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观察眼针疗法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内皮素(ET-1)、降钙素(CGRP)的影响,探讨眼针疗法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眼针组、对照组,眼针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根据中医分型辨证取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结果眼针组急性期总有效率为88.3%,愈显率为7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7%,愈显率为53.3%,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眼针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从血浆ET-1、CGRP含量变化看,治疗后两组血浆ET明显降低,血浆CGRP明显增高(均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针疗法辨证取穴,可以调节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浆ET、CGRP的含量,增加脑梗死病灶局部脑血流量,改善脑缺血状态,是眼针疗法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眼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浆纤维蛋白原(TIB)水平的影响,探讨眼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自2004年12月-2006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起病7天内的12.0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眼针加基础治疗组和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判断疗效;应用凝固法定量测定血浆FIB水平.结果 眼针组总有效率95.0%,基本痊愈和显著进步之和占50.0%,对照组总有效率65.0%,基本痊愈和显著进步之和占26.7%,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眼针加基础治疗疗效优于基础治疗;血浆兀B水平,眼针组由(3.89±1.02)g/L降至(2.53±0.81)g/L,对照组由(3.91±1.04)g/L降至(3.17±0.94)g/L,治疗后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眼针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FIB水平可能是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丹参、川芎嗪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和血浆内皮素的影响。方法 :将 90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和血浆内皮素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控显率和肺功能改善情况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且丹参、川芎嗪能明显降低血浆内皮素 (ET - 1)含量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丹参、川芎嗪能改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肺功能 ,降低血浆内皮素含量 ,其作用可能与减少肺小动脉血栓形成 ,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减少ET - 1释放 ,促进ET - 1代谢 ,改善肺循环 ,降低肺动脉高压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头穴透刺对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浆ET、CGRP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头穴透刺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头穴透刺组(30例)和西药对照组(30例).两组基础疗法相同,头穴透刺组再加患侧百会透太阳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变化.结果:头穴透刺组治疗14 d后血浆ET水平明显低于西药对照组(P<0.01),血浆CGRP水平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P<0.01).结论:头穴透刺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ET、CGRP水平有明显良性调节作用.头穴透刺是通过调节脑出血患者ET、CGRP异常水平来达到治疗目的,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以及对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12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2组,两组常规给予溶栓、神经保护治疗。治疗组(60例)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60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14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67%,显著高于对照组(6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疗程后显著降低血浆ET水平,治疗前后分别为(146±44.79)pg·L^-1、(103.16±34.55)pg·L^-1;显著提高NO含量,治疗前后分别为(49.73±28.43-78.43±36.65)μmol·L^-1。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能有效地改变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ET与NO的含量。疗效显著且无毒副反应,是一种治疗脑梗塞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葛根素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内皮素 ( ET)、血栓素 B2 ( TXB2 )、6-酮 -前列腺素 F1α( 6-K- PGF1α)含量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基础治疗组 (对照组 )和基础治疗加葛根素治疗组 (葛根素组 )。以放免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浆 ET、TXB2 、6- K- PGF1α含量的变化。结果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 ET、TXB2 的含量显著增高 ( P<0 .0 5~ 0 .0 1 ) ,6- K- PGF1α含量明显降低 ( P<0 .0 5)。应用葛根素治疗后 ET含量很快下降 ( P<0 .0 1 ) ,TXB2 含量降低 ( P<0 .0 5) ,6- K- PGF1α含量显著提高 ( P<0 .0 1 ) ,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葛根素能有效地降低高血压病患者内皮素的过量释放 ,纠正循环中 TXA2 - PGI2 平衡失调 ,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示葛根素对高血压病有积极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戴孟  孙玉周 《中药材》2006,29(8):877-879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糖尿病性脑梗塞的疗效及血流变学的影响。方法:60例急性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按1∶1简单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以急性脑血管病常规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观察14天前后的神经功能改善及血液流变学状况。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13例,显著进步12例,进步4例,无效1例,有效率83.3%;对照组基本治愈8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10例,无效3例,有效率56.7%。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流变学中的低切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纤维蛋白原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可以改善脑梗塞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眼针治疗急性脑梗死6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眼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以眼针治疗,对照组以体针治疗,均10次为1疗程,治疗2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7例,显著进步25例,进步29例,无变化3例,总有效率95.3%;对照组基本痊愈3例,显著进步15例,进步24例,无变化17例,恶化1例,总有效率7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5)。结论:眼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单纯体针治疗,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通络方治疗白塞氏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70例白塞氏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予解毒化瘀通络方治疗,对照组35例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另选30名健康者作为健康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健康组和两组白塞氏病患者血浆内皮素(ET)含量;并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个疗程后,治疗组愈显率为74.3%,对照组愈显率为51.4%;4个疗程后治疗组愈显率为80.0%,对照组愈显率为5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能显著降低血浆内皮素水平(P0.01)。结论:解毒化瘀通络方治疗白塞氏病有较好的疗效,且能降低ET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解毒祛瘀方治疗进展期寻常型银屑病血瘀证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 将70例进展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用解毒祛瘀方治疗,对照组35例用复方青黛丸治疗;另选30名健康者作为健康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健康组和两组银屑病患者血浆内皮素(ET)含量;并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愈显率74.3%,对照组愈显率5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能显著降低血浆ET水平(P<0.01).结论 解毒祛瘀方治疗进展期寻常型银屑病有较好的疗效,且能降低ET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60例V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测组用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对照组用口服药物疗法。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捡测血浆内皮素(ET)的浓度,采用MMSE和ADL量表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社会活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两组疗效比较,观测组的总有效率为60.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3.3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SE、ADL量表评分与治疗前自身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观测组的MMSE、ADL量表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改善更为明显(P0.05);两组血浆ET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自身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观测组血浆E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对于VD患者具有确切疗效,其治疗机理与降低血浆ET含量相关。  相似文献   

12.
本文依据功能性电刺激原理、采用电针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患者20例。结果表明:电针组治疗前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尸MO.of),血浆E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电针组治疗后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血浆ET含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电针组治疗前、后血浆ET含量与功能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两者治疗前后差值亦呈负相关(P<0.01),说明内皮素可作为脑梗塞患者病情预后的指标之一。本文并对电针的疗效原理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汤加味对偏头痛发作期患者血中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59例偏头痛发作期患者作为治疗组,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口服柴胡桂枝汤加味4周,分别测定治疗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血中ET及NO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偏头痛发作期患者血浆ET水平升高,血清NO水平降低(P<0.01),治疗4周后,治疗组血浆ET水平降低(P<0.01),血清NO水平提高(P<0.05)。结论柴胡桂枝汤加味能降低偏头痛发作期患者血浆ET水平及提高NO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30例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内皮素(ET)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并进行2组间比较.结果: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浆内皮素(ET)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能发挥抗血栓、保护缺血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解郁活血方治疗斑秃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70例斑秃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用解郁活血方治疗,对照组35例用斑秃丸和胱氨酸片治疗;另选35名健康者作为健康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健康组和两组斑秃患者血浆内皮素(ET)含量;并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4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为62.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浆ET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浆ET水平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基本恢复至健康组水平;对照组血浆ET水平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SALT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郁活血方治疗斑秃有较好的疗效,且能降低ET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血脑欣胶囊对急性缺血性中风(属中医气滞血瘀型)患者的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方法,选择符合西医诊断急性脑梗塞及中医辨证气滞血瘀证的患者59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口服血脑欣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片,每次20mg,每日3次;14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结束时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的变化.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血浆ET水平(57.658±14.877)pg/L,低于对照组(70.456±17.059)pg/L,CGRP(84.404±8.705)pg/L,高于对照组(78.402±10.699)pg/L,两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4d时,治疗组NDS明显较对照组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症效疗效:治疗组愈显率83.33%,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愈显率58.62%,总有效率86.21%,两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血脑欣胶囊通过调节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血浆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t—PA PAI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t—PA,PAI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分别接受丹红注射液(治疗组)及舒血宁注射液(对照组)治疗,疗程14天,共用2个疗程。用发色底物法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浆t-PA及PAI活性,并与24例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基本痊愈率为34.4%,总有效率为96.9%,优于对照组的16.7%、86.7%(P<0.05)。治疗前两组脑梗塞患者血浆t-PA含量均低于健康人组(P<0.01),PAI活性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浆t-PA显著升高,PAI显著下降,较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t-PA、PAI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有较好的提高机体纤溶能力的作用。其提高纤溶活性、抑制血栓形成的功效可能是通过保护和改善血管内皮细胞,进而提高血管内皮细胞分泌t-PA的能力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治疗组60例应用舒血宁注射液,对照组58例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2周后对两组进行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D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血液流变学、血脂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进行比较。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4%(53/60例),对照组为70.7%(41/58例),差别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NFDS评分和Barthel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血脂各项指标、血清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改变(P<0.05或P<0.01)。用药后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适反应。结论:舒血宁注射液可促进急性脑梗塞患者神经缺损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机制可能与其改善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调节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等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内皮素及一氧化氮水平,探讨丹参酮IIA治疗心绞痛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规范的心绞痛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酮IIA静脉滴注,疗程为14天,分别于治疗前后测试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含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NO,ET水平有明显差异,治疗后组较对照组血浆NO水平明显升高,ET水平则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参酮ⅡA可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其抗心绞痛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NO含量,降低其血浆ET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将ACS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丹红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ET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同时取健康查体者20例为正常对照组。结果ACS患者血浆E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丹红治疗组ET水平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丹红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ET可作为ACS诊断的一项较敏感的指标;丹红注射液能显著降低ET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