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7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8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4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科学   78篇
综合类   188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5篇
中国医学   133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4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于2019年5月在线发表了"国际妇产科联盟关于子痫前期的建议:早孕期筛查和预防的实用性指南"。现摘译如下。第一章概述既往将子痫前期定义为孕20周后出现的高血压伴蛋白尿。近来子痫前期的定义有所扩展,当前国际认可的是由国际妊娠期高血疾病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Hypertension in Pregnancy,ISSHP)提出的定义。  相似文献   
3.
肝移植术后肝门恶性淋巴瘤(附2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明生  高伟  吴迪  张全胜  王政禄  郑虹 《肝脏》2007,12(1):13-16
目的 分析肝移植术后肝脏局部淋巴增生性疾病(LL-PTLD)的临床和病理特点,结合文献总结LL-PTLD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例肝移植术后肝门局部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2例均因肝移植术后出现发热、黄疸、肝门血管闭塞、胆道梗阻、肝门占位进行二次移植.病例1为T细胞性淋巴瘤,供体来源,二次移植术后6个月因肝门淋巴瘤复发死亡;病例2为B细胞性淋巴瘤,供体来源,术后4个月死于肺感染.2例淋巴瘤EBV病毒LMP均为阳性.结论 肝移植术后肝门局部淋巴瘤不宜进行二次移植,对那些PTLD高危病例(供体EBV阳性/受体EBV阴性),术后应使用低剂量免疫抑制剂,常规应用抗病毒药物;对于出现无法解释的肝门部梗阻病例,应高度怀疑LL-PTLD的存在,可考虑针吸活检,尽早确诊并采取适当措施治疗.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64岁,进行性吞咽困难半年余。钡餐检查食管中段有6cm狭窄,粘膜破坏,扩张度较差,钡剂通行至气管分叉角下约4cm处受阻,病变约Zcm。X光印象:食管中段癌。胃镜检查距门齿25cm处见管胜环形狭窄,类似缩窄型食管癌,粘膜表面光滑坚硬,未做活检。病理检查手术切除食管标本2段共长13cm,其中一段肌层增厚,纵切面见有3cm半环形病灶,散在粟粒状干酪样坏死。粘膜表面稍显粗糙,无糜烂增生,病变处外膜与周围组织粘连。镜下:食管被覆鳞状上皮完整,粘膜下层及肌层正常组织结构破坏,均被散在的结核性肉芽肿所替代,结节由上皮样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IP)对硬化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制成肝硬化模型。分两组:IP组离断肝周韧带,消除侧枝循环,用Pringle's法阻断肝门15min,然后恢复血供,关腹;C组只予以开、关腹。48 h后,再次Pringle's法阻断肝门30 min,恢复血供。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IP后6、24、48 h肝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水平;测再灌注1、3 h血清生化酶(ALT、AST、LDH)及再灌注3h肝组织中谷胱苷肽(GSH)水平;行病理学观察。结果IP后6 h,两组均有微量HSP70表达,至24-48hIP组HSP70表达显著增强,呈高水平;而C组中在各时点HSP70均无表达增强。再灌注1h,IP组的ALT、AST、LDH水平显著低于C组(P<0.01或P<0.05);再灌注3h,IP组的ALT、AST水平明显低于C组(P<0.01)而其肝组织中的GSH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5)。术后一周生存率IP组(93.10%)明显高于C组(73.33%)(P<0.05)。缺血再灌注后1、3h,IP组的肝细胞损伤明显轻于C组。结论在硬化大鼠肝脏中,IP启动内源性保护机制,诱导HSP70的大量表达,而HSP70通过增加或提高GSH的产生及其活性,清除自由基,减轻硬化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6.
护理资源案例库是护理教学与考核的重要工具,也是实现护理资源共享的主要途径。该文对护理教学和考核中案例库的建设与应用现状进行阐述,指出现阶段护理资源案例库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进一步完善护理资源案例库的建设提出对策,以期为促进护理教学质量的提升,加速护理事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四元联动模式在军队糖尿病病人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医院、卫生队、家属、病人4个元素(简称四元)通过医院的联动小组联系起来,建立医院、卫生队共享的病人健康档案,评估延续护理需求,按流程开展延续护理,5条联动链随时自由联动。比较干预前及干预1年后延续护理测评量表(CTM)评分。[结果]干预1年后,病人一般自护准备、书面计划、医患管理、症状管理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结论]"病人-家庭-卫生队-医院"的延续护理模式能够为病人提供专业化程度较高、连续性强、个性化鲜明的延续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8.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结合生物信息学探讨小柴胡汤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筛选小柴胡汤的可能活性化合物及其潜在治疗靶标,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获取与AD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取交集筛选出小柴胡汤可能的靶点;对交集靶点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蛋白互作(PPI)网络,进行KEGG和GO富集分析。采用β淀粉样蛋白1-40(Aβ1-40)诱导PC12细胞制备AD细胞模型,以小柴胡汤干预处理后,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法检测细胞活率,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细胞膜电位检测、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细胞荧光免疫检测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初步验证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结果 小柴胡汤共收集到190个化学成分和41个AD相关靶点,包括丁子香萜,槲皮素,小檗碱,原卟啉,24-Ethylcholest-4-en-3-one,β-D-呋喃核糖苷等关键化合物及Sigma非阿片类细胞内受体1(SIGMAR1),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1(CHEK1),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6(PTPN6),蛋白激酶C(PRKCH),核转录因子κB激酶亚单位β抑制蛋白(IKBKB),组织蛋白酶D(CTSD),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Bax,Bcl-2样蛋白1(Bcl-2L1)等核心靶点。GO富集分析获得302个条目(P<0.05),主要与调控神经元细胞凋亡相关;KEGG通路富集获得相关通路73条(P<0.05),涉及的主要通路和生物过程包括细胞凋亡通路、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相关通路、癌症相关通路等。细胞实验表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活率降低(P<0.05),凋亡率升高(P<0.05)、线粒体膜电位降低,Bcl-2/Bax下调;与模型组比较,小柴胡汤组细胞活率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线粒体膜电位升高,Bcl-2/Bax上调,验证了预测结果的可靠性。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小柴胡汤治疗AD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为进一步阐释其物质基础和机制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当归芍药散(DSS)调控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PP)改善SAMP8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认知能力的作用机制。方法 15只SAMR1小鼠为正常组,60只SAMP8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DSS高、中、低剂量组(57.6、28.8、14.4 g·kg-1·d-1),连续灌胃给药8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定位航行与空间探索能力;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病理结构改变;免疫组化法(IHC)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海马β淀粉样蛋白(Aβ)和磷酸化(p)-Tau蛋白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泛素(Ub)、泛素连接酶E3(E3)、26S蛋白酶体、泛素羧基端水解酶1(UCHL1)、UCHL3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穿越平台象限次数和平台象限停留百分比减少(P<0.05);CA1区神经元明显减少、胞体聚缩;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和p-Tau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5);Aβ和p-Tau蛋白水平升高(P<0.05);Ub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E3、26S蛋白酶体、UCHL1、UCHL3 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DSS高、中剂量组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穿越平台象限次数和停留百分比增加(P<0.05);DSS各剂量组CA1病理改变明显改善;各剂量组β-APP及中、低剂量组p-Tau阳性染色细胞数量减少(P<0.05);各剂量组Aβ及p-Tau蛋白水平下降(P<0.05);各剂量组 Ub mRNA表达降低(P<0.05),高、中剂量组26S、E3、UCHL3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中剂量组UCHL1 mRNA表达升高(P<0.05);各剂量组Ub蛋白表达降低,高、中剂量组26S、E3、UCHL1+3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 DSS可改善SAMP8小鼠认知能力,其机制可能与降低UPP途径中Ub及升高E3、26S、UCHL1、UCHL3的表达,减少Aβ和p-Tau异常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10.
淮晓燕 《基层医学论坛》2016,(18):2509-2510
目的:探讨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9月我院诊治的50例口腔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修复,试验组采用磁性附着体进行口腔修复,比较2组患者修复后固位力、咀嚼效率以及满意度等。结果试验组患者修复后固位力、咀嚼效率,语音满意度、舒适度满意度以及外观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修复患者采用磁性附着体修复效果理想,能够提高固位力、咀嚼效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