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促进中药现代化。方法:从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若干原则入手,分析了文献中关于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两种错误观点,从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与单味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关系、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及其特征、系统学原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述。结果与结论:中药复方中能实现该复方功用并起主治作用的所有化学成分构成了该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有效系统,复方有效系统中的化学成分相互联系,具有不可分离性、相互制约性,表现出整体取效的特征,故在研究复方药效物质基础时,必须结合系统学原理,在建立中医学证候模型的基础上,以功用和主治为判别依据,逐一排除非有效系统成分。  相似文献   

2.
中药复方疗效的物质基础及其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治病虽也采用单味药(单方),但大多数是采用由许多单味药根据配伍原则构成的复方。通过复方的组合,既提高了中药临床效果,又扩大了适用范围,并且显示出许多各单味药所不具备的独特疗效。1.中药复方独特疗效的物质基础中药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是其化学成分的总和。  相似文献   

3.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促进中药现代化。方法:从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若干原则入手,分析了文献中关于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两种错误观点,从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与单味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关系、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及其特征、系统学原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述。结果与结论:中药复方中能实现该复方功用并起主治作用的所有化学成分构成了该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有效系统,复方有效系统中的化学成分相互联系,具有不可分离性、相互制约性,表现出整体取效的特征,故在研究复方药效物质基础时,必须结合系统学原理,在建立中医学证候模型的基础上,以功用和主治为判别依据,逐一排除非有效系统成分。  相似文献   

4.
中药复方物质基础应包括中药复方制剂与单味中药(可由许多种成分组成)。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的功效有几千年的历史,并被现代临床疗效所肯定。但如何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说明中药的药效学、毒性,使中药为国际市场所接受,是目前中药研究面临的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是使中药打入国际市场,发挥中国传统医学巨大优势的至关重要的一步。1 中药药效和物质基础的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揭示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之一,对于中药质量标准控制、生产工业标准化现代化的影响最大。由于现有研究设备和手段落后,动物模型和评价方法的局限,导致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困难。作者认为,中药的药效学研究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为了能适应阐述中药复方物质  相似文献   

5.
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新思路和方法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复杂的化学成分是中药复方发挥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物质基础。基于对传统中药复方物质基础和现代中药复方创新物质基础的认识,提出了"功能组分"新观点,中药复方成分可以划分为有效组分、功能组分和无用成分。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由"有效组分 功能组分"共同构成有序的整体结构,具有"三个层次多维结构";提出了由"微观到宏观"和"宏观到微观"的二个不同的物质基础整体性结构研究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中药复方物质基础和药效·毒性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复方物质基础应包括中药复方制剂与单味中药(可由许多种成分组成)。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的功效有几千年的历史,并被现代临床疗效所肯定。但如何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说明中药的药效学、毒性,使中药为国际市场所接受,是目前中药研究面临的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是使中药打入国际市场,发挥中国传统医学巨大优势的至关重要的一步。1 中药药效和物质基础的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揭示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之一,对于中药质量标准控制、生产工业标准化现代化的影响最大。由于现有研究设备和手段落后,动物模型和评价方法的局限,导致中药…  相似文献   

7.
中药药理研究近年发展较快,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对于中药复方、单味药及有效成分三者的关系,对于如何突出中医特点,提高中药研究的科学水平等问题,还有不同看法,有待探索解决。一、中药复方,单味药及有效成分的关系:中药药理研究既要体现中医特点,又要提高科学水平,对中药复方、单味药及有效成分三者的关系,有不同看法,有些学者主张应以有效成分的研究为主,因素单纯,结果明确,重复性好,科学性强;但也有些学者主张以中药复方或单味药为主,保留和突出中医特点,有利于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更多的学者主张三者并重,根据不同单位、不同科研任务及要求,而有所侧重。目前常用韵研究途径有二:(1)复方—单味药一有效成分,研究的最终结果是以有效成分代表中药复方,用于临床,如靛玉红、丹参素、青蒿素、川芎嗪等。(2)复方—精选简化药物—固定方药—构成新的复方。研究的最终结果仍以复方用于临  相似文献   

8.
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赵建荣  李晓玫 《中草药》2003,34(11):963-966
中药复方在中医药物治疗中广泛应用,其各种复杂成分间的相互作用及确切药理机制目前大多尚不完全清楚。中药复方制剂的成分和药效不是单味药物的简单组合,对其物质基础的研究对探讨中药复方配伍药理机制十分重要。现对有关中药复方的组合效应及量比关系、复方含药血清、复方化学成分研究、中药复方物质基础常用技术方法及应用前景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中药药物动力学研究、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和血清药理学研究、中药谱效关系相关性研究三个方面阐明: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的主流思路是通过化学结合药理学等其他方法来阐明复方中化学成分不是单味药化学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药物间复杂的配伍过程包含了质的变化,从而阐明配伍的实质.  相似文献   

10.
借鉴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首次明确提出了“中药脑脊液药物化学”的概念及其研究思路和方法,总结归纳了透血脑屏障药物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在单味中药及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的现状,并对中药脑脊液药物化学的研究前景和科研价值进行了展望,认为“中药脑脊液药物化学”研究是对传统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方法的重要补充,对中医方剂的现代化研究必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从中药材的"一物多效"现象,分析现行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现状.依据多效中药"定向药效成分"与"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研究原则提出在功能分类评价下发现"定效Q-Marker"的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策略,旨在诠释中药在方剂中的选择性功效取向,准确评控药材质量....  相似文献   

12.
赵天增  秦海林  张海艳 《中草药》2009,40(7):1012-1014
指出中药现代化进程中存在与中医药理论脱节、过分强调中药复方(名方)的研究两个误区和中药质控体系的建立、中药评价体系的建立两个难点.由于中药饮片是中医辨证施治、配伍用药的主要手段,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切入点应是中药饮片.现代中药饮片的研究应为中药现代化重中之重,现在已具备了成熟条件.建议现代中药饮片的研究分3步完成,即"标准提取物"的研究、"有效部位"的研究和"有效部位"中药药性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以现代科技方法对中医药理论进行科学诠释,是中医药发展、发扬和标准化所亟需的重要一步,对药性的研究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中药四性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体系的核心,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为中药寒热药性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与途径,推动其进入分子水平,除对其属性表征与物质基础的研究外,还开始探寻其内在机制。文章着重从中药物象、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等角度对中药寒热药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展示近年来中药寒热药性研究的不同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是解决中药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方法之一,对促进中药市场的优质优价有着积极作用。然而目前我国使用的《七十六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制定在30年以前,中药市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已经与现代市场不符。该文综述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文献,认为与单一或少数化学成分相比,生物活性更能反映商品规格等级的内涵;对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的使用对象、涵盖范围、功能定位、与需求多样性的协调、与药典标准的关系、尺度等问题进行了商榷,提出了中药材规格等级划分应着重解决中药材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反映主要品质差异,中药材商品规格划分权重应视具体品种而定,等级不应只看大小。该文认为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可以涵盖切片;以三七为例介绍了规格等级标准范例,对中药材生产、管理和中药经济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药质量认识与质量评价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张铁军 《中草药》2011,42(1):1-9
基于中药质量认识的整体视角,从中药质量的本草学属性、生物学内涵和化学实质3个方面进行论述,通过相关实验研究,提出从药材的品种及产地的确定→样品的野外及田间取样→药材的部位取样→有效部位的确定→有效部位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有效成分代谢研究→质量评价及质量控制指标的确定→样品处理方法→分析测试方法→数据处理方法→质量评价方法等质量分析的全过程,构建中药质量研究技术方法和系统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6.
陈霞  阳长明  陈浩  孙立霞  刘乐环  吴晨悦  王玲玲 《中草药》2021,52(19):5807-5813
中药复方制剂的生产工艺决定着中药复方制剂安全、有效的物质基础,是影响中药复方制剂质量的关键因素。研究中药复方制剂生产工艺的特点,探讨符合中药复方制剂特点的工艺研究模式,对科学合理设计中药复方制剂的工艺路线和优化工艺条件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对中药复方制剂生产工艺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结合《中药复方制剂生产工艺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中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提出基于中药复方制剂特点开展中药复方制剂生产工艺研究的思路,以期为中药复方制剂的工艺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中药标准汤剂的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  白明  宋亚刚  郭晖  苗明三 《中草药》2018,49(17):3977-3980
中药汤剂具组方及用法、用量可随实际情况灵活变化的特点,经过几千年的应用,仍为目前中医最常用的剂型。但缺乏对中药"汤剂"的质量品质内涵的研究,有学者提出"标准汤剂"这一概念。中药标准汤剂作为一种标准物质和标准体系,不仅确保临床用药的疗效,还可用于标化衡量临床用药的其他剂型。从影响汤剂"标准"因素综合分析探讨,规范煎煮过程,确保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和疗效的一致性,也为配方颗粒、经典名方、中药复方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结合学习《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的有关论述,阐述了中药现代化的良好开局、面临的问题、基础研究的瓶颈,指出了现代中药基础研究要重视中药基础理论研究:构建现代中药理论体系,坚持中药药效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相结合研究,注重开展药效化学基础、配伍和作用原理研究,深入进行中药关键技术基础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9.
发酵作为常用的中药炮制技术之一,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借助微生物和酶的催化分解作用,改变原有药性、药效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微生物技术的融合又发展出现代发酵技术,因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发挥出强大的生物转化能力,并能产生丰富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一般炮制方法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进而成为中药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系统综述了中药发酵的技术现状、发酵菌种、发酵产物的分析技术以及发酵对中药性味、物质基础和药理作用的影响,并对中药发酵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方向和建议,可为后续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中药发酵技术提供科学思路与指导性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药质量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是中药质量控制研究的新方向之一。Q-marker既可以是质量化学标志物(Q-chemomarker),也可以是质量生物标志物(Q-biomarker)。研究建立良好的Q-biomarker,可以提高中药质量控制方法和标准与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联度,同时兼顾质量控制的可操作性。当前,我国和美国药品管理部门已将生物评价方法作为中药和植物药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相关企业和研究者也正在积极探索和发展中药质量生物评价方法。在此背景下,从Q-biomarker的角度,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中药质量生物评价的方法和指标,并对相关研究实例进行综述和解析,以期为促进中药Q-marker理论和方法体系的丰富与发展,解决中药质量评控研究中的实际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