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通过分析青海省道地和地产药材的种植现状,从中药资源经济学角度分析青海省中药材价格变化趋势,并与农作物、生态种植效益对比,为青海省中医药产业发展提出建议。方法 采用系统比较法对走访和实地调查收集的种植信息进行整理和研究。结果 道地和地产药材种植热点主要在青海省东北部;青海省中药材价格变化存在“蛛网效应”;种植药材往往存在一定风险,应选择道地性、市场认可的地产药材进行种植;从投入产出比来看,种植道地药材经济效益最高,优于其他地产药材和农作物;生态种植,如大黄仿野生、羌活套种的种植经济效益都高于农田栽培。结论 全面展示了青海省当前中药材种植现状,可指导青海省中药材种植;同时提出对策和建议,更好地推动青海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统计与分析《中华本草》中花类中药外用的研究现状,以期对中药临床用药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对《中华本草》所收录中药进行一一筛选,以“来源”项下为花、花序、花托、花蕾、花柱等的中药名称纳入数据库,并将纳入的中药相关信息输入Excel表格进行统计分析。统计《中华本草》可外用花类药材的性味归经、毒性、外用功能、用法、用量等信息及花类中药临床使用前处理方式与方法与作用特点,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中华本草》共明确记载外用功能的花类中药有127味,来源最多为花(95种,占比74.80%)。性味多寒凉(72种,占比56.69%),药性全面,临床一花可治疗多种疾病或一种疾病多种花类药物联用治疗。外用用法多种多样,临床使用前处理方法主要为捣敷、研末敷及研末调敷。部分花类中药临床外用功能与主治存在差异,导致花类药物虽作用强大但临床使用较为复杂且很难规范其外用功能与主治。花类中药外用主治疮疡等皮肤病,广泛应用于皮肤科、内科、外科、妇科及儿科等多种领域。统计发现部分花类中药记载不规范,外用用量不明确,大部分为外用适量。结论 花类药材临床外用应用广泛且数量总体较大,但花类药材的外用功能、用法用量仍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证藏药白花龙胆基原植物,阐明其主流药材。方法:本草考证,结合野外标本采集,调查收集藏医院、藏药厂、药材市场样品,进行原植物鉴定。结果:本草考证与标本鉴定表明,大花龙胆Gentiana szechenyii、岷县龙胆G. purdomii、高山龙胆G. algida的形态特征与古今藏药本草记载较为一致,应为白花龙胆的基原植物;20批“白花龙胆”药材的鉴定结果表明,大花龙胆G. szechenyii是目前白花龙胆主流药材,其他品种仅在藏医院使用,所调查样品的入药部位均为花枝。结论: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品种整理研究,深入探讨岷县龙胆G. purdomii、高山龙胆G. algida及白花居群的分类学地位;有必要按“一物一名”原则建立和完善各品种质量标准,以规范临床使用与生产投料;建议加强大花龙胆G. szechenyii资源调查研究和栽培研究,满足生产与临床需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 厘清经典名方所用药材白芍的药名(包括别名)、基原、产地、药性、采收炮制、证候禁忌、功效主治。方法 通过超星数据库、中医智库、国学大师、CNKI等数据库或网站,查阅、收集、整理历代本草、方书、医籍资料中关于白芍的文献记载,结合现代研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白芍别名有11种之多,现临床应用中常用名只有“白芍”“白芍药”“芍药”三种。白芍的产地今多以杭、川、亳为道地产区。炮制加工多以煮制之法,毒性作用记载为无毒或有小毒。其性味归经相关记载与现代权威中药材记载差异较小。临床上主要应用于妇科和内科。结论 考证结果为白芍的的种植采收、炮制及应用提供文献支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和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国医大师治疗藏医“青乃丹吾”病的用药规律,预测潜在作用靶点。方法 收集和整理国医大师尼玛治疗“青乃丹吾”病的医案处方。运用SPSS Modeler 18.0和TBtools v0.66837软件进行藏药频数、关联规则、层次聚类等分析,利用BATMAN-TCM和R语言软件等预测高频药物治疗乙型肝炎的潜在靶点。结果 国医大师尼玛治疗“青乃丹吾”病的104首方剂中,使用频数最高的4首方剂依次是二十五味马宝丸(282次)、七味红花殊胜散(235次)、松石胶囊(233次)和甘露月晶丸(214次)。频数最高的4种藏药材依次是诃子(63次)、川木香(53次)、红花(50次)和豆蔻(38次)。关联规则分析显示置信度最高的藏药方剂组合为二十五味马宝丸-十三味红花丸→松石胶囊,药材组合为余甘子-毛诃子→诃子。择时用药中以二十五味马宝丸(清晨),七味红花殊胜丸(早上),十八味红花散(中午)和松石胶囊(晚上)为常用的时序方剂组合。方剂分类结果中清热解毒药和温胃消食药的使用频率最高。频数 ≧ 12的方剂药性以钝、凉、重、稀、糙为主,主治赤隆病。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到度值 ≥ 25的关键靶点,富集到13个GO功能和20条KEGG通路。结论 国医大师尼玛治疗“青乃丹吾”病以清热解毒和温胃消食药为主要的治疗原则,具有明显的择时用药规律,AKT1和TNF可能为其治疗“青乃丹吾”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收集并整理林慧娟教授多年诊治心系疾病临床处方资料,对林教授辨证诊治心系疾病的常用中药配伍规律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总结其在治疗心系疾病方面的临床经验,为挖掘和继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 收集林慧娟教授于2011年1月-2019年6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系统中的处方数据,筛选后保留10942个处方数据。采用频数分析、点式互信息、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分析方法对林教授临床处方数据资料进行药物配伍分析。总结林慧娟教授在诊治心系疾病的用药规律。结果 林教授在诊治心系疾病中,以高血压病、冠心病及心律失常患者较多,发现林教授共使用中药397味,并对中药频次进行排序,获得17对主要配伍药对,与林教授临床诊治心系疾病的经验高度吻合。结论 点式互信息、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分析方法可分析林慧娟教授治疗心系疾病得学术经验,为名中医传承研究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7.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研究清代京城名医孔伯华治疗眩晕的用药与治则。方法 收集整理孔伯华相关著作中治疗眩晕的医案。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6进行中药频数统计,利用SPSS 21.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139首方剂,含355味中药。使用频数排名前五味的中药为,眩晕病:旋覆花、石决明、知母、代赭石、黄柏,体现出眩晕多为肝火上逆,通过聚类分析得,眩晕病分为4类,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出6个公因子。结论 孔老在治疗眩晕时:采用降逆,清肝,升清之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分析厦门地区境外输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内服中药的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1)对2021年4月至2021年10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收住治疗的223例境外输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中药处方进行中药使用频次分析,中药性味、归经及功效分析,中药关联分析,中药聚类分析及中药复杂药理分析。结果 在223例患者的中药处方中,涉及156味中药,总用药频次3181次,药性以温、微寒为主,药味以苦、辛、甘为主,主要归肺经、脾经、胃经,药物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柴胡-黄芩、半夏-柴胡、黄芩-甘草等为主要药对;复杂网络分析得出核心物组合为柴胡、黄芩、半夏、茯苓、陈皮、甘草、桔梗、贯众、北沙参、前胡;高频中药聚类分析可归纳为4个聚类方,主要为小柴胡汤、达原饮、麻黄汤及麻杏石甘汤等聚类方。结论 湿邪为此次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的核心病机,偏于湿热;治疗上当宣肺祛邪,清热燥湿,开达膜原,通利三焦;用药当寒温并举,以温为主,肺脾同治,间者并行。  相似文献   

9.
通过查证纳西医学现有文献,系统整理和分析菊科纳西族药材名称、基原、药用部位、功效及标准。结果发现纳西药用菊科共有89种(含变种),涉及84个药材品种,其中32个基原品种被我国现行各级药材标准收载,占总数的38.10%,在各相关标准中均存在药材品种名称、基原、药用部位、功效记载差异较大,品种混乱,质量标准不健全等问题。鉴于此,深入开展文献考证、资源和使用现状调查,规范纳西药材品种和基原,完善药材质量标准体系,对推动纳西医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四川、陕西、云南乌头属药用植物及附子药材主产区的资源、栽培及产地加工现状,为乌头类药材的资源保护、规范栽培、产地加工、质量控制等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调研及走访产地、市场对四川、陕西、云南乌头属药材产区的乌头属植物种类、分布和附子药材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四川、陕西、云南乌头属药用植物品种较多,分别有67、63、10个种。乌头属药材主要来自人工栽培,但基原复杂;乌头属药材新种植区域产地加工欠规范,部分存在品种间掺混现象。结论 四川、陕西、云南乌头属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应加强资源保护、种源鉴定和新品种选育,大力推广规范栽培及产地加工,规范流通市场,建立质量溯源体系,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本研究通过整理藏药和羌药交叉使用品种,分析藏医和羌医对药材临床使用的异同。方法 查阅《中国民族药辞典》,以拉丁文字母A-Z顺序筛选藏药、羌药交叉使用品种,统计其药名、拉丁学名、科名、药用部位、功效、治疗疾病系统,分析交叉使用品种的药用部位及疗效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治疗疾病特点。结果 共整理出206种藏羌交叉使用品种,其中植物药174种、动物药22种,矿物药5种,其他类5种,科分布区类型占比最多的为世界广布型。藏药以果实及种子类、花类、皮类、茎木类较多,羌药以根及根茎类、全草、全株、叶类较多。交叉使用品种中功效相似或主功效有交叉的品种占比近82.04%,主功效不同的品种占比约17.96%。藏药功效包含羌药功效的药材比例较大,藏药突出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羌药在骨折等骨科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优势,藏药治疗疾病类型普遍比羌药广泛。结论 藏羌交叉使用品种功效相似性明显,差异性不可忽略,分析认为两个民族用药经验历史上有过交流与借鉴。本研究为藏医药与羌医药源流探索提供了路径;亦为进一步开发藏羌药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过红玲  顾浩  王耘  乔延江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3):2409-2412
目的:为建立符合现代科学认知规律的中药药性表征体系,揭示归肝经中药药性和药理作用的关系。方法:通过整理2005年版《中国药典》中关于中药药性的数据记载,并收集文献和《中药学》一书中的中药药理作用数据,利用关联规则方法,以归肝经药性组合为目标,挖掘得到相关药性组合所对应的药理作用规则。结果:发现归肝经药性中药在药理作用上存在明显差别,同时也具有相同的药理特征。结论:本研究以探索中药药性-药理作用的关联关系为主线,将中药传统理论与现代研究成果联系起来,为解析药性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四川德昌"傈僳族端午节药市"开展民族植物学研究,整理并记录傈僳族具有其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民族药用植物资源和运用经验,促进傈僳族传统民族医药文化的保护和发扬。方法:基于民族植物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文献考证、实地调查和关键人物访谈、标本采集和植物分类学鉴定。结果:德昌"傈僳族端午节药市"出售的药物种类繁多,共记录了106种植物药;从中整理鉴定药用动植物共计77种,隶属42科,70属;对民族药名称、基源、药用部位、用途和用法进行编目;对德昌县"傈僳族端午节药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傈僳族传统医药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出了建议。结论:端午节药市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传统医药文化现象,四川省德昌"傈僳族端午节药市"已有500余年的悠久历史,为凉山彝族自治州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地域民族特色浓厚,汇集了当地人民在长期与疾病斗争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的民族药用动植物知识和经验。相对于传统中医药,傈僳族端午节用药特色鲜明,体现为就地取材,强调时令,喜鲜用,多单方,入药部位异于中药,用法上以内服食疗为主,药浴外敷为辅,侧重祛风除湿、活血化瘀、跌打损伤。本文将为系统研究傈僳族特色民族医药提供第一手材料,对传承和发扬我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文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独一味是我国藏族、蒙古族、纳西族等常用的民间草药之一。随着独一味用途的增多,过度采挖导致野生独一味资源日益匮乏,因此,建立规范化的人工栽培技术体系对其资源保护至关重要。基于此,经过系统查阅和整理相关资料,从独一味的种子休眠及处理、育苗方法、栽培管理要点等方面探究独一味栽培技术,旨在为建立独一味规范化的栽培技术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论民族医学--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医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传统医学分3个组成部分:中医学,民族医学及民间医学.近几十年来,我国对30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资料进行发掘整理,民族医药的文献资料逐步得到全面整理,没有文字的民族医药经验也用汉文记录下来并进行理论上的总结梳理.全国现有民族医医院196所,共计床位6492张,门诊部359个,藏医、蒙医、维吾尔医都有高等医药院校.藏、蒙、维、傣、苗、彝6个民族分别有社会化、现代化的民族药产品,民族药成药的生产企业130多家,允许生产的药品国家标准865个,其中非处方药(OTC)200个,民族药生产已成为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亮点.  相似文献   

16.
论民族医学——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的传统医学分3个组成部分:中医学,民族医学及民间医学。近几十年来,我国对 30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资料进行发掘整理,民族医药的文献资料逐步得到全面整理,没有文字的民族医药经验也用汉文记录下来并进行理论上的总结梳理。全国现有民族医医院196所,共计床位6492张,门诊部359个,藏医、蒙医、维吾尔医都有高等医药院校。藏、蒙、维、傣、苗、彝6个民族分别有社会化、现代化的民族药产品,民族药成药的生产企业130多家,允许生产的药品国家标准865 个,其中非处方药(OTC)200个,民族药生产已成为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亮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半结构化数据的土家族医药进行品种规范和常用功效的可视化发现。方法 收集整理《中国民族药辞典》、《土家医方剂学》等土家族代表性医药文献,建立土家族医药原始数据库,包含药物拉丁学名、药用部位、性味、毒性、功效、主治疾病等。借助Visual FoxPro 9.0软件对土家族医药特性进行频次统计和品种规范,主要以法定标准收录;借助TCMISS (V2.5)、Cytoscape3.6.1、Gephi0.9.2等软件对土家药“药物-功效-主治”间的语义关系,进行功效挖掘和可视化展示。结果 筛选土家药共1453味,方剂共771首,其中土家药主要以“寒(凉)、平”性偏多,苦味药频次最高,其次是辛味药、甘味药;清热败毒、赶风除湿等功效出现频次最高;皮肤疮癣、妇科疾病等是关联程度较大的主治病症。结论 土家族医药的品种规范和“药性-药味-功效-主治”隐形关系可视化分析,可为完善土家药信息化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俞成诚  王念  关双  冷媛媛  刘溪  宋祺  顾浩  于亚南  王忠  刘骏 《中草药》2023,54(24):8153-8164
目的 应用超网络法分析主治肾阳虚证的上市中成药,以期挖掘其临床应用、关键用药及核心处方,探寻中医药复方应用规律。方法 从中成药数据库和药智网中收集治疗肾阳虚证已上市中成药,在文献数据库中检索其临床研究,观察应用情况;以中成药涉及的疾病和症状及中药作为超网络的节点,采用Apriori算法对节点间关联规则进行分析,以相应支持度和置信度的关联组合作为超网络的边,构建肾阳虚证“病-症-药”超网络;使用Cytoscpe3.9.1软件进行网络可视化和拓扑分析,以药物超度值衡量网络中节点的重要性,由此挖掘肾阳虚证的主要疾病、核心处方和药物配伍规律。结果 筛选出191个复方,涉及药味293种,疾病43种,症状19种;其中64个复方有临床应用报道;肾阳虚证核心处方是鹿茸、肉苁蓉、淫羊藿、地黄、枸杞、人参、菟丝子、补骨脂、杜仲和附子,主要疾病是失眠和阳痿。结论 基于超网络筛选治疗肾阳虚证的核心处方,从多维度体现中医药异病同治思维,为临床诊疗与新药研发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挖掘、分析国医大师刘柏龄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方法 收集120份符合纳入标准的刘柏龄教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验案,利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方药数据库,使用IBM SPSS Modeler 18.2软件中基于关联规则的Apriori算法,对处方中的中药及其分类的使用频次、中药之间的应用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处方共涉及中药104味,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依次为黄芪、当归、附子、丹参、赤芍等,用药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平肝息风药为主,辅以解表、温里、化湿等药。在关联规则集中,在支持度20%和置信度90%的情况下分析得到二阶、三阶和四阶关联规则,核心药物群包括黄芪、当归、赤芍、附子、红花、桃仁、鸡血藤、地龙、川芎等。结论 刘柏龄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用药具有补虚祛邪并重的鲜明特点,主要采取益气温里助阳、活血化瘀通络、补肾强骨、祛除风湿之邪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系统梳理中医药治疗儿童癫痫随机对照试验的评价指标,为中医药治疗儿童癫痫核心指标集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中的中医药治疗儿童癫痫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6月31日。由两名研究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信息提取,对评价指标进行标化和归类,并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 共纳入57个随机对照试验,治疗时间为15~720 d。纳入患者数最少为37例,最多为190例。使用了95个评价指标,共计206次。指标经规范化后共21个评价指标,按功能属性归为5个指标域。[结论] 中医药治疗儿童癫痫的临床研究评价指标,存在指标名称使用不规范、未明确主要指标和次要指标名称及数量、安全性指标选用不规范、忽视经济性指标和远期预后指标等问题。亟需建立符合癫痫和中医药治疗特点的核心指标集,为中医药治疗儿童癫痫的临床研究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