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以下简称无症状感染者)无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检测难度大,其潜在的传播性给我国后期疫情防控带来极大的挑战。另外,随着国内新冠肺炎治愈人数逐渐增多,患者病愈后期的调养防护对防止疫病复发尤为重要。脾肺相关,脾、肺在病理及生理上经常相互影响,故临床上常见脾肺同病。因此,本文提出从脾肺相关的认知角度认识新冠肺炎,揭示了新冠肺炎的病理过程是疫疠湿邪首先伤脾,然后由脾病累及肺病。新冠肺炎虽病在肺,而本则在脾。文章阐述了通过脾病引发的一系列新冠肺炎临床症状,并提出脾病症状可为早期新冠肺炎患者及无症状感染者的识别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基于"脾主运化水湿,脾能胜湿"理论,提出了新冠肺炎治疗应该以"祛湿治脾"为本,并结合脾病传肺的临床特点及体质、地域差异进行辨证加减的新冠肺炎治疗方案,从而为新冠肺炎的中医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程琦  高杉  于春泉 《天津中医药》2020,37(6):627-63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归属中医"疫病",主要病位在肺,主要病机为"湿、毒",治疗上解毒化湿贯穿始终。新冠肺炎的主要诊断方法为核酸检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新增加了血清学检测。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的预防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如中医预防方、香囊、针灸、中国传统功法、食疗、足浴、熏蒸等。在新冠肺炎的治疗过程中,中西医结合疗法效果明显,在缓解患者早期临床症状,减少患者轻症向重症、重症向危重症转化的发生率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尚无治疗新冠肺炎的特效药,对新冠肺炎的认识尚不完整,因此,文章从新冠肺炎的诊断、预防和治疗3个角度出发,探讨了对新冠肺炎中西医方面的认识,为进一步明确新冠肺炎的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流行情况、发病原因、临床症状与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中对"内伤病"的描述具有很多共通点。有"内伤"基础的患者易感染新冠肺炎;新冠肺炎患者与"内伤病"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相似;"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新冠肺炎虽发为肺,实损在脾胃,该疫或为"土疫"。临证治疗可辨病气有余不足,补其中缓泻其邪。李东垣的医学观点和经验对当前新冠肺炎中医临证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认识的不断深入,抗击疫情取得阶段性成效。为贯彻中医"治未病"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中医"愈后防复"的特色优势,加快新冠肺炎恢复期患者的功能康复,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护理专业委员会与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的专家教授,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1])等有关文件要求,对符合出院标准的新冠肺炎恢复期人群给予个性化的中医护理康复指导,编写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居家中医护理康复指引》,用于指导新冠肺炎出院患者恢复期的护理康复工作。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北京市顺义区集中收治的3个家庭聚集性病例回顾,探讨中医治疗新冠肺炎的思路和方法。新冠肺炎属于中医学"疫病"范畴,中医治疗具有明确疗效,可改善症状、缩短疗程、促进痊愈。对于疾病恢复期患者,应扶正驱邪、养阴益气,促进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可归属于中医的温病范畴,而透法为中医治温病大法。本文基于古今中医文献,通过分析当前国家和各省市出台的新冠肺炎中医药诊疗方案,认为透法应贯穿于新冠肺炎治疗始终。透法合理地与其他中医治法配合,可广泛应用于新冠肺炎各个临床分期、临床分型患者的治疗中。  相似文献   

7.
张振宇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特色诊疗部主任,对内科疾病的中医非药物康复和中医伤科疾病经验丰富,疗效显著。手法、呼吸和功法干预呼吸过程中的胸廓组织的活动度,可以改善肺功能。根据官方发布的SARS和新冠肺炎的诊疗指南发现二者病机相似,大胆推测康复期的治疗思路可以借鉴。从目前的出院人数不断上涨已经接近7万人次来看,我们认为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的康复需求也是巨大的。目前新冠肺炎的康复工作尚未大量展开,本文探讨肺功能的中医非药物康复思路,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个治疗思路,同时提升中医非药物康复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8例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护理经验,为新冠肺炎提供全新护理经验。方法:纳入8名入住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型肺炎病人进行分析。在严格隔离防护下,结合中医康复护理,运用管床质量评价表实施病情观察;根据患者病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辅助呼吸及肺康复训练;配合中医穴位贴敷改善症状,辅以合理饮食、心理护理以及出院隔离指导。结果:8例重性肺炎患者2例出院,6例病情稳定。26名护士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结论:结合中医康复护理,能够有效辅助病人康复,为新冠肺炎的护理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结合中医传统理论,专家认为新冠肺炎属于"疫病"范畴,其病机为疫疠之邪犯肺,正邪相争,临床证候以寒湿为主,兼夹热毒,久则虚实夹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推荐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冠肺炎。疏风解毒胶囊(颗粒)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的功效,被推荐用于新冠肺炎医学观察期乏力伴发热或临床治疗初期。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疏风解毒胶囊具有抗病毒、抗炎和免疫调节等作用。该文主要从中医"疫病"理论、现代药理研究和临床研究等方面刍议疏风解毒胶囊防治新冠肺炎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中医"寒湿疫"范畴,王檀教授及其团队根据《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方案》,结合吉林省地域特点,以解肌清热、宣肺化痰之法,从"内外通达"角度治疗新冠肺炎,疗效显著.通过介绍2则该法治疗新冠肺炎病案,以期理清新冠肺炎中医病机演变规律,为新冠肺炎的临床论治提供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在疫情防控“动态清零”的大背景下,新冠肺炎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治疗越发重要,促使新冠肺炎患者完全康复和回归正常生活成为诊治工作的重点之一。张伯礼教授认为新冠肺炎属于中医学“湿毒疫”范畴,恢复期患者以疫邪未尽、正气虚损为核心病机,以湿邪留滞、气阴两虚为主要临床特征。在治疗中强调全面评估健康状态,明辨邪正关系,分清祛邪扶正之主次;精准辨证,灵活用药,祛邪以治湿为主,扶正以益气养阴、调治肺脾为主;重视疏利气机,恢复脏腑升降出入之常;病证结合,灵活运用现代药理和组分中药研究成果。此外,重视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形神同治,瘥后防复,使患者最大程度恢复生活、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分析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和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中医辨证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文献分析,并结合专家意见,制定"河南省新冠肺炎中医临床调查表",收集524例新冠肺炎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症状、舌脉等信息,并进行辨证分析,探讨不同年龄段(≤45岁、46~60岁、60岁)及不同临床分型(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结果 524例患者中男性304例,女性220例;轻型/普通型349例,重型144例,危重型31例;中位年龄45(33,55)岁;中位症状持续时间10(6,15)天。患者主要临床症状(百分比20%)包括发热、恶寒、乏力、呼吸困难、气短、喘息、气促。舌苔以苔腻(175次)、苔白(149次)和苔黄(127次)为主,舌质以舌质淡(170次)和舌质红(151次)常见,脉象方面以数脉(112次)和滑脉(100次)常见。中医证型主要以寒湿郁肺证(119例,22.71%)、湿热蕴肺证(113例,21.56%)、疫毒闭肺证(76例,14.50%)、湿阻肺胃证(70例,13.36%)、湿遏肺卫证(63例,12.02%)为主。各年龄段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寒湿郁肺证、湿热蕴肺证、疫毒闭肺证、湿阻肺胃证、湿遏肺卫证、内闭外脱证在不同临床分型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南省新冠肺炎患者以青中年居多,以普通型和重型为主;中医证型以寒湿郁肺证、湿热蕴肺证、疫毒闭肺证、湿阻肺胃证、湿遏肺卫证为主。  相似文献   

13.
基于深圳市25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结合《温疫论》等中医文献对瘟疫的认识,从疫病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及临床特征等角度,提出新冠肺炎属"瘟疫",并认为"寒疫""寒湿疫"难以解释新冠肺炎的病因病机,"非其时而有其气"、温疫多夹湿、温邪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湿热疫的特点与演变及患者临床特征均可为新冠肺炎为"湿热疫"提供证据。同时辨析新冠肺炎为"湿热疫"还需要注意湿热疫是寒温之辨的结合,恶寒、身痛可为湿热疫初起症状,白苔或白滑腻苔是湿热疫初起舌苔特征,使用西药后出现的变证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全面系统研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防治,对新冠肺炎预防及诊疗方案和知名中医专家观点进行归纳分析。方法通过对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查阅各级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发布的诊疗方案,知名中医院士及专家临床等公开发表的观点,整合归纳总结,进行述评。结果该病属于中医"温疫""瘟病""疫疠"的范畴,疾病早期的患者多为轻型,多为素体脾虚患者,以感受湿邪疫毒之气为主,常多见湿重,对于寒湿还是湿热为患,有一定的分歧。治疗上以调理肺脾,健脾祛湿为主。疾病中期的患者,多考虑为素体内热或者湿郁化热,湿毒热充斥肺脏,损伤肺络,治疗以清化湿热为主。如果病情进展,内陷心包,出现坏病,内闭外脱。需要中医"三宝"(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急救。治疗后的恢复期患者常表现为脾虚湿盛,气阴两伤,需要益气养阴,健脾利湿。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因以"湿"邪为主,感受疫戾之气为其病机,而脾肺是主要病位。治疗上,化湿是贯穿治疗始终,全程都要固护脾胃阳气,勿伤中气。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简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的中医认识及辨证与治疗要点。笔者认为新冠肺炎恢复期患者存在病情复杂、病程迁延等特点,邪气未尽而正气未复为其总体病机特点。本文参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结合目前湖北省中医院新冠肺炎康复门诊、病房的恢复期患者收治情况,探讨新冠肺炎恢复期的主要证型为余毒未清证、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和痰瘀阻络证,并拟定恢复期通治方和以功能恢复为主的中成药推荐方,为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新冠肺炎合并心衰的患者为临床的危重患者,目前西医尚未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文从"逆传心包"的理论角度,通过总结中医证型规律,分别从透热转气法、凉血散血法、回阳固脱法三个角度,探讨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合并心衰患者的方案,为临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病机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部分,对新冠肺炎的病机特点进行深入研究,能为中医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临床思路。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分期治疗,并参考其他相关论文和病例中新冠肺炎中医分期的不同病机,从多角度探析新冠肺炎中医分期病机特点,认为新冠肺炎医学观察期的病机特点为“正邪相争,正虚邪恋”;临床治疗期的病机特点为“湿毒侵袭肺脾,内生诸邪,正气虚损”;危重期的病机特点为“内闭外脱,阴阳失和”;恢复期的病机特点为“肺脾亏虚,气阴两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西安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和中医症候分布规律。方法收集西安市第八医院2020年1月21日至3月5日收治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46例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既往史,流行病学史、中医证候资料等,探讨患者的中医症候特征。结果纳入分析46例,平均年龄(44.4±15.7)岁。男性25例,女性21例,男/女性别比例为1.19:1,患者主要症状依次为:咳嗽、纳差、咯痰、乏力、腹泻等;舌象表现以舌质红、苔白腻为主;患者辨证主要为湿毒郁肺证和寒湿阻肺证。结论西安地区新冠肺炎患者以中青年居多,以普通型为主,中医证型突出表现为“湿”的特征,发热呈现出身热不扬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随着对新冠肺炎的临床救治和科学研究的开展,治愈出院人数日渐增加。对于新冠肺炎患者,由于其肺脏受到损伤,肺功能下降,与之相应的劳动能力和运动耐量亦会下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对于治愈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后期的康复治疗至关重要。本研究就中医药对新冠肺炎患者的康复治疗进行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四川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中医临床特征,探讨其病机特点,为优化诊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泸州市及甘孜州2020年1月22日至2月28日收治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收集患者基本资料、流行病学史、临床证候等,并由5名高级职称中医师对其舌象进行分析,判断其中医证候。结果:27例新冠肺炎患者,男女比例为0.93∶1,平均年龄为(42.1±11.7)岁,15例(55.55%)有武汉及周边旅居史,12例(44.45%)患者有明确接触史;临床症状以肺系证候居多,其中咳嗽48.15%、发热40.74%、咯痰29.63%为主要表现;舌象分析以舌红55.56%,苔薄44.44%、微腻33.33%为主,病机特点以湿邪81.48%居多,55.57%的患者有化热倾向;在5例轻型患者中,3例(60%)寒湿郁肺证,18例普通型患者中,11例(61.11%)湿毒郁肺证。结论:四川地区新冠肺炎患者致病特点以"湿郁"为主,大多数有"化热"倾向,可进一步指导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