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推拿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效果。方法:针对以往中医针灸推拿实训教学存在教学手段陈旧、教学内容层次单一、教学与临床和市场需求不符、教学与科研脱节、理论与实践分离等问题,实行更新教学手段加强科学教学,补充教材内容自编实训指导,建立考核评价体系改革实训考核方法,教学与科研、临床、市场需求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结果:培养了医学生中医针灸推拿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临床实际操作技术、以及参与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结论:中医针灸推拿实训教学的改革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掌握了中医治疗疾病、强身健体、生活美容、减肥美体的社会需求,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相似文献   

2.
针灸推拿是一门颇具中医特色,古老又新颖的学科,也是我校的特色专业。为了解针灸推拿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进而有针对性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对2009—2014年六届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结果显示我校该专业学生就业质量趋于稳定,但也存在着就业单位分散,毕业生科研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需要学校在人才培养改革上,强化理论与实践技能教育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能力,以增强学生的竞争力,提高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3.
推拿治疗学全英语教学在开展过程中面临机遇与挑战,为提高推拿治疗学全英语教学质量,对推拿治疗学全英语教学进行探索改革。从目前推拿治疗学全英语教学的实际课程体系出发,结合推拿学科的特点,并基于CLIL理论,探索推拿治疗学全英语课程定位及教学方法改革、教材建设和评价体系改革。基于CLIL理论的推拿治疗学全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能更好地提高针灸推拿英语专业学生的中医英语专业素养和知识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以辽宁中医药大学2007—2014级部分七年制本硕中医、医英、针灸、信息工程专业学生为实施对象,于2009—2016年期间分批进行了微生物学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改革研究。通过教学实践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采用教学、技能训练和创新活动相结合的新型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能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更好地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针灸在全世界的广泛应用,神经科学的研究结果对部分针灸疗效机制科学意义上的肯定,逐渐形成了西方针灸的概念。西方针灸是中医针灸在西方传播过程中,面对西医的基本理论如解剖、生理、病理以及循证医学知识体系的一种适应性改造。基于扳机点理论的西方针刺疗法,其治疗肌筋膜疼痛类疾病的疗效十分明显,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在中医针灸传入西方的过程中,中医针灸的理论如经络、穴位特异性等由于西方临床研究的结果反而受到质疑。本文从西方针灸的起源、理论形成、刺激部位和方式、治疗病种等方面与中医针灸进行比较,并分析这种不同对中医针灸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为了能更好地提高《针灸学》的教学质量,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围绕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分析课程设置的特点及教材选择,构建了针灸理论、针灸实训、针灸应用3个教学模块,再在具体实施中不断总结和提高,以实现课程知识、能力、素质的目标,初步探索中医学专业《针灸学》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开设"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改实验班",实施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法对2010级中医专业和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中医综合和英语考试遴选出前30名学生,实施教学方式,管理模式,教学设计等方面改革。结果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促进了师承能力的培养,强化了临床学院教师教改团队的建设。结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校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吴滨江 《天津中医药》2012,29(2):189-192
国际化已成为本世纪中医药发展的大趋势。各国对中医、针灸陆续立法是大趋势的显著标志,而其他趋势和思考为:中医药理论、剂型、临床等方面的改革;中医药针灸标准化的进程;重视保护中医药针灸原创性的知识产权;中医海外兵团的崛起与优势整合;海外中医针灸教育的改革及与大陆中医院校的互补和交流;作为中医针灸发源地及正在崛起的中国,应担负起历史的负责,顺应发展的趋势,主动引领历史发展的潮流。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三步强化训练法"提高本科实习生穴位识别能力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实习生共108名作为研究对象,从中随机选取54名为训练教学组,实施采用"三步强化训练法"对穴位识别能力培养的临床教学,其余54名为常规教学组,实施常规临床带教。结果两组学生在带教前的中医针灸学理论成绩和穴位识别能力无差别(P0.05),而实习后,训练组学生的中医针灸学理论成绩和穴位识别能力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三步强化训练法"用于中医针灸临床教学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理论学习成绩,而且提高了学生穴位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0.
医学生本科阶段的学习主要包括课堂理论和临床实践。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针灸推拿学本科学习提倡"早临床多临床",鼓励低年级学生积极以各种形式参与临床实践。本文介绍了大二年级学生自发组建课外针灸服务小组的实践,包括了针灸服务小组的组成、规章制度、预约、治疗、随访、记录等具体服务流程。低年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服务小组成员的临床能力,加强理论联系实践。同时,分析了针灸服务小组实践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以期为本科低年级学生开展"早临床多临床"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灸推拿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中医临床学科,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是衡量专业质量的重要标准。文章结合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针灸推拿实践教学现状,以针灸推拿学院2009级中医素质与技能养成教育模式教改班为例,对针灸推拿专业五年制教学计划进行试点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探讨创建"课堂-实训中心-社区-实习医院"四结合的素质技能教育临床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学习动机决定着学习方向和进程。在针灸临床教学中,教师若能激发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则有利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实践能力。本文将教育心理学理论与针灸临床实际相结合,提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诸多方法,为推进中医人才的培养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针灸医籍选》是针灸推拿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该课程以培养学生阅读古籍能力,提高针灸基础理论水平为主要目的,在针灸推拿学专业课程结构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教材内容以《内经》、《难经》的针灸精华为主,奠定了中医针灸理论的源头,构架了针灸理论体系,但《内经》、《难经》的理论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院校针灸基本操作技能教学与改革在中医学专业实习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长春中医药大学2011级中医学专业本科实习生为受试者共80名,并分为2组。2016年3月—7月在开设针灸学的40名研究对象设置为传统教学组,使其接受基本的传统实践技能教学方法;2016年3月—2016年7月在开设针灸学的研究对象共40名,设置改革教学组,接受改革的基本实践技能教学方法。并对两个教学组的基本操作技能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改革教学组成绩普遍比传统教学组的成绩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革针灸基本操作技能教学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改革针灸临床课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理论和临床问题的能力。方法:改革教育思想、内容和方法,通过构建针灸医案教学平台,增强学生临床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在强化针灸医案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必须选择合适的病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病案上要注重学生在临床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突出辨证,强调整体;要具有原始性、真实性和可操作性;还要求注意类证鉴别。结果:在病案教学过程中,学生把学过的孤立的专科知识融会贯通,有机结合起来。医案教学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结论:构建针灸医案教学平台有利于提高学生针灸临床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6.
通过学习中医传统文化,让西医专业本科生在短时间内初步了解针灸,加强中医和西医之间的交流及合作。通过经典理论和临床典型病例的治疗,展开学习针灸及其它治疗操作。针灸临床带教取得了一定的学习效果,培养了大部分学生对中医的学习热情和对其临床疗效的信服,对今后中医和西医在临床上的交流及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如何提高学生临床实践的综合能力,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在《针灸学》中,经络的循行、腧穴的定位、针灸的技能是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是,《针灸学》是归属于中医学的一部分,中医学的理论,遣方用药是针灸推拿学的根基,同样是针灸教学的关键环节。本文将中医经典、针灸手技、遣方用药合理分配,融入课堂,夯实中医基础理论,提高针灸手技,加强临床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理、技方、案联合应用,专业特色明显,教学特色突出,对针灸学人才培养乃至高等中医药院校各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刺法灸法学是各种针灸技术的操作方法、临床应用及作用原理为主要内容的针灸分支学科,也是针灸理论和针灸临床之间的桥梁课程。通过对本课程多年的教学,在不断改革中体会到,掌握好本课程理论与实践课的结合是十分重要的,对指导针灸专业学生尽快提高动手能力,早日走上临床是关键的一步。特提出以下几点教改体会。  相似文献   

19.
《针灸临床特色技术》微视频教学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微视频教学在《针灸临床特色技术》课程建设中的可行性与实践应用。微视频录制内容为河南中医药大学针灸名家的学术思想、诊治经验、特色技术及其临床操作,每个微视频用时15~18min,包括基础理论、技术应用、临床操作3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用时5~6 min。《针灸临床特色技术》微视频教学课程的建设,是中医实践课程模式的一种创新,也是传承名老中医经验的新途径。微视频课程的建设可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临床动手能力,达到提高教学水平、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陈玲  傅文  于涛  符文彬 《新中医》2020,52(20):204-206
践行广州中医药大学“重经典、强临床”的高素质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秉承“以学生为中心,建立临床思维,提高临床能力,基于不同层级学生精准施教”的教学理念,针对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3 种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特色针灸临床教学分层培养。通过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建设多元化分层培养教学资源,构建特色针灸临床教学分层培养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