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研究社区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症状分布规律。方法:随机抽取社区高血压患者200例进行研究分析,主要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以及中医证型、症状,初步分析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症状分布规律。结果:本组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头痛、乏力、眩晕、失眠、心悸、耳鸣、胸闷等。中医证型中肝火亢盛以及阴虚阳亢所占的比例较高,其次是痰湿壅盛,其中阴阳两虚以及其他的中医证型的比例较小。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头痛、眩晕,中医证型的分布符合中医高血压发病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2.
75例高血压中医证型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型研究探讨其证型分布情况。方法:按照一定的诊断、纳入标准、排除标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高血压病例75例。分析高血压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以及各证型的症状等。结果: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阴虚火旺、痰浊壅盛、痰瘀互结、阴虚血瘀。结论:通过对高血压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高血压中医证型主要以:阴虚火旺、痰浊壅盛、痰瘀互结、阴虚血瘀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中老年高血压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与其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系统随机抽取长沙市5个社区,筛选符合高血压病诊断标准的398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等中医证候分型标准,对其四诊信息进行辨证分型,并收集其人口学资料、血压水平、病程、症状/体征等资料,采集血标本检测血脂、内皮素、外周儿茶酚胺(CA)与血浆雌二醇(E_2),观察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并对中医证候与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98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前10位症状依次为眩晕、头痛、失眠多梦、夜尿频、耳鸣、腰酸、急躁易怒、口干、心悸与健忘,中医证型构成比10%的证型依次为阴虚阳亢证、肝火亢盛证、阴阳两虚证、痰湿壅盛证和瘀血阻络证,不同证型分布患者的年龄、高血压病程与舌下脉络存在差异,且以阴虚阳亢证、肝火亢盛证与瘀血阻络证危险因素之间差异更明显。结论:"虚、风、痰、瘀"贯穿长沙市中老年高血压病始终,虚、瘀、风证与其相关危险因素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统计高血压病合并抑郁症的发生率、相关影响因素、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为高血压病合并抑郁症的中医辨证施治及心理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纳入140例患者,进行病例采集及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是否单身等,并测量血压。根据抑郁自评量表将患者分为抑郁组及非抑郁组,研究影响高血压合并抑郁发病率的相关因素;将高血压分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痰湿壅盛、阴阳两虚4个证型。比较各证型抑郁的发病率,总结高血压合并抑郁的证型分布规律。结果:(1)文化程度、是否单身、中医证型与高血压病合并抑郁症的发病率有显著相关性;(2)高血压病患者各证型间抑郁发病率差异较大,阴虚阳亢证最高,痰湿壅盛证次之,肝火亢盛证最低。结论:高血压病合并抑郁症的高危人群为单身、文化程度较高、证型为阴虚阳亢和痰湿壅盛证者。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病住院患者中医辨病、辨证分布规律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晓忠  欧爱华  任毅 《新中医》2008,40(3):63-65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住院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高血压病-临床科研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利用医院电子病历信息系统,转录生成SPSS13.0统计软件包数据库,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结果:高血压病住院患者以气虚型占比例最高(30.6%),其次是风痰阻络、肝肾不足.高血压病辨病分类中眩晕占88.97%,其中以气虚排在第1位;头痛占11.03%,其中以气虚、肝肾不足为主.年龄分段中:中青年组、中老年组及老年组中医证候分布不同,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不同血压分级中医证候类型构成不同,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候主要为气虚型,且老年高血压患者比例相对较高,中青年组则以肝肾不足相对偏高,肝阳上亢证型中老年住院患者比例相对偏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以及与年龄、性别和高血压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将高血压病患者762例按是否合并脑梗死将其分为脑梗死与非脑梗死组,应用统计学方法研究高血压病条件下脑梗死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性别、年龄以及高血压级别之间的关系。结果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证型分布规律:阴虚阳亢痰湿壅盛痰热上壅瘀血阻络气阴两虚肝阳上亢,与非脑梗死比较,证型分布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组以及不同级别的高血压的中医证型分布不同(P0.05)。结论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的中医证型主要以阴虚阳亢、痰湿壅盛、痰热上壅、瘀血阻络肝阳上亢和气阴两虚为主,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较非脑梗死患者更多见瘀血阻络证;随着患者性别、年龄以及高血压级别的不同,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的中医证型出现不同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患者A型行为的调查,探讨A型行为与高血压病患者及其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对189例高血压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除外24份无效问卷),收集到符合A型行为的高血压患者76例,并调查A型高血压病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分析A型行为与高血压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组A型行为患者明显多于正常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者时间紧迫感(TH)+竞争和敌意(CH)分值与高血压分级呈逐级增大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型行为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由多到少依次为:肝火亢盛、痰浊中阻、肝肾阴虚、阴阳两虚。结论:通过对高血压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A型行为在高血压患者中占据一定比例,其中医证型主要以肝火亢盛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压各中医证型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10月邢台市中医院及河北省中医院门诊及住院部的高血压患者175例,男女比例为1.13∶1.00,平均年龄54.32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运用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血压病以痰湿壅盛证为最多,占32.0%;高血压病各中医证型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40岁的高血压病患者以肝火亢盛证为主,40岁的患者以痰湿壅盛为主;各中医证型在不同BMI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超重的以阴虚阳亢及痰湿壅盛证居多,肥胖者以痰湿壅盛证为主;吸烟的高血压病患者各中医证型分布虽有不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饮酒及高血压家族史分布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饮酒的高血压病患者以肝火亢盛为主要证型,高血压家族史的患者中医证型以阴虚阳亢为主。结论:高血压中医证型在分布上以痰湿壅盛证为主;年龄49岁,超重和肥胖可能是痰湿壅盛证的危险因素;饮酒及家族史可能分别是肝火亢盛证及阴虚阳亢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来源于北京市3个社区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中医证素特征进行辨证分型,观察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并进一步分析证型分布与年龄、性别、饮酒、合并心肌梗死的关系。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69例,中医证型分布为痰湿壅盛证446例(41.7%)、阴虚阳亢证237例(22.2%)、肝火亢盛证197例(18.4%)、阴阳两虚证189例(17.7%)。不同性别、年龄及是否饮酒、合并心肌梗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存在差异(P<0.05)。结论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型以痰湿壅盛证为主,性别、年龄、饮酒及合并疾病等因素对其中医证型的分布存在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疆高血压病中医症状证侯特点及其与西北燥证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问卷量表形式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共调查高血压病例组249例,正常血压对照组245例,对高血压病例组进行高血压诊断性评估、高血压中医证候类型调查及西北燥证计量评分,而对正常血压对照组仅进行西北燥证计量评分,并对高血压病患者主要症状及西北燥证罹患率进行分析,高血压燥证组与非燥证组西医病情积分及中医证型证情指数进行分析。结果:①新疆地区高血压病患者较常出现眩晕、头痛、心悸、失眠、腰膝酸软、急躁易怒、口干、健忘、耳鸣、夜尿频等症状;②高血压病例组患者西北燥证的罹患率(61.85%)远高于正常血压对照组人群(14.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高血压燥证组患者的西医病情积分亦明显高于非燥证组患者(P<0.01);④高血压燥证组与非燥证组的中医证型证情指数比较,高血压燥证组患者在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的中医证候积分均高于高血压非燥证组患者(P<0.01),两组在痰湿壅盛证与阴阳两虚证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西北燥证与新疆地区高血压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滋生青阳片改善高血压左室肥厚(LVH)患者的中医证候的疗效及降压作用。方法:60例辨证为阴虚阳亢、心气亏虚的高血压LVH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滋生青阳片)和对照组(卡托普利片),每组30例,疗程4个月。于治疗前后分别给中医证候作半定量计分,测血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明显减少中医证候积分,但证候积分及证候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其差异尤其体现在减轻眩晕、头痛、胸闷、心悸等主要症状方面,两组均能明显降低血压(P<0.01),但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滋生青阳片能较好改善阴虚阳亢、心气亏虚型高血压LVH病人中医证候及其疗效,尤其体现在减轻眩晕、头痛、胸闷、心悸等主要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卡托普利片。滋生青阳片与卡托普利片的降压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肾细胞癌患者术后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探讨其危险因素与证型分布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制定肾细胞癌术后患者症状评估量表,采集患者中医四诊信息,统计分析145例肾细胞癌术后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利用频数方法观察危险因素在不同证型中的分布特点;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不同中医证型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肾细胞癌术后患者临床症状主要有双腿沉重(87.59%),情志不佳(82.07%),腰痛(33.79%),头晕(27.59%)等。中医证型以脾肾气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湿热下注为主。描述性统计分析显示,影响证型分布的因素有性别、年龄、饮酒、吸烟、高血压、体质量指数(BMI)≥24 kg/m2。回归分析显示,饮酒史、BMI≥24 kg/m2是脾肾气虚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病史是肾癌术后出现肝肾阴虚证的保护性因素;年龄是肾癌术后出现脾肾阳虚证的保护性因素;男性是肾细胞癌患者出现湿热下注证保护性因素,吸烟史、饮酒史是湿热下注证的危险因素。结论:肾细胞癌术后患者脾肾气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湿热下注为常见中医证型;临床症状表现主要为双腿沉重、腰酸腰困腰痛、情志不佳等;肾细胞癌术后的中医证候类型与危险因素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饮酒史、超重与脾肾气虚证相关;吸烟史、饮酒史与湿热下注证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北京市境外输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医临床证候特点,为中医干预和辨证论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中医证候量表收集2020年3月14日至2020年4月3日北京市小汤山定点医院收治的北京市境外输入轻型及普通型患者41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中医症状、体征、舌象、脉象、中医证型,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观察不同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的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分析其病机演变规律。结果:41例患者中医临床证候表现依次为咳嗽、发热、流涕、咽痛、鼻塞、胸闷、乏力、脘痞、头痛、咳痰。舌质主要见红舌和淡红舌为主;舌苔主要见白腻苔、黄腻苔、薄白苔;脉象主要见滑脉、数脉、濡脉。中医证型依次为疫毒袭肺证、湿邪郁肺证、风热犯卫证、湿阻肺胃证。结论:北京市境外输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疫毒袭肺证最为常见,病邪以湿邪为主体,但易化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中医不同证型在高血压患者中的构成分布规律,及不同证型高血压患者的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各个指标的变化情况。为高血压病中医辨证论治提供现代医学参考依据及客观量化指标。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200例高血压患者。有3名中职以上职称的中医师根据临床资料及2002版有关高血压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进行辨证,同时结合心脏彩超,应用超声心动图指标分析200例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辨证中医证型。根据高血压患者的具体病情分为4个证型[1]。分别为痰湿壅盛型、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分析4个证型在高血压的在年龄和病程上的分布规律,以及4个证型在心脏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结果:①4个证型在年龄和病程上的分布有着明显的差异:年龄较低病程较短者多以肝火亢盛型、痰湿壅盛型为主;年龄较高病程较长者多以阴阳两虚型为主。②肝火亢盛型多以舒张压明显升高,阴阳两虚型多以收缩压明显升高,痰湿壅盛型和肝火亢盛型,多以1~2级高血压为主,阴虚阳亢型和阴阳两虚型多为3级高血压。③高血压不同危险程度在不同证型分布上有着明显的差异:低、中危高血压患者多以痰湿壅盛型、肝火亢盛型为主,高危患者多以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为主,重高危患者以阴阳两虚型和阴虚阳亢型者为主.④不同证型高血压患者的心脏结构及功能有明显差异-不同证型的高血压患者其左室肥厚和心功能参数之间有明显差异。结论:①高血压中医辨证在分布变化上呈现规律分布。②不同证型在,临床上的表现有明显的差异。③分析高血压痛中医证型对临床上治疗高血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慢性浅表性胃炎证候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证候及其分类证候症状分布规律。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首先根据文献确定观察的证候和症状,然后设计统一表格进行。结果:96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证候的出现频率分别为肝胃不和证490例(51.0%)、肝郁脾虚证180例(18.8%)、脾胃虚弱证112例(11.7%)、脾胃湿热证98例(10.2%)、胃阴不足证80例(8.3%);不同的分类证候症状出现频次各不相同。结论:与传统相比,慢性浅表性胃炎证候分布发生了变迁,以肝郁相关证候最为常见;分类证候症状出现频次各有不同模式特点,症状谱则与肝脾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高血压患者一般情况及中医证型分布。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前往上海市枫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15岁以上、连续在该社区居住超过5年以上的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共200例,收集年龄、性别、吸烟、饮酒、运动等一般情况,并进行中医辨证。结果吸烟者18例(9.00%),每日食盐摄入量〈6g者62例(31.00%),每日食盐摄入量在6-8g者111例(55.50%),每日食盐摄入量〉8g者27例(13.50%);经常运动者157例(78.50%),锻炼形式以散步为主;BMI〈19者4例(2.00%),19≤BMI≤24者70例(35.00%),24≤BMI≤28者102例(51.00%),BMI〉28者24例(12.00%);高血压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91.00%、72.00%;肝肾阴虚者139例(69.50%),肝阳上亢者38例(19.00%)。结论该社区高血压控制情况良好,但食盐摄入量过多、体质量指数偏高;中医证型以肝肾阴虚型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中风病急性期证候与基础病病史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方法:56例中风病患者依据《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的6大基本证候加以辨证,并根据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中风病病史不同进行基本证候发生频率的分析比较。结果:中风病患者的某些基础病对于其中风证候表现有明显的影响,高血压病史中风患者的阴虚阳亢证有着显著增高的发生率(P=0.04),冠心病史的中风病患者的血瘀证发生率较无冠心病病史者高(P=0.03)。结论:中风病急性期患者的基础病状况对其证候表现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患者中医证候及其分类症状分布规律。方法:100例PCOS患者按中医证候分为肾虚、肝郁、痰阻3组,并观察中医证候和症状分布规律。结果:中医证候出现频率为肾虚型37例(37%),肝郁型34例(34%),痰阻型29例(29%),不同证候的分类症状出现的频次各不相同。结论:PCOS患者中医证候的发生以肾虚型最多,分类症状出现的频次各有特点,总的来说大多以月经不调和不孕为主要共同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慢性肺心病急发期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进行研究,为中医诊治本病提供规范化研究依据。方法:对154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根据患者的一般资料、中医证候学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分非老年组和老年组2组,探索本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果:本病急发期中医证型以热痰内蕴型与热痰夹瘀型为最多见,约占50%~60%,其他证型占40%~50%。非老年组与老年组中气虚血瘀型分别为8.0%、11.5%,气阴两虚型分别为10.0%、4.8%,阳虚水泛型分别为10.8%、14.4%,痰浊闭窍型分别为10.0%、9.6%,老年组中寒痰内蕴型占3.8%。结论:热痰证、血瘀证、痰浊证等是肺心病急发期"标"实的主要表现,气虚证或气阴两虚证或阳虚证等是本病"本"虚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心脑合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其血压与中医四诊症状及中医证型间的关系。方法:临床流行病学调查采用横断面调查法。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包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血压与中医证型间关系研究采用频数(构成比)及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血压与四诊症状间关系研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判别分析及ROC曲线法。结果:①心脑舍病患者既往史中高血压排在首位,占73.73%。②高血压在心脑合病风痰阻络证、痰瘀阻络证、气阴两虚证、痰浊中阻证、肝阳上亢证、痰瘀互结证及风痰阻络气阴两虚证中的分布高于气虚血瘀证。③建立了心脑合病中高血压与四诊症状的判别模型:高血压=0.926%肥胖+0.879言謇+2.055*腹部凹陷+0.6478舌苔稍后+0.829*燥苔-1.388*半身不遂-1.739*肌肤甲错-0.677*头晕耳呜-0.898*涩脉-6.048*舌态吐弄+0.296。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720。结论:①高血压患者在心脑合病中医证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高血压在心脑合病中医证型中分布排在前四位的是:痰瘀阻络证(82.76%)、风痰阻络证(82.43%)、痰浊中阻证(82.35%)及肝阳上亢证(82.35%)。③本研究挖掘出肥胖、言謇、胸闷程度、燥苔、舌苔滑腻、舌苔黏腻、半身不遂、数脉、涩脉、舌态吐弄等中医四诊症状与心脑舍病患者的血压具有相关性,并可建立相应的判别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