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小宁  周永学 《四川中医》2011,(12):116-117
寒热并用的配伍方法是中医方剂配伍之一大特点,适用于寒热错杂证,然又非全为寒热错杂证而设。通过寒热药性的相反相制、中和反佐,以达到寒热并治、调和阴阳、增强疗效、监制药性等作用,是临床治疗寒热互见病证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2.
寒热并用法,是张仲景对方剂学的一大创举,其科学价值极高,值得继承与发扬。立足《伤寒论》半夏泻心汤、黄连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乌梅丸、附子泻心汤、麻黄升麻汤等典型寒热并用方剂,进行病机及方药配伍规律之分析,从中审悟仲景治疗各种寒热杂证,既恪守和解寒热,调和阴阳的治法准则,又运筹帷幄,同中求异地把握各自个证特点,而随证施治的治学典范。  相似文献   

3.
潘淼  袁红霞 《新中医》2007,39(11):93-94
寒热并用法,是指针对某些病因造成的阴阳不调、升降失常、寒热错杂证候,以寒凉药与温热药相互配伍运用,使其既相反又相成,而发挥治疗作用的方法。笔者临床体会到,寒热错杂证是脾胃病的主要证型,运用寒热并用法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周志焕 《光明中医》2009,24(4):764-765
方剂是中医学理法方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发挥其优势特色的一个重要手段.方剂的组方中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是历代医家通过临床实践而总结创造的一种制方方法.许多著名方剂在其组成结构上贯穿着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从表面上看,方剂组方中药与药之间,因药性相反,似乎存在相互排斥的现象,但实质上虽然药物的性能、效用和作用趋势的相反,但是却能起到互为补充和互相促进作用.学习研究方剂组方及其配伍方法,对临证立法处方用药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对方剂组方配伍中的对立统一观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5.
于彩娜  范颖 《中医教育》2011,30(4):84-84,F0003
方剂是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选择恰当的药物,酌定合适的剂量、剂型、用法,合理配伍而成的[1]。方剂学的教学即是以引导学生掌握组方原理、药物配伍规律,培养学生分析、运用方剂以及临证组方的能力为己任,并为  相似文献   

6.
论药对与方剂配伍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药对与方剂关系密切;药对的组成方式实际上是两药药性在某种程度上的吻合;药对可以使方剂的配伍更加合理,功效更加明晰;在临证处方时,我们既应灵活地运用药对,同时又要遵守方剂配伍规律;药对对于方剂配伍研究具有引导价值;药对理论可以说明一定的方剂配伍关系,但它代替不了方剂配伍关系.  相似文献   

7.
治"肺"方剂常将性能、作用趋势相反的药物配伍应用。鉴于肺病证发病主要为肺气的升降、开合、散收运动失常,其组方配伍多升降并用,散收同施;外邪极易伤肺,痰常为肺病证发病的"夙根",故表里同病之证,遣药自当表里并治;肺的解剖特点与生理特性,决定其用药攻补不能太过,是以临证组方常合补泻于一方;肺喜润恶燥,故于肺燥阴虚夹痰之证,用药又宜润燥结合。相反相成配伍法在肺病证方剂中既可单独使用,也能结合运用。  相似文献   

8.
任小宁 《河南中医》2011,31(11):1301-1302
寒热并用药对是异性药物的合并使用,通过寒热药性的相反相制、中和反佐,以达到寒热并治、调和阴阳、增强疗效、监制药性的作用,此种配伍方法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特点和祛邪扶正、三因制宜、调理阴阳的基本治则,是方剂配伍的精华之一。笔者从寒热表里、寒热互助、寒热监制三个方面剖析中药寒热并用配伍的常用药对,以期对中药的寒热并用配伍有更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光明中医》2021,36(11)
《伤寒论》向有"方书之祖"之誉,张仲景的辨证思想极为丰富,察证细微,组方用药精当,《伤寒论》中"寒热并用法"是张仲景用药的一大特色。其作为一种重要的配伍、治疗法则,具有很高的理论指导意义以及实践应用价值。此文通过对《伤寒论》中较为典型的方剂进行剖析,探寻仲景治疗寒热错杂证之辨证方法、用药配伍原则与机理。  相似文献   

10.
寒热并用法为中医治疗大法之一,属"和法"的范畴[1]。寒热并用法是指将寒凉药与温热药配伍使用,两者性味相反而功用协同,从而达到治疗作用的方法。张声生教授认为脾胃易寒易热、多因致病,脾胃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导致临床上脾胃病多表现为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的证候。张声生教授临证强调治疗脾胃病应当首辨其寒热虚实、结合病变脏腑,并根据疾病的特点常采用相应寒热并用法,如温中清胃法、温中清肝法、暖肝清胃法、清上温下法、温上清下法等,往往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寒热并用法在临床中广泛地被运用于治疗各种疾病,但对于寒热并用法中寒性药物组与热性药物组各自功效的发挥方向实难把握.寒热并用就是寒性药物与热性药物联合使用治疗疾病的药物配伍方法.此法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载:“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从该条文可以看出,用寒性药物或热性药物治疗热性或寒性疾病,疾病的病性与药物的药性相反,若疾病为寒热错杂,则需寒热并用.  相似文献   

12.
寒温并用法源于《内经》,仲景加以发挥,成为其遣方用药的独特风格。寒温并用法,即以寒凉药与温热药相互配伍应用,使其既相反又相成而发挥治疗作用的方法。其不仅是寒热错杂一类病证的主要治则,同时也是临证用药时不可或缺的配伍技巧。仲景寒温并用法,方药组成严谨,临床效果显著,为后世制定和应用寒温并用的药方提供了理论基础。寒温并用法在外感热病中的运用较为广泛,尤多用于病在卫表,或半表半里,或寒热夹杂,或风温郁热、温遏热伏等证。笔者现就寒温并用法治疗外感急性发热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从中药寒热药性角度阐述了其对方剂组成的原则、药物配伍的形式、方证结合的用药原则及治法的具体运用等方面所起的作用,目的在于说明中药药性理论与方剂学的缘由以及对方剂学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寒热并用法是针对某些病因造成的阴阳不调、升降失常、寒热错杂证候,以寒凉药物与温热药物相互配伍运用,使其既相反又相成,又发挥治疗作用的疗法。因脾胃病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生理特性,易产生寒热互结、虚实错杂之证候,单一的清热法或祛寒法难以以一概全,而寒热并用法的用药特点恰能适应脾胃病的病机特性,既可平衡阴阳,  相似文献   

15.
袁斌  张燕玲  王耘  乔延江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3):2371-2374
以药味为基础对方剂配伍规律进行研究,关键在于方剂配伍系统的结构与层次之间的内在关系。该文以系统科学的自相似性原理为核心思想,系统阐释了药性自相似性原理,明确了具有相同或相似药性配伍结构的方剂在功效上具有自相似性,并以实体语法系统为基本框架,构建了朝向药性配伍的药性理论系统观,实现了证、治则治法、功效、药性、药味的中医药知识融合,实现了从证到方的自动设计、优化过程,为药性理论的应用提供了科学可行的方法与技术体系。对饮片配伍、组分配伍、复方药物设计具有技术、方法和理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龙建新 《河北中医》2005,27(2):111-112
寒热药物并用,在处方组成中是比较普遍的,自古到今,经方及时方中常常寒热药物并用,温清二法共投,这种配伍方法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特点和祛邪扶正、三因制宜、调理阴阳的基本原则,这是方剂配伍中的作用与规律。现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寒热并用在方剂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从方剂计量学用药范围指标(包括用药性味、归经、功能指标)分析清代早期医家临证处方情况,探索清代早期医家临证处方用药特点和规律,总结为甘温并用、苦寒同举,佐以辛酸;温热寒凉,各有发挥;补泻合宜,清利兼施;重视脾胃,不离肺心,不忘肾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毕荣修教授门诊及病房治疗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SANFH)方剂的处方规律。方法:收集并严格筛选毕荣修教授治疗SANFH的方剂,使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进行逐一录入并进行数据处理,对筛选出的治疗SANFH的方剂,进行处方规律分析。结果:筛选出符合要求的61首治疗SANFH的处方,确定了处方中药物出现的常用药物和4味核心药物以及6首新处方等。结论:治疗SANFH应以补养肝肾、活血化瘀为主要治法,并根据不同兼证,酌情配伍具有行气止痛、益气养阴、接骨续筋等功效的药物,以达到标本同治的目的。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于分析名中医处方用药规律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能够客观全面地总结分析名中医的临证经验,对于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古今医家临证处方模式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临证处方模式是指医家在医疗实践中业已形成习惯的遣方用药程式,包括方制奇偶、用药多寡、剂量轻重、配伍繁简、方证对应、功效博约等特征。不同医家有不同的临证处方模式,它是医家学术思想与诊疗经验的集中体现。为了开展古今医家临证处方模式方剂计量学研究,本文简要分析了古今医家临证处方模式的类型概况:构成临证处方模式的基本要素是用药范围广狭、用药性味侧重、用药归经疏密、用药功效主次、用药剂量轻重、方药结构繁筒、方剂配伍显隐、方证对应偏正等;临证处方模式的一般类型可划分为时代常模、方域常模、学科常模、流派常模、名医常模等;具有代表意义的特征性临证处方模式计有经典式、简约式、繁复武、轻灵式、重密式、平正式、偏倚式等。诸多临证处方模式类型通过古今医家医论医案资料的方剂计量学分析确立之后,将据以构建古今医家临证处方模式判别系统而对各类处方进行模式识别与比较。  相似文献   

20.
方剂计量学研究方法与指标体系概论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为开辟以计量学方法进行方剂研究的新领域,在疏理作者中医计量学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方剂计量学概念,以方剂文献与临证处方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学和数理统计学理论,引入并创建适宜于表述方剂客观特征、探索方剂选药配伍和临床运用规律的诸多分析方法与计量投标,构筑方剂计量学研究指标体系,并将方剂计量学研究的应用范围拓展到临证思维方法、辩证论治规律、医史和各家学说等项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