里、下关、关元俞、肾俞、中脘、曲池、合谷、内关、肝俞、膻中;从针刺部位来看有明显变化的是:下腹部、后肢、下背部。针刺对抑制性神经元的影响同兴奋性神经元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针刺能有效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内分泌轴的活性,但不同穴位的调节作用不同。穴位的调节作用与其所处部位的神经节段支配密切相关,与生殖器官同节段支配的穴位其激活下丘脑中GnRH相关神经元的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5.
耳-体穴电针对去除部分盆神经家兔膀胱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贲卉  朱元根 《针刺研究》1993,18(1):68-72
本文采用部分去除家兔膀胱的盆神经支配,使其产生可逆性尿潴留状态,观察耳—体穴电针对膀胱机能的影响。结果说明因神经损伤产生的尿潴留很难在短期内治愈,而针灸治疗可减轻症状,似可促进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朱兵  贲卉 《中国针灸》2001,21(5):291-293
实验用离体的坐骨神经--腓肠肌组织和后肢的坐骨神经及其分支、腓 肠肌、趾长伸肌-胫前肌。结果证明,刺激坐骨神经引起的腓肠肌纤维兴奋过程中的去极化电位形成的综合电流能刺激穿刺该肌的神经,引起该神经支配的肌肉继发性兴奋反应,交引起继发性神经-肌肉反应的刺激电流降至阈值强度。连续2个或更多的脉冲刺激(间隔在10-1000ms之间)可发生时间总和的激活反应。这种时间总和效应有助于解番沿经脉感觉慢速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7.
体针,耳针结合对胆绞痛60例的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在实时超声监视下体针、耳针结合治疗胆绞痛60例疗效观察与实验研究,结果:显效50例,占83.3%,好转10例,占16.7%,有效率100%.实验性总胆管结石症的家兔电针组,电针30分钟后,胆汁流量增加差值为1,58±0.79(p=0.05),Oddi氏括约肌张力显著降低,针后即时降低差值为4.00±1.32(P<0.01),30分钟后为6.08±1.85(P<0.01).说明针刺能够解除或缓解Oddi氏括约肌痉挛及胆道阻塞.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骨骼肌肌电激活脊髓背根和腹根神经,探讨这种继发性兴奋与循经感传的关系,方法 实验记录大鼠支配腓肠肌相应脊髓节段的背根和腹根神经,并将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置于上述动物的排肠肌上,电刺激离体的神经-肌肉,可在脊髓背根和腹根上记录到诱发反应。结果 骨骼肌的动作电位形成的电流能继发性兴奋相邻的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引起沿肌肉排列方向出现的位移性感觉和步进性运动反应。结论 这种继发性的感觉和运动神经  相似文献   
9.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acupuncture stimulation on nitric oxide(NO) content in acupoint areas.Methods:The experiment was performed in 47 healthy volunteers providing informed consents.Both males and females were included in each group:11 cases in electro-acupuncture group,13 cases in manual-acupuncture group,16 cases in warm-moxibustion group,and 7 cases in control group.Stimulations were given at Jianshi(PC 5) of the Pericardium Meridian and Chengshan(BL 57) of the Bladder Meridian with...  相似文献   
10.
神经—骨骼肌的继发性兴奋——"循经感传"机制研究(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法:用离体的坐骨神经-腓肠肌组织和后肢的坐骨神经及其分支、腓肠肌、趾长伸肌-胫前肌.结果:刺激坐骨神经引起的腓肠肌纤维兴奋过程中的去极化电位形成的综合电流能刺激穿越该肌的神经,引起该神经支配的肌肉继发性兴奋反应.结论:由于外周神经中还包含有传入的感觉神经,即可能引起该神经感受野出现继发性的感觉,这种感觉和运动反应可能涉及到中医经络的循经感传现象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