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鄂西大蓟茎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毛瑞华  钟志宏  吴文明  刘叶  阮汉利 《中草药》2016,47(13):2236-2240
目的研究鄂西大蓟Cirsium henryi茎叶的化学成分。方法使用多种柱色谱技术对鄂西大蓟茎叶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醋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鄂西大蓟茎叶石油醚部位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硬脂酸(1)、二羟丙基软脂酸酯(2)、软脂酸(3)、蒲公英甾醇(4)、伪蒲公英甾醇(5)、蒲公英甾醇乙酸酯(6)、β-谷甾醇(7);从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胡萝卜苷(8)、原儿茶酸(9)、蒙花苷(11)、芹菜素(12)、槲皮苷(13)、金合欢素(14);从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尿嘧啶(10)、金合欢素-7-O-β-D-葡萄糖苷(15)、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16)。结论化合物3、10~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0、13、16为首次从蓟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小蓟三萜类化合物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小蓟乙醇提取物中显示细胞毒活性的石油醚萃取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的系统研究。运用正反相硅胶、凝胶、反相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应用NMR和MS等波谱学方法,并结合文献对照确定化合物结构。从小蓟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2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羽扇豆醇乙酸酯(1),羽扇豆醇(2),羽扇豆酮(3),β-香树酯醇(4),伪蒲公英甾醇(5),伪蒲公英甾醇乙酸酯(6),蒲公英甾醇乙酸酯(7),marsformoxide B(8),α-香树酯酮(9),β-香树酯酮(10),蒲公英甾酮(11),伪蒲公英甾酮(12)。化合物3,5,7~12为首次从蓟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蒙古鸦葱抗肿瘤三萜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系统研究蒙古鸦葱的抗肿瘤活性成分。方法 使用硅胶H、Sephadex LH-20、ODS和HPLC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和SRB法进行活性跟踪和单体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 分离鉴定了15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为羽扇豆醇(1)、白桦脂醇(2)、白桦脂酸(3)、乙酰羽扇豆醇(4)、23Z-3β-acetoxyeupha-7, 23-diene-25-ol(5)、达玛二烯醇乙酸酯 (6)、齐墩果烷乙酸酯(7)、蒲公英甾醇(8)、蒲公英甾醇乙酸酯(9)、伪蒲公英甾醇(10)、伪蒲公英甾醇乙酸酯(11)、α-乙酰香树脂醇(12)、达玛-24-烯-3β-十四酰氧基-20S-醇(13)、大戟烷-8,24-二烯-3-醇乙酸酯(14)和multiflorenyl acetate (15)。结论 1~15均为首次从蒙古鸦葱中分离得到,其中2,3,5~15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药理实验表明,在50 mg·L-1质量浓度下,化合物1~5对人肺癌细胞A-549、14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显示有意义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4.
黄毛橐吾三萜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对菊科橐吾属植物黄毛橐吾Ligularia xanthotricha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通过柱色谱(CC)、制备薄层色谱(PTLC)及重结晶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利用理化性质及IR,UV,MS,1D/2DNMR等现代波谱技术并结合文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出7个三萜类化合物:羽扇豆醇(lupeol,1),羽扇豆醇棕榈酸酯(lu-peol palmitate,2),3,28-二羟基羽扇豆醇(3,28-dihydroxyllupeol,3),桦木酸(betulinic acid,4),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5),蒲公英甾醇棕榈酸酯(taraxasteryl palmitat,6),蒲公英甾醇乙酰酯(taraxasteryl acetate,7)。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杨柳  高奇  周浪  李齐激  杨娟  杨艳 《中药材》2023,(8):1924-1930
目的:研究鹅不食草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采用柱色谱和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对鹅不食草的8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结合NMR、MS等现代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通过检测化合物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释放炎症介质NO评价其抗炎活性。结果:从鹅不食草中共分离纯化得到2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蒲公英甾醇醋酸酯(1)、角鲨烯(2)、羽扇烯酮(3)、蒲公英甾醇(4)、无羁萜(5)、蒲公英甾酮(6)、伪蒲公英甾醇醋酸酯(7)、lupeol acetate(8)、β-谷甾醇(9)、9-羟基百里酚(10)、8-hydroxy-9-isobutyryloxy-10(2)-methylbutyryloxythymol(11)、8,10-dihydroxy-9-isobutyryloxythymol(12)、E-pcoumaryl-alcohol ethyl ether(13)、2-hydroxy-4-methy-lbenzoic acid(14)、3-deuteriomethyl-5-methyl-2,3-dihydrobenzofyran(15)、间苯二甲醚(1...  相似文献   

6.
还阳参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还阳参Crepis turczaniowii C.A.Mey.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大孔吸附树脂及聚酰胺层析柱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质谱及核磁共振等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还阳参石油醚部分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伪蒲公英甾醇乙酸酯(Ⅰ)、β-谷甾醇(Ⅱ);从其正丁醇部分分离到1个化合物,鉴定为连翘苷(Ⅲ)。结论化合物Ⅰ、Ⅱ、Ⅲ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Ⅲ为首次从还阳参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中成药》2019,(9)
目的研究中华小苦荬Ixeriduim chinese的化学成分。方法中华小苦荬9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1)、5,7,4′-三羟基-6,8-二甲氧基黄酮(2)、木犀草素(3)、β-谷甾醇(4)、蒲公英萜醇(5)、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6)、β-胡萝卜苷(7)、蒲公英甾醇(8)、芹菜素(9)、豆甾醇(10)、蒲公英甾醇乙酸酯(11)、木犀草苷(12)、棕榈酸(13)。结论化合物2、5、8、11~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野马追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进一步对野马追地上全草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方法:应用多种柱层析法分离野马追的化学成分,并采用波谱学分析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野马追地上全草中得到六个化合物,即野马追内酯A eupalinolide A,1)、野马追内酯B(eupalinolide B,2)、蒲公英甾醇棕榈酸酯(3)、咖啡酸(4)、芦丁(5)、腺苷(6)。结论:野马追内酯A与野马追内酯B为新的倍半萜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大花紫薇叶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大花紫薇Lagerstroemia speciosa (Linn.) Pers叶中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 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等分离手段对大花紫薇叶的石油醚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ESI-MS、NMR等光谱技术和化学方法鉴定所分离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熊果酸 (ursolic acid, 1)、2α-羟基熊果酸 (corosolic acid, 2)、2α-羟基白桦脂酸 (alphitolic acid, 3)、积雪草酸 (asiatic acid, 4)、β-谷甾醇 (β-sitosterol, 5)、正三十二醇 (dotriacontanol, 6)、胡萝卜苷 (daucosterol, 7)、蒲公英甾醇乙酸酯 (taraxasterol acetate, 8)、β-谷甾醇乙酸酯 (β-sitosterol acetate, 9)、(2α,3β)-乌索-12-烯-2,3,28-三醇[(2α,3β)-urs-12-ene-2,3,28-triol, 10)].结论 化合物4和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中药泥胡菜化学成分的研究(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中药泥胡菜全草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 :乙醇及各种溶剂萃取 ,色谱技术分离 ,化学及IR ,MS ,HNMR等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果 :从全草中分离到 5个化合物 ,为三十一烷烃 (Ⅰ)、蒲公英甾醇乙酸酯 (Ⅱ)、蒲公英甾醇 (Ⅲ)、β-谷甾醇 (Ⅳ)和豆甾醇 (Ⅴ)。 结论 :化合物Ⅲ ,Ⅴ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1.
石见穿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高俊峰  丁玲  张鹏  刘建勋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0):1556-1559
该实验针对石见穿醋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高效液相制备色谱进行分离纯化,运用NMR和MS等波谱学方法,并结合文献对照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从石见穿醋酸乙酯部位中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oresbiusin A(1),ethyl dihydrocaffeate (2),迷迭香酸乙酯(3),迷迭香酸(4),迷迭香酸甲酯(5),bis(2-ethylhexyl) phthalate(6),丹酚酸C(7),丹酚酸C甲酯(8),丹酚酸A甲酯(9),紫草酸B二甲酯(10),丹酚酸A(11).除迷迭香酸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黄连非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目的:对黄连中非生物碱类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NMR,MS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黄连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包括7个木脂素,3个简单苯丙素,2个黄酮,1个酚酸,分别为erythro-guaiacylglycerol-8-O-4’-(coniferyl alcohol)ether(1),threo-guaiacylglycerol-8-O-4’-(coniferyl al-cohol)ether(2),(+)-松脂醇[(+)-pinoresinol,3],(+)-5’-甲氧基松脂素[(+)-medioresinol,4],(+)-落叶松树脂醇[(+)-lar-iciresinol,5],(+)-5’-甲氧基落叶松树脂醇[(+)-5’-methoxylariciresinol,6],(+)-异落叶松树脂醇[(+)-isolariciresinol,7],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8),阿魏酸(ferulic acid,9),Z-咖啡酸硬脂醇酯(Z-octadecyl caffeate,10),鼠李素(rhamnetin,11),汉黄芩素(wogonin,12),香草酸(vanillic acid,13)。结论:化合物1,2,4,6,10~13为首次从黄连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新疆一枝蒿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崔凤侠  章宸  姜勇  屠鹏飞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1):1757-1759
研究新疆一枝蒿Artemisia rupestris全草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反相、凝胶等柱色谱分离技术,对新疆一枝蒿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波谱技术分析和理化常数对照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从新疆一枝蒿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并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5,4'-二羟基-3,6,7-三甲氧基黄酮(1)、R-(-)-vestitol(2)、小麦黄素(3)、金圣草黄素(4)、3-吲哚甲酸(5)、七叶内酯(6)、芹菜素(7)、木犀草素(8)、反式咖啡酸(9)、紫花牡荆素(10)、金腰乙素(11)和洋艾素(12).化合物2为首次从蒿属植物分离得到,化合物1~6,9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中药千年健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解笑瑜  王瑞  师彦平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4):2325-2327
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LH-20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对中药千年健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并运用波谱方法对所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中药千年健中分离并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5-pentylresorcinol-β-glucoside(1),原儿茶酸(2),对羟基苯甲酸(3),香草酸(4),5-羟甲基-2-呋喃甲酸(5),2-呋喃甲酸(6),5-羟甲基-2-糠醛(7),(R)-苹果酸(8),(R)-苹果酸二甲酯(9),1,2,3-丙烷三羧酸三甲酯(10),4-羟基-四氢呋喃-2-酮(11)和三羟基薄荷烷(12)。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4~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制备HPLC色谱分离方法分离纯化旋覆花中的化学成分,采用NMR和质谱等有机波谱学方法鉴定各单体化合物的结构,进一步测试各化合物的抗炎活性。从旋覆花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鉴定为二氢芥子醇(1),(3S,5R,6S,7E)-5,6-epoxy-3-hydroxy-7-megastigmen-9-one(2),(6R,7E)-9-hydroxy-4,7-megastigmadien-3-one(3),阿里二醇(4),蒲公英醇乙酸酯(5),8,9,10-三羟基百里香酚(6),花旗松素(7),木犀草素(8),泽兰黄酮(9),泽兰黄醇素(10),菠叶素(11),槲皮素(12),对羟基桂皮酸(13),咖啡酸(14),咖啡酸乙酯(15)。化合物 1,2,7,13,15 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 3,4,9~11,14 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抗炎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 3,6~12,14 具有明确的抑制c-Kit Ligand(KL) 诱导的肥大细胞白三烯C4 (LTC4) 生成和脱颗粒的作用,而且化合物 812 具有较强的抑制脂多糖(LPS)诱导的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一氧化氮(NO) 释放作用。首次报道了黄酮类化合物 7,9~11 对LTC4和肥大细胞脱颗粒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白沙蒿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白沙蒿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白沙蒿全草中分离鉴定了15个化合物,分别为5-羟基-7,4’-二甲氧基二氢黄酮(1),5-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2),3,5-二羟基-7,4’-二甲氧基二氢黄酮(3),5,3’-二羟基-7,4’-二甲氧基二氢黄酮(4),5,7-二羟基-6,4’-二甲氧基黄酮(5),异野樱素(6),橙皮素(7),柑桔素(8),金合欢素(9),金圣草黄素(10),5,7-二羟基-4’-甲氧基-6,8-二-C-β-葡萄糖苷(11),香蜂草苷(12),金合欢素-7-O-芸香糖苷(13),云杉苷(14),茵陈素(15)。结论:化合物1~3,5,7~8,10~1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荷梗中的细胞毒活性生物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段绪红  裴林  蒋建勤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3):4104-4108
研究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干燥茎的生物碱类成分及其细胞毒活性,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荷梗提供依据。采用离子交换树脂、硅胶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并运用波谱方法对所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采用MTT法对所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HL-60癌细胞毒活性实验。从荷梗总生物碱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5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为阿西米洛宾(1)、异乌药碱(2)、N-乙酰基去甲杏黄罂粟碱(3)、厚壳桂素(4)、velucryptine(5)、pycnarrhine(6)、鹅掌楸碱(7)、荷叶碱(8)、降荷叶碱(9)、杏黄罂粟碱(10)、N-甲基阿西米洛宾(11)、乌药碱(12)、N-去甲杏黄罂粟碱(13)、N-甲基乌药碱(14)、观音莲明(15)。化合物 1~7,12~15 为首次从荷梗中分离得到。化合物 2~6 为首次从莲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在样品溶液浓度为1×10-5 mol·L-1的条件下,化合物 7~10,13,14 对HL-60癌细胞体外生长的抑制率分别是51.36%,59.09%,52.51%,53.93%,51.43%和64.31%,表明上述化合物对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HL-60细胞具有较明显的体外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8.
连钱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ODS和HPLC等色谱技术对连钱草全草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得到14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数据和波谱等手段鉴定其结构,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stilbostemin B(1),trilepisiumic acid(2),3,4-二羟基苯基乙醇酮(3),岩白菜素(4),oresbiusin A(5),norbergenin(6),stilbostemin D(7),ehretioside B(8),阿魏酸乙酯(9),反式对羟基肉桂酸(10),没食子酸甲酯(11),原儿茶酸(12),对羟基苯乙酮(13),E-3-2,4-二羟基苯基-2-丙烯酸(14),其中化合物 1~10 及化合物 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性研究福建道地药材乌蔹莓的有效成分.方法:运用大孔树脂,Sephadex LH-20,ODS及正相硅胶柱等色谱手段对乌蔹莓Cayratia japonica的全草进行分离.结果:从中得到13个化合物,通过多种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确定其分别为木犀草素(1),芹菜素(2),柠檬酸三乙酯(3),吲哚-3-甲醛(4),秦皮乙素(5),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6),calendin(7),反式咖啡酸乙酯(8),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9),5-hydroxy-3,4-dimethyl-5-pentyl-2(5H)-furanone(10),3,4-二羟基苯甲酸乙酯(11),圣草酚(12),胡萝卜苷(13).结论:其中3~8及10~ 12均为首次从乌蔹莓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陈凤英  赵梦丹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0):3525-3527
研究马肾果叶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高效制备液相等方法,对马肾果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MS)、波谱数据分析(1H-,13C-NMR)进行结构鉴定。从马肾果甲醇提取物中分离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dasyclamide(1),aglamide A(2),aglamide B(3),aglamide C(4),aglamide D(5),aglaroxin A 1-O-acetate(6),3'-methoxyaglaroxin A 1-O-acetate(7)。上述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