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小儿过敏性紫癜与食物不耐受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检测价值。方法:选定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中山大学附属东莞东华医院儿科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者75例作为观察组,以及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75例作为对照组,研究时段从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以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食物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比较饮食、抗过敏治疗后食物不耐受IgG抗体的具体情况。结果:观察组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显著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2例检测阳性者,痊愈率为70.83%。结论: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普遍存在食物不耐受IgG抗体,因此科学的饮食指导对于预防小儿过敏性紫癜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物不耐受检测在儿童湿疹中病因诊断、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8例湿疹儿童患者和10例正常人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结果:病例组48例患儿食物不耐受检测阳性率为89.58%,对照组阳性率为10%(P〈0.01);病例组中,各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阳性率依次为鸡蛋52.08%、牛奶41.67%、虾37.50%、螃蟹35.42%、鳕鱼18.75%、大豆10.42%、西红柿8.33%、玉米6.25%、牛肉和蘑菇均2.08%,大米、鸡肉、小麦均为阴性,对照组中只有一例牛奶阳性(10%),其他均为阴性;32例随访患者经饮食调整后,总有效率达75%.结论:食物不耐受检测对儿童湿疹的病因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食物不耐受与溃疡性结肠炎(UC)之间的关系。方法:对符合UC诊断标准的71例患者,检测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结果:UC患者对14种食物的不耐受率范围为1.4%(鸡肉、蘑菇)-38%(蛋黄蛋白),其中鳕鱼、蟹、大豆、西红柿4种食物存在性别差异(P<0.05),不同年龄组之间青少年组、壮年组及老年组对牛奶、大米不耐受性整体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均存在多种不耐受食物的统计学差异。结论:食物不耐受与UC发生发展存在一定关联,且不同性别、年龄组间存在差异性;通过检测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可以指导UC的饮食治疗。  相似文献   

4.
158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食物IgG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15例荨麻疹、43例湿疹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患者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总阳性率为98.18%,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有不同程度增高,两组中均为蟹阳性率最高;IgG抗体浓度值测定,两组均为蛋清/蛋黄最高;不同年龄组过敏食物比较有特异性。结论:此类患者体内产生特异性IgG抗体,提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与食物不耐受有关,对临床诊治和防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食物IgG抗体检测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饮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检测71例UC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结合检测结果实施个体化饮食指导。结果本组UC患者对14种食物的不耐受率为1%(鸡肉、蘑菇)~38%(蛋黄蛋白),其中蛋白蛋黄、蟹、虾、玉米、牛奶、大米等几种食物阳性不耐受程度较高。通过个体化饮食指导,患者能掌握正确饮食调整方法,症状缓解。结论食物不耐受检测对了解UC患者可能存在的不耐受食物及相应的饮食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锌缺乏与食物不耐受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河北省儿童医院确诊的锌缺乏患儿105例作为锌缺乏组,选取同期来院行健康体检且无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家族史的健康儿童50例作为健康组。采集2组儿童的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中鸡蛋、小麦、牛奶、西红柿、鳕鱼、鸡肉、牛肉、大米、大豆、螃蟹、玉米、蘑菇、虾、猪肉等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统计2组食物特异性IgG检测阳性率。将锌缺乏组患儿按年龄分为婴儿期组(0~1岁)23例、幼儿期组(1~3岁)45例、学龄前期组(3~6岁)21例、学龄期组(6~12岁)16例,比较各组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分级及食物特异性IgG检测阳性率。结果锌缺乏组食物特异性IgG检测阳性率为86.7%(91/105),健康组食物特异性IgG检测阳性率为6.0%(3/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期组和学龄期组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幼儿期组和学龄前期组IgG抗体水平分级3级占比明显高于1级和2级占比(P均0.05),1级和2级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婴儿期组、幼儿期组、学龄前期组、学龄期组食物特异性IgG检测阳性率分别为60.9%(14/23)、97.8%(44/45)、95.2%(20/21)、81.2%(13/16),婴儿期组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组(P均0.05),学龄期组明显低于幼儿期组和学龄前期组(P均0.05),幼儿期组和学龄前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锌缺乏与食物不耐受间存在关联性,年龄与锌缺乏患儿食物不耐受阳性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食物过敏者血清总IgG和IgG亚型变化.方法:对64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和正常对照组30例,进行食物特异性IgG检测、血清总IgG和IgG亚型测定,通过饮食回避试验确立食物过敏者.结果:①在本研究中特异性IgG检测阳性率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22.7207,P<0.01),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②根据特异性IgG检测结果进行饮食回避试验,其中有14例患者在一月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有效率为82.35%,确定这14例患者为食物过敏者.③14例食物过敏者血清总IgG、IgG1、IgG2和IgG4平均浓度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IgG3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④14例食物过敏者血清总IgG、IgG1、IgG3平均浓度和特异性IgG检测阴性患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IgG2和IgG4与特异性IgG检测阴性患者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食物过敏者中存在IgG介导的变态反应和IgG亚型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过敏性哮喘患者食物不耐受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于该院就诊的50例过敏性哮喘患者,作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选择50例健康的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血清中的14种食物过敏原总IgG浓度在酶联免疫吸附法的帮助下进行检测与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阳性率为78%,对照组为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IgG浓度为+1级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浓度为+2级和+3级时观察组的抗体阳性强度明显比对照组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过敏性哮喘患者食物不耐受的检测过程中,以食物特异性总IgG为依据有助于将相应的食物剔除,通过对临床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的密切观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医生在临床诊断和预防疾病的过程中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探讨儿童湿疹与特异性IgG抗体(sIgG)水平的相关性,评估忌食不耐受食物在治疗湿疹儿童中的作用。方法:2009年1~8月北京世纪坛医院变态反应科收治的2~14岁湿疹患儿68例,检测血液中的sIgG,初步比较儿童湿疹与sIgG水平的相关性。将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1例,忌食检测sIgG阳性结果的食物,同时给予对症药物治疗。对照组31例,只使用药物治疗而不忌食不耐受食物。2个月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68例湿疹患儿血清特异性IgG阳性为62人,总阳性率为91.2%。2个月后试验组有效率87.1%,对照组有效率32.25%,两组之间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儿童湿疹患者的体内sIgG阳性率较高,提示湿疹症状可能与食物不耐受有关。湿疹患儿忌食不耐受食物可以增强药物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略论食物不耐受与人体疾病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物不耐受是由于机体不能充分消化食物大分子,把进入人体内的食物当成有害物质而产生过度保护性的免疫反应可产生全身各系统的症状与疾病。食物不耐受比食物过敏发病慢且隐蔽。它的致病机制在于产生食物特异性的IgG抗体,其诊断一般是应用ELISA法检测IgG抗体。调整饮食是食物不耐受最好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慢性荨麻疹患者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慢性荨麻疹患者甲状腺功能并作相关性分析。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5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及48例健康对照组的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自身抗体进行检测。结果54例患者中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及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但2组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部分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自身抗体异常,提示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发病可能和甲状腺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OU)患者食物不耐受的检测结果。方法:将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治疗的180例复发性ROU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1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食物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检测,比较两组患者对14种常见食物的食物特异性检测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总阳性率为8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78%,观察组Ig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牛肉、鸡肉、玉米、鸡蛋(蛋白/蛋黄)、蘑菇、牛奶、猪肉、大麦、大豆、西红柿、小麦、虾、鳕鱼、螃蟹等食物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饮食控制后,有效者158例、无效者22例,有效率为87.78%。结论:ROU的发病与食物不耐受有确切关联,进行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能够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进行饮食控制能有效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3.
62例过敏性紫癜儿童过敏原特异性IgE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在儿童过敏性紫癜中的作用,探讨变应原与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62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结果62例患儿中血清总IgE抗体阳性率97%,其中17例(27%)对1种过敏原呈阳性反应,20例(32%)对2种过敏原呈阳性反应。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为粉尘螨(18%)、柳桑梧桐花粉(18%)。食物组最常见的为蛋白蛋黄(24%),牛奶(15%),鱼(11%),虾蟹(11%)。结论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发生与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原都有一定的相关性,蛋白蛋黄和牛奶等蛋白类食物是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主要致病原。特异性IgE检测可帮助筛选过敏原,可指导对疾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祛风汤对慢性荨麻疹患者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 DAO)及免疫球蛋白IgE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7月—2010年12月陕西省中医院皮肤科门诊慢性荨麻疹患者8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5例),另选取15名健康者为健康组。治疗组口服益气活血祛风汤,每天1剂,分早晚2次;对照组口服肤痒颗粒,6 g/次,3次/天。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治疗后及停药后2个月的有效率。检测各组治疗前后血清DAO、IgE水平。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痊愈率[20例(44.0%)]及停药2个月有效率(62.0%)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例(20.0%),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患者组治疗前DAO[治疗组:(6.9±1.8),对照组:(6.5±1.8)]明显高于健康组(1.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个患者组治疗后DAO、IgE阳性率均降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活血祛风汤能改善慢性荨麻疹患者症状,改善胃肠黏膜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1900例过敏患者的常见过敏原血清抗体检测及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了解华南地区过敏性疾病患者过敏原各类情况 ,对我科 190 0例过敏患者血清进行 17种常见过敏原IgE抗体水平的检测分析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0 0例患者均为 2 0 0 1年 2月— 2 0 0 3年 7月就诊于我院皮肤科门诊的患者 ,来自华南各地。其中男 889例 (46 .79% ) ,女 10 11例 (5 3.2 1% ) ;年龄 2~ 73岁 ,平均 35 .2 7岁。所有患者均被临床或实验室确诊为过敏性疾病 ,其中荨麻疹 12 99例 (急性荨麻疹 15 5例 ,慢性荨麻疹 114 4例 ) ,湿疹5 73例 ,其他 2 8例。1 2 检测方法 采用美国SAI公司的IVT过敏原体外检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中西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并分析慢性荨麻疹的过敏病因。方法将103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成三组;中药对照组34例,应用荨麻疹汤治疗;西药对照组31例,应用西药脑益嗪片治疗;中西药治疗组38例,应用脑益嗪加用荨麻疹汤治疗,疗程均为4周。应用血清特异IgE试剂盒检测过敏原。结果中西药治疗组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和中药对照组(P<0.05)。血清总IgE阳性患者占总数94.17%。结论荨麻疹汤可提高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荨麻疹患者病因与IgE介导的过敏反应存在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探讨尿液微量清蛋白(mA1b)、免疫球蛋白G(IgG)、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定量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尿蛋白定性试验,根据结果分为尿蛋白阳性组(n=40)和尿蛋白阴性组(n=46),健康组(n=50)为同期健康体检者,所有受检者均进行mA1b、IgG、α1-MG、β2-MG定量检测,分析对比检测结果。结果:两组糖尿病患者的mA1b、IgG、α1-MG、β2-MG定量检测均高于健康组(P<0.05);糖尿病患者尿蛋白阳性组检测水平均高于尿蛋白阴性组(P<0.05);四项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两两组合检测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四项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8.
食物的不良反应包括食物过敏 ( FA)和食物不耐受 ( FI)。常见的致敏食物有牛奶、鸡蛋 ,其次有花生、大豆、鱼和桔子 ,常表现为皮肤、消化道和呼吸系统症状 ,其中以皮肤改变为主 ,如湿疹和风团 [1] 。笔者用中药治疗 FA湿疹、荨麻疹 ,疗效甚佳 ,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共 48例 ,男 2 5岁 ,女 2 3例 ;最小出生 1 5天 ,最大 4岁。诊断主要靠详细的病史 ,一般由家长记录一段特定的时间 (通常为 2周 )里每天所食的食物 ,包括饮品及口香糖等。记食物日记、做皮肤试验、排除性饮食试验、食物激发试验、体外测定食物特异性 Ig E抗体等[2 ] 。2 …  相似文献   

19.
目的根据是否伴有自身抗体阳性及自身免疫现象对中药肝损伤(HILI)进行分型,并探讨不同类型HILI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9月—2018年12月入住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的HILI住院患者151例,其中伴有自身免疫现象HILI(AL-HILI)24例。根据自身抗体检测结果将HILI患者分为自身抗体阳性(阳性)组48例,自身抗体阴性(阴性)组103例,将AL-HILI患者分为自身抗体阳性组(AH阳性组)16例和自身抗体阴性组(AH阴性组)8例。比较各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分型、理化[ALT、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肌酐、尿素]及免疫学指标(IgA、IgG、IgM)、肝组织病理表现以及临床预后情况。结果与阴性组比较,阳性组女性比例、平均年龄、TBil、IgA、IgG水平以及汇管区浆细胞浸润、界面炎、肝纤维化(纤维组织增生)患者比例增加(P0.05,P0.01),吞噬色素颗粒的kupffer细胞患者比例降低(P0.05)。与AH阴性组比较,AH阳性组患者潜伏期、IgG水平以及慢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比例升高(P0.05),治愈患者比例下降(P0.05)。结论不同类型HILI和AL-HILI患者临床和病理特征不同,AL-HILI自身抗体阳性患者更易进展为慢性药物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银川地区荨麻疹患者常见过敏原种类,及在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过敏原的差异。方法采用生物共振技术对2017年1月—12月该院收治的110例荨麻疹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结果过敏原阳性率比较,其中基础测试类、食物类、食物添加剂及花粉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粉尘螨、洋槐刺槐、赤藓红、屋尘螨、柳居多;不同年龄段过敏原检测结果显示,7~18岁组和18~40岁组食物类和食物添加剂阳性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60岁组基础测试类和花粉类阳性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季节过敏原结果统计,春季以粉尘螨与柳为多,夏季以刺槐、洋槐与柳居多,秋季以刺槐、洋槐与山梨酸钾居多,冬季以粉尘螨与蛋黄卵磷脂居多。结论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的荨麻疹患者过敏原种类有所不同,过敏原检测蚵为银川地区荨麻疹患者提供防治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