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反成配伍即相反相成配伍法,是方剂学配伍理论体系的结晶,也是临床组方用药的常用形式。文中结合名方范例,试从寒热并举、升降相因、刚柔互济、补泻同施、散收同用、气血相依、阴阳互根等方面探析方剂反成配伍之纲纪,旨在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学术。  相似文献   

2.
升降散是临床中常用方剂之一,其药少功专,升降、寒热并用,配伍得当,主治温病表里三焦大热,其证不可名状者,作用广泛,深得古今医家信赖。为更好地了解此方剂,从升降散的来源及组成、病因病机、方解配伍及现代药理几个方面对其做一简单介绍,最终得出结论:升降散可以治疗上中下三焦、心肝脾肺肾等多脏、内外妇儿等多学科的疾病,应用途径多样,只需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进行加减化裁,便可以其治疗临床所见多种疑难杂症。  相似文献   

3.
消化性溃疡主要为中虚气滞,可归属"胃脘痛"范畴,其病机是由情志所伤,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或饮食所伤,损及脾胃,脾不运化,胃失和降,气机阻滞,不通则痛。李应存教授应用敦煌大补脾汤为主方温中补虚,健脾和胃,根据其独特的病因病机,辅以缓急止痛,调畅气机之品;在遣方用药中体现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的组方特点。内伤邪气(不论寒湿、痰热)或原发脏腑疾病相互作用,影响肺脏肃降功能,气不得降而上逆,发为咳嗽;提出"咳之要在于宣降,治痰必先理气"的独到见解,重在肃降,佐以宣发,根据肺失宣降程度,酌配升降药对及调理气机之品;在组方遣药配伍中体现宣与降的侧重,注意宣降药味、剂量比例;脾胃乃气机升降枢纽,痰瘀互结是肺病重要病机,尚须配以活血化瘀之药。  相似文献   

4.
升降散具升清降浊、散风清热之功,原本治温病表里三焦大热之证。笔者临床应用并研究其组方发现,该方对风湿郁阻气机、郁而化热导致气血瘀滞的风湿瘀热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现代名老中医诊治肺痿的辨证用药配伍规律。方法检索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和期刊中医肺病数据库,提取纳入文献证候、方剂、药物等信息,建立现代名老中医诊治肺痿文献研究数据库,统计肺痿常见证候及治疗采用方剂(经方、时方)、中药使用频率,并对各常见证候所用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和二元相关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期刊文献及33本著作。肺痿常见证候分别为肺气阴两虚证、肺阴虚证、痰热壅肺证、肺气虚证、肺胃阴虚证和痰瘀阻肺证。肺气阴两虚证常用方剂有麦门冬汤和炙甘草汤;常用药物有麦冬、甘草、半夏;常用药对有熟地黄与石斛、枇杷叶与石膏、枇杷叶与熟地黄。肺阴虚证常用方剂为麦门冬汤;常用药物有麦冬、甘草、南沙参;常用药对有生地黄与党参、麦冬与半夏、知母与化橘红。痰热壅肺证常用方剂为千金苇茎汤;常用药物有苦杏仁、川贝母、甘草;常用药对为竹茹与芦根、桔梗与枳壳、川贝母与枇杷叶。肺气虚证常用方剂为独参汤;常用药物为黄芪、白术;常用药对有黄芪与牡蛎、丹参与当归、太子参与白术。肺胃阴虚证常用方剂为现代名老中医自拟方;常用药物有茯苓、甘草、川贝母;常用药对有砂仁与莲子、半夏与化橘红、陈皮与南沙参。痰瘀阻肺证常用方剂为香附旋覆花汤;常用药物有半夏、党参、红花;常用药对为丹参与赤芍、丹参与桃仁、枇杷叶与百部。结论现代名老中医治疗肺痿常以气虚、阴虚、痰、瘀、热为中心辨证用药,各证候用药均具有一定规律和较高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升降散组方特色及应用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升降散出自清·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一书 ,为治温疫 1 5方之总方。因其配伍精当 ,应用广泛 ,疗效确切 ,临床用治多种外感疾病及某些内伤之疾有显著疗效 ,为近代医家蒲辅周、赵绍琴等所推崇。笔者认为 ,该方药物组成充分体现了个方灵活机动、多方位兼顾而得其全 ,药味相反相成、协调配伍而取其善的制方特色。试将其组方特色及应用体会分述如下。升降散由僵蚕、蝉衣、姜黄、大黄 4味药组成。杨栗山用其治“表里三焦大热、其证治不可名状者”。其方下所列证治相当广泛 ,杨氏认为温病病因为“乃杂气由口鼻而入三焦 ,怫郁内炽 ,温病之所由来”…  相似文献   

7.
吴剑浩  熊为国 《河南中医》2016,(7):1120-1122
张仲景以六经作为辨证论治的总纲,分为三阴(太阴、少阴、厥阴)和三阳(太阳、少阳、阳明),认为人体生理、病理都存在着对立统一的阴阳两方面。论中遣方用药,结构规范,法度严明,丝丝入扣。其中承前启后、独树一帜的对立统一思想是《伤寒论》组方的一大特色,很多方剂皆是散收相协、寒热并用、升降互调、补泻兼施、表里同治、润燥共济、阴阳同调。对立统一规律是万事万物的基本规律,张仲景正是基于对此的深刻认识,创立了一系列千古名方,配伍组方充分体现了阴阳既对立,又统一的这一重要思想。深入研究仲景方剂中蕴含的对立统一观,对于探讨疑难杂症的治疗方法,指导临证组方用药,提高临床疗效,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陈华教授认为内伤邪气(不论寒湿,痰热)或原发脏腑疾病相互作用,影响肺脏肃降功能,气不得降而上逆,发为咳嗽;提出"咳之要在于宣降,治痰必先理气"的独到见解,重在肃降,佐以宣发,根据肺失宣降程度,酌配升降药对及调理气机之品;在组方遣药配伍中体现宣与降的侧重,注意宣降药味、剂量比例;脾胃乃气机升降枢纽,痰瘀互结是肺病重要病机,尚须配以活血化瘀之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薛伯寿教授应用升降散方剂药物配伍规律。方法:通过建立薛伯寿临床诊疗信息综合数据库,利用多维检索分析与展示系统、WEKA等数据挖掘软件,通过复杂网络分析方法、点式互信法等数据挖掘技术,分别从升降散配伍方剂、加减用药频次、用药剂量等临床要素为线索分析整理,就其应用升降散进行数据挖掘。结果:薛伯寿应用升降散复方非常灵活,常与小柴胡汤、银翘散、凉膈散、大柴胡汤等复方加减。运用升降散加减用药关联密切度显示,与柴胡、黄芩、栀子、法半夏、银花、连翘等最为密切。结论:薛伯寿教授应用升降散融会贯通伤寒、温病、温疫学说并配伍方剂和药物,不拘泥伤寒方、温病方、温疫方,而是根据病情寒温并用,表里同治,和解分消一体,融会贯通,择优而施,扩大了升降散的临床功用。  相似文献   

10.
中医逆其证而治的特点决定了治法往往是相反成对的,基于治法而言的药性也可以相反而分的。现将相反药性配伍由"相反相成法"更名为"相反药性并用法",论述了此法的内涵及6种代表形式:补泻并用、寒热并用、升降并用、散收并用、动静并用、燥润并用。分析经方、时方及古今医案发现,除药味数极少的方剂外,"相反药性并用法"是普遍存在的,相反药性药物的药效并不互相抵消,而是互相制约,并行不悖,各奏其效,方剂中体现此法的形式越多,临证中运用的范围越广,且此法涵盖12种基本治法而尤显重要。因此,临证中应当主动运用此规律审查处方配伍,一般而言,至少需要兼顾6种形式之一而避免单一药性组方,且需根据病证协调相反药性在处方中的整体用药比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呼吸系统疾病中医证型与细菌感染相关性。[方法]对河南省鹤壁市朝歌肾病专科医院内科门诊收治的25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呼吸系统细菌感染性疾病证型细菌感染率频次排序:肺热壅盛(86.9%)脾肾阳虚(79.7%)痰湿内盛(77.2%)外寒内饮(67.2%),混合细菌感染率频次排序:痰湿内盛(8.2%)肺热壅盛(6.8%)脾肾阳虚(13.6%)外寒内饮(1.6%)。[结论]肺热壅盛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脾肾阳虚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痰湿内盛以真菌感染为主,外寒内饮以革兰氏阴、阳性菌为主。4种证型混合细菌感染主要为革兰氏阳性菌与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12.
徐艳玲教授认为哮病乃内(夙根)、外(外邪)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痰为主,痰饮内生,上伏于肺,遇感诱发;痰气互搏,壅塞气道,肺宣肃乃失;发病与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提出"法其宗、不离其本"的独到见解,从肺脾肾论治,发时以邪实为主,治以祛痰利气,攻邪治标;日久则由实转虚,治当扶正祛邪兼施,同时补肺、健脾、益肾;然发时未必全为标实、缓期未必俱为本虚,临证施治须辨证论治、治病求本。强调外避虚邪贼风,内调饮食起居,减少支气管哮喘的发作次数及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老年人普外术后预防感染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将64例老年人普外术后病人平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循证护理.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手术后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运用循证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老年人普外术后感染,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消渴病常见变证。邪犯于肺,可并发风温肺热病;肺虚痨虫侵蚀于肺,则并发肺痨;湿热之邪蕴结下焦,膀胱气化失司,可并发淋证、尿浊;阴虚燥热,瘀阻络脉,易感热毒,肌肤脉络瘀滞蕴酿成脓并发疮疖、痈疽等。消渴日久,正气不足,阴虚燥热,卫外不固,虚邪贼风及湿温病毒剩虚而入则并发感染,感染可诱发或加重消渴病,二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要特别重视治疗,控制好血糖是治疗感染的前题。  相似文献   

15.
唐代蔺道人所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骨伤科专著.书中总结了唐代以前的骨伤科疾病诊治经验及其成就.奠定了中医骨伤科病证的诊治原则和具体方法,如四大经典治疗方法:手法整复,夹板固定,功能锻炼和内外用药.同时还包括有手术疗法,虽然比较原始朴素,论述比较简单粗略,但却包含有丰富的手术学思想,具有中医学自身的特点,该书中确实存在一个原始的中医骨伤科手术辩证论治体系,即"辩证施术".现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运用扶阳法治疗三则:复发性口疮,证属真阴亏损,虚火上炎,病延日久,阴损及阳,阳虚阴盛,方用附子泻心汤加味;脾胃阳虚邪伏胃痞证,证属脾胃阳衰,寒湿凝聚,浊阴不降之证,治宜温中祛寒,扶阳和胃,化湿消痞;真寒假热证,证属脾胃阳虚,内寒外热之证,方用四逆汤加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患者胸部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80例确诊支原体肺炎儿童胸部影像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叶性肺炎6例,支气管肺炎18例,肺门影增大15例,肺纹理增多41例。3例行CT检查:实变肺组织内可见空气支气管影。结论:影像学表现早于临床及实验室检查3~10天,对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老年病体质特点包括脏腑失养、精血亏虚;心肝血虚、神气不足;肺脾气弱、正气内虚等。"天人相应,整体相关;因人施治,因地制宜;内外相顾,动静结合;重视情志,强调气机"中医疗法与现代医学对老年病的多学科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刺镇痛与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内外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关系.[方法]首先通过大鼠痛阈的变化,观察外源性升高中脑中央灰质(PAG)部位游离Ca^2+浓度对针刺效应的影响.其次,通过实验性疼痛大鼠模型,观察疼痛刺激及针刺镇痛对PAG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的影响.[结果]外源性升高PAG部位游离Ca^2+浓度后,针刺提高大鼠痛阈的效应受到抑制.疼痛刺激使大鼠PAG部位神经元内游离Ca^2+浓度显著升高,针刺镇痛则可使其明显降低.[结论]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内游离Ca^2+可能是伤害性刺激信息和针刺信息相互作用的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20.
心肺相关理论是中医学藏象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肺癌是目前中国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中晚期肺癌患者多有气阴两虚型之象,加味复脉汤是以补气养阴为法而立的方剂。因此文章拟从心肺相关理论讨论加味复脉汤应用于中晚期气阴两虚型肺癌的可行性,为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