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不同干燥方法对大黄9种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切片阴干、切片晒干、个子阴干、个子熏干和4种温度(50℃、60℃、70℃、80℃)烘干对大黄药材质量的影响,为大黄产地加工选用合理的干燥方式、提高药材质量和经济效益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方法:采用HPLC分别测定酚酸类、二蒽酮苷类及游离蒽醌类成分的含量,并以方差分析比较评价。结果:总游离蒽醌含量,只有个子阴干、个子熏干、切片晒干、切片阴干和80℃烘干处理达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规定的0.20%;番泻苷A含量,以个子阴干处理最高,切片阴干方式次之,60℃烘干最低,但均高于16版《日本药局方》规定的0.25%。结论:个子阴干所需时间过长,切片晒干是目前适宜的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实验的方法确定犍为姜黄的最佳采收期。方法:采用HPLC法,使用流动相为乙腈-0.3%磷酸水溶液(40∶60)测定不同采收期犍为姜黄中姜黄素类成分(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的含量。结果与结论:12月份所采的姜黄中所含姜黄素类成分最高,确定12月份为姜黄的最佳采收期。  相似文献   

3.
不同产地加工方法对掌叶大黄药材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 Y  Miao XL  Wu PA  Li YF  Liu FL  Wei SC 《中药材》2011,34(8):1196-1199
目的:优选掌叶大黄药材的最佳产地加工方法。方法:将大黄趁鲜切片加工,以晒干法、阴干法、微波法、不同温度烘干等不同方式干燥,其加工品的折干率、蒽醌衍生物含量及横切面质地和色泽变化与传统加工方法比较。结果:趁鲜切制对掌叶大黄药材折干率影响不大,但能明显降低蒽醌类成分含量,药材横切面色泽褐变明显;不同干燥方式以熏干法的蒽醌类成分含量、横切面色泽质量最好,阴干和微波法其次,80℃烘干最差。结论:掌叶大黄产地加工不宜趁鲜切片加工,干燥方式以传统的熏干法最好。  相似文献   

4.
罗寅珠  刘勇  黄必胜  刘艳菊  刘启  雷咪  刘大会 《中草药》2021,52(19):5845-5853
目的为探究不同初加工干燥方法(晒干、阴干、热风干燥)对半夏Pinelliae Rhizoma药材块茎外观性状、内在结构及品质的影响规律,筛选适宜的半夏药材产地干燥加工方法。方法通过比较晒干、阴干、热风干燥(40、55、70℃)方法下潜江新鲜半夏水分比、干燥速率随干燥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对半夏药材外观性状、折干率、密度、灰分、浸出物、淀粉以及核苷类成分(鸟苷、尿苷、腺苷、肌苷、尿嘧啶、次黄嘌呤)含量的影响,对药材品质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鲜半夏采用传统阴干耗时最长,约179 h,药材表面变为黑褐色,品相差,切面呈絮状,粉性不足;晒干较阴干耗时缩短40.8%,药材外观性状好,密度高,质坚实,直链淀粉含量最高,核苷类成分含量整体较高;鲜半夏采用热风干燥处理速率加快,耗时较阴干法缩短59.8%~89.9%,密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药材内部出现开裂甚至空心的现象,角质样严重,支链淀粉含量高,粉性降低,55℃烘干处理品相较好,浸出物含量随温度升高较阴干法降低7.8%~24.6%,尿苷、尿嘧啶、腺苷70℃烘干时含量最高,次黄嘌呤与肌苷含量40℃与55℃烘干处理最高,鸟苷含量阴干处理最高。结论从外观性状、药效成分含量及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半夏药材产地加工方法以晒干为宜;若药材加工量较大,半夏药材产地加工可以采用日光温室大棚多层晾晒技术和开发低温仿日晒干燥技术。  相似文献   

5.
姜黄药材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测定不同产地姜黄药材有效成分类姜黄色素(包括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及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和挥发油的含量.方法 采用NUCLEOSIL 100-10C18(250 mm×8 mm,4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4%冰乙酸(体积比为40∶60,pH=3.0);流速1.5 mL·min-1,检测波长为420 nm,测定姜黄素类化合物含量;采用中国药典(2005版)方法考察姜黄中挥发油的含量.结果 不同产地姜黄药材中姜黄素类和挥发油成分含量变化范围较大.根据药典标准,姜黄素合格率为80%,挥发油均未达标.结论 通过检测姜黄素类化合物和挥发油的含量可以为姜黄内在质量控制以及姜黄素类化合物的药理性能研究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6.
该文采用晒干、阴干、不同温度烘干及“发汗”处理加工丹参药材,并对切段样品和整体样品进行了晒干和阴干处理,通过测定药材中迷迭香酸、丹酚酸B、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考察不同加工干燥方法及不同形式药材干燥对丹参药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晒干样品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及迷迭香酸损失明显,但整体药材优于切段;烘干对丹参中水溶性成分影响较大,高温(80~100 ℃)易造成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的大量损失;丹参经“发汗”后,迷迭香酸含量降低,丹酚酸B无明显变化,而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含量显著升高;阴干及低温烘干(40~60 ℃)最有利于丹参中活性成分的保留,且阴干处理的切段样品与整体样品各成分含量无显著差异。因此,从各活性成分含量、节约生产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丹参药材的产地加工方法应以阴干或低温(40~60 ℃)烘干为宜。  相似文献   

7.
廖婉  张倩  孙良堃  董锋  刘芳  何宇新  李玲  侯曙光  李锐  肖洪涛 《中草药》2020,51(4):1076-1081
目的对姜黄属药材中萜烯缀合姜黄素类化合物(BCE)进行系统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MS)建立针对BCE的定性分析,研究其在不同姜黄属药材中的分布情况;再利用UPLC法建立对姜黄、黄丝郁金及蓬莪术中的BCE及3个主要姜黄素(姜黄素、脱甲氧基姜黄素和双脱甲氧基姜黄素)的定量分析,研究BCE在不同姜黄属药材中的含量差异及其与其他姜黄素类成分的含量差异。结果在定性研究中,通过对BCE一级、二级裂解碎片及质谱裂解规律的分析,发现只有姜黄、黄丝郁金中含有该类成分,而蓬莪术中未能检测出BCE;在定量研究中,BCE及3个主要姜黄素在线性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平均回收率在99.407%~113.631%,RSD4%,测定发现姜黄中的3个姜黄素类成分明显高于另外2种药材,且BCE在3种药材中含量差异较大,姜黄中的BCE含量是黄丝郁金的4倍。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能够为更多BCE类新颖结构化合物的发现和分析提供借鉴,并为提升姜黄属药材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川产姜黄颜色值与主要化学成分姜黄素类成分(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总姜黄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基于"辨状论质"理论,采用分光测色计对川产姜黄的切片与粉末颜色值进行测量,结合药材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川产姜黄粉末的颜色值L*、b*、ΔE*ab与姜黄素类各成分含量呈现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均在0.4左右;颜色值a*与姜黄素类各成分含量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均在0.7左右。结论川产姜黄的颜色值a*相较于其他值相关程度更高,提示可通过姜黄粉末a*值预测和判断川产姜黄药材品质,从而验证"辨状论质"理论在姜黄药材鉴别中的科学性,为建立快速鉴别姜黄品质的评价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研究姜黄素(Cur)、去甲氧基姜黄素(DMC)、双去甲氧基姜黄素(BDMC)3种主要姜黄素类成分在不同姜黄品系根茎内的动态积累规律,为姜黄规范化生产、适时采收和优质品种选育提供依据。不同姜黄品系姜黄素类化合物在姜黄根茎内的积累规律基本一致,相对含量随生育进程而降低,积累量随生育进程而增加,可将总姜黄素积累量作为姜黄适宜采收期的评价指标;缅甸姜黄素和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含量均较高,可作为高姜黄素含量和高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含量的优良育种 材料。  相似文献   

10.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6,(1):110-112
目的:结合不同商品规格、等级姜黄提取物含量测定,比较不同商品规格、等级姜黄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为姜黄品质研究和道地性评价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方法:对姜黄药材进行不同商品规格、等级分类,同时对不同商品规格、等级姜黄提取物进行含量测定,测定不同商品规格、等级姜黄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的影响,对过氧化氢引起红细胞溶血的抑制效果和自氧化溶血的抑制率和清楚DPPH自由基实验。结果:不同商品规格、等级姜黄药材的姜黄素(Cur)、去甲氧基姜黄素(DMC)、双去甲氧基姜黄(BDMC)含量分别有差异,四川母姜、四川小子姜、四川大子姜的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含量均分别高于云南母姜、云南小子姜、云南大子姜的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含量。不同商品规格、等级姜黄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有清除作用,能够抑制过氧化氢引起的红细胞溶血和自氧化引起的溶血。不同商品规格、等级姜黄提取物抗氧化作用无差异。结论:不同商品规格、等级姜黄提取物含量有差异,但具有相似的有抗氧化活性,且该活性与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含量无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1.
莪术不同炮制品镇痛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摘要:目的:通过不同的致痛、致炎模型观察莪术不同炮制品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采用耳肿法及毛细血管通透性法观察药物的抗炎作用.结果:莪术不同饮片对二甲苯所致的耳廓肿胀及醋酸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以醋煮莪术作用较强.莪术不同炮制品对醋酸所致的扭体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热板法显示各样品均能明显提高小鼠的痛阈值,其中以醋煮莪术作用较为明显.结论:莪术的不同炮制品均有显著的镇痛抗炎作用,其中以醋煮莪术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12.
蓬莪术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敏  张钰苓  贾君君  田蜜  兰泽伦  刘德军 《中药材》2008,31(12):1806-1809
目的:建立蓬莪术药材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Kromasil ODS-1(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10 nm。结果:建立了蓬莪术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并对不同产地的莪术药材进行了相似度比较。结论:蓬莪术药材中各成分均得到了较好的分离,可作为蓬莪术药材专属性的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1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丝郁金中姜黄素的含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确定黄丝郁金中姜黄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甲醇为提取溶剂,流动相为乙腈-1%醋酸(55:45).检测波长为428nm。结果:线性良好,加样回收率为100.61%,RSD为1.75%(n=5)。结论:确立方法简便、准确.为实践中姜黄素含量测定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莪术中莪术醇的含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建立莪术中莪术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方法,HP-5(0.32 mm×30 m,0.25μm)石英弹性毛细管柱,进样口温度200℃,氢火焰检测器(FID)250℃,不分流,柱流量1.0 mL.min-1;程序升温:初始60℃,保持4 min,以3℃.min-1升至210℃。结果:莪术醇在40.0~2 000μg.mL-1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高,低浓度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01%(RSD 2.52%),96.46%(RSD 2.86%)。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样品处理较简单。  相似文献   

15.
中药饮片作为中药产业的三大支柱之一,是中医临床用药和中成药生产的重要原料。该实验以多基原中药--郁金为研究对象,查阅郁金文献并结合市场调查情况,在传统郁金饮片分级的基础上,引入现代评价方法,对郁金饮片进行综合评价,探索传统分级方法与现代评价指标的关联性,建立其分级标准。将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郁金饮片划分为优级、一级、二级和统货共4个等级。该研究为多基原中药饮片分级提供了新思路,有助于实现郁金饮片的优质优价,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毛郁金药材HPLC指纹图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毛郁金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gela Promo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5%冰乙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50 nm,分析时间65 min。对10批毛郁金药材进行指纹图谱检测,并对不同产地的药材进行相似度评价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建立了毛郁金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确立了12个共有峰,相似度评价结果表明,各产地毛郁金药材相似度均0.9。聚类系统分析将来自不同产地的10批药材分为3类。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毛郁金药材的质量控制参考。  相似文献   

17.
RP-HPLC测定不同基源郁金药材中牻牛儿酮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测定4种基源40批郁金药材中牻牛儿酮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Eclipse XDB-C18(4.6mm x 1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60:4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10 nm.结果:牻牛儿酮进样量在0.045 8~0.687 μg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n=6)为99.2%,牻牛儿酮含量在0.001 26% ~0.224%.结论:提供了40批不同基源郁金药材中糖牛儿酮的含量,为科学制定郁金药材的质量标准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4种不同药材来源郁金饮片中挥发油成分,找出其共有及差异成分,为该饮片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利用GC-MS对4种不同药材来源郁金饮片挥发油成分进行测定,载气高纯度氦气,进样温度250℃,压力49.5 k Pa,总流量36.0 m L·min~(-1),柱流量1.0 m L·min~(-1),线速度36.1 cm·s~(-1);电离方式电子轰击离子源,电离电压70 e V,离子源温度200℃,接口温度280℃,溶剂延时3.5 min,m/z 40~400。结果:4种不同来源郁金饮片挥发油均检测出了50种成分,其中有3种共有成分,3种郁金共有成分达13种,2种郁金共有成分达15种;4种郁金共有、交互存在的挥发油成分达31种。结论:4种不同药材来源郁金饮片挥发油中存在共有及交互存在的成分。吉马酮可作为温郁金、桂郁金、绿丝郁金的含量测定指标成分;姜黄素、姜黄酮、芳姜黄酮等可作为黄丝郁金的含量测定指标成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姜黄有效成分在不同地区的含量差异,考察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与挥发油之间含量的相关关系。方法:采集不同产地姜黄样品,结合HPLC-UV及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挥发油测定法分别分析姜黄中姜黄色素和挥发油的含量,采用SPSS 20.0软件的聚类分析及相关分析功能对测定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不同产地姜黄有效成分含量差异明显,姜黄色素质量分数最大值约4.9%,最小值仅约0.2%,相差约24.5倍;姜黄挥发油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差距达4.2倍。姜黄的传统道地产区含量优势明显,不同姜黄色素与挥发油之间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海拔差异对姜黄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有一定影响,姜黄的产区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以提高其品质并推进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电子鼻在多基原郁金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电子鼻技术实现多基原郁金的快速准确鉴定。方法:以检测器响应值为指标筛选样品的检测参数和金属传感器,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辨别因子分析对特征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建立了多基原郁金的电子鼻检测方法,绘制了多基原郁金气味识别指纹图谱。结论:电子鼻可用于多基原郁金的鉴定,为多基原中药材的鉴定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