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立玮  王永香  钟文蔚  李鹏  曾浩然 《中草药》2023,54(13):4385-4394
膜分离技术对中药制药工艺的创新来源于多学科交叉研究。中药膜分离科技是材料化学工程学科先进的分离科学技术与中药制药学跨学科结合的产物,其技术原理是对传统中药制药分离各主要操作单元技术原理的创新。逐一论述了中药制药分离过程各主要操作单元的本质特征、技术原理及膜科学技术对中药制药分离过程工程原理的创新作用。并指出基于膜“绿色制造”技术的中药制药分离过程“低碳流程再造”的工程原理与工艺基础实现了膜科学技术的多尺度效应、“膜一体化”系统与中药制药分离工艺流程的全面兼容;而中药行业膜技术标准零的突破则为该“低碳流程再造”的规模应用及可复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展示出巨大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寻找中药水提液浓缩过程瞬时能耗计算简便方法。方法以玉屏风散为模型药物,测定其水提液浓缩过程中多种溶液环境特征参数的动态变化数据,构建中药溶液环境特征参数白利度(简便、易测、准确)与浓缩能耗计算需要的相关参数的相关性模型。结果白利度与固含率、密度、比热容、导热率等具有优越的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2)均高达0.99左右。结论可通过测定白利度及构建与其他物理参数如比热容(Cp)、导热率(kf)等关系模型,计算浓缩的动态能耗;为中药制药过程工程原理研究开辟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现代中药工程学是制药工程学的分支,是研究中药制药单元物理操作和单元化学过程之规律特性,并根据对这些特性的认识,解决中药制剂生产中的工程问题的科学和技术。它融农产品加工工程、化学工程、机械工程、中药制剂学、电子工程、热力工程、土建工程、环境保护工程及劳动保护工程等为一体,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综合性的应用技术学科。  相似文献   

4.
中药制药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理论直接涉及中药药品制造工艺.中药制药工程综合运用了化学工程学的原理与方法,结合中药生产的实际情况,研究和探讨中药制药过程中从原料、半成品到成品,利用相应的设备进行加工的过程与方法.其所涉及的是没有化学反应的纯物理过程的加工处理,即单元操作.中药制药工程可分为化工单元操作、机械过程单元操作和工厂车间的布置与设计几部分.课堂教学中应对一些基本问题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5.
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一书重点介绍中药制药过程中典型设备的基本原理、选型和工艺计算,是化工原理在中药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中药制药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探索如何从过程控制角度提高中药制药过程的效率。以某企业浓缩装置为例,针对其浓缩过程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了基于动态矩阵控制算法的控制器并投入应用。控制器能够自动调节加热设备,控制浓缩过程的温度和蒸发量在设定值。控制器投用后可以降低浓缩过程中温度的波动约30%,将有利于设备结垢、热敏成分损失等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7.
论全面提高中药行业工程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社2002年5期,6期杂志刊载的“中药制药工程理论研究与实践”,“论中药工业的中试放大验证”,两篇文章中,已经阐述了中药制药工程技术是支撑我国中药产业步及良性发展的理论与生产实践基础,并对其四要素之一的中试放大与验证进行了探讨;本文对其他要素加以讨论并归结为全面提高中药行业的工程技术素质,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基础工作,是对甸中药制药产业总体水平的一种深层次的度量与评价。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中药自身的竞争优势及中药出口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结合目前中药出口存在的问题,从宏观、微观的角度为中药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提供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论中药制药工程科技创新方略及其工业转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该文简要分析了中药工业若干瓶颈问题以及重大技术需求,概述了中药制药工程领域技术现状,进而提出中药制药工程科技创新战略方向,构建了新一代中药制药核心技术框架,提议创新发展以制药工艺“精密化、数字化及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第三代中药制药技术,最后对中药制药工程科技创新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冯怡  徐德生  张宁  沈岚  林晓  王优杰  刘怡 《中成药》2007,29(5):744-745
自国家提出“中药现代化产业行动”计划以来,中药的提取、分离、浓缩等制药过程的前处理工艺已逐步迈入了生产控制智能化和生产过程管道化、系统化。如:水提取采用多功能强制循环流水线、醇提取采用改进型动态提取以及引进国外先进的连续气动式间歇出渣和分离技术,在单机设备上采用自控,生产线采用计算机集成控制等,以确保中药复方提取物生产过程处于稳定和可控状态。然而,与此成为对照的是,在中药制药过程的后段处理工艺-制剂工艺方面,其研究与应用仍然为粗放型的模式,在制剂工艺研究及生产中这方面存在一些关键技术问题,主要表现在:在中药…  相似文献   

11.
中药制剂工艺过程的物理化学变化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目的:根据文献综述中药在制剂工艺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为提高中成药的内在质量提供帮助。方法:按提取分离、浓缩干燥、成型等制剂工艺步骤,分别介绍沉淀反应、增溶作用、水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主要物理化学变化及其制剂学意义。结果与结论:开展制剂工艺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及其机理的研究,对于完善中药学的理论基础,促进中药复方配伍理论的发展,提高中药制剂工艺的设计水平及中成药的内在质量,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膜科学技术的中药废弃物资源化原理及其应用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废弃物的资源化是中药行业形成现代、环保、集约新产业的必然选择。在分析中药废弃物来源与主要化学组成的基础上,针对膜科学技术应用于制药工业的技术优势,特别是近年来膜分离技术已作为应用于中药制药行业传统提取、分离工艺改良的技术储备,提出膜科学技术是中药废弃物资源化过程工艺设计的重要选择之一。中药废弃物为组成与性质十分复杂的物质体系,"分离"过程的科学、有效是其再利用领域的技术关键,而过程集成有助于提高目标产物的收率或提高分离过程产品的纯度,可以解决许多传统的分离技术难以完成的任务。鉴于集成分离技术具有简化流程、降低消耗等优点,符合现代制药工业的发展趋势,而膜分离技术可为过程集成提供宽阔的平台,膜分离及其集成技术在实现中药废弃物的资源化和产业化过程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通过探讨膜分离及其集成技术用于中药废弃物有效组分资源化的原理、方法与应用实践,描述了膜技术在中药废弃物的提取、分离、浓缩、纯化工程集成技术中的应用前景,比较系统地论述了膜技术在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中的适宜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在临方浓缩水丸制备过程中,处方水煎液需要经过受热浓缩与辅料或者饮片细粉混合制备软材。而部分中药成分受热易分解或转化,因此,为了减少处方中热不稳定活性成分的损失,优选中药临方浓缩水丸的制备工艺,该研究以苓桂术甘方、小承气方、散偏方、小儿七星方、逍遥方5个含有热不稳定成分中药的复方为模型处方,基于研究团队前期建立的2种临方浓缩水丸制备技术,分别制备全浸膏浓缩水丸以及零辅料浓缩水丸,进行特征图谱表征,并与全方水煎液特征图谱进行对比。结果表明5个模型处方的零辅料浓缩水丸的特征图谱与全方水煎液接近,其特征峰的数量及峰面积均高于全浸膏浓缩水丸,且部分峰的峰面积高于全方水煎液。提示当处方中含有热不稳定成分的中药时,优先选择“药辅合一”的工艺制备零辅料临方浓缩水丸,以便更大程度地保留热不稳定成分,为后续中药临方丸剂的合理开发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药炮制是一门传统的制药技术,以中医中药基础理论为指导,根据医疗、调剂、制剂的需要,对原药材进行净选、切制等各种加工处理的操作方法,称为“中药炮制”(又称“炮炙”、“修治”等)。它是祖国医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理论基础、名医方剂解析、微观辨证和临床实践都不支持中药“不采用辨证论治也能治病”;“微观中药西用”混淆了微观辨证与宏观辨证的概念,它取消宏观辨证,异化了微观辨证,无限扩大了它的适用范畴,在诊疗实践中难免不遇到挫折。“微观中药西用”只能运用在微观辨证的适宜范畴,才会收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组分中药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是中科院最具创新实力的高技术强所之一。该所自2004年主持承担中科院重要方向项目“基于现代理论和技术的复方中药系统研究”以来,面向我国中药研发和生产技术的重大需求,采用现代理论和技术对复方中药进行前瞻性、先导性的系统研究,在科学发现、技术突破、集成技术创新和战略性技术储备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组分中药系统研究是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作指导,以标准组分分离制备、系统化学及生物学表征为基础,集中药基础研究、新药开发及生产三者为整体的系统工程。通过发展新的分离材料、表征方法,开展标准组分及其配伍的系统生物学表征研究和国际接轨的中药标准,阐明中药物质基础与作用原理,科学诠释传统中医药理论,积极推进中药的现代化进程,建立标准化、资源化、国际化的中药研究创新模式。组分中药系统研究所形成的整体思路和技术方法,为进一步提高中药现代化领域的科学研究能力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期杂志以专题研究形式刊载了一组论述组分中药系统研究的论文,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中药工业能耗惊人,能耗的重头浓缩工段的蒸汽耗量约占全厂的60%左右,甚至更高。膜浓缩技术具有"能耗小、成本低"的重要优势,但因不同膜过程本身技术原理所造成的各自缺陷,而受到制约。引进国际先进的膜集成设计策略与方法,针对有望适用于中药物料浓缩需求的"反渗透与膜蒸馏集成"的技术关键——浓缩过程对中药物料流变性的劣化及其对膜传质作用的拮抗,以代表性中药复方为实验体系,借鉴流变学理论与计算流体力学(CFD)手段,通过工艺过程动态精密分析,建立"时间-物料流变学特征-膜传质过程"三维模型;融合多学科手段,探索中药物料流变学规律及其对膜浓缩过程的影响,阐述膜浓缩过程对中药物料的传质作用及机制,寻找临界渗透压(反渗透过程)与临界通量(膜蒸馏过程)2个关键工艺参数的平衡点,探索"反渗透"与"膜蒸馏"2种膜过程的优化组合方案。破解膜浓缩工艺中药行业产业化的技术瓶颈,为其成套技术设备研制及工艺设计提供支撑,促进中药制药工程理论和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8.
钟文蔚  郭立玮  袁海  陈顺权 《中草药》2020,51(14):3609-3616
中药膜科技具有重大国家科技战略需求,是我国中药制药工业亟需推广的高新技术。中药制药技术主要来源于化学工程领域,其分离技术的提升与产业的升级主要依赖于化学工程的发展。在紧密围绕膜技术在中药制药工业的产业化应用所开展的中药绿色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工作基础上,结合成功申报"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的若干认知,引入新兴的"材料化学工程"理念,提出"基于膜过程的中药绿色制造工程设计"的理论框架:针对实际应用体系的性质和需求,以实现高通量和高分离因子的统一为目标,根据中药物料复杂体系的化学多元性和药效物质整体观,建立中药水提液"溶液环境"检测技术,基于安全性、有效性对膜技术进行系统考察,开展膜过程优化、工艺集成等工艺设计。在多尺度范围内,特别是在介观尺度揭示中药物料与膜分离介质的"结构、性能与制备"的关系,并对过程设计、生产加工的流程进行模拟,构建中药绿色制造工程的理论基础。致力解决制约我国中药制药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能源、资源和环境等瓶颈问题,构建中药制药学与材料化学工程交叉研究的学科新生长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中药制药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与建设进行探讨。方法:分析中药制药工程专业与中药学专业的不同,根据目前中药制药工业的发展以及国家管理部门的要求,提出中药制药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意见。结果:需要对原"中药学"的专业课程《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制剂学》等进行相应调换或者增减新的课程,开设《中药炮制工程学》,增设《中药提取分离工程学》结论:要重新设置中药制药以及中药制药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  相似文献   

20.
在我社2002年5期、6期杂志刊载的“中药制药工程理论研究与实践”、“论中药工业的中试放大验证”两篇文章中,已经阐述了中药制药工程技术是支撑我国中药产业步入良性发展的理论与生产实践基础,并对其四要素之一的中试放大与验证进行了探讨;本文对其他要素加以讨论并归结为全面提高中药行业的工程技术素质,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基础工作,是对我国中药制药产业总体水平的一种深层次的度量与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