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冬梅  尹钢 《光明中医》2011,26(9):1760-1761
《金匮要略》一书专立"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关于痰饮的论述原文共41条,分痰饮、溢饮、悬饮、支饮四大类,治有四大法,二十方。其中以苓桂术甘汤作为治疗痰饮的代表方剂。仲景从水饮角度对"痰饮"的认识,为后人乃至现代人从广义范围对痰饮进行深入探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悬饮宁治疗癌性积液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观察悬饮宁治疗癌性积液的疗效,将93例癌性积液患者分成悬饮宁、悬饮宁方加化疗、和单纯化疗组,并进行(2批)动物实验研究。结果:临床观察悬饮宁组、悬饮宁加化疗组、化疗组有效率分别为87.5%、96.7%、67.7%。前2组与化疗组比较P<0.01。实验研究结果发现,悬饮宁、悬饮宁加化疗组、化疗组、空白对照组腹水的形成率分别58.3%、25.0%、33.3%、100%。悬饮宁低、中、高剂量组、悬饮宁加化疗组、化疗组、空白对照组腹水的形成率分别为58.3%、25.0%、33.3%、100%。悬饮宁低、中、高剂量组、悬饮宁高剂量加化疗组、空白对照组S180腹水瘤小鼠生存率分别为25%、47%、50%、41.7%、8.3%。治疗后1周及2周对小鼠体重、腹围观察,悬饮宁、悬饮宁加化疗、化疗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或P<0.05)。提示悬饮宁对癌性积液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考“饮”的名称,虽首见于内经,而明确地辨证,则详见于金匮痰饮篇中。在该篇内仲聖吸收了前人的精华、结合了个人临床的实践经验,根据不同的症状,把“饮”病进一步发挥,而分为“痰饮”(当作淡饮解)、“悬饮”、“溢饮”、“支饮”四种类型,后世医家对“饮”症命名虽增有“流饮”“癖饮”之異,然究之仍不出于仲景所论“四饮六证”范畴之内。金匮痰饮篇说:“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巢氏病源说:“饮水过多,留注胁下,令胁间悬,咳唾引胁痛,故云悬饮。”又局方云:“‘悬饮’亦谓流饮,在胁间动摇漉漉有声。”按此系由于三焦脉气闭  相似文献   

4.
从痰、悬、溢、支字义角度,以《说文解字》为基础,对《金匮要略》中四饮之名加以解释。停于肠中如水摇之状为痰饮;留于胁下如悬空中为悬饮;浸溢于肢体如器满水溢为溢饮;滞于心下支撑心肺为支饮。  相似文献   

5.
<正> 《金匮·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曰:“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目前一般认为西医所说的“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即属于中医“悬饮”的范畴。用十枣汤或控涎丹治疗该病而获效者杂志上屡有报道。然而就笔者临床观察,单纯使用十枣汤或控涎丹之类祛痰逐饮药治疗,对于早期悬饮其有效率只是在10%左右,既便是对中、后期悬饮,其有效率也仅在50%上下。可是采取痰瘀同治的方法,在祛痰逐饮药中加入活血逐瘀药  相似文献   

6.
悬饮是常见的病证。《金匮要略》之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中谈到:“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辄已。”“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通过临症观察,我们发现本病起始于阳,故似太阳表证。多因失治误治,热入与水互结于胸胁而成饮。邪热入里临症多表现为发热汗  相似文献   

7.
渗出性胸膜炎属祖国医学“悬饮”病范畴。祖国医学虽无渗出性胸膜炎之病名,但早在《内经·至真要大论》中已有“岁太阴在泉……民病积饮心痛”之记载。汉代张仲景专设悬饮一证,详述其理法方药,后又有“辟饮”、“结胸”、“胸痹”等病证的描述,其表现颇似本病。笔者系统地整理了近年来有关运用中医中药治疗本病的资料,现综述如下。一、病因病机祖国医学认为,悬饮病不外有内外二因。外因:寒邪袭肺,饮邪流胁,悬结不散;寒湿浸渍,由表及里,困遏脾胃运化功能,水湿聚而成饮。内因:  相似文献   

8.
悬饮常见于慢性疾病的终末阶段或急性加重期.李国勤教授认为悬饮的病机本在肺脾肾气虚,水液失于运化,聚而形成痰、饮、水、湿之邪;疾病日久成瘀,而痰、饮、水、湿、瘀之邪相互兼夹,停滞于肺、胸胁,从而形成悬饮之病.悬饮病因以正气亏虚为根本,痰、饮、水、湿、瘀为病理产物,治疗以益气温阳、泻饮逐水、活血化瘀、祛痰利湿为主,同时注意宽胸理气,顾护阴津.  相似文献   

9.
悬饮是痰饮中的四次之一。它是水饮流渗在两胁,仃留不散,如物空悬,故名悬饮。类似于现代医学的“胸腔积液”等症。《金匮要略》说:“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对悬饮的证治己具梗概。笔者运用苇茎汤加味治疗十二例,效果尚为满意,现报告如下,并略加讨论,以供参考。临床资料一、性别与年龄:男9例,女3例;年龄在17—20岁3人,26—30岁5人,32一56岁4人。二、职业与发病时间:职业与职工和学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益气平悬饮治疗肺癌性胸水的局部免疫学机理.方法:采集病人胸水,用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搜集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和自体肿瘤细胞(ATC),培养液中培养,效靶比为40:1,加含益气平悬饮培养液中混合培养2、7、14、21d,MTT比色法,计算细胞杀伤活性.结果:益气平悬饮组第7d、14d、21dTIL杀伤活性分别达(46.62±0.36)%、(58.87±0.42)%、(59.10±1.09)%,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气平悬饮能明显提高TIL杀伤ATC的活性.  相似文献   

11.
<正>癌性胸水,也叫恶性胸腔积液,是中晚期癌症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部分癌症患者的主要临床体征,严重的胸水甚至可危及生命。癌性胸水主要是指恶性肿瘤胸膜转移或胸膜原发恶性肿瘤所致的胸腔积液,特别是晚期肺癌。癌性胸腔积液属于中医学"悬饮"范畴,《金匮要略》:"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即是对悬饮的描述。许尤琪教授认为,癌性胸水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熊鸣峰  吴春红 《光明中医》2014,29(11):2396-2397
悬饮一病,首见于《金匮要略》,云:“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属于广义痰饮之范畴.笔者通过对其发病机理的深入研究,结合大量临床实例,认为阳虚是其发病的根本,温化法当属本病的治疗大法.现将本人点滴体会详书于下:  相似文献   

13.
通过理论分析、经验总结、临床试验及治法研究等不同类型文献报道,从胸腔积液、恶性胸腔积液、肝性胸腔积液等不同病种,分析了悬饮中医证候研究现状,认为悬饮证候研究多使用4字组合的复合证候,主要证候虽大致统一但各有侧重,而胸腔积液的发病过程及发病机理不同,决定着悬饮证候亦有所差异,并对悬饮证候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悬饮病,是水停胸胁,阴阳升降之气机被阻所致。现代医学的“渗出性胸膜炎”多属悬饮范畴。现将临床治疗十四例悬饮的体会略述如下。一、方药组成及用法芫花、甘遂、大戟各等分,大枣10枚。前三味生用,研细末装入胶囊内,每  相似文献   

15.
对<王旭高医书全集·环溪草堂医案>中以痰饮为主证的医案加以分析,归纳为:寒饮咳嗽,温肺蠲饮;溢饮阳衰,温阳利水;悬饮潴留,攻积逐饮;留饮阳微,健脾通阳;饮去正虚,调理善后.  相似文献   

16.
"生铁落饮"是《黄帝内经》中收载的十三个方中的其中之一,因其组方精炼,疗效确切,一直被历代医家沿用至今。因此,现从古代医家对"生铁落饮"的临床应用和现代医家对"生铁落饮"的临床应用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六子蠲饮汤治疗胸腔积液10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子蠲饮汤治疗胸腔积液104例高社光,翟秀琴,刘爱环,高敬力,郝瑞芳(河北省鸡泽县中医院057350)赵秀芝(邯郸市中心医院056001)胸腔积液属于中医"悬饮"范畴。笔者临证自拟六子蠲饮汤为基础方随证加减治疗胸腔积液10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诊治胸腔积液3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钢 《四川中医》2001,19(5):24-25
运用中医辨证分型论治与西医病因学检查诊断及治疗方法相结合,诊治胸腔积液37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4.60%。认为引起胸腔积液/悬饮的原因众多,对中医“悬饮”的认识不应局限于渗出性或结核性胸膜炎。结合应用现代医学对胸水的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可以提高悬饮辨治的准确性及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王雪梅 《亚太传统医药》2014,10(20):126-127
目的:探讨茯苓导水汤化裁治疗悬饮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悬饮病患者18例,所有患者给予茯苓导水汤化裁治疗,观察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后,患者右侧胸胁不适症状显著缓解,复查未见胸腔积液.结论:采用茯苓导水汤化裁治疗悬饮病临床效果确切,患者临床症状获得显著缓解,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饮证是水液在体内运化输布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内经》云:“太阴所至,为积饮痞膈。”说明饮症乃水湿过盛,水饮停积,脾阳失运,肺失输布所至。悬饮是饮证中的一个类型,是水液停积于胸胁的病证。证见:胸胁胀痛,咳唾、转侧呼吸时则疼痛加重,肋间饱满、气短息促,苔白薄根部厚,质灰暗,脉沉弦或滑数。临床辨证时,若能知常达变,收效常佳。笔者遇到两例悬饮变证,就各有不同。一是水与热相结的是饮;二是水与血相结的悬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