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药汤剂,又称为汤液,是我国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中药剂型。汤剂的制备环节中煎煮最为重要,汤剂的煎煮中涉及到一些特殊煎煮方法,包煎是其中一种。包煎是指将药物用稀疏的纱布等包裹后入锅煎煮,传统用药中要求有些药物需要包煎。作者从成都中医药大学毕业从事中药房工作至今,对工作中遇到的中药包煎问题的肤浅体会加以总结,以期为临床用药指导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张佩英 《世界中医药》2011,6(2):150-151
中药汤剂是由1种或多种中药混合加水,经过煎煮后去渣取汁而成的液体制剂,是中医药史上应用最早的剂型。在临床应用中,有些中药汤剂要求用特殊的煎药方法制备,包括合煎、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冲服等。后下药大都质轻,含有挥发性成分,有效成分在煎煮时容易挥散或破坏而不宜久煎,因此需后下,  相似文献   

3.
车前子为车前科草本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成熟种子 ,《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 ,迄今车前子仍为临床常用中药 ,其作用范围甚广 ,用于治疗多种疾病。车前子含黏液质、琥珀酸、车前稀醇、脂肪油、维生素 A和维生素 B等。黏液质中含酸性粘多糖、车前聚糖。因其含大量的黏液质 ,在煎煮时易粘锅底 ,所以临床上无论用量多少 ,大夫多注明“包煎”。药师调配处方时 ,为遵医嘱多另包车前子 ,并写明分几剂包煎。然而 ,患者多不明白 ,每每要询问一番 ,或问为什么多给一包 ,或问包煎是什么意思 ,这无疑增加了药师们的工作量。本文对车前子是否需要包煎 …  相似文献   

4.
沈豪 《中药材》1992,15(5):45-46
中药汤剂质量的优劣好坏直接影响临床疗效。除煎煮时间、次数、加水量、饮片质量等因素外,汤剂煎煮中特殊处理方法不当也直接影响汤剂的质量。本文就中药汤剂煎煮几种特殊处理方法存在的若干弊端及改进措施作一简要综述。一、包煎传统方法对花粉类、细小种子类、含淀粉粘液质及绒毛多的药材实行包煎。虽然包煎有利于药物煎煮后的过滤、减少刺激性成分进入汤剂,但是包煎对药材成分溶出的影响则往往被人们忽视。李家仁对车前子、葶苈子、菟丝子包煎药物的浸出机理及煎煮时与4个古方中药成分的影响进行观  相似文献   

5.
谢若男 《中药材》1997,20(9):483-484
中药的特殊煎法在临床上给患者暨调配处方的药师带来困难。为使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本文从工作实际出发,论述了中药特殊煎法(先煎、后下、冲服、烊化、包煎、另煎)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药处方常有丸剂包煎的用法。实际操作中,包煎的丸剂在煎药结束后往往没有完全溶散。有报道,对包煎丸剂的煎出物重量作了试验,认为打碎包煎较整粒包煎为好。传统观点认为,丸剂作用较缓,而汤剂作用较快。现考虑丸剂包煎入汤剂使用,与剂型对药物作用速度影响的原理相违悖;同时,丸剂包煎也不如直接使用饮片煎服更方便和节约。故进行实验,以求对丸剂包煎的合理性作出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7.
影响中药免煎颗粒疗效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中药免煎颗粒最大限度地发挥疗效和扩大使用范围,本文从中药免煎颗粒的分煎与合煎、煎煮"去毒"、品种、包装规格、服用方法几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中药免煎颗粒疗效的原因,提出了尽量消除影响中药免煎颗粒疗效因素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汤剂为常用的浸出制剂之一。为了提高制剂的质量和疗效,作者对汤剂中常用包煎的车前子、葶苈子、菟丝子三种中药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观察它们在煎煮过程中,包煎对包煎药物及四个古成方药物的成分浸出的影响,并对中药浸出机理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聂安政  高梅梅  朱春胜  张冰 《中草药》2018,49(13):3153-3161
"后下"是中药汤剂特殊煎法的一大特色,然而一些患者对中药煎煮时需后下的中药、后下的原因以及如何后下缺乏基本的认识或存在一定的误解,从而出现因中药煎煮不当导致的临床疗效不佳或不良反应等一系列问题。结合古今文献,尝试剖析中药后下的原因及注意事项,并对如何后下提出探索性的思考,为中药后下提供科学依据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正> 有些应包煎的中药,在与其他药物混合煎煮的过程中,往往出现影响有效成份溶出的因素。如车前子、葶苈子等,煎煮时在布包周围易产生大量粘液质,从而影响有效成分的进一步溶出。再如滑石粉、海金沙、灶心土等,包煎时易在布包周围形成气膜层,使溶液在一定时间内不易透入内部而影响成分的溶出。包煎本来就减少了药材与溶液的接触面,又有上述原因,故认为包煎药物应先煎,或分  相似文献   

11.
聂安政  朱春胜  张冰 《中草药》2018,49(7):1716-1720
先煎是中药汤剂特殊煎法的一大特色,而一些人对需先煎的中药、先煎的原因以及如何先煎缺乏基本的认识或存在一定的误解,从而出现因中药煎煮不当导致的临床疗效不佳或不良反应等一系列问题。结合古今文献,从减毒增效的角度剖析中药先煎的原因,从先煎时间、粉碎度等对先煎的影响来探讨中药先煎的注意事项,并对如何先煎提出探索性的思考,为中药先煎提供科学依据,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殷佳  潘晔  蔡雪朦  高杉  于春泉 《中草药》2017,48(18):3871-3875
中药剂型的发展历史悠久,逐渐形成了汤、酒、茶、散、膏、丹、丸等剂型,近年来配方颗粒剂取得了迅速发展。通过对中药传统汤剂、浸膏剂和配方颗粒剂的价格因素、储存条件、便捷性、疗效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各剂型均具有优点和制约自身发展的劣势。随着科技的发展,中药配方颗粒剂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淫羊藿药材和饮片市场调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研究依据从国内7个药材市场、25个中药饮片厂和27个药店进行的调查和收集的110份淫羊藿药材和饮片,对药材原植物、原产地、药材状态、饮片状态和市场流通状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用盐酸小檗碱作为化学对照品评价多种中药质量时确定的质控标准的合理性,及指导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出关注药效组分中单一组分质控指标的建立与其临床疗效的对应性.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盐酸小檗碱的含量,通过饮片、药对和复方制剂3层次药效与含量的对照,探讨质量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及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盐酸小檗碱的含量:黄连及含有黄连的药对和成方中含量为(5.52%±0.065%)~(0.12%±0.007%),黄柏及含有黄柏的药对和成方中的含量为(3.39% ±0.065%) ~ (0.13% ±0.005%).结论:中药是一个药效组分,中药传承的标准物质是药效组分.黄连和黄柏及其药对、复方制剂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均低于现行临床用药标准.临床用药可能存在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问题.关注药效组分中单一组分质控指标与其临床疗效的对应性.  相似文献   

15.
中药汤剂(也称煎剂)是中医师最常用的中药复方剂型,也是中药历史上应用最久和最广的制剂。药材是饮片的原料,饮片是制备提取物、构成中医处方和中药制剂的原料,更体现了传承发展中药的重要性。基于中药饮片标准汤剂,科学认识汤剂质量,提高药典饮片和中成药质量评价研究理论和方法是科学发展的重要策略。开展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临床应用为基础的中药饮片标准汤剂研究,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理论和研究方法探讨饮片和煎煮工艺的影响,形成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体系,既有利于确保中医处方用药的安全和疗效,也有利于认识标准汤剂在"药材-饮片-中成药"的质量及其标准的差异和价值,提升国家对中药饮片监管水平,保障人民用药安全和有效;还有利于认识标准汤剂在中药饮片生产、中药配方颗粒及经典名方的传承研发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郝博  杨秀娟  冯怡  洪燕龙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23):4532-4537
钩藤为临床常用中药,也是天麻钩藤饮、羚角钩藤汤等一些著名中药复方的主药。历代本草文献有钩藤入煎剂需"后下"的记载,现代药学研究表明钩藤的生物碱类成分具有不稳定性。钩藤生物碱的不稳定,为钩藤的研究与应用带来诸多问题,如历版《中国药典》均未收载钩藤含量测定的标准,严重影响了钩藤药材的质量控制及其应用。作者围绕钩藤化学成分的稳定性,系统整理了历代本草文献及《中国药典》关于钩藤"后下"的记载,并通过查阅、分析近几十年国内外关于钩藤的化学成分及其稳定性、药理作用、提取工艺、质量分析等研究概况,为钩藤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杨秀伟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7):3429-3434
中医防病治病的用药形式为中药复方。单味中药(多为饮片)是处方药,是中药复方的组成元素。由于某味中药在不同复方中的"君、臣、佐、使"地位不同,研究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应以中药复方的化学成分为切入点,单味中药应该是全成分分析,质量稳定可控。中药物质基础研究是中药继承、发展、创新的关键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药标准汤剂的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  白明  宋亚刚  郭晖  苗明三 《中草药》2018,49(17):3977-3980
中药汤剂具组方及用法、用量可随实际情况灵活变化的特点,经过几千年的应用,仍为目前中医最常用的剂型。但缺乏对中药"汤剂"的质量品质内涵的研究,有学者提出"标准汤剂"这一概念。中药标准汤剂作为一种标准物质和标准体系,不仅确保临床用药的疗效,还可用于标化衡量临床用药的其他剂型。从影响汤剂"标准"因素综合分析探讨,规范煎煮过程,确保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和疗效的一致性,也为配方颗粒、经典名方、中药复方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影响中药毒性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中药的配伍、用量、炮制、剂型、煎服方法和给药途径等方面,论述了影响中药毒性的主要因素,并进一步阐明了这些因素对中药毒性有不同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增毒、减毒、生毒、蓄毒等。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