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流行情况、发病原因、临床症状与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中对"内伤病"的描述具有很多共通点。有"内伤"基础的患者易感染新冠肺炎;新冠肺炎患者与"内伤病"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相似;"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新冠肺炎虽发为肺,实损在脾胃,该疫或为"土疫"。临证治疗可辨病气有余不足,补其中缓泻其邪。李东垣的医学观点和经验对当前新冠肺炎中医临证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以下简称无症状感染者)无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检测难度大,其潜在的传播性给我国后期疫情防控带来极大的挑战。另外,随着国内新冠肺炎治愈人数逐渐增多,患者病愈后期的调养防护对防止疫病复发尤为重要。脾肺相关,脾、肺在病理及生理上经常相互影响,故临床上常见脾肺同病。因此,本文提出从脾肺相关的认知角度认识新冠肺炎,揭示了新冠肺炎的病理过程是疫疠湿邪首先伤脾,然后由脾病累及肺病。新冠肺炎虽病在肺,而本则在脾。文章阐述了通过脾病引发的一系列新冠肺炎临床症状,并提出脾病症状可为早期新冠肺炎患者及无症状感染者的识别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基于"脾主运化水湿,脾能胜湿"理论,提出了新冠肺炎治疗应该以"祛湿治脾"为本,并结合脾病传肺的临床特点及体质、地域差异进行辨证加减的新冠肺炎治疗方案,从而为新冠肺炎的中医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新冠肺炎患者传染性强,病情进展快。大多数患者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一周左右可发展为重型,出现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等,肺功能严重下降。因此,早期肺康复介入尤为重要。我院支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为新冠肺炎患者开展了基于"提气补虚"原则的中医肺康复治疗。根据患者反馈和临床观察,中医肺康复治疗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临床症状特点,提出新冠肺炎前驱期概念,认为新冠肺炎前驱期是指从出现不太明显的呼吸道异常症状开始到临床症状达到新冠肺炎诊断标准前的一段时间。根据中医学对新冠肺炎的认识及防治原则,结合北京地区气候特点、居民体质特征及饮食习惯等分析北京地区新冠肺炎前驱期的证候要素及病机,认为前驱期常见症状有咽干、咽痛、口干、鼻干、干咳、少痰、口苦、口有异味、纳少、腹胀等,病性为燥、热、湿,病位在肺与胃肠,病机当属疫毒之邪外侵,邪犯鼻咽或邪犯胃肠。以《温病条辨》的银翘散和沙参麦冬汤为基础方研制银花清肺饮,并探讨其对北京地区新冠肺炎前驱期患者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深圳市25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结合《温疫论》等中医文献对瘟疫的认识,从疫病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及临床特征等角度,提出新冠肺炎属"瘟疫",并认为"寒疫""寒湿疫"难以解释新冠肺炎的病因病机,"非其时而有其气"、温疫多夹湿、温邪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湿热疫的特点与演变及患者临床特征均可为新冠肺炎为"湿热疫"提供证据。同时辨析新冠肺炎为"湿热疫"还需要注意湿热疫是寒温之辨的结合,恶寒、身痛可为湿热疫初起症状,白苔或白滑腻苔是湿热疫初起舌苔特征,使用西药后出现的变证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程琦  高杉  于春泉 《天津中医药》2020,37(6):627-63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归属中医"疫病",主要病位在肺,主要病机为"湿、毒",治疗上解毒化湿贯穿始终。新冠肺炎的主要诊断方法为核酸检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新增加了血清学检测。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的预防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如中医预防方、香囊、针灸、中国传统功法、食疗、足浴、熏蒸等。在新冠肺炎的治疗过程中,中西医结合疗法效果明显,在缓解患者早期临床症状,减少患者轻症向重症、重症向危重症转化的发生率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尚无治疗新冠肺炎的特效药,对新冠肺炎的认识尚不完整,因此,文章从新冠肺炎的诊断、预防和治疗3个角度出发,探讨了对新冠肺炎中西医方面的认识,为进一步明确新冠肺炎的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温热暑疫全书》为清初名医周载禹所著,该书将"疫有九传"说与临床症状相结合,其实用价值尤胜前人专著。其中的"但见证"可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医学观察期两证及普通型湿毒郁肺证互参;"再见证"可阐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英文名称:COVID-19)患者复阳现象;"兼见证"可佐证清肺排毒汤的合理性;"先后证"可阐发新冠肺炎患者临床症状的多变性。此外,周载禹通下法可逆转新冠肺炎患者氧合困境,有助于医者深刻领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大黄的应用。以《温热暑疫全书》解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有助于以中西医结合的视角认知当前疫情。  相似文献   

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复检阳性(简称"复阳")虽然并未出现再次传染及临床症状加重的情况,但不能排除其潜在风险。分析新冠肺炎复阳现状,总结复阳发生的原因有病毒残留、前期核酸检测呈假阴性,个体免疫功能低下、病毒复燃或再次感染病毒,药物滥用、免疫抑制;基于此,提出"除毒务尽""扶助正气""改善体质"为新冠肺炎恢复期防治复阳的三大原则。  相似文献   

9.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专家组诊治新冠肺炎患者66例,表现以发热但热势不高,胸闷,乏力以及纳差,大便稀溏等为主,其病机是"湿郁"为基本病机,具有一定地域特点。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三因制宜"理论,充分运用广东地产药材,全程参与新冠肺炎防治,以期为中医防治新冠肺炎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北京市顺义区集中收治的3个家庭聚集性病例回顾,探讨中医治疗新冠肺炎的思路和方法。新冠肺炎属于中医学"疫病"范畴,中医治疗具有明确疗效,可改善症状、缩短疗程、促进痊愈。对于疾病恢复期患者,应扶正驱邪、养阴益气,促进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探究新冠肺炎患者核酸"复阳"的中医治疗思路。方法:基于"差后劳复"理论提出新冠肺炎核酸"复阳"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结果:新冠肺炎(COVID-19)核酸"复阳"患者属于疾病的恢复期,中医病因病机为正气不充,余邪未尽,因调摄不当或劳食诱发,属于虚实夹杂之证,可按柴胡类方证、竹叶石膏汤证、理中汤证及枳实栀子豉汤证化裁而治,同时应兼顾愈后饮食调护。结论:运用"差后劳复"理论对新冠肺炎核酸"复阳"患者进行药物施治及饮食调护,强调顾护脾胃的基本思想贯穿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中医学"疫病"范畴。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的治疗和预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报道以"寒湿疫"理论为指导,运用温阳健脾、化湿解表、补气升陷、回阳救逆之法治疗新冠肺炎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各1例,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3.
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为呼吸道传染病,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给人们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危害。从"新冠肺炎"临床表现看,本病属于中医疫病范畴,多为感受疫戾之气所致。经过积极治疗,病情进入恢复期。大多数"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CT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候信息(包括舌脉象),为中西医结合诊治新冠肺炎重型患者提供临床参考.方法:收集2020年1月23日—2月7日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隔离病房收治的13例新冠肺炎重型患者临床资料,均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予抗病毒、抗感染、氧疗、调节免疫及营养支持等对症处理,并加用中医药干预,分析其临床特征、中医证候信息等.结果:13例新冠肺炎重型患者均有明确流行病学史;以发热、咳嗽、气促为主要症状,部分有乏力、汗出、纳差等,舌象多见腻苔、舌质红或淡红,脉象多见细、滑、数.从入院到病情加重的平均时间为4.5d.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气促、咳嗽、乏力等主要症状好转,均未向危重型进展,13例均已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23.62±4.92)d,较普通型患者长.结论:需重视新冠肺炎患者入院后症状变化的临床意义.经中西医结合诊治后,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重型向普通型转化机率,避免重型向危重型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肺与大肠相表里"角度,探讨肺肠同治在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临床诊疗中的意义。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病特点及临床症状特点,认为胃肠道症状是除呼吸道症状外的又一主要表现,尤其在重型患者中,肺肠同治收效尤为明显。从中医理论、现代机制研究方面,阐述重型新冠肺炎患者肺肠同治的合理性与可行性。适用于重型新冠肺炎肺肠同治的代表方有承气汤类(包括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宣白承气汤)、凉膈散、升降散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护理改善新冠肺炎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0年3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新冠肺炎定点抚生院区收治的28名普通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中医综合护理,包括耳穴压豆、中药熏洗、中医情志疗法等,观察护理后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采用中医综合护理后,临床总有效率为100%,显效率达64.28%,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较好。结论:在中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综合护理治疗普通型新冠肺炎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四川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舌象变化,探讨其病机发展规律,为优化诊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四川泸州市及甘孜州定点医院2020年1月22日至2月28日收治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收集患者基本资料、流行病学史、临床证候等,并由5名高级职称中医师对其舌象进行分析。结果:27例新冠肺炎患者,男女比例为0.93∶1,平均年龄为(42.1±11.7)岁,15例(55.55%)有湖北地区旅居史,12例(44.45%)患者有明确接触史;临床症状:所有患者均接受中西医治疗,在观察周期,呼吸道症状如咳嗽(25~55.56)%、咯痰(29.17~39.04)%为最主要表现,少数患者(6例,22.22%)入院24 h伴消化系统症状;在第3 d,消化道症状呈明显上升趋势,如腹泻7例(25.93%),同时,7例(25.93%)患者出现失眠;发展到第7 d,各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少数患者存在口干(4例,16%)、口苦(3例,12%)等;第14 d时,部分症状已完全消失,部分患者存在咳嗽(6例,25%)、咯痰(7例,29.17%)等。舌质:入院24 h、3 d及7 d以舌红为主,分别为55.56%,70.37%,59.26%,到第14 d转为淡红色(11例,61.10%)。舌苔:入院24 h以薄白苔(10例,37.04%)为主,第3 d以薄黄苔10例(37.04%),到第7 d时薄黄苔和黄后苔均为9例(33.33%),第14 d时以薄白苔(8例,44.44%)为主;舌苔厚薄:厚度呈"低-高-低"的变化发展规律,最高达14例(53.85%)。结论:四川地区新冠肺炎患者舌象变化方面存在一定演变规律,这有助于把握疾病发展趋势,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防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同地区的中医专家结合地域特点进行辨证施治,均取得了较好疗效。基于目前发表的相关文献,对华中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等不同地域新冠肺炎患者的症状表现和证候特点进行了总结与分析,以把握新冠肺炎的中医证候地域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结合舌象与临床特点探讨基于“疮疡理论”辨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总结惠州地区58例新冠肺炎患者的舌象与临床特点,分析新冠肺炎与疮疡的相似性,提出基于“疮疡理论”辨治新冠肺炎的治则。【结果】 惠州地区58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舌象以红或红暗舌[53.45%(31/58)]、腻苔[86.21%(50/58)]为主,多数伴有齿痕舌[55.17%(32/58)]、裂纹舌[43.10%(25/58)]、胖大舌[24.14%(14/58)];首发症状以发热[62.07%(36/58)]多见,入院后常见症状有咳嗽[55.17%(32/58)]、口干口苦[55.17%(32/58)]、便溏[55.17%(32/58)]等;胸部影像学检查提示肺部有渗出灶者占94.83%(55/58)。【结论】 根据舌象与临床特点,可知新冠肺炎的病因以“湿”为主,且多有“湿毒化热”之象,进一步研究发现新冠肺炎与疮疡在中医病因病机、西医病因病理、临床症状、传变规律方面存在互通之处,提示基于“疮疡理论”,以 “透、清、补”三法分期辨治新冠肺炎,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流行性、症状表现相似性,属于中医"疫病"范畴~([1]),目前观察其重症死亡率超过50%~([2])。现代医学以对症治疗及器官功能支持疗法为主,而中医治疗具有辨证论治、整体调节的特点。我们作为保定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组中医组专家成员进入保定市传染病医院参与救治新冠肺炎患者,于2020年2月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型1例,并详细记录其整个诊疗过程,现报道如下,以期为临床诊疗本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