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了解不同途径感染艾滋病的临床症状分布,分析中医证候特点,比较不同途径感染艾滋病的临床症状和证候的异同.方法:用流调法对300例静脉吸毒感染HIV/AIDS患者和300例性传播感染HIV/AIDS患者进行临床症状及证候特点调查.结果 2组临床症状出现频率差异显著的依次为:肌肉痛、关节痛、盗汗、胸闷、纳差、消瘦、头痛、便秘、腹泻、发热、皮肤瘙痒.中医证候特点:多见虚实夹杂的证候,艾滋病发病是正邪相争、虚实错杂的演变过程.潜伏期以实证为主,病位以肝、脾为主,病性为热、湿、瘀;发病期病位以脾、肝、肾为主,主要病邪或病理产物则是以瘀为主,随不同证候类型表现出湿、热、虚的特征.结论:不同途径感染艾滋病的临床症状和证候有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不同途径感染艾滋病的临床症状分布,分析中医证候特点,比较不同途径感染艾滋病的临床症状和证候的异同.方法:用流调法对437例静脉吸毒合并HIV/AIDS患者和373例性传播感染进行临床症状及证候特点调查.结果:2组临床症状差异显著的依次为:乏力、盗汗、胸闷(气短)、咳嗽、纳差、自汗、腰痛、发热、关节痛、肌肉痛、胸痛、腹痛、消瘦、疱疹、感冒.中医证候特点,多见虚实夹杂的证候,以虚证为主,证属气阴两虚者为多.结论:不同感染途径艾滋病的临床症状和证候有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艾滋病带状疱疹的中医证候规律,为其分类及规范化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多中心、前瞻性收集119例艾滋病带状疱疹患者,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感染途径、不同CD4水平与证候类型之间的关系,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探讨艾滋病带状疱疹的中医证候规律。结果:艾滋病带状疱疹发病在不同年龄、性别、感染途径、CD4水平、证候类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带状疱疹可以发生在HIV感染的任何阶段,主要证型有肝经郁热证和脾虚湿蕴证。其发病主要由疫毒引起,CD4越低发病率越高,症状越重。  相似文献   

4.
于成文  张明香  颜迎春 《光明中医》2012,27(7):1432-1433
艾滋病是人体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HIV)而导致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可以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途径进入人体.人体在感染HIV后,一般经过急性HIV感染期、无症状HIV感染期(即潜伏期)、症状性HIV感染期、艾滋病期4个阶段.中医学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与邪气的斗争贯穿艾滋病从感染到发病的全过程.而近代医学研究表明,中医的情志疗法就是现代的心理疗法对艾滋病患者的预后有更重要的意义[2].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艾滋病相关性痒疹的证候规律,为其分类及规范化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多中心、前瞻性收集346例艾滋病相关性痒疹患者,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感染途径、CD4水平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探讨艾滋病相关性痒疹的证候规律。结果各中医证型患者性别、年龄、CD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途径在不同中医证型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液感染的患者多见脾虚湿蕴证,性接触感染者多见血热生风证,静脉吸毒感染者多见血虚风燥证。结论艾滋病中医证型有血热生风证、血虚风燥证、脾虚湿蕴证,不同感染途径在各证型的分布方面有差异。目的研究艾滋病相关性痒疹的证候规律,为其分类及规范化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多中心、前瞻性收集346例艾滋病相关性痒疹患者,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感染途径、CD4水平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探讨艾滋病相关性痒疹的证候规律。结果各中医证型患者性别、年龄、CD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途径在不同中医证型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液感染的患者多见脾虚湿蕴证,性接触感染者多见血热生风证,静脉吸毒感染者多见血虚风燥证。结论艾滋病中医证型有血热生风证、血虚风燥证、脾虚湿蕴证,不同感染途径在各证型的分布方面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无症状HIV感染期患者和艾滋病期患者证候分布特征。方法:通过采集16625例患者四诊信息,应用中国中医科学院研制的艾滋病中医诊断系统进行判读,分析不同感染途径不同病期常见证候类型分布特征,总结HIV和AIDS患者的证候规律。结果:16625例患者中经采供血传播比例最高,证型以肺脾气虚为主,次之为肝郁气滞、气虚血瘀;性传播以肝郁气滞、脾肾阳虚、气虚血瘀为主,静脉吸毒以阴虚内热、肝郁气滞、气虚血瘀为主。肝郁气滞虽然所占比重最大,但是不同感染途径所占比例有差别,以性传播最多,采供血次之,吸毒最少。脾肾阳虚证在性传播中的比例较高,在AIDS期的性传播病人中比例最高;肺脾气虚在采供血中比例最高,阴虚内热在吸毒人群中最多。结论:不同感染途径不同病期HIV/AIDS常见证候类型分布存在差异,应结合临床实践继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感染途径、不同水平CD4+绝对值计数对无症状期HIV感染者进入艾滋病期的发病时间(潜伏期)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对全国10各中心1189例无症状期HIV感染者进行调查,利用Kaplanmeier乘积极限法计算不同感染途径、不同CD4+绝对值计数水平的平均发病时间。结果:血液途径感染的无症状期HIV感染者的可能发病时间为8.99年,吸毒途径感染者7.42年,同性恋性途径感染者为6.92年,异性性途径感染者发病时间为7.70年;CD4+绝对值计数200~350/mm3的无症状期HIV感染的可能发病时间为8.71年,350~450/mm3水平者9.33年,450/mm3以上者为9.09年。结论:患者的免疫功能与潜伏期呈正相关,不同传播途径的潜伏期不同,经血途径感染的无症状期HIV感染者潜伏期最长,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研究结果经血途径感染潜伏期9.5年相比稍短;同性恋途径感染者潜伏期最短。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新疆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患者的舌脉症状、证候要素及中医证候分布情况.方法 对142例HIV/AIDS患者的感染途径、舌象、脉象、病位、病性、证候分型进行统计.并对性接触和静脉吸毒2种不同感染途径患者主要证候分型分布进行比较.结果 142例中感染途径为性接触者占4...  相似文献   

9.
168例AIDS/HIV感染者流行病学及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168例AIDS/HI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分析来研究福建省艾滋病流行态势,通过中医舌脉及临床资料分析,了解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方法流行病学调查及中医舌脉特点分析。结果流行病学调查确定福州AIDS/HIV病例主要分布在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主要感染途径是异性性接触,症状以持续或反复发热为主,中医证型以气阴两虚型为多,占47.62%。结论福建艾滋病流行主要经性传播途径为主,AIDS/HIV感染者主要的中医证型以气阴两虚型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中医病位证素分布规律及其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艾滋病感染临床Ⅰ、Ⅱ期患者631例,采用证素辨证的方法,提取病位证素,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艾滋病患者中医证素分布规律,感染临床Ⅰ、Ⅱ期以及随着病程延长和年龄增长病位证素的演变规律。结果:艾滋病患者的病位证素主要集中在脾、胃、肝、胆及表等病位,不同年龄层艾滋病感染者半表半里病位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无症状期艾滋病患者病位证素存在差异,该差异与患者机体正气强弱相关,且HIV疫毒之邪最先侵袭患者肌表,随后向内传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艾滋病证候相关文献进行了研究,了解艾滋病常见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从知网、维普文献数据库筛选收集1999年1月—2018年12月有关艾滋病证候的文献、期刊,采用excel建立艾滋病的证候、症状文献数据库,并对证候、症状的频次、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67篇,艾滋病证候频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气阴两虚、肝郁气滞、脾肾阳虚、气血两虚、肺脾气虚、气虚血瘀、热毒内蕴、肝肾阴虚、脾气虚弱、湿热内蕴等。症状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乏力、纳差、咳嗽、头晕、头痛、气短、心悸、自汗、失眠、咯痰、发热、腰痛、易感冒、畏寒、盗汗、胸闷、腰膝酸软、健忘、脘腹胀、烦躁易怒、神疲、皮肤瘙痒、消瘦、恶心等。结论艾滋病证候复杂多样,虚实夹杂,以虚证为主,常见证候以气阴两虚、肝郁气滞、脾肾阳虚、气血两虚、肺脾气虚、气虚血瘀为主;症状以乏力、纳差、咳嗽、头晕、头痛、气短、心悸、自汗出现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艾滋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相关高脂血症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为中医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60例确诊的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患者的一般情况、症状、体征分布进行统计分析,使用因子分析的方法进行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的研究。结果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人群年龄最大65岁,最小29岁。症状中疲乏占76.67%(46/60),体征以胖大舌、齿痕舌为主;证候分布以虚证的肾虚证为主,占16.67%(13/60),其次为脾虚痰阻和肝肾阴虚证,各占11.67%(7/60)。结论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属本虚标实之证,肾气亏虚,肝、脾、肾运化功能失常,是引起HAART相关高脂血症的重要病机,尤其是HAART治疗疗程较长的患者,与肾虚的程度明显相关,因此治疗更应加强健脾益肾、益气养心、活血化痰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河南省HIV/AIDS患者的主要症状和证候类型。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被调查者按照统一标准填写《艾滋病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收集临床资料进行数据分析,了解其主要症状和证候特点。结果:通过对54个主观症状进行因子分析,共提取出18个公因子并结合碎石图,得到4个主公因子分别为气虚因子、湿热因子、气逆因子和气滞因子。结论:河南HIV/AIDS患者的中医证候以脾气虚弱证为主,兼有湿热蕴结证和气滞证,其病位以脾为主,涉及肾、肝、胃、心、肺等多个脏腑。  相似文献   

14.
中医辨证治疗艾滋病72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总结艾滋病临床特征,探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1989年以来在坦桑尼亚中医治疗艾滋病729例病历的统一整理,录入电脑统计,对病例进行总结.结果:本病患者临床症状依次以乏力、咳嗽、皮疹、发热、淋巴结肿大、腹泻、胸痛为多见;辨证主要涉及肺脾二脏,少有心、肝、肾表现;T淋巴细胞亚群CD4计数总体水平较低.结论:中医治疗可改善症状,提高免疫功能,尤以CD4低于200cell/mm3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75例艾滋病咳嗽患者中医临床证候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河南广东艾滋病咳嗽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致病规律及特点进行研究,审证求因,探讨艾滋病咳嗽的中医临床证候特点,为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艾滋病患者相关性咳嗽方面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现场问卷调查的方式,设计制定《咳嗽临床调查表》,制定相关操作规程,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均由经过培训的训查员根据患者回答情况,认真如实填写调查表。结果:河南广东两地艾滋病咳嗽患者属体虚而外感风寒、风热或湿热,痰湿、气虚或痰热内扰,导致肺阴虚、燥邪盛、痰瘀阻;比较而言,河南以痰湿或痰热常见,广东多属燥热或阴虚而咳嗽。结论:正气亏虚是艾滋病咳嗽的主要证候特点,痰湿瘀浊和风寒火热乃属其重要病理因素。  相似文献   

16.
郭晓辉  张丽  谢世平 《光明中医》2016,(18):2615-2618
目的研究分析某地区艾滋病患者常见的中医症状和证候分布,为进一步中医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调查问卷,对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中医症状和证候分布运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常见中医症状与体征为乏力、健忘、气促、心悸、畏寒、喘促等;常见舌色是淡红舌,常见的舌形为正常,常见的舌态为正常,常见的苔色为白,常见的苔质为薄苔;以弱脉出现频次最多。患者中医证候总体分布上以虚证较多,其次是虚实夹杂,其中常见中医证型依次为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肺气虚弱证、脾气亏虚证。结论调查显示气虚是艾滋病的最基本病因,肺脾气虚证是常见基本证型。肺、脾两脏贯穿不同病程,病变的脏腑重在脾肺,涉及心肝肾。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提高疗效,发挥中医药治疗优势,观察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对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医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分层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对164例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住院患者分别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和纯西医治疗.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11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临床技术方案(试行)》设计中医证候调查问卷.比较2组治疗方案对中医症状改善的作用.结果:2组病例治疗前基线资料经一致性分析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28天,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医症候疗效愈显率和无效率分别为44.55%,55.45%,对照组则分别为20.00%,80.00%,经卡方检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症候治愈率和显效率优于纯西医治疗组(P<0.05),运用广义估计方程对不同访视点2组病例中医症状进行重复测量,结果显示对于但热不寒、头痛2种症状的治疗缓解率中西医结合组优于纯西医组(P=0.022).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改善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尤其对于缓解发热(但热不寒)和头痛2个主要症状上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8.
艾滋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可有效减少艾滋病致死率,但对患者的症状、生存质量改善方面仍具有一定局限性.该文基于国内、外针灸治疗艾滋病相关文献,认为针灸治疗艾滋病具有明显的中医特色,对艾滋病常见临床症状咳嗽、腹泻、带状疱疹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从临床角度深入探讨针灸治疗艾滋病相关症状诊疗方案、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对建立以针灸为辅助核心的艾滋病综合治疗体系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老年耐药菌肺炎的中医证型演变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寻老年人耐药菌肺炎的中医证候分布与证候演变的规律。方法对144例老年耐药菌肺炎患者的中医四诊资料进行辨证,判断其入院不同时间点的中医证型,分析其证型的演变特点。结果不同年龄段、性别和发病季节的患者,入院时的中医证候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不同耐药致病菌感染引起的老年耐药菌肺炎入院第1天时的中医证候分布、不同病情转归患者之间中医证型分布有差异;老年耐药菌肺炎初期以痰热壅肺证为主,亦可见热闭心包证,中期是是否出现变证的关键时期,邪陷正脱证由其他证候演变而来,后期气阴两虚证常见。结论老年耐药菌肺炎入院时的中医证型分布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季节等无相关性,而与感染的致病耐药菌及病情转归有相关性,且老年人耐药菌肺炎的中医证候在入院不同时间点呈现出动态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证型艾滋病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以下简称CD4+CD2+5 T细胞)的表达水平,探讨不同证型艾滋病免疫负调节能力。方法:根据艾滋病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按照中医辨证论治思路,分为肺肾不足、气虚血瘀、脾肾亏虚3种证型,设正常对照组30名,收集病例97例,观察不同证型艾滋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 T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脾肾亏虚、肺肾不足、气虚血瘀各组患者CD4+CD2+5 T细胞的表达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01),脾肾亏虚型CD4+CD2+5 T细胞的表达水平最高,依次分别为肺肾不足型、气虚血瘀型。结论:不同证型艾滋病患者从病变初期的脾肾亏虚组,中期肺肾不足组,到疾病后期气虚血瘀组,CD4+CD2+5 T细胞的表达水平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