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乳腺1号合剂对大鼠实验性乳腺增生的治疗作用。方法:10周龄雌性大鼠用苯甲酸雌二醇、黄体酮造模,灌胃给予乳腺1号合剂2.5、5、10g(生药)/kg治疗后检查血清雌、孕激素水平,测定第2、3对乳头高度及直径,并取乳腺进行病理切片镜下评定乳腺增生程度。结果:乳腺1号合剂中、高剂量明显抑制雌二醇 黄体酮所致乳腺增生大鼠的乳头高度及直径的增加,抑制造模所致的血清垂体促乳素、雌二醇含量的增加以及孕酮含量的降低,并明显降低镜下观乳腺增生程度。结论:乳腺1号合剂对大鼠实验性乳腺增生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小叶增生方外用对乳腺增生病模型大鼠乳腺病理形态的影响。方法:采用苯甲酸雌二醇序贯黄体酮肌肉注射建立乳腺增生病模型,模型建立后予外用中药贴敷第3对乳房,观察给药13 d后各组大鼠乳头直径及大鼠乳腺腺泡面积、导管内径的变化。结果:给药13 d后,给药组大鼠乳头直径缩小(P0.05),各组大鼠乳腺组织形态均恢复正常,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叶增生方外用能够促进乳腺增生病模型大鼠乳头直径缩小,但对乳腺病理形态未显示出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仙莪制剂对小鼠乳腺小叶增生组织及性激素影响的机理.方法:采用苯甲酸雌二醇,肌注25次.随后肌注黄体酮(0.5mg/kg),每天1次,连续5天.造模,分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喂以蒸馏水),三苯氧胺组(2mg/天)和仙莪制剂3组(56g、28g、14g/kg),以30天为1个疗程,结束后测定各组小鼠乳头直径变化,血清雌激素(E2),孕激素(P),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长激素(LH)指标,并观察小鼠第二对乳房组织病理切片变化.结果:仙莪制剂能有效抑制实验性小鼠乳腺小叶增生,能降低乳腺增生小鼠血清雌二醇,升高孕酮含量,调节血液中雌孕激素的相对平衡与使小鼠乳腺增生腺小叶、腺泡数、腺泡腔直径、导管直径以及胞浆面积均降低,改善乳腺结构.结论:仙莪制剂具有抑制血清雌二醇致乳腺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消癖煎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索其治疗机理。方法:60只雌性未孕Wistar大鼠随机取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大鼠采用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和黄体酮的方法建立大鼠乳腺增生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组(枸橼酸他莫昔芬1.8 mg/kg)和消癖煎高、中、低剂量组(2.65、5.30、10.60 g/kg),每组10只。各组分别灌胃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30 d)后,测量各组大鼠第二对乳头的高度及直径;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雌二醇(E2)、孕酮(P)、泌乳素(PRL)含量;取下第二对完整的乳房,光镜下观察乳腺组织病理形态。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乳头直径和乳头高度明显增加(P<0.05);消癖煎高、中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大鼠乳头直径、乳头高度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且呈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E2、PRL水平明显升高(P<0.05),P水平明显降低(P<0.05);各给药组大鼠上述指标均较模型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消癖煎低剂量组P水平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其余均P<0.05),且呈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空白对照组大鼠乳腺组织基本无增生现象;模型对照组大鼠乳腺组织出现乳腺小叶体积增大、腺泡上皮增生等明显的病理变化,乳腺增生病理分级较空白对照组明显严重(P<0.05);各给药组大鼠乳腺增生情况均得到改善,乳腺增生病理分级较模型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结论:消癖煎可减轻乳腺增生模型大鼠乳腺组织的增生情况,这种作用可能与对体内激素水平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拟消瘀通络散对乳腺增生大鼠乳头高度、直径、血清雌二醇(E2)、ER蛋白表达水平及病理组织形态的影响,探讨其治疗乳腺增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4组.采用乙烯雌酚联合黄体酮肌注的方法进行造模.中药组予自拟消瘀通络散50 mg/d,西药组予三苯氧胺1.8 mg/kg,均灌胃治疗,1次/d,共30 d.于治疗前后测量各组大鼠第2对乳头直径、高度,于治疗后测定血清E2水平,取大鼠第2对乳房常规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形态表现及E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乳头直径、高度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两组之间比较,中药组低于西药组(P<0.05).E2含量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中药组和西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ER蛋白表达水平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中药组低于西药组(P<0.05).病理学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乳腺组织的病理表现相似,较模型组改善明显,与正常组相近.结论:自拟消瘀通络散具有缩小模型大鼠乳头直径、高度,降低血清中E2和改善ER蛋白表达水平、乳腺组织病理形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鹿角胶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苯甲酸雌二醇联合黄体酮腹腔注射制备乳腺增生模型大鼠,观察鹿角胶对乳腺增生大鼠乳房直径和乳头高度变化,血清中孕酮(P)、黄体生成激素(LH)、促滤泡生成激素(FSH)、雌二醇(E2)含量变化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鹿角胶能够明显调节血清中P、LH、FSH、E2的含量,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乳腺增生大鼠乳房直径及乳头高度.结论:鹿角胶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杜凤香  杨建宏  贾占清  王艳萍 《河北中医》2007,29(6):552-553,560
目的观察乳核速消胶囊对实验大鼠乳腺组织增生的病理形态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苯甲酸雌二醇及黄体酮建立大鼠乳腺增生模型。造模成功后,设置模型对照组、乳癖消组和乳核速消胶囊高剂量组、乳核速消胶囊低剂量组及空白对照组,分别灌胃给药。然后用肉眼观察乳头竖起、坚实、充血程度,用游标卡尺测量每只大鼠乳头高度,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大鼠大体形态及乳腺组织学形态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乳核速消胶囊高剂量组较模型对照组、乳癖消组的乳头高度有明显降低(P<0.01);乳腺导管上皮层数、腺泡数有明显减少(P<0.01)。结论乳核速消胶囊能明显抑制乳腺增生肿大,能有效降低乳腺增生大鼠乳腺小叶腺泡数、细胞增生层数及乳腺导管扩张程度,对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围刺配合电针对乳腺增生大鼠乳头高度、直径及血清雌二醇(E2)、孕酮(P)、雌孕激素比值(E2/P)的影响.方法:采用己烯雌酚联合黄体酮肌注的方法进行造模.针刺组对大鼠第2对乳房围刺,针刺膻中穴后,电针刺激30 min,1次/d,共30 d.于治疗前、治疗10、20、30 d测量各组大鼠第2对乳头高度、直径、末次治疗后测定血清E2、P水平.结果:乳头高度、直径、E2、E2/P:针刺组和三苯氧胺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P:针刺组和三苯氧胺组均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围刺配合电针具有降低模型大鼠乳头高度、缩小乳头直径,改善血清E2、P紊乱状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乳增灵配方颗粒对大鼠乳腺增生病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苯甲酸雌二醇和黄体酮分别注射大鼠20d和5d,建立乳腺增生病模型,于造模35d后给予乳增灵配方颗粒,连续60d,测定血清中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水平,测量第2、3对乳头高度,镜下观察第2对乳腺增生的病理改变,观察各组乳腺增生程度。结果:乳增灵配方颗粒能显著降低实验性乳腺增生大鼠乳头高度,降低E2含量,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提示乳增灵配方颗粒可减轻乳腺增生大鼠乳腺充血与水肿,减少乳腺小叶的腺泡数量。结论:乳增灵配方颗粒具有一定防治乳腺增生病作用。  相似文献   

10.
消瘀通络散对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组织形态与内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拟消瘀通络散对乳腺增生大鼠乳头直径、高度,血清E2/P、PRL、T水平以及乳腺组织形态的影响,探讨其治疗乳腺增生的作用机理。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4组。采用己烯雌酚联合黄体酮肌注的方法进行造模。中药组给予自拟消瘀通络散50mg/d,西药组予三苯氧胺1.8mg/kg,均灌胃治疗,1次/d,共30d。于治疗前后测量各组大鼠第2对乳头直径、高度,测定血清E2、P、PRL、T水平,计算E2/P数值,取大鼠第2对乳房常规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形态表现。结果:治疗后乳头直径、高度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2组之间比较,中药组低于西药组(P0.05)。血清各激素水平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血清E2/P、PRL、T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理学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乳腺组织病理表现相似,与模型组比较改善明显,与正常组相近。结论:自拟消瘀通络散具有缩小模型大鼠乳头直径、高度,改善内分泌紊乱状态和乳腺组织病理形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疏肝解郁、养血宁心抗抑郁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晋川 《四川中医》2006,24(12):17-18
目的:研究郁舒胶囊抗抑郁的药理作用。方法:观察郁舒胶囊对小鼠抑郁症游泳绝望模型、悬尾绝望模型、利血平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郁舒胶囊高剂量和中剂量可使抑郁症游泳绝望模型小鼠的不动时间显著缩短;郁舒胶囊高剂量可明显缩短抑郁症小鼠悬尾绝望模型的不动时间,中剂量也有一定的缩短其不动时间的作用趋势;郁舒胶囊高、中、低剂量能抑制利血平所致抑郁症小鼠体温降低的作用。结论:郁舒胶囊对小鼠抑郁症的游泳绝望模型、悬尾绝望模型和利血平所致抑郁症模型均有显著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虞立  何昱  金伟锋  万海同 《中草药》2014,45(14):2106-2110
查阅文献资料,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对中药提取、药动学、药效学的研究成果,详细地分析了各类数学模型的原理与方法,并简要比较了各类模型方法的优缺点。模型各具利弊,能对中药相关研究方向进行定量分析,达到精确化、可计算、可预测与可控制的目的。数学建模能有效地将中药科学中的定性问题转为定量研究,揭示中药科学中量之间的规律性,推动中药学科的科学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老年性痴呆疾病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整理近年来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动物模型相关资料,介绍AD模型的建立方法:物理的损伤方法建立AD模型、化学损伤建立AD模型、多因素综合致病模型、转基因AD动物、自然衰老AD动物等。通过文献整理发现,AD模型建立方法多样,每一动物或细胞模型都各有其优缺点,且建模机制不同,研究者应根据个人研究需要选择和建立合适的AD动物及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14.
刘文平  王庆其 《中医杂志》2018,(7):541-545,560
六经的本质是一个用于描述复杂系统变化的方法论模型。根据复杂系统层次性的演变规律,以复杂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相互作用为基础,以六经在中医学中的内涵为依据,构建六经体用模型。六经体用模型以五行体用象模型为基础,具体包括三个层次的系统,其中太阳少阴系统为环境层次系统,阳明太阴系统为系统层次系统,少阳厥阴系统为子系统层次系统。运用该模型可解释当前六经实质研究中面临的诸多疑难问题,如六气六经五行配属差异、"标本中见理论"的标本从化、六经开阖枢、六经病整体的病机特点等,提示六经体用模型能够揭示六经的科学内涵,是思维模型方法在中医学领域中的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本研究对现有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动物模型各造模方法进行总结,从病理模型(母婴分离模型、 束缚应激模型、直结肠扩张模型、多因素联合模型、其他模型)及病证结合模型(肝郁脾虚病证模型、脾肾阳虚病证 模型、脾胃湿热病证模型)不同造模方法分析了现有的 IBS–D 动物模型的造模状况,并比较其各自优缺点,以期对 IBS–D 的后续病机研究和药物开发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寒凝血瘀证是临床常见中医证型,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是探索中医寒凝血瘀证候实质的基础,是后续开展中医临床研究的前提。该文对近年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理论支撑及评价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对不同模型的优缺点进行分析。目前,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制备思路主要有病因造模、病因病理复合造模和病证结合造模3种。病因模型的制备主要采用冷暴露方法,根据寒冷的施加方法不同分为全身冷冻法、冰水浴法和局部冻伤法等;病因病理复合模型以寒冷刺激结合肾上腺素注射为主;常见的寒凝血瘀证病证结合模型有寒凝血瘀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模型、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模型、寒凝血瘀证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寒凝血瘀证动脉硬化闭塞症模型等。三大模型各具优势又各有不足,其中病证结合模型与临床实际的吻合度更高,可靠性和实用性更强,但此类模型的疾病种类较集中且病证结合方式存在争议。寒凝血瘀证模型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寒凝血瘀证表征评价,以及与血流状态有关的理化指标,如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微循环等指标,也有学者从血管舒缩功能、内分泌、能量代谢等方面进行探索,现阶段的模型评价方法客观性和特异性均有待完善。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的研究应以临床实际为基础,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只有建立与临床病证特点高度吻合的动物模型才能更好地揭示寒凝血瘀证本质,推动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药-化学药在临床实践中的联合应用非常广泛,其药物相互作用不容忽视。为优化药物的合理使用、拓宽药物的应用范围,定量药理学模型逐步被引入到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中,该模型种类涵盖较广,其中用于预测中药-化学药相互作用(herb-drug interaction,HDI)的模型主要包括药动学/药效学模型、群体药动学模型及生理药动学模型。通过对上述模型在HDI领域的应用进行概述,提炼定量药理学模型在HDI研究中的主要思路与方法,为中药和化学药的合理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制造拟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方法:反复夹闭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同时腹腔注射硝普钠制造拟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采用HE染色和尼氏体染色方法,比较海马CA1区细胞形态学的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细胞数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9.
中医学的的基本特点之一是辨证论治,传统的辨证方法往往带有主观性和模糊性。由于证候的确定缺乏客观、定量的研究方法,以致许多诊治经验难以重复,因此,探索中医证候的客观化和量化研究方法是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在统计学、临床流行病学和数据挖掘领域的研究中,因果推断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有若干种因果推断的模型,其中结构方程模型和贝叶斯网络模型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中医证候研究中,其可以客观、量化研究中医证候。本文主要介绍、分析这两种模型的原理、构建方法、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中医学的的基本特点之一是辨证论治,传统的辨证方法往往带有主观性和模糊性。由于证候的确定缺乏客观、定量的研究方法,以致许多诊治经验难以重复,因此,探索中医证候的客观化和量化研究方法是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在统计学、临床流行病学和数据挖掘领域的研究中,因果推断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有若干种因果推断的模型,其中结构方程模型和贝叶斯网络模型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中医证候研究中,其可以客观、量化研究中医证候。本文主要介绍、分析这两种模型的原理、构建方法、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