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清热化瘀方(主药:生石膏、知母、赤芍)对家兔内毒素血症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采用内毒素血症(大肠杆菌内毒素从家兔耳缘静脉注射,造成内毒素血症)家兔模型。观察模型组及清热化瘀方组病理学及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改变。结果模型组光镜下肺脏有微血栓存在,且模型组家兔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栓烷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PGF1α)平衡失调。与模型组相比,清热化瘀方组脏器病变轻微,且未见微血栓形成,t-PA/PAI、NO/ET、TXB2/6-酮-PGF1α平衡失调改善(P<0.01)。结论清热化瘀方能阻断微血栓的形成,推测其机理可能与调节内皮细胞释放的血管活性物质如ET/NO、t-PA/PAI、TXB2/6-酮-PGF1α之间的平衡及拮抗微血栓形成的病理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全蝎纯化液对凝血酶诱导血管内皮细胞(VEC)释放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凝血酶和不同剂量的全蝎纯化液同时作用于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VEC-340),12h后收集细胞液测定t-PA和PAI活性。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凝血酶组t-PA活性降低,PAI活性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凝血酶组比较,全蝎大剂量、中剂量、小剂量组t-PA活性均增高,PAI活性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凝血酶对VEC-340细胞具有损伤作用,可诱导内皮细胞抗血栓性发生变化。全蝎纯化液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t-PA,抑制PAI分泌,对纤溶平衡具有调节作用。提示这可能与全蝎纯化液增加血管内皮细胞抗血栓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3.
青心酮对人血管内皮细胞tPA和PAI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发色底物分解产色法检测了青心酮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tPA和PAI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青心酮具有调节PAI和tPA平衡的作用,由于对PAI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对tPA的作用.PAI/tPA比值明显下降。此调节作用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因此,DHAP改善器官如子宫胎盘的微循环可能与其调节血管内皮细胞PAI/tPA活性平衡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六味地黄汤抗血栓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汤及其配伍对衰老血瘀模型大鼠血栓形成的作用及机理。方法:建立衰老血瘀大鼠模型,观察六味地黄汤及其配伍对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测定血小板聚集、6-K-PGF1α/TXB2、ET、Fg、t-PA/PAI、自由基等以探讨其作用的可能机理。结果:六味地黄汤全方能抑制模型大鼠血小板聚集率的升高,降低心,减少内皮细胞分泌TXB2、PAI、ET,增加6-K-PGF1α和t-PA的水平,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和脂褐质的含量,抑制血栓形成。结论:六味地黄汤通过改善模型大鼠内皮细胞分泌功能,调节凝血和纤溶系统,改善自由基代谢,而达到抑制血栓形成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益气、行气活血法在冠心病心血瘀阻证中的作用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冼绍祥  黄鹂  刘小虹  刘亦选 《新中医》2002,34(11):18-20
目的:初步探讨行气活血法和益气活血法在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的作用机理。方法:从冠心病患者中随机选择气滞心血瘀阻证30例和气虚心血瘀阻证30例,并随机分配到行气活血法组和益气活血法组中治疗,检测治疗前后的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α)的变化。结果:气虚心血瘀阻证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程度比气滞心血瘀阻证患者严重,ET与NO间的平衡遭到更严重的破坏,平衡明显倾向于ET;气虚心血瘀阻证患者TXB2、6-Keto-PGE1α间的平衡;2种治法对证治疗时,效果最佳。结论:辨证论治能发挥治疗的最大效应。益气活血法、行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血瘀阻证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其修复受损的内皮细胞,调节NO与ET、TXB2与6-Keto-PGF1α间的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危险度分层和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将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辨证分型,同时进行冠脉造影和危险度分层,并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评定冠脉造影结果,并用血瘀证积分评定血瘀证程度。检测患者的血清t-PA和PAI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86例患者中,低危(18例)、中危(44例)和高危(24例)组之间,随着危险分层的递增,血瘀证积分和Gensini积分均增加,经比较各组间有差异性存在(P<0.05)。而单支病变主要出现在低危组,与高危组比较差异显著;三支病变多发生在高危组,与低危组比较差异显著;双支病变及完全闭塞性病变在中、高危组之间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血瘀证积分在各证型间经两两比较有差异(P<0.05);Gensini积分按气虚血瘀证(15例)、气滞血瘀证(18例)、痰浊寒凝证(33例)和寒凝血瘀证(20例)顺序升高。在中医证型中,t-PA数值按照痰浊血瘀证、寒凝血瘀证、气虚血瘀证和气滞血瘀证的顺序升高;而PAI数值按痰浊血瘀证、寒凝血瘀证、气虚血瘀证和气滞血瘀证的顺序降低,与t-PA相反,且两组经...  相似文献   

7.
蝎毒纤溶活性肽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纤溶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蝎毒纤溶活性肽 (SVFAP)对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 -PA)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 (PAI - 1)的影响。方法 将不同浓度SVFAP与脐静脉内皮细胞共同孵育 10min及 4h后 ,分别收集培养液 ,以发色底物法测定培养液中t-PA和PAI -1的活性。结果 SVFAP在用药后 10min及 4h各浓度大多使t-PA活性增强 ,PAI - 1活性降低 ,t-PA/PAI - 1比值升高。结论 SVFAP的纤溶作用与抑制内皮细胞分泌PAI - 1和促进t-PA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汤对用血瘀证兔模型血清损伤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阐明该方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内分泌功能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正常组、血瘀模型组、血瘀 中药组和高脂血症组兔血清加入同批培养的正常兔主动脉内皮细胞中 ,作用2 4h后 ,观察细胞液中ET、NO的含量和t PA、PAI及AT Ⅲ活性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血清组相比 ,血瘀血清组细胞液中的ET和NO含量都明显升高 ,PAI活性也明显升高 ,AT Ⅲ活性则明显降低 ,t PA活性虽有下降趋势 ,但无显著性意义 ;而血瘀 中药血清组细胞液中的ET和NO含量以及t PA、PAI和AT Ⅲ活性都未有明显改变。结论 :血府逐瘀汤能调节血瘀证兔模型血清对内皮细胞ET/NO的释放平衡作用和降低其对抗凝、纤溶功能的影响 ,对内皮细胞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利肾血冲剂治疗血瘀型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测定血清中t-PA、PAI-1的水平变化,来探讨利肾血冲剂治疗慢性肾炎的可能机制,从而为临床慢性肾炎的辨证治疗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潘生丁、洛丁新、雷公藤多甙,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利肾血冲剂,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各取标本1次,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t-PA、PAI-1。结果:治疗组在提高患者血清t-PA、降低PAI-1水平、改善临床指标、改善血瘀症状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利肾血冲剂能明显改善血瘀型慢性肾炎的血尿、蛋白尿及肾功能,其治疗作用可通过t-PA、PAI-1这两项肾小球纤维化指标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瘀证和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的异同。方法:抽取冠心病心血瘀阻证,血瘀证及非血瘀证各30例,比较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6-Ket-PGF1α),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率,心钠素,高频心电图和心功能状况。结果:冠心病心血瘀阻证,血瘀证两种证型与非血瘀证比较,其NO,6-Keto-PGF1α都有显著降低;NT/NO,TXB2,T/P(TXB2/6-Keto-PGF1α),血小板聚集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聚集指数及总积分明显升高,与血瘀证组及非血瘀证组比较,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组的左室射血时间(LVET),明显延长,血浆心钠素水平明显增高,心脏指数(CI)与心肌收缩指数(HI)则显著减少,与血瘀证相比较,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组的高频心电图阳性率明显增高。结论: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是血瘀证中的一个分型,它具有一般血瘀证的微观病变基础,同时,冠心病心血瘀阻也有自己的微观变化特点,即心脏收缩功能的损伤,心肌受损,心房扩张和压力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探讨脑热清(NRQ)口服液对内毒素性发热家兔的作用。方法复制内毒素性发热家免模型,观察NRQ对家免体温的影响,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以及内皮素(endothelin,ET)的含量,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的活性。结果NRQ+内毒素组的△T[(0.69±0.07)℃]、TRI2(4.85±0.57)、ET[(197.96±39.11)ng/L]和TXB2[(177.35±77.30)ng/L]的含量以及PAI[(0.84±0.01)AU/ml]的活性明显低于内毒素组的△T[(1.31±0.13)℃]、TRI2(8.44±0.98)、ET[(250.80±40.99)ng/L]和TXB2[(279.64±83.74)ng/L]的含量以及PAI[(0.86±0.01)AU/ml]的活性,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而6-keto-PGF1α[(986.70±327.36)ng/L]的含量和t-PA[(0.25±0.02)IU/ml]的活性明显高于内毒素组6-keto-PGF1α[(507.81±170.01)ng/L]的含量和t-PA[(0.21±0.02)IU/ml]的活性,两者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结论NRQ可能通过改善发热家兔血管内皮细胞的分泌功能,起到扩张血管,加快体表散热,从而对内毒素性发热家兔的解热效应起到一定的整合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膈下逐瘀汤对血瘀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其防治NASH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及膈下逐瘀汤3组,每组10只。以高脂饮食喂养联合NE加BSA复合因素造模,同时膈下逐瘀汤组每天灌服膈下逐瘀汤流浸膏14g/kg.d-1。全部大鼠于第12周末观察大鼠血瘀体征,测定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化学法测定肝组织匀浆TG、CHOL含量;ELISA法检测血浆TXB2、6-Keto-PGF1α、t-PA、PAT-1、ET-1及血清NO水平;油红"O"染色及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组织脂肪变和炎症程度,并进行NAFLD炎症活动度积分(NAFLD activity score,NAS)。结果:模型组大鼠血瘀体征积分、NAS、全血黏度(高、中、低切)、全血还原黏度(高、中、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刚性指数、肝脏TG和CHOL含量、血浆TXB2、PAI-1、ET水平以及TXB2/6-Keto-PGF1α、PAI-1/tPA、ET/NO比值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血tPA含量较正常组明显降低;应用膈下逐瘀汤干预后,大鼠血瘀体征积分值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肝组织的脂肪变及炎症程度明显减轻(P<0.01),全血黏度(高、中、低切)、全血还原黏度(高、中、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刚性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P<0.01),大鼠肝脏TG、CHOL含量明显降低(P<0.05),血TXB2、PAI-1、ET含量以及TXB2/6-Keto-PGF1α、PAI-1/tPA、ET/NO比值均明显降低(P<0.05、P<0.01),而tPA含量则明显增高(P<0.05)。结论:血瘀型NASH大鼠存在肝组织脂肪变和炎细胞浸润的脂肪性肝炎病理特征,以及中医血瘀证表现。膈下逐瘀汤调节血液流变学、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可能是其防治血瘀型NASH发展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级高血压病(EH2)中医证型与血浆ET、AngⅡ、TXA2水平的关系,进而观察川芎嗪对其的影响。方法:测定83例不同中医证型EH2患者血浆ET,AngⅡ、TXB2的含量,同时采用川芎嗪治疗,观察EH2及血瘀组治疗前后血浆ET,AngⅡ,TXA2的变化情况,结果:肝火亢盛,血瘀组ET水平显著升高,实证组,血瘀组AngⅡ,TXB2水平显著升高,川芎嗪能显著降低EH2及血瘀组异常的ET、AngⅡ,TXB2水平。结论:血浆ET、AngⅡ、TXA2可以作为EH2判断病情轻重及辨证论治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肝病患者不同血瘀证及其形成的病理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进行肝病瘀血舌患者血液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测定。结果:肝病各组的TXB2显著增高(P<0.01),6-keto-PGF1α显著降低(P<0.05,P<0.01)。TXB2/6-keto-PGF1α显著增高(P<0.01);不同肝病血瘀证组与正常组的TXB2、6-keto-PGF1α、TXB2/6-keto-PGF1α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湿热瘀滞、肝瘀痰阻、气滞血瘀的TXB2、6-keto-PGF1α、TXB2/6-keto-PGF1α与气虚血瘀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肝病及不同血瘀证组的TXB2与TXB2/6-keto-PGF1α显著增高,6-keto-PGF1α显著降低,说明血浆TXA2-PGI2平衡失调与血瘀证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通过测定TXB2、6-keto-PGF1α的含量可以反映肝病瘀血舌象及其不同血瘀证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5.
血栓相关分子标志物在糖尿病血瘀证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石志芸  施赛珠 《中医杂志》1999,40(9):554-555
以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维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I)、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和血浆纤溶酶-α2抗纤溶酶抑制物(PAP)、内皮素(ET)等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探讨与糖尿病血瘀证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糖尿病血瘀证患者存在着血小板活化、内皮细胞受损、纤溶酶的改变,其血浆GMP-140、TAT、PAP、ET均高于非血瘀证和正常对照组。提示血  相似文献   

16.
ET、NO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关系的临床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分析ET、NO在PMOP不同证型间变化的内在联系.方法:在130例PMOP患者中,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的原则分为肾阳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气滞血瘀四种不同证型.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患者E2、ET,硝酸还原酶法测量NO的含量,应用方差分析方法分析PMOP患者ET-1、NO、BMD、E2在不同证型间的关系.结果:ET-1、NO、BMD、E2在气滞血瘀组与肾阳虚衰组中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气滞血瘀组ET-1与其余三组比较明显增高,且均具有显著差异.结论:"肾阳虚损,瘀血阻滞"病机转变可能是PMOP病理演变的一个重要环节,肾阳虚衰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多发生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早期阶段,程度较轻,而气滞血瘀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则多发生在晚期阶段,程度相对严重.ET可作为区别气滞血瘀型PMOP与其它三型的客观物质指标,因此在进行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辨证分型过程中,可把ET-1作为气滞血瘀证的微观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金辛镇痛液对急性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前列腺素F1α(PGF1α)和血栓素B2(TXB2)的影响,以探讨其活血化瘀机制。方法以皮下注射大剂量盐酸肾上腺素加冰水浴造成大鼠急性血瘀证模型,检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PGF1α和TXB2。结果麝香舒活精组、金辛镇痛液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能不同程度地改善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且大鼠血浆TXB2减少,PGF1α明显增加,TXB2/PGF1α值明显改善。结论金辛镇痛液对血瘀证模型大鼠有明显的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77例健康老年人进行血瘀证的调查,并与35例健康青年人作对照,结果发现51.79%的健康人群有血瘀证出现,不同年龄组血瘀证检出的出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5)。同时随年龄增长,血瘀证检出率呈递增变化规律。采用发色底物分析法检测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抑制物(PAI)的活性及P/t比值。结果显示:老年前期及老年期血浆t-PA活性均明显高于青年人(P均<0.01)。而PA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