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对臂丛神经麻醉下手法松解术治疗粘连型肩周炎的近远期疗效进行客观评定.方法:将100例确诊为粘连型肩周炎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两组均进行相同的主动康复锻炼,此外,治疗组55例加一次臂丛神经麻醉下手法松解治疗,对照组45例加用推拿手法治疗.观察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视觉模拟量表(VAS)和Melle量表评分及压痛指数变化,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1个月后随访时总有效率为96.4%,3个月后随访时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1个月后随访时总有效率为33.3%,3个月后随访时总有效率为28.9%.两组两个时间点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VAS、Melle及压痛指数评分方面,治疗组1个月和3个月后随访,均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而对照组3个项目评分在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随访时与治疗前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在主动康复锻炼基础上加用一次臂丛神经麻醉下手法松解术能解除粘连型肩周炎患者的肩关节粘连,恢复肩关节活动度和功能,其近期和远期疗效均优于康复锻炼加推拿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手法松解配合肩周操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治疗的66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3例。观察组采用臂丛麻醉下手法松解配合肩周操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治疗配合传统功能锻炼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①肩关节疼痛程度:两组治疗后SF-MPQ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但治疗后观察组SF-MPQ评分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②肩关节活动度:两组患者治疗后Mallet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但治疗后观察组降低程度更明显(P0.05)。③临床疗效: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对肩周炎的治疗均有一定疗效,但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手法松解结合肩周操治疗肩周炎疗效更佳,有效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臂丛麻醉下手法松解配合推拿及功能锻炼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就诊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120例,根据患者的治疗意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臂丛麻醉下手法松解配合推拿及功能锻炼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及功能锻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活动度评定(ROM)以及综合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ROM均有明显提高,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臂丛麻醉下手法松解配合推拿及功能锻炼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阻滞下中医肩关节松解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肌间沟臂丛麻醉下,对60例肩周炎患者进行中医肩关节松解术,即中医手法松解关节粘连,然后将消炎药和神经营养药注入关节腔,术后配合功能锻炼,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优43例,占71.7%;良13例,占21.7%;差4例,占6.6%。结论采用臂丛麻醉下中医肩关节松解术治疗肩周炎,病人无痛苦,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阻滞下手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先将92例肩周炎患者通过经肌间沟径路进行臂丛神经阻滞,然后依次采用仰卧上举扳法、仰卧斜上扳法及侧卧背伸推扳法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周采用杨树萱制定的肩关节活动评分标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及疼痛情况.结果: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第2周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评分明显增加(t=-50.349,P=0.000),肩关节疼痛VAS评分明显减少(t=24.145,p=0.000).结论:臂丛神经阻滞下手法治疗肩周炎,能有效减轻患肩疼痛症状,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麻醉下肩关节松解术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34例患肩周炎的患者在臂丛麻醉下通过手法松解关节粘连,术后配合推拿治疗.结果:大多数患者经治疗后效果满意,病情明显改善.结论:采用臂丛麻醉下进行肩关节炎的治疗,病人痛苦小,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沈韩雄  曲立哲 《四川中医》2012,(12):111-113
目的:探讨臂丛麻醉下针刀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观察组均采用臂丛麻醉下针刀联合手法松解,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针灸和推拿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能力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Mallet评分显著降低、ADL显著升高(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Mallet评分、ADL的改变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臂丛麻醉下针刀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可有效缓解肩关节疼痛程度,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神经阻滞联合推拿手法治疗粘连期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郑州市骨科医院疼痛科门诊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肩周炎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治疗组采用神经阻滞联合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手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有效率96. 4%,对照组有效率82. 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阻滞联合推拿手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疗效显著,该方法具有见效快,患者痛苦小,疗程短,易于接受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臂丛麻醉下手法松解配合中筠内服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臂丛麻醉下手法松解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针灸及推拿治疗.现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镇痛效果、肩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和综合疗效. 结果 ①肩关节疼痛程度:2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采用臂丛肌间沟神经阻滞加阿是穴注药、推拿按摩手法松解粘连加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肌间沟臂丛阻滞加功能锻炼治疗;治疗组采用肌间沟臂丛阻滞加阿是穴注液、推拿按摩手法松解粘连加功能锻炼治疗。结果:治愈率对照组40.0%,治疗组9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臂丛肌间沟神经阻滞加阿是穴注药、推拿按摩手法松解粘连、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法松解肩关节周围炎几种常用麻醉方式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261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118例,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Ⅱ组116例,应用静脉麻醉。Ⅲ组为自愿局部麻醉者31例,给予局部麻醉。记录各组心率(HR)、无创平均动脉血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进行术前与术中对比;记录心电图(ECG)异常例数,进行组间对比。结果:Ⅲ组疼痛率高,松解到位率低,MAP增高,HR增快,ECG异常率高于Ⅰ组及Ⅱ组(P〈0.01)。Ⅰ组MAP增高,HR增快高于Ⅱ组(P〈0.05)。结论: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麻在肩关节周围炎手法松解中是一种安全、无痛、镇静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臂丛麻醉下针刀、手法松解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采用臂丛麻醉下针刀联合手法松解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针灸及推拿治疗,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肩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及综合疗效。结果:①肩关节疼痛程度: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t=42.730,P=0.000;对照组:t=30.156,P=0.000);但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明显(t=8.475,P=0.000)。②肩关节活动度:两组治疗后肩关节Mallet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t=22.254,P=0.000;对照组:t=19.486,P=0.000);但治疗后治疗组肩关节Mallet评分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明显(t=4.841,P=0.000)。③综合疗效: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Z=-2.075,P=0.038)。结论:臂丛麻醉下针刀、手法松解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躯干肌功能锻炼治疗慢性盘源性腰痛的疗效,为该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123例慢性盘源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46例,采用推拿配合躯干肌功能锻炼法治疗;Ⅱ组41例,仅行推拿手法治疗;Ⅲ组36例,仅采用躯干肌功能锻炼治疗。分别于治疗前、疗程结束后及治疗后1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和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评价患者最大腰痛程度及腰痛对患者日常社会生活和劳动能力的影响。结果:①视觉模拟评分:3组VAS评分存在分组效应(F=131.727,P=0.000)、时间效应(F=570.366,P=0.000)、分组与时间交互效应(F=121.005,P=0.000)。不同时点3组间两两比较:治疗后Ⅰ组与Ⅱ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Ⅰ组与Ⅲ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Ⅱ组与Ⅲ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6);治疗后12个月,Ⅰ组与Ⅱ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Ⅰ组与Ⅲ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Ⅱ组与Ⅲ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3)。②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3组患者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存在分组效应(F=126.032,P=0.000)、时间效应(F=136.665,P=0.000)、分组与时间交互效应(F=121.010,P=0.000)。不同时点3组间两两比较:治疗后Ⅰ组与Ⅱ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Ⅰ组与Ⅲ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Ⅱ组与Ⅲ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2);治疗后12个月,Ⅰ组与Ⅱ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Ⅰ组与Ⅲ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Ⅱ组与Ⅲ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5)。结论:推拿疗法和躯干肌功能锻炼疗法的有机结合,避免了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方法的弊端,对慢性盘源性腰痛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吸入七氟烷全身麻醉方式对行中医手法复位术肩关节脱位患者的优劣势。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2例患者按半随机法分为七氟烷组(A组)、利多卡因组(B组)和异丙酚组(C组)。A组20例患者使用吸入七氟烷全身麻醉,B组21例使用利多卡因臂丛阻滞麻醉,C组21例使用异丙酚静脉全身麻醉。记录患者的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VAS评分法[3]评定复位时的镇痛效果,并以自制量表评定手术医师的满意度。结果:A、B、C3组的麻醉优良率分别为100.00%、76.20%、95.2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麻醉诱导时间、患者疼痛程度评分和医师手法复位成功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苏醒时间、手术医师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患者疼痛程度评分、医师手法复位成功时间和手术医师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及治疗结束后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施行中医手法复位术的肩关节脱位患者选择吸入七氟烷全身麻醉方式,麻醉效果良好,有利于提高复位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方法:60例采用穴位注射、手法推拿、功能锻炼等治疗。结果:治愈率63.3%,总有效率95.O%。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及V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颈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手法松解结合牵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在颈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手法松解术,术后患侧功能煅炼。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牵引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31例,好转2例,未愈0例,治愈率93.9%。对照组治愈24例,好转9例,未愈0例,治愈率72.7%,2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法松解结合牵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程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牵引、电针、神灯照射、推拿、导引"五联"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观察组采用牵引、电针、神灯照射、推拿、导引"五联"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理疗、神灯照射、体育疗法治疗。两组治疗时间与次数均相同,治疗结束后评定两组疗效。结果:132例病人中,123例完成整个治疗过程,脱失9例。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Z=-4.007,P=0.000)。颈肩肢痛缓解的程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颈肩肢痛程度评分:t=4.097,P=0.000;颈肩肢痛持续时间评分:t=2.131,P=0.035)。颈肩肢痛频度、上肢麻木程度、颈项僵硬程度3项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程度,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804,P=0.060;t=0.858,P=0.393;t=0.844,P=0.4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体征的阳性率均低于治疗前(压顶试验:χ2=107.496,P=0.000;臂丛神经牵拉试验:χ2=111.518,P=0.000;椎旁压痛试验:χ2=103.995,P=0.000);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体征的阳性率亦均低于治疗前(压顶试验:χ2=67.658,P=0.000;臂丛神经牵拉试验:χ2=76.530,P=0.000;椎旁压痛试验:χ2=58.634,P=0.000)。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各项体征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压顶试验:χ2=1.207,P=0.272;臂丛神经牵拉试验:χ2=2.506,P=0.113;椎旁压痛试验:χ2=2.918,P=0.088)。结论:"五联"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老年患者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中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拟行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芬太尼组(F组)和臂丛神经组(N组)各20例。R组和F组给予患者静注丙泊酚1mg/kg,待患者意识消失(呼叫不能睁眼),R组静注瑞芬太尼0.25ug/kg,F组静注芬太尼1ug/kg。N组行患侧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局麻药为1.3%利多卡因15mL。R组和F组推注药物完毕即刻、N组麻醉完全起效后开始采用Hippocrates法进行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复住时间、麻醉恢复时间、麻醉效果、发生呼吸抑制、使用阿托品或麻黄碱的例数、手术医生满意度。结果:R组和F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短于N组(P〈0.05);3组患者复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和F组麻醉恢复时间明显短于N组(P〈0.05),且R组比F组更短(P〈0.05);R组和F组麻醉效果优良率和手术医生满意度明显高于N组(P〈0.05),且R组手术医生满意度高于F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起效快,麻醉效果满意,恢复快,手术医生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旋后牵伸手法与传统内旋伸肘顿拉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26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Ⅰ组64例,采用旋后牵伸手法治疗;Ⅱ组62例,采用内旋伸肘顿拉手法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参照Verhaar网球肘疗效评分标准,从疼痛、压痛、握力、关节功能、患者满意度6个方面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同时严格记录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结果:①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压痛、握力、关节功能、患者满意度均较治疗前改善,且Ⅰ组改善情况优于Ⅱ组(P〈0.01);②Ⅰ组总体疗效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869,P=0.000);③Ⅱ组8例患者有一过性的轻度疼痛加重,经1~3 d休息或理疗后消失,其余患者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采用旋后牵伸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优于内旋伸肘顿拉手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小儿臂丛神经阻滞临床上更安全快捷的方法。方法:30例择期行上肢的儿童(2~12岁),ASA分级1~2级,随机分为超声引导组US和神经刺激仪引导组NS,两组均结合传统的解剖定位。局麻药均为0.25%罗哌卡因和1%利多卡因1:1混合液,药量为0.5mL/kg,观察两组麻醉操作完成时间、阻滞效果、术中静脉药丙泊酚的用量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无差异,神经阻滞效果均完善,术中丙泊酚用量少,术后清醒早,US组麻醉操作完成时间明显短于NS组(P〈O.05),且US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NS组(P〈0.05)。结论:超声在小儿臂从神经阻滞中有明显的优越性,明显缩短麻醉完成时间,减少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