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伤寒论>第101条写道:"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后世医家或伤寒论注家对此"一证"争论不休、莫衷一是.本文搜集了部分古今医家及伤寒论注家对此条文的见解,并列举分析了张仲景临证时运用小柴胡汤的17个条文,认为张仲景条文中的"一证"即柴胡证有13种情形,它们都是一个个包含许多症状的证候群,而后世许多医家、注家却简单片面地将"一证"或柴胡证理解为一个个单一的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姜建国主编《伤寒论教材》中关于桂枝二越婢一汤证"脉微弱"的相关"词解"和"此无阳也"相关"释义"的不妥之处。方法:结合仲景原文及伤寒大家之论,对比《伤寒论》第23条、27条、38条,并参考《伤寒论》"平脉法"篇,对此《伤寒论教材》"脉微弱"及"此无阳也"的认识进行辨析。结果:《伤寒论》第27条"脉微弱"之"微"绝非"微微、略微"之意,而是指"微"为阴脉,为阳气不足;"脉微、弱者,此无阳也"意在强调阳虚不可发汗。结论:此教材关于桂枝二越婢一汤证之"词解"及"释义"存在谬误,《伤寒论》"平脉法"篇对此之认识更接近第27条"脉微弱"的含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辨析古今医家对《伤寒论》第38条句首"中风"一词的认识。方法:从历代对《伤寒论》的注解中提取、总结、分析有关大青龙汤证的论述。结果:在病因、虚实、阴阳三个方面,历代医家的认识不同。结论:历代医家对《伤寒论》的常变观的认识并不相同,由于其对脉证的"常""变"的着眼不同才出现了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之厥证为"手足逆冷"之证,其病机有二:脾肾阳虚;阴阳气不相顺接。本文通过对《伤寒论》厥证的病机、治则的探讨,从整体上对厥证作一概括总结,进一步深化对厥证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尽管历代医家给了不同的解释,但大多忽视了文中"伤寒中风"这一前提,致使多有误读。其中以"抓主证"这一说法广为流传。此说法听起来似乎  相似文献   

6.
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言简意赅,条文简略,内涵丰富,虽由叔和搜集编次,后又历经战乱,原书内容,散失甚多,且因年移代隔,书中一句即可从多角度进行理解,导致后世研究者学术观点多不一致,笔者用仲景书解仲景意之法,认为《伤寒论》第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中的"有柴胡证"指的是第96条的"小柴胡汤证",而"但见一证"中的"一证"指的是第96条中的四大主证以及七个或然证。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是一部对外感病进行辨证论治的专著,但其中涉及内科杂证者甚多。如本文所及之"蓄血证"、"热入血室"证、"结胸"证、"脏结"证,既可见无外感变证中,又可于杂病中出现。这四个病证于临床中经常见到,虽然依张仲景之法论治,每获捷效,但究其所以,却不能了了。首先是这几种病的病位问题,自古迄今,无人指点明白。笔者对此谨抒自见,以"蓄血证"蓄于肠道与冲脉,以"热入血室"为热在血分,以"结胸"证为邪结胸膈胃肠,以"脏结"证为邪结在肝。  相似文献   

8.
正《伤寒论》原文第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被后世医家称之为少阳病的提纲证。作为一经的脉证并治提纲,有其代表性和典型性,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然而,很多医师认为提纲证仅仅具有理论价值,不能临证运用。在此,笔者对少阳病提纲证进行临证解读,揭示它的临床意义以供同道参考。部分医家认为邪犯少阳,其病位为半表半里之证是值得商榷的。这种质疑由来已久,起源于《伤寒论》148条"伤寒五  相似文献   

9.
收集历代医家关于《伤寒论》第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的注释,对其进行相应的归纳总结。同时结合个人经验对其进行相应的解释,认为此条文中之"一证",当为符合柴胡汤病机之症状,此"一证"并非专属柴胡汤证,小柴胡汤也并非治疗此"一证"的唯一方剂。最后指出审证求机才是正确理解"但见一证便是"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10.
当代医家应用小柴胡汤之证治特点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小柴胡汤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生姜、大枣、甘草组成,其辨证要点现行教材归纳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苔白,脉弦"。本方之运用对初上临床的医师及面向世界交流有二大难点:一是《伤寒论》原书之"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之"但见一证"应如何把握?二是本方随证加减之灵活程度,临证运用本方的核心药物是何药?笔者通过分析544例小柴胡汤验案临床表现、药物加减,旨在探讨古方今用的证治特点,为伤寒方规范化研究提供一种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伤寒论》针灸理论叙述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法研究古典医籍《伤寒论》中针灸治疗的理论及临床论述。[结果]张仲景以六经辨证为基础指出:"伤寒三阳经病,实热证居多,宜用针法,三阴经病虚寒证居多,宜用灸法"的针灸施治原则。[结论]张仲景遵六经循辨证,确立了"三阳经病宜针,三阴经病宜灸"的原则对当今学习和运用针灸及至临床各科都仍具重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纳差”与临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差在临床可为主诉,也可只为兼证。《伤寒论》中除提及"不欲食","不能食"的条文外,还有许多条文适应证中可出现纳差,如涉及"痞"、"呕"、"吐"等证的条文,皆是脾胃纳化功能失职所致。袁红霞教授认为纳差虽分属各经,但总由脾胃纳化功能失职所致;临床紧扣病机选取经方辨证施治,效若桴鼓。  相似文献   

13.
"脉证并治"是《伤寒论》最主要的特点,紧脉则是其最主要的脉象之一,更是"太阳伤寒"的主脉,然而它在《伤寒论》其他篇节也频繁出现,且具有不同的辨证意义。本文基于"开阖枢"理论从《伤寒论》"阳明篇"中涉及紧脉的189条、192条、201条、221条等条文出发开展研究,以期挖掘紧脉在"阳明病"辨证施治的意义,进一步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的专书,其理论与临床实际联系紧密,理法方药也非常完善。其论述外感疾病太阳病证治所占篇幅超原书三分之一多,其开拓了外感疾病在预防、辨证与治疗等方面的思路。文章对《伤寒论》在外感疾病中的运用,进行了系统地论述,并通过四则病案,探讨了《伤寒论》在指导外感疾病临床遣方用药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张仲景《金匮要略》中《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相当于全书总论,属概论性质,而《伤寒论》为何没有概论性质的总论呢?作者通过考证,认为《伤寒例》实为《伤寒论》概论也。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是中医的经典著作之一,其中《伤寒论》中的脉学也是独具特色,仲景在开篇的辨脉法中就提到“问曰:脉有阴阳者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凡脉沉、涩、迟、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这就充分证明了脉法在《伤寒论》中的重要性。万事万物都分阴阳,脉也如此。其中,仲景把弦脉定义为阴脉。但通读全文,仔细分析弦脉的脉形、脉位和主病,我认为更应该把弦脉定义为阴中之阳脉。  相似文献   

17.
从药食同源,辨证组方;药食分用,食助药力;饮食宜忌,关乎病程等对《伤寒论》中药食并用作了探讨。指出:《伤寒论》药食并用贯穿全书,体现了扶阳气,保胃气,存津液等固护正气的治疗理念。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伤寒论》中部分针刺条文的病因病机和用穴的总结分析,归纳出仲师刺法的5个特色——截断病邪,防止传变;针药并用,各得所宜;谨辨病机,适时用穴;待病势所向,乘机施治;阳经宜刺,阴经亦可刺,以期一窥仲师关于针刺的奥旨。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金匮要略》皆从《伤寒杂病论》分化而来,故二书所用之剂量具有一致性。从宋代林亿等校订之后,原书记载之方药剂量一直流传至今。医家们在临床运用时应如何考量原书所定方药之剂量,则一直有广泛争议。但是,近年来却兴起一种趋势,主张运用仲景方应该依据原书所定之剂量。若如此,在当今临床上就会出现运用大剂量,甚至超大剂量的现象。本文从历代有关剂量折算的不同认识,及方药剂量与临床疗效关系等方面,对有关方药剂量展开一些讨论。提出了中医临床疗效之关键并非只在方药剂量上,运用仲景方用量宜多宜少之关键在于"善测病情"。须知"毒药治病",用之得宜则为治病之药,用之失宜则为害人之毒。若不在识病断证上下功夫以明方药治病之理,而独以剂量之大者为要,病者可能反受其害。  相似文献   

20.
"治未病"之说,不仅基于《内经》,而且见于《淮南子》。《伤寒论》从既病早治,救于萌芽;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安内攘外,截断病传;瘥后防复,防贯始终等四方面阐述了"防寓于治,防治结合"的治未病思想特点,揭示祖国医学的预防医学学术思想虽来源于《内经》,实发展完善于《伤寒杂病论》。"防寓于治,防治结合"的思想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