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宽宇 《河南中医》2012,32(2):162-163
目的:通过观察早期离断和术后外用中药对SD糖尿病足大鼠创面愈合情况以及血清VEGF、IGF -1水平,探讨早期离断及术后外用中药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根据相关文献通用造模方法,制造大鼠糖尿病足模型,选用溃疡3级以上的大鼠135只,随机分为三组.对照一组高位截肢、普通外科换药,对照二组早期离断、普通外科换药,实验组早期离断、外用中药换药.观察三组创面愈合情况,收集各组大鼠的血清标本,检测血清VEGF、IGF -1的水平.结果:在VEGF变化方面,实验组VEGF水平造模后低于正常水平,通过治疗后VEGF水平明显提高.在IGF -1变化方面,造模成功后,实验组IGF -1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水平,通过治疗后IGF -1水平回升接近正常水平.结论:早期离断配合外用中药换药能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离断及外用中药疗法对创面局部组织细胞因子VEGF、3-NT的作用。方法:选取45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15例。观察组采用早期离断术后外用中药治疗,对照1组采用早期离断普通外科换药,对照2组采用高位截肢普通外科换药。分别于不同时段采用ELISA法检测残端创面局部组织VEGF、3-NT含量。结果:术后用药两周,观察组创面局部组织VEGF含量变化较两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3-NT含量变化较两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早期离断外用中药有效治疗糖尿病足坏疽的作用机制之一为增加创面局部组织中的VEGF含量,降低3-NT含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外用祛腐生肌、煨脓长肉的中药对糖尿病足患者溃疡愈合情况,及对其局部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将临床与实验数据结合从而证明中药的有效性。方法: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0例)均采用控制血糖、抗感染、改善血液循环等西医综合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中药外用的换药方法,治疗组采用西医常规换药方法。根据溃疡面情况每日换药1次或隔日换药1次,共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溃疡面的愈合情况及局部组织中的bFGF和VEGF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30例的临床疗效、溃疡愈合情况和局部组织bFGF和VEGF表达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外用能够促进创面的修复,提高局部组织的抗感染能力,上调局部组织bFGF和VEGF表达,临床治疗糖尿病足,可加速溃疡愈合,提高糖尿病足坏疽的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取得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对肥胖大鼠血清瘦素含量和下丘脑瘦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针灸减肥的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4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针刺组,各15只。用高脂饲料喂养制作肥胖大鼠模型。针刺大鼠"后三里"和"中脘"穴,并接通电针仪,频率10Hz,电压1.5V,每次治疗10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14d。每10d测体重、体长并计算Lees指数。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瘦素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下丘脑瘦素受体表达。结果:针刺组血清瘦素含量比模型组降低(P<0.01),下丘脑瘦素受体表达增加(P<0.01);针刺组血清瘦素水平、下丘脑瘦素受体表达与正常组比较差异仍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结论:肥胖大鼠瘦素抵抗状态的改善是针刺减肥的作用机制之一;针刺减肥需要一定的时程。  相似文献   

5.
三黄纱条对糖尿病足局部组织VE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观察外用中药治疗糖尿病足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局部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旨在将临床与实验数据有效结合进一步充分证明中药的有效性。方法: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0例)均采用控制血糖、抗感染、改善血液循环等西医综合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中药外用的换药方法,治疗组采用西医常规换药方法。根据溃疡面情况每日换药1次或隔日换药1次,共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溃疡面的愈合情况及局部组织中的VEGF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30例的临床疗效、溃疡愈合情况和局部组织VEGF表达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外用能够促进创面的修复;提高局部组织的抗感染能力;上调局部组织VEGF表达,临床治疗糖尿病足,可加速溃疡愈合,提高糖尿病足坏疽的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取得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桑珍 《江苏中医药》2009,41(1):74-76
目的:观察中药调更汤对16~18月龄雌性大鼠生殖轴瘦素分布的影响.从而探明调更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部分作用机理。方法:60只16-18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中药组,30只5~6月龄大鼠作为青年对照组.中药组予调更汤灌胃。每组动物再随机分为3批,分别于实验的第4、8、12周精确称重后处死,取下丘脑、垂体、卵巢组织测定瘦素含量及其受体mRNA表达,同时测定血清瘦素水平.结果:血清瘦素浓度模型组最高,16~18月龄SD大鼠下丘脑、垂体的瘦素含量均随月龄增加而减少.下丘脑、垂体、卵巢组织瘦素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中药调更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部分作用机理可能在于改善周围组织瘦素抵抗.中枢瘦素浓度降低是衰老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22只及空白组10只。模型组喂养高脂饲料制备NAFLD模型。8周后将模型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1只及针刺组11只。针刺组分别电针"丰隆""足三里""太冲"。治疗4周后检测各组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胆固醇(TC),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用逆转录酶链聚合反应检测下丘脑组织中瘦素(Lep)及其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造模后空白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TC、TG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出现弥漫性脂肪变。电针4周后,电针组与对照组比较,大鼠TC、TG显著下降,肝组织脂肪变减轻,下丘脑Lep和瘦素受体mRNA表达升高(P0.05)。结论:电针对NAFLD大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下丘脑瘦素及其受体mRNA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降脂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血清瘦素及肝脏瘦素受体mRNA的影响。方法高脂饲料制备SD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随机分为东宝肝泰组、降脂颗粒低剂量组、降脂颗粒中剂量组、降脂颗粒高剂量纽和模型对照组。治疗4周后检测相关指标。结果降脂颗粒能明显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血脂(TG、TC)的水平,降低血清瘦素水平,增加肝脏瘦素受体mRNA的表达。结论降脂颗粒可以改善瘦素抵抗并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肝脏瘦素受体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酒精性肝病形成中大鼠肝组织瘦素及其受体、TGF-β1基因的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三七干预的影响,探讨瘦素在酒精性肝病形成中的作用及其三七抗酒精性肝病的作用机制。方法:以白酒-玉米油-吡唑混合液灌胃建立酒精性肝病动物模型,同时以高、低剂量的三七及硫普罗宁进行干预,分别在4、8、14周末光镜观察大鼠肝脏组织学变化情况,RT-PCR检测肝组织瘦素及其受体、TGF-β1基因的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随着脂肪变及炎症程度的加重,肝组织瘦素及其受体、TGF-β1基因的mRNA逐渐增强,肝组织中瘦素及其受体mRNA表达水平与肝脏脂肪变、炎症程度以及TGF-β1 mRNA表达均呈明显正相关;应用三七及硫普罗宁干预14周后,大鼠肝组织脂肪变及炎症程度明显减轻,同时肝组织瘦素及其受体、TGF-β1基因的mRNA表达的明显下降。结论:瘦素及其受体参与大鼠酒精性肝病的发生和发展,三七通过抑制肝组织局部Lep-tin、OB-R以及TGF-β1的基因表达水平促进肝组织病理的改善,阻止酒精性肝病的慢性化进程,这可能是其防治酒精性肝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石连饮+针灸对肥胖大鼠血清及下丘脑瘦素含量和下丘脑瘦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针药并用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120只,随机分为普食组及高脂组,高脂组用高脂饲料喂养16w制作肥胖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60只大鼠随机分为:石连饮+针灸组、西药组、模型组。针刺大鼠"后三里"和"中脘"穴,并接通电针仪,并灌喂中药石连饮15g.kg-1,每日1次,连续治疗14d。每10d测体重、体长并计算Lee's指数。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瘦素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下丘脑瘦素受体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针药组血清瘦素含量降低(P0.01),下丘脑瘦素受体表达增加(P0.01)。结论:针药并用对肥胖机体下丘脑和血清中leptin良性调节作用是改善瘦素抵抗以及调节异常内分泌代谢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滋肾降糖饮加瑞格列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55例,中医辨证均属脾肾两虚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25例,分别给予瑞格列奈和滋肾降糖饮加瑞格列奈治疗,共8周。检测、比较治疗前后FBG、2hBG、HbA1c、BUN、Scr及UAER等。结果:两组FBG、2hBG、UAER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有板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前后HbA1c、BUN、Scr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滋肾降糖饮加瑞格列奈治疗早期DN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柴平左金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柴平左金汤加减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29.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77%,总有效率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柴平左金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疏肝利胆为,健脾和胃,扶正祛邪,可促进胃肠黏膜恢复,抑制胃肠返流,疗效优异,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坐浴联合旋磁红外治疗肛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肛窦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采用中药坐浴联合旋磁红外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中药坐浴,并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7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72.0%),P〈0.05;观察组各相应症状及体征缓解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中药坐浴联合肛门直肠旋磁红外治疗肛窦炎疗效肯定,两者联合使用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4.
叶枫 《世界中医药》2012,7(5):389-391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防治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81例,在入院后采用中医综合疗法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肺部感染;对照组75例,在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治疗3周后,比较分析2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和肺部感染的严重程度。结果:治疗组81例出现肺部感染的有4例,对照组75例出现肺部感染有12例,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7,P=0.023);2组肺部感染的严重程度分别为(2.78±1.50)与(3.92±2.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可有效防治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疗法联合椎管减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全部病例按摩手法治疗无效后,分为单纯椎管减压术对照组与中药联合椎管减压术治疗组两组。结果:①治疗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有效率为80.6%,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治疗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P<0.05)。结论:中医疗法联合椎管减压术可提高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研究临床运用中药加针灸对更年期抑郁症的疗效效果。方法:选取自2010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接收的更年期抑郁症患者156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52例。治疗组内服中药配合针灸;对照1组单纯服用中药;对照2组交替针灸身体相关穴位。对三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加针灸治疗更年期抑郁症弥补了单纯中药、针灸治疗的缺陷,且效果稳定不易复发,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鞠萍 《中医临床研究》2010,2(23):107-108
目的:讨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6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用中医多途径疗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治疗的方法。方法:根据治疗情况将患者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中医多途径疗法(中药内服、针灸康复、耳穴贴压)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一用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4%,对照组总有效率71.1%,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各体征改善情况上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医多途径疗法能更为有效地减少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疼痛,改善病症体征,有助于根治疾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薰洗对外伤性肘关节僵硬的治疗效果。方法:102例外伤性肘关节僵硬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采用中药薰洗配合手法治疗,并进行功能锻炼;对照组仅进行手法治疗和功能锻炼。2个疗程后采用HSS评分系统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χ=5.646 9,P=0.017 2)。结论:中药薰洗配合手法及功能锻炼治疗外伤性肘关节僵硬效果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内服、外敷、敷贴三联疗法对老年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为中医药综合治疗老年痛风性关节炎寻找理论依据。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老年原发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组间均衡一致原则,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在基础治疗之上,治疗组予中药三联疗法,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口服。采用中医症候积分评定法,并就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在主要症状(关节疼痛、关节红肿、关节皮温、活动障碍)积分方面,组内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 值均<0.01),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值均>0.05);两组在次要症状(口渴多饮、神疲乏力、纳差、五心烦热)积分方面,组内比较治疗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组间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从总体疗效来看,中药组的有效率93.33%,西药组则达83.33%,中药组在改善次要症状方面优于西药组。结论:①中药三联疗法可改善患者中医症候,其疗效与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相当,且有明显降低血尿酸的作用。②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