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寒热配伍抑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arthritis,AA)与调节T细胞亚群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具有平调寒热、燮理阴阳、通经除痹作用的燮痹方,以药性偏温的火把花根作为阳性对照组;建立AA大鼠模型,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燮痹方高、中、低剂量组,芬必得组,火把花根片组,模型组,观察各组对大鼠关节肿胀度和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同时进行相关性统计学分析。结果燮痹方各组与模型组、火把花根片组、芬必得组相比,能显著减轻关节肿胀度,明显提高CD3 、CD4 、CD8 细胞数量,显著降低CD54表达量,明显降低T细胞亚群CD4 /CD8 比值。结论燮痹方能明显调节T细胞亚群失衡,并与其提高抗炎作用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陕西中医》2014,(8):1086-1087
目的:观察蓬草除痹汤(PCCB)对Ⅱ型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模型(Collagen induce darthritis,CIA)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CD4+T、CD8+T及CD4+T/CD8+T的干预作用,探讨PCCB对类风湿关节炎免疫调节机制。方法:采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模型CIA大鼠,随机分为PCCB组、雷公藤组、空白组及模型组,连续给药28d,观察大鼠致炎关节肿胀度、关节炎指数(AI)变化、用流式细胞技术观察大鼠外周血中CD4+T、CD8+T及CD4+T/CD8+T水平。结果:较模型组比,PCCB组、雷公藤组可以显著改善大鼠致炎关节肿胀度及AI(P<0.01);PCCB汤组及雷公藤组外周血中CD4+T明显降低、CD8+T明显升高(P<0.01),CD4+T/CD8+T显著降低(P<0.05)。结论:PCCB能有效改善CIA大鼠关节肿胀度、降低AI,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大鼠血清中CD4+T、CD8+T及CD4+T/CD8+T水平有关,为PCCB治疗RA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王品  刘维  刘晓亚 《吉林中医药》2010,30(5):406-407
目的:将类风湿关节炎(RA)中医辨证分型与T细胞亚群检测指标相结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RA提供参考。方法:将120例RA患者分为寒湿阻络型、湿热瘀阻型、痰瘀痹阻型、肝肾亏虚型。T细胞亚群各指标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各组数据进行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CD3^+T、CD4^+T细胞在中医各证型间无统计学差异,CD8^+T细胞、CD4^+/CD8^+在中医辨证分型间有差异。寒湿阻络型与肝肾亏虚型,寒湿阻络型与痰瘀痹阻型间有显著差异(P=0.01,P=0.03),湿热瘀阻型与肝肾亏虚型,湿热瘀阻型与痰瘀痹阻型间有显著差异(P=0.03,P=0.02),寒湿阻络型与湿热瘀阻型CD8^+T细胞、CD4^+/CD8^+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医证型不同,则T细胞亚群实验室指标有差异,这些规律可为RA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研究“益气活血解毒方”对动物细胞免疫CD4^+T细胞和CD8^+T细胞数量、CD4^+/CD8^+的比值及血清中IFN-γ的作用变化,探索其抗癌免疫作用机制。方法:以莪术、龙葵、白芍等药为基础制定益气活血解毒方,将30只BALB/c小鼠制备荷肾癌鼠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氟尿嘧啶实验对照组、益气活血解毒方治疗组,对三组荷瘤小鼠进行血清IFN-γ含量检测、荷瘤小鼠脾T细胞亚群检测(CD4^+T细胞和CD8^+T细胞数量、CD4^+/CD8^+的比值),做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氟尿嘧啶和生理盐水对比,益气活血解毒方能够促进荷瘤小鼠外周血中IFN-γ的分泌,提高荷瘤小鼠脾脏中CD4^+T细胞亚群和CD8^+T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和CD4^+/CD8^+比值,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益气活血解毒方”通过促进荷瘤小鼠外周血中IFN-γ的分泌及提高荷瘤小鼠脾脏中CD4^+T细胞亚群和CD8^+T细胞亚群数量,调节荷瘤小鼠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乌头汤及其配伍各组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外周血中CD4^+、CD8^+细胞百分比含量以及CD4^+/CD8^+比值的变化的影响。方法:用完全弗氏佐剂诱导复制大鼠关节炎模型,并用乌头汤及其配伍的各组药物进行干预,末次给药后采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大鼠外周血中CD4^+、CD8^+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外周血中CD4^+细胞的百分比含量明显升高,CD8^+细胞的百分比含量明显下降;与模型组相比,经过乌头汤及其配伍各组、MTX组治疗干预后,大鼠外周血中升高的CD4^+百分比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的CD8^+百分比水平呈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升高的CD4^+/CD8^+比值也呈现不同程度的下调;乌头汤与各个配伍组之间的上述作用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乌头汤及其配伍各组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抑制作用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外周血中异常的CD4^+、CD8^+的百分比含量而发挥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扶正祛痹汤治疗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30例R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西药联合治疗及中西药治疗1个月,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CD3^+、CD4^+、CD8^+百分比和血清Ig值。结果:RA患者外周血T细胞CD4^+、CD8^+、CD4^+/CD8^+比值、血清IgG、IgA水平显著升高(P<0.05)。中西药治疗后CD4^+/CD8^+、IgG、IgA显著降低(P<0.05)。结论:RA是存在细胞免疫异常。中西药合用可治疗调节T细胞亚群比例平衡。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蚁附蠲痹超细微粉(Yifujuanbi Ultral-Micropowder;YFJBUM)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足肿胀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初步探讨YFJBUM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弗氏完全佐剂(FCA)右足趾皮内注射复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采用大鼠足肿胀测定仪检测足肿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外周血中CD3+、CD4+和CD8+T细胞的变化。结果:YFJBUM各剂量组在不同时间点的足肿胀度均较模型组组显著降低;模型组外周血CD4+/CD8+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而YFJBUM各剂量组CD4+/CD8+比值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结论:YFJBUM能显著调节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紊乱,该作用可能是YFJBUM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测“双固一通”针法对糖尿病大鼠的治疗作用和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180-220g Wistar大鼠73只,13只为正常对照(A组)。另60只行链脲左茼素腹腔注射造模,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胰俞”针刺治疗组(C组)、“双固一通”针刺治疗组(D组)和常规针刺治疗组(E组),治疗2个疗程后,用血糖仪检测血糖,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胰岛素,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全血T细胞亚群(CD4^+/CD3^+、CD8^+/CD3^+)。结果:C组对糖尿病大鼠血糖、CD4^+T和CD8^+T细胞比例无显著性影响(P〉0.05);D组和E组均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P〈0.05),对降低的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O.05);D组和E组均可使糖尿病大鼠降低的CD4^+T细胞比例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使升高的CD8^+T细胞比例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使CD4^+T/CD8^+T细胞比值不同程度趋于正常水平,组间比较,以D组对T细胞亚群的调节作用最好。结论:“双固一通”针法降糖作用确切,其作用可能不是通过升高血浆胰岛素水平实现的;“双固一通”针法对糖尿病大鼠的免疫功能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这可能是其对神经内分泌网络进行调节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治疗作用,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TNF-α,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4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青蒿琥酯Ⅰ组、青蒿琥酯Ⅱ组(各8只)、青蒿琥酯加甲氨喋呤组(10只)。除空白组外,余4组用完全弗氏佐剂造模制备成佐剂性关节炎模型。记录用药品干预后各组关节肿胀指数、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TNF-α、IL-6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青蒿琥酯Ⅰ组、青蒿琥酯Ⅱ组及青蒿琥酯加甲氨喋呤组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关节肿胀指数显著降低(P〈0.05或P〈0.01),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及CD3^+CD8)、TNF-α及IL-6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 青蒿琥酯可诱导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病情缓解,与甲氨喋呤联用作用更强。且可降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T淋巴细胞(CD3^+CD4及CD3^+CD8)、TNF-α、IL-6的水平;结果 可为青蒿素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蓬草除痹汤(PCCB)对Ⅱ型胶原诱导关节炎(CIA)大鼠模型外周血中细胞因子IL-17、IL-1β、TNF-α及T细胞亚群CD4+T、CD8+T、CD4+T/CD8+T的干预作用,探讨PCCB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抗炎免疫作用机制。方法建立CIA大鼠模型,随机分为PCCB组、雷公藤组、空白组及模型组,连续给药28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流式细胞术评价PCCB对CIA大鼠关节炎指数(AI)及大鼠血清IL-17、IL-1β、TNF-α和CD4+T、CD8+T、CD4+T/CD8+T表达的影响。结果治疗28 d后,PCCB组、雷公藤组关节肿胀度及AI显著改善(P均0.01);血清IL-17、IL-1β、TNF-α水平明显降低(P均0.01);CD4+T降低,CD8+T升高,CD4+T/CD8+T显著降低,且PCCB组的抑制作用明显优于雷公藤组(P0.05)。结论 PCCB能有效改善CIA大鼠关节炎指数,下调大鼠血清中致炎因子IL-17、IL-1β、TNF-α的水平,调节大鼠血清中CD4+T、CD8+T及CD4+T/CD8+T比例,这可能是PCCB治疗RA的主要机制,为临床应用及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二黄胶囊对大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velitis,EAE)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NK)的影响。方法80只雄性Lewis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完全弗氏佐剂(CFA)对照组和造模组。造模组用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e protein,MBP)与CFA混合制成抗原.建立EAE大鼠模型,并将其分为模型组、激素组和二黄胶囊组。造模后第7,14,28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第14,28天取大鼠脑和脊髓进行病理观察。结果CFA对照组、模型组、激素组和二黄胶囊组大鼠的CD4^+在发病前期已明显降低,急性期CD8^+也明显降低.而CD4^+/CD8^+比值明显升高,各组NK细胞均有明显升高。恢复期模型组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组,而激素组和二黄胶囊组则恢复正常。NK细胞除CFA对照组外,其他组基本也达到正常水平。病理观察发现模型组大鼠大脑和脊髓病变表现为小静脉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形成袖套样改变,核固缩及软化灶。激素组和二黄胶囊组均有不同程度减轻,病灶区域的炎性浸润细胞数较少,袖套样改变少见。结论二黄胶囊能改善EAE大鼠临床症状和评分.缩短病程,减轻EAE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反应和髓鞘脱失,对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比值及NK细胞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故认为二黄胶囊防治EAE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免疫系统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化湿中药对湿证患者激活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湿证患者48例作为治疗组,采用化湿中药治疗,随机选取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激活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前CD8^+CD38^+细胞、CD4^+CD25^+T细胞水平与正常人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P〈0.05),经过4周治疗,治疗组症状明显改善,CD8^+CD38^+细胞水平升高(P〈0.05)。结论:湿证患者激活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下降,化湿中药对湿证患者的激活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有一定调节作用,并且与症状的改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胃癌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对评估胃癌患者机体免疫状态的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分析40例术前胃癌患者及30名健康人群(对照组)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cD3^+、cD4^+、cD8^+T细胞、CD4^+/CD8^+比值),组间比较采用τ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研究组胃癌患者外周血cD3^+、cD矿T细胞、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健康人群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两组间cD8^+T细胞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侵及浆膜组CD3^+、CD4^+T细胞、CD_4^+/CD8^+比值明显低于未侵及浆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肿瘤有淋巴结转移组CD3^+、CD4^+T细胞、CD4^+/CD8^+比值明显低于肿瘤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肿瘤临床分期TNMⅢ、Ⅳ期组CD3^+、CD4^+T细胞、CD4^+/CD8^+比值明显低于TNM I、II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肿瘤高中分化组和低分化组间CD3^+、CD4^+T细胞、CD4^+/CD8^+比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各不同组间外周血CD8^+T细胞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T细胞亚群对评估胃癌患者机体免疫状态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也为肿瘤的免疫增强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对大鼠胶原免疫性关节炎(collagen-Ⅱ induced arthritis,CIA)及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以Ⅱ型胶原加完全弗氏佐剂和完全弗氏佐剂单独致炎免疫大鼠造成CIA和AA模型,以雷公藤多甙治疗,观察大鼠黏膜、全身免疫指标(外周血T细胞亚群)以及关节局部炎症因子(IL-6、TNF—α、COX-2和NF-κB等)的变化。结果CIA模型组派伊尔结(Peyer’s patch,PP)CD4^+、血中CD4^+、CD8^+均升高;AA模型组PPCD4^+降低,CD8^+升高,血中的CD4^+,CD8^+均升高。雷公藤对两模型组的PP和血中T细胞亚群存在不同影响。两种模型大鼠关节可见高水平IL-6、TNF—α、COX-2和NF—κB表达,雷公藤多甙可以抑制这些炎症介质的表达。结论两种关节炎模型在黏膜免疫反应方面及雷公藤多甙对这两种模型的影响存在异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健脾补肺化痰法对哮喘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西药组、玉屏风散组、健脾补肺化痰方组、健脾补肺化痰方加西药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五组大鼠分别制成支气管哮喘模型。造模成功后第8天开始给药,连续7天。然后采外周血进行检测,观察各组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变化情况。结论健脾补肺化痰法可以调节哮喘大鼠免疫功能,进而降低气道的高反应状态。  相似文献   

16.
黄芪注射液对刀豆蛋白诱导的小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免疫损伤模型组与实验组小鼠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小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组小鼠每天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400μl,正常组与模型组小鼠每天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第7天在给药1小时后,模型组与实验组小鼠分别经尾静脉注射刀豆蛋白,正常组小鼠则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8小时后检测各组动物外周血中CD4^+T、CD8^+T细胞以及CD4^+/CD25^+T细胞所占比例,检测血浆转氨酶水平,制备肝脏病理标本,进行HE染色。结果尾静脉注射8小时后,实验组小鼠外周血的CD4^+所占T细胞比例较模型组有所升高(P〈0.05),但仍低于正常组水平(P〉0.05):而CD8^+T细胞的比例则无明显变化(P〉0.05)。实验组ALT、AST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实验组汇管区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减少。结论黄芪注射液对刀豆蛋白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有确切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岩舒对晚期9M,细胞肺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5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监测。结果:治疗前CD3^、CD4^、CD4^+/CD8^+明显降低,CD8^+明显升高。治疗后CD3^、CD4^、CD4^+/CD8^+明明显升高,呱’有所降低,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晚期91~,b细胞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经治疗CD3^、CD4^、CD4^+/CD8^+明升高,CD8^+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结肠癌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其与肿瘤进展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结肠癌患者67例,于术前3d,抽取外周血1mL,肝素抗凝,作T细胞及亚群测定。选择13例健康人作时照组,检测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与时照组相比,肿瘤位于肌层以下患者T细胞亚群无明显变化(P〉0.05),侵犯浆膜层以外患者CD3^+、CD4^+细胞及CD4^+/CD8^+比值显著减少(P〈0.01),而CD8^+细胞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前结肠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肿瘤侵犯程度明显相关,T淋巴细胞亚群高低可协助临床医师判断疾病的进展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和胃口服液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AG模型对照组、胃复春对照组及和胃口服液治疗组,以40%酒精加60℃热糊灌胃进行造模,连续12周;从13周起,各组给予相应处理8周,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20周后处死大鼠,测定各组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并计算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结果:和胃口服液组CD3+、CD4+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CD8+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CD4+/CD8+比值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和胃口服液组与胃复春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和胃口服液可以显著调节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目,增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麻黄多糖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小鼠足跖皮下、背部皮下、腹部皮下、颈部皮下等部位进行免疫注射佐剂抗原,造成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给药然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结果:麻黄多糖大剂量组脾指数低于模型组,表明麻黄多糖对EAT小鼠脾脏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模型组小鼠CD4^+淋巴细胞下降,CD4^+淋巴细胞上升,与正常组相比,CD4^+/CD8^+比值显著增加。麻黄多糖33mg/kg与66mg/kg剂量组CD8^+淋巴细胞相对含量较模型组显著上升,CD4^+淋巴细胞略有下降,其CD4^+/CD8^+比值显著下降。结论:麻黄多糖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可能与其干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