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硬皮病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硬皮病的中医药治疗近况成都中医药大学(610075)张天娥阎智勇关键词硬皮病中医药疗法本虚标实综述硬皮病是一种以皮肤进行性肿胀、增生、硬化为特征,原因不明的结缔组织疾病。临床分为局限性和系统性两型,前者损害主要局限于皮肤,后者除皮损外还可累及消化道、...  相似文献   

2.
硬皮病治验     
杨莉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0余年,对硬皮病治疗有独到认识,现将其治疗的硬皮病2例报道如下。1病案举例案一:女,45岁,患者因双手指皮肤发紧约6年,于2008年4月2日就诊。患者自述于6年前寒冷时指端变色,皮肤明显变硬,在当地某医院诊断为硬皮病,中医诊断为皮痹。  相似文献   

3.
辨证治疗50例系统性硬皮病临床总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咏梅  马绍尧 《新中医》1998,30(8):38-39
辨证治疗50例系统性硬皮病临床总结李咏梅马绍尧何川娣冯国强主题词硬皮病,系统性/中西医结合疗法辨证分型系统性硬皮病是一种以皮肤和各脏器发生纤维硬化的结缔组织疾病。临床上以肢端型硬皮病占绝大多数,病情进展缓慢,预后较好;少数弥漫性全身受损,病情...  相似文献   

4.
汪天宇  骆阳阳  鲁科达 《新中医》2017,49(7):161-163
正硬皮病是导致皮肤硬化的慢性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更有甚者侵犯内脏。目前普遍认为病因主要与遗传和环境因素相关。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的突变在硬皮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1]),其病理表现为结缔组织纤维化、胶原合成增加、小血管损害、T淋巴细胞激活等。目前该病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局部形式(称为局限性硬皮病)和全身性形式(称为弥漫性硬皮病或系统性硬皮病)。局部性硬皮病主要涉及手、手臂和面部的皮肤;弥漫性硬皮病可迅速进展,在影响大面积的皮肤的  相似文献   

5.
硬皮病的辨证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硬皮病系结缔组织病的一种,是皮肤失去弹性而硬化之胶原性疾病,多发于中年妇女,近似中医学文献中的“皮痹”。以皮肤初期浮肿失去弹性,继而硬化,终则萎缩为其特点。临床上分局限性和系统性2型,前者分片状、带状和点滴状3种,尽管不侵犯任何系统,但常能造成残废和毁容,是一种自限性皮肤病;后者有肢端硬皮病和弥漫性硬皮病之分,  相似文献   

6.
硬皮病系结缔组织病的一种,是皮肤失去弹性而硬化之胶原性疾病,多发于中年妇女,近似中医学文献中的“皮痹”。以皮肤初期浮肿失去弹性,继而硬化,终则萎缩为其特点。临床上分局限性和系统性2型,前者分片状、带状和点滴状3种,尽管不侵犯任何系统,但常能造成残废和毁容,是一种自限性皮肤病;后者有肢端硬皮病和弥漫性硬皮病之分,  相似文献   

7.
硬皮病是以皮肤及各系统胶原纤维进行性硬化为特征的全身结缔组织疾病,中医治疗硬皮病优势明显且经验丰富。总结部分临床工作者治疗硬皮病的方法,以期为硬皮病的治疗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硬皮病的辨证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春霞 《河北中医》2009,31(2):219-219
硬皮病是一种以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及内脏器官纤维化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病。本病病因不明,病情严重,目前尚无特效的药物及满意疗效。笔者发挥中医中药的优势,现将硬皮病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阐述如下。1病因病机硬皮病属中医学痹证范畴,与皮痹相类似,是因素体阳虚,卫表不固,腠理疏松,外邪乘虚而入,凝结于经络、肌腠或血脉之间,营卫失和,气血凝滞闭塞不通,渐致皮肤肿胀、硬化、萎缩;或因脾肾阳虚,  相似文献   

9.
活血化瘀为主治疗硬皮病3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活血化瘀为主治疗硬皮病36例崇阳县白霓常松诊所(437515)镇常松关键词:硬皮病;活血化瘀;辨证论治硬皮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寒冷、肿胀,变硬、变厚、变色,患部感觉迟钝、麻木。以中青年患者居多,属于中医学皮痹范畴。笔者自1986年至1992年以活血...  相似文献   

10.
硬皮病,又称系统性硬化症,是一种以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及内脏器官结缔组织纤维化或硬化,最后发生萎缩为特点的结缔组织病。根据其受累范围、程度、病程,可将硬皮病分为局限性和系统性两类,其中局限性硬皮病病变主要累及局部皮肤,尤以肘(膝)  相似文献   

11.
我所应用“通脉灵”治疗硬皮病疗效较满意,为了探讨药物的作用机理,我们观察了治疗前后肢体血流图的改变,试图阐明活血化瘀药物与结缔组织代谢及血循环之间的关系,循环障碍与皮肤硬化的关系。系统性硬皮病一般早期即有雷诺氏现象,四肢末稍最早出现硬化,据报道硬皮病肢体容积图有明显改变,循环障碍在硬皮病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血管改变与皮肤硬化的关系和活血化瘀药物使皮肤软化与循环改善的关系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2.
硬皮病是一种以皮肤及各系统胶原纤维硬化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疾病,临床可分为局限性硬皮病和系统性硬皮病二种类型。相当于中医“痹证”范畴,见皮肤干槁而发硬,状如制革,张口闭目受阻,合于经文所述“皮痹”;肌肉消瘦,不能屈伸,合于“筋痹”、“肉痹”;全身骨节酸痛,骨萎缩变形合于“骨痹”。此病可损害多个内脏器官,甚则危及生命,治疗起来相当棘手,正确地辨证论治可有效地提高疗效,使病情好转乃至痊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硬皮病是一种以皮肤硬化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皮肤疾病,其特征为初期皮肤出现硬肿,皮温升高,后皮肤逐渐硬化,最后逐渐萎缩变薄,形成瘢痕,皮肤附属器消失。吴军教授临床治疗硬皮病提出"调和营卫,攻补兼施"的治疗原则,自创和营消痹汤治疗硬皮病疗效满意,介绍如下。硬皮病属中医"皮痹"范畴,《黄帝内经·素问》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即人感此三邪乃发痹症,又云"以秋遇此者为皮痹""皮痹不已,  相似文献   

14.
硬皮病属祖国医学“痹证”范畴。多为正气内虚,免疫低下,外邪侵袭,脉络痹阻,气滞血瘀所致。初起以皮肤肿胀,变硬变厚,继而僵硬枯萎,典型病例有皮肤蜡样变硬,表皮变薄,汗腺萎缩,毛发脱落,皮肤绷紧等,皱纹消失为其特征。局限性硬皮病由皮腠而渐人脉络筋骨,日久累及内脏器官,导致阴阳气血虚损,免疫低下,则变症丛生。临床以局限性硬变与系统性硬变分期分型论治,笔者采各家所长,以两期六型,提纲挚领,辨证论治,立方遣药,始终不离扶正祛邪,益气活血,祛瘀化痰,软坚。硬皮病的病因病机,总因正气内虚,兔疫低下,外邪侵袭而…  相似文献   

15.
补肺清瘀法促进硬皮病皮肤软化25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钱先 《江苏中医药》2007,39(3):20-22
目的:观察补肺清瘀法促进硬皮病皮肤软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硬皮病患者25例.于服药前后测定各项观察指标,作对比分析。结果:25例患者经治疗3个疗程后.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均不同程度改善。结论:补肺清瘀法可作为治疗硬皮病的主法。  相似文献   

16.
正硬皮病属于系统性硬化症状,在中医中属于"皮痹"的范畴。在临床当中以弥漫性的皮肤增厚以及局限性的皮肤纤维化为主要症状特征~([1])。现代医学对硬皮病的发病机制和机理均不够明确,所以往往预后不佳。积极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硬皮病,将是今后工作的重点。1静脉护理由于硬皮病患者出现皮肤硬化的情况,所以会导致其血管末梢不够充盈,最终使得血管壁失去了应有的弹性进而出现静脉穿刺困难的情况~([2-3])。另外,相关疾病  相似文献   

17.
五痹胶囊抗硬皮病模型小鼠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五痹胶囊对硬皮病小鼠模型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抗硬皮病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博来霉素皮下注射建立硬皮病小鼠模型,随机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五痹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及薄芝片组,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药物,观察各组小鼠皮肤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皮肤厚度、胶原含量的变化,并相互比较。结果:各治疗组小鼠皮肤硬化程度可得到一定的改善,皮肤厚度变薄,胶原含量减少。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尤以五痹胶囊高剂量组更为突出。结论:五痹胶囊对皮下注射博来霉素导致局部硬皮病小鼠皮肤的厚度、胶原纤维的增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随剂量的增大呈剂量—效应关系。五痹胶囊治疗系统性硬皮病与其抑制皮肤的胶原纤维增生、降低胶原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8.
正硬皮病是一种以局灶性或弥漫性皮肤变硬和增厚为主要特征,也可损害血管及内脏的结缔组织病~([1])。其可分为系统性硬皮病和局限性硬皮病,前者主要累及皮肤和内脏多系统多器官,特别是肺、消化道、心、肾、骨骼肌等,造成器官功能的异常,如间质性肺病、胃食管反流、心悸。后者多局限于皮肤,其特点  相似文献   

19.
正硬皮病(Scleroderma)是一种以皮肤和(或)内脏器官胶原纤维广泛进行性硬化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结缔组织病,主要分为局限性硬皮病(Localized Scleroderma,LSc)和系统性硬皮病(Systemic Sclerderma,SSc)[1]。前者多局限于皮肤,后者除皮肤损害外,还累及脏器,临床上以LSc居多,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自身免疫功能失调、胶原合  相似文献   

20.
硬皮病是以广泛的胶原增殖和组织纤维化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损害性疾病。以皮肤硬化、雷诺氏现象及关节强直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常累及皮肤、关节、消化道、肺、心、肾等组织器官,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伤。硬皮病10年生存率约为50%,其病因和发病机理不明。但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以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本病,疗效尚可,但副作用较多。杨莉教授认为脾肾阳虚证是本病临床最为常见的证侯和辨治之本,并以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硬皮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