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电针刺激大鼠“肾俞”穴对下丘脑室旁核功能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探讨PVN 与“肾俞”穴针刺效应的关系提供形态学证据。方法:以大鼠为对象,采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法,探讨电针刺激大鼠右“肾俞”穴诱导的c-fos 在PVN 中的表达。结果:PVN中FLN 密度值组间、组内差异显著(P< 0.01),电针组> 对照组> 空白组;电针组同侧> 对侧。结论:电针刺激右“肾俞”穴,对PVN神经元具有激活作用;PVN神经元对同一方法刺激单侧“肾俞”穴的这种反应上的同、对侧差异,可能是导致“肾俞”穴针刺效应两侧差异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2.
陈泽斌  韩永明 《针刺研究》1999,24(3):187-191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 ABC法,探讨了手针和电针刺激大鼠右“肾俞”穴诱导的 c-fos在PVN中的表达,为探讨PVN与“肾俞”穴针刺效应的关系提供形态学证据。结果表明:PVN中FLN密度值组间、组内差异显著( P< 0. 01),电针组>手针组>对照组>空白组;电针组同侧>对侧,手针组对侧>同侧;电针组同侧>电针组对叙侧>手针组对侧>手针组同侧。提示:① PVN参与了“肾俞”穴的针刺效应过程;②其参与作用程度因刺激方法和量的不同而不同;③PVN对不同或相同方法刺激“肾俞”穴的这种反应上的差异,可能是导致其针刺效应方法间差异和同一方法同、对侧差异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验证依据大鼠生物物理学特性检测出的穴位与所属脏腑具有相关性,观察了电针大鼠"内关"穴对血压和心率的影响;电针"上巨虚"对大肠蠕动的影响;电针"肾俞"穴对膀胱内压的影响;电针"三阴交"对肠系膜血流的影响。方法:分别记录造模前后或针刺前后大鼠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分析针刺各经大鼠穴位对其所属脏腑效应的影响。结果:各项实验造模前后或针刺前后大鼠生理指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依据大鼠生物物理学特性检测出的穴位具有循经性,可供动物实验用。  相似文献   

4.
白波  刘文彦 《针刺研究》1999,24(4):261-265
为探讨中枢一氧化氮在电针镇痛过程中的作用和作用机理,以钾离子透入引起大鼠甩尾反应的电流强度为痛反应指标,观察侧脑室微量注射一氧化氮(NO)前体物质和一氧化氮合酶( NOS)抑制剂对电针镇痛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电针大鼠双侧“足三里”后,侧脑室微量注射 L-精氨酸 10mmol,电针镇痛作用明显减弱( P< 0. 01),并且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依赖关系。注射D-精氨酸和生理盐水,对电针镇痛的作用影响不明显;侧脑室内注射NOS抑制剂L-NAME,大鼠的电针镇痛效应升高非常明显,而注射D-NAME后,电针大鼠双侧“足三里”,动物痛阈无显著性变化。提示NO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参与痛和电针镇痛的病理生理过程,脑内NO含量增加,有明显降低电针镇痛的效应,脑内NO浓度降低则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增强电针镇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电针对大鼠下丘脑背内侧核痛敏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玻璃微电极记录SD大鼠下丘脑背内侧核(DMH)病敏神经元的放电。电针“足三里”和“三阴交”后观察到:(1)DMH痛兴奋单位的自发放电和痛诱发放电的频率明显减少。且痛诱发放电的时程明显缩短;(2)DMH痛抑制单位的自发放电频率增加,并解除伤害性刺激引起的抑制效应。上述结果提示:DMH参与针刺镇痛。  相似文献   

6.
电针抗大鼠急性炎症性内脏痛的肠神经机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吴红金  薛峥 《针刺研究》1999,24(2):138-142
实验用雄性 SD大白鼠 64只,随机分为 4组,①正常对照组;②电针组(EA组),取双侧“足三里”、“伏兔”穴;③福尔马林诱发的急性炎症性内脏痛组(VP组);④电针+腹痛组(EA+ VP组)。观察内脏痛行为变化,记录疼痛积分,用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结肠和回盲部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阳性神经元的密度变化。结果:EA+ VP组疼痛积分明显低于VP组;EA组结肠和国盲部NOS、AChE阳性神经元胞体和纤维密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 VP组结肠和国盲部 NOS、AChE阳性神经元胞体和纤维密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EA+ VP组明显低于 VP组。结论:肠道氮能神经与胆碱能神经参与了内脏痛与针刺镇痛。  相似文献   

7.
电针对实验性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赖新生  莫飞智 《针刺研究》1999,24(3):192-197
将 68只 SD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切断造成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的实验性血管性痴呆(VD)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34只)、电针组(34只),与假术组作对照(35只)。分别检测三组的自发运动量、避暗学习反应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皮质醇(Cortisol)以及脑皮质、纹状体、海马、下丘脑的去甲肾上腺素( NE)、多巴胺( DA)、 5-羟色胺( 5-HT)含量。结果发现,模型组、电针组的自发运动量、避暗学习反应能力、SOD指标降低( P< 0. 001),而电针组高于模型组( P< 0. 05~0.01)。实验提示,电针能提高实验性VD大鼠的自发运动量和避暗学习反应能力,与改善脑循环,提高SOD、Cortisol、NE、DA、5-HT的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针刺"足三里"对脾虚小鼠脑组织中NO和NOS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本实验旨在以观察针刺“足三里”穴对脾虚模型小鼠脑组织中一氧化氨(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实验以大黄灌胃造成小鼠脾虚模型,同时针刺“足三里”穴。结果表明,针刺“足三里”能够降低脾虚动物脑组织中NO含量及NOS的活性,提高红细胞SOD活性和肾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T-AO),减少心肌组织丙二醛(MDA)的生成。提示针刺“足三里”能够改善脾虚动物机体内自由基代谢。  相似文献   

9.
石宏  陈正秋 《针刺研究》1999,24(4):266-267
为了探讨针刺镇痛中皮层SmI区对Pf神经元的下行调节是否与针刺激活SmI区神经元有关,本文观察了电针对大鼠皮层 SmI区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结果发现,电针可引起大鼠皮层SmI区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明显增加(P<0.05)。由此表明,在针刺镇痛中皮层SmI区对丘脑Pf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抑制作用是通过针刺激活皮层神经元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比较即刻电针同经不同类及不同经脉经穴对痛经模型大鼠子宫IP3的影响,观察经穴效应是否存在特异性。方法:5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盐水组、模型组、电针三阴交组、血海组、合谷组,每组10只。除盐水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连续10天给予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末次给药1h后,腹腔注射缩宫素2u/只,制造痛经大鼠模型,盐水组每日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于第10日针刺各组给予即刻电针20min,盐水组及模型组束缚20min,同时观察扭体反应,并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子宫IP3。结果 :①每分钟扭体分数: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血海组显著升高(P<0.05);三阴交组、合谷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电针组均显著降低(P均<0.01)。各电针组之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②子宫IP3水平:与盐水组比较,血海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及合谷组均明显降低(P均<0.01),三阴交组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合谷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阴交组、血海组均显著升高(P均<0.05)。三阴交组明显高于合谷组、血海组(P<0.05,P<0.01)。结论:即刻电针同经不同类及不同经脉经穴均明显抑制了大鼠扭体反应。即刻各电针组在改善痛经症状上无明显差异,但在对IP3的调节上有明显经穴效应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电针结合药饼灸治疗男性不育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观察针灸“调理冲任法”对精液异常不育症的临床效应。方法 对35 例精液异常的不育症患者,取关元、大赫、三阴交穴,以低频电针结合药饼灸治疗,观察对生殖机能的调节作用。结果 对精液异常不育症患者症状积分、精液状况、性激素及前列腺功能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电针结合药饼灸“调理冲任法”是治疗精液异常不育症的有效方法,尤其对改善前列腺功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gastric distention(GD) and acupuncture at three different acupoints on the spontaneous discharge of neurons in the medial vestibular nucleus(MVN), and to clarify the specific function of the MVN in the central integration mechanism underlying acupuncture regulation.METHODS: GD was conducted using a balloon inserted in the stomach cavity, and acupuncture was performed separately at each of three acupoints:Zusanli(ST 36), Quchi(LI 11), and Weishu(BL 21).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GD on the spontaneous discharge of MVN neurons was assessed using a glass microelectrode filled with a sodium acetate electrolyte solution containing 1% pontamine sky blue; the discharge signals from the neurons were amplified by the microelectrode amplifier and recorded in the Spike2 system.RESULTS: GD and acupunctu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spontaneous discharge of MVN neurons. Furthermore, acupuncture at Zusanli(ST 36) and Weishu(BL 21) was significantly more effective at altering the discharge of GD-responsive MVN neurons compared with GD-nonresponsive neurons.CONCLUSION: GD and acupuncture at three different acupoints affected the electrical activity of MVN neurons. The MVN is involved in the central integration mechanism underlying acupuncture regulation of gastric functions. The effects of acupuncture on gastric function may therefore be mediated via these particular MVN neurons.  相似文献   

13.
韩永勤  印其章 《针刺研究》1992,17(3):161-165
<正> 近年来研究资料表明,主要调节血压、内分泌和植物性功能的加压素(Vasopressin,VP)也参与痛觉调制。脑室内注射VP可产生明显的镇痛作用,相反,先天性缺乏  相似文献   

14.
<正> 中脑黑质致密部是多巴胺神经元中(Do-paminergic Neuron)比较集中的部位由此发出黑质纹体束主要通往同侧尾核、壳核和中央杏仁核。近年来有报道提示黑质纹体多巴胺系统可能有对抗电针镇痛和吗啡镇痛的作用。本文将海人酸(Kainic Acid KA)直接注入家兔黑质,观察黑质神经元被损毁后,对电针镇痛和吗啡镇痛的影响,并用连续切片、染色和荧光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了神经元被损毁的情况。方法实验对象造体重为2~3公斤的家兔39只,雌雄未限。电针取穴为一侧相当“足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全麻、针刺复合全麻经穴组(简称经穴组)、针刺复合全麻非经非穴组(简称非经非穴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0例,ASAI或Ⅱ级,年龄29~80岁,随机分成3组:全麻组、针刺复合全麻经穴组、针刺复合全麻非经非穴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采用芬太尼3μg/kg、异丙酚2mg/kg、维库溴铵0.1mg/kg进行全麻诱导,术中以静脉输注异丙酚,静脉注射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术后患者均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经穴组选取双侧合谷、内关、足三里、阳陵泉,非经非穴组选用经穴组每个经穴所在经脉与外侧相邻经脉连线的中点,与经穴相平处,两组均于全麻诱导前15~30min持续电针刺激至术毕。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术后4h、6h、8h、24h及44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舒适评分(BCS评分)及镇静评分;记录PCIA的总次数、芬太尼用量和给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分别于麻醉诱导前、术毕2h、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3天采集患者静脉血3mL,送检β-内啡肽。结果:经穴组术后44hVAS评分明显低于全麻组和非经非穴组(P<0.05),BCS评分明显高于全麻组和非经非穴组(P<0.05),术后4、6h镇静评分明显低于全麻组(P<0.05);经穴组术后PCIA按压总次数明显少于全麻组(P<0.05),术后4、6、8h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全麻组(P<0.05),术后4h、6h芬太尼用量亦明显少于非经非穴组(P<0.05),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全麻组(P<0.05);经穴组术后第1天β-Ep水平明显低于全麻组及非经非穴组(P<0.05)。结论:针刺经穴复合全麻可以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减少芬太尼的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而全麻和针药复合麻醉非经非穴组术后早期需要更大剂量的芬太尼来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6.
饱中枢在针刺减肥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 探讨针刺减肥的中枢机制。 方法 观察针刺对SD大鼠食源性肥胖模型的摄食量、肥胖指标和各部脂肪量的作用,并通过脑立体定位和神经细胞微电极记录技术,观察实验大鼠下丘脑腹内侧核(VMH)电活动的变化。 结果 对照组的摄食量、肥胖指标及脂肪量显著高于正常组,针刺组摄食量、肥胖指标及脂肪量显著降低;对照组VMH自发放电频率显著低于正常组,针刺组VMH 自发放电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 提示饱中枢的激活可能是针刺产生减肥效应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李丹  吴霞  肖四旺 《中医药导报》2021,27(2):151-154,159
目的:基于现代文献分析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选穴规律及特点。方法:以"针灸"和"产后尿潴留"等为检索词,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PubMed,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选穴规律。结果:共纳入文献362篇,选用腧穴72个,总频数1 624次。使用频数最高的腧穴依次为三阴交、中极和关元;腧穴归经依次为任脉、脾经、胃经、膀胱经,未涉及心经、小肠经;腧穴主要分布在下肢部和腹部;特定穴多使用交会穴和募穴。关联分析结果显示"中极→三阴交"支持度最高,"足三里、关元、中极→三阴交"置信度最高;聚类分析可分为两大类。结论: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以三阴交、中极、阴陵泉、足三里和关元为核心穴位组合,重视循经取穴及辨证配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挖掘学龄前脑性瘫痪儿童的针刺治疗取穴规律。方法:基于西安中医脑病医院电子病历,通过结构化病历文本提取针刺治疗处方,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3、中医临床有效处方及分子机理分析系统V2.0中数据挖掘工具对针刺处方进行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结果:1584个脑瘫患儿针刺治疗处方中含84个腧穴(穴区),使用率最高的3个穴位分别是足运感区、平衡区、三阴交。经聚类分析发现常配合使用的5个穴组:委中、外关;手三里、行间、悬钟、承扶;足运感区、平衡区、三阴交;血海、丰隆;脾俞、运动区、阳陵泉。经复杂网络核心处方分析获取13个核心腧穴,包含足运感区、平衡区、三阴交3个主要核心穴和太冲、运动区、血海、肝俞、脾俞、阳陵泉、四神聪、百会、风池、肾俞10个次要核心穴。结论:学龄前脑瘫儿童的针刺核心处方表里同治、阴阳同调,头、体针并用,体现脑、瘫同治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针刺治疗小儿脑瘫的腧穴配伍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PubMed,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文献信息构建数据库,采用频数、关联规则及复杂网络进行核心腧穴及配伍规律分析。结果:322篇文献共提取针刺处方332个,涉及腧穴201个,总使用频数为2874次。频数分析显示,高频腧穴前三个依次为百会、足三里和四神聪;腧穴归经分别与经外奇穴、督脉和胆经等密切相关;特定穴中五输穴与下合穴最常用。关联规则分析示脑三针-智三针-颞三针(置信最高96.296%)、合谷-曲池-足三里等腧穴组合联系最紧密。复杂网络分析提示核心节点腧穴为足三里、百会、合谷、三阴交、曲池、太冲等。结论:针刺治疗小儿脑瘫常用靳三针腧穴及督脉穴,头部选穴与体穴相结合,重视特定穴的应用,常用核心腧穴为足三里、百会、合谷、三阴交、曲池、太冲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